陕西开放大学 吴晓军 孙志远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继续教育也要重视思政课教学,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思政课教学的载体,保障思政课教学的高效开展,提高继续教育学生的思想水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继续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并未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继续教育需要结合当前的情况,制订完善的教学方案,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思政育人水平。
终端平台载体主要指手机、计算机等能够接受信息的电子设备,其在实际应用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优势,能够完整承载思政课教学相关的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移动终端作为平台,制作并传播思政课教学内容。另外,通过移动终端的交互性,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云思政等不同途径来加强教育主体及客体之间的实时交流,以摆脱时间及空间对思政课教学的限制。在当前继续教育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并没有在手机中下载思政课教学的相关内容,致使新载体的效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网络平台载体主要指微博、微信以及抖音等社交网站。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抖音、快手、微信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来源,这对人们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观念的形成与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继续教育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也需对新媒体等网络载体的应用加以重视,教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应用这些网络平台,使其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真实的新闻信息,避免受到不实信息的影响,产生错误的认知。
通过将公益活动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平台,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还能为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例如,高校学生可利用自身优势,在课余时间与其他同学共同搜集闲置物品,在筛选后义卖,随后将筹集的钱款用于帮助其他经济困难的学生或孤寡老人等。这类公益活动虽然无法筹集到大量的钱款,卖出的物品也没有较大的价值,但其为“微公益”这一公益模式的诞生做出了贡献。学生能够在微公益模式下表达自身的爱心,从而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能够为继续教育思政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助力。
对继续教育学生来说,多元化是较为普遍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职业多元化。通常情况下,报考继续教育的学生大多来自社会各行业,他们希望通过继续教育的学习来提高专业能力,掌握更多知识。第二,素质层次多元化。由于继续教育的学生多为在职人员,这就使得不同学生在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必然会存在差异,相应的素质层次也不同,很难对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例如,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部分军人及干部能够认真听从命令及指挥,并对自身的不当行为进行纠正,易于管理;但其他学生往往很难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对继续教育学生来说,矛盾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通常情况下,继续教育学生具有工作岗位,且多数已组建了家庭,他们除了要完成学业任务外,还需承担家庭义务以及工作压力。其只能通过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在时间安排上常有工作与学习冲突的问题发生;第二,学习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对继续教育学生而言,其开始是希望通过学校教学来补充自身的不足,加强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受生活压力以及现实需求等方面的影响,多数学生的学习期望逐渐下降,导致其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也逐渐降低。
成熟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及生理上的成熟。首先,心理上的成熟,主要指继续教育学生的思想更加成熟。普通高校的学生一直处于校园中,受社会影响较少,思维可塑性较强。而继续教育学生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式,在处理问题时大多存在实用主义以及经验主义等特点,辩证思维能力不足。同时,在思政理论学习过程中,继续教育的学生还存在利益驱动思维过强的问题。其次,生理上的成熟。继续教育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大,相应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与青年时期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根据调查,当前许多继续教育学校对思政课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学校应当将自身的工作重心放在招生以及应对检查等工作中。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对思政课教学中的思想道德培养、爱国主义等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没有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建设。以某一继续教育学校为例,该校在发展规划、功能定位以及人员编制等环节中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此外,继续教育的人员、资金投入不足,致使思政课程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首先,继续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且教育模式也不完善,给思政课教学的高效开展造成了阻碍;其次,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并学习思政知识的方式愈发多样化。但部分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下降,相应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出现抵触心理。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对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不深,不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最后,思政实践活动较少,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学很容易降低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的兴趣,相应的思政课教学效果也不够明显。
第一,继续教育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工学矛盾,再加上学生的基础较差,导致其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且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较为浅薄。第二,受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集中授课的难度也较大。另外,学生对思政课存在的认知缺陷也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第三,继续教育学生的思维观念已定型,很难在思政课教学的影响下发生改变。第四,思政课教学与继续教育学生需求不相符,教学中淡化了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进而导致继续教育的思政时效性较差,实际的教育效果不明显。
首先,由于继续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多数教师需承担多项任务,导致自身的教学压力较大,对思政课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对此,学校需加强对思政教师以及班主任、各级管理人员的培养,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推动思政课教学的高效开展。其次,教师需坚持自觉创新的工作理念,在课下进行自主提升。学校则需要对现行的教师结构进行创新,使每个教师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构建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的高素质思政教师团队。再次,学校需为思政教师提供参与培训的机会,不断对教师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更新,使其满足微时代下的思政课教学要求。最后,构建思政课教学的管理制度,根据教师的表现实施对应的奖惩机制,以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例如,某继续教育学校通过定期外出培训以及校内培训等方式对思政教师实施培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思政培养效果,从而为后续思政课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在微时代教师可通过多种平台载体开展思政课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载体表达自身的想法,有助于发挥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功能,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通过载体的应用,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身对各类事物的看法,这也有助于其利用载体还原真实的自己。因此,思政教师需采取适宜的措施缩短师生距离,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并抓住时机,借助载体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与思想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制订更具针对性的思政课教学计划,微时代下思政课教学新载体的功能也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在微时代教师在应用载体开展思政课教学时,需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微活动”,以达到与时俱进的教育效果。从实际情况来看,微活动具有组织成本小、传播广泛以及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等特点。如通过开展“微讲堂”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唤醒自身的责任感,强化道德素养,从而落实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术报告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微活动的积极性,这对提高其参与思政课教学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有助于开阔其视野及知识面。
在继续教育教学中,学校往往采用“互联网+”的线上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学生线上完成课程预习、课后作业以及答疑互动等任务。线上教学平台还需完善如下功能,为学生学习任务的全面落实奠定基础:首先,课程进度管理功能,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定学习进度,以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其次,作业管理功能。能够自动完成作业批改以及学生互评等业务,实际的应用效率更高。再次,资料管理功能。通过应用该功能,教师可提前上传预习资料,并将收集的教学资料分享给学生,以便学生顺利完成预习。最后,交互功能。这一功能主要用于课后交流与讨论中,为教学计划的合理调整提供信息参考。
教师在开展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使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如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时事热点事件设计互动型的教学环节,对生活中发生过的典型事迹或感人故事等进行创作,通过多感官的刺激,引导学生融入故事背景中,主动感悟和理解,激发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情感认同。另外,教学中可设置知识竞答等互动环节,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助于增强其政治素养。在课程结束前,可增加课下作业布置以及学生作品展示等环节。例如,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制作微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发声,表达自己对思政课教学的想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教师可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开展教学,以热点时事为主题,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讨论,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例如,教师可针对“康师傅土坑酸菜”一事开展讨论,讨论食品安全对我国的重要性,为其政治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由此,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紧跟社会热点,充分挖掘事件背后的爱国元素,设计鲜明的主题,引发学生参与到话题讨论中。此时,学生就可以利用弹幕交流以及论坛留言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分享身边人物的先进故事。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言论倾向加以密切关注,对不当言论进行制止,确保讨论氛围的和谐发展。由此,通过线上讨论,学生对党和国家等方面均能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教学效果。
对当前继续教育教学而言,思政课教学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思想观念,还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能够对事物发展产生更加深入的认知,并将其表达出来,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本文对继续教育的思政课教学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创新“微活动”等措施,以发挥教学新载体的效用,为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