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军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上,学生通过探究教材文本,获得相应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而不断进行自主“转化”—— 学习“类似课文”,解决类似问题等。通过“转化”,学生可以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孜孜不倦地去探索知识。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预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转化”,以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1.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文相近”的作品。对主题相同但表达有一定差异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新建问题图式(阅读图式),在同化过程中完善新图式。例如,教学文言文《杨氏之子》,一位教师先抓住文本关键词引导学生细读:杨氏之子“聪”在何处?“惠”在哪里?“甚”在何处?着力探究文本是如何描写杨氏子“甚聪惠”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阅读,理解“甚”字,拓展阅读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张吴兴亏齿》《孔文举年十岁》这两则故事,启发学生思考:同样是评价聪明的小孩,为什么说杨氏之子“甚聪慧”?在此基础上,顺势向学生推介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类似故事。
又如,在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的学习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围绕作者“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等问题进行自主阅读、探究,比较故事人物以及不同结局,以揭示寓意。然后,拓展阅读《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两则故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阅读对比卡”,比较三则故事中的主角、性格、结局、寓意等,以此带领学生走进更多的寓言故事,寻找更多的“对比”,并感受寓言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启发。
2.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文相远”的作品。阅读与课文题目、体裁相同,但立意、构思、表达相差甚远的文章。学生在阅读此类文章时无法“套用”课堂上熟悉的解决方式,需要建构新的阅读方法。
例如,教学《羿射九日》一课后,教师可以拓展阅读张姞民先生《太阳》一文中介绍太阳远、大、热等特点的片段,仍然让学生带着作者“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这一问题框架进行阅读、探究。学生在阅读该文时无法采用课堂上学过的解读方式—— 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神奇的色彩,需要从“完全不同的”角度解读。此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边读边思考作品的不同点,寻找每篇文章的独特价值,在对比阅读中积累新的阅读经验。
又如,学完宗璞先生的作品《丁香结》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仍然让学生带着作者“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这一问题框架进行阅读、探究。学生提出了疑问:“作者写葡萄生长过程是想表达什么?”学生有如此质疑,是因为在他们的思维框架中,状物类文章必然要论及“托物言志”。然而学生在《葡萄月令》一文中却读不到作者的“志”,所以感到困惑。教师以此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明晰:状物类文章除了“托物言志”,还有“物我观照”。由此,学生从单一思维到多向思维,从关注志向到关注生命,阅读成为不断深入文本、走进作者的研究过程,更成为面对真实问题互动互助、质疑探讨、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运用的过程。
1.引导课内迁移,在仿写文本中完善言语方式。仿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升华,也是对课文言语方式的学习和巩固。具体教学中,让学生仿写句、段、篇时,教师要因学段要求而异。
例如,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穷人》一课,文中那细腻、生动的心理活动描写让桑娜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一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教学中,在体会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描写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后文中对桑娜的丈夫的一处细节描写——“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想象描写渔夫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较好地实现了“以写促读,深化主题”的教学预期。
又如,学习《太阳》第1~3自然段,有位教师先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然后创设情境,出示相关资料(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钢铁的熔点约为1500摄氏度),引导学生用作比较的方法,来尝试改写课文中介绍太阳温度的句子。学生仿写的过程就是课文言语方式被激活并得到不断修正、发展的过程。
2.引导生活应用,在超越文本中创新言语方式。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会运用。在阅读课文,建构相应的言语策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实现“我手写我心”。
仍以《太阳》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发现并体会到举例子的作用之后,再次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穿的 ,戴的,用的 ,吃的 ,喝的,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掌握了本课所要求学习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又如,学习郭沫若的《白鹭》,文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诗一般的语言,整齐的句式,让学生感到十分新鲜。在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表达方法之后,教师鼓励学生用这样的表达方法来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以此改变自己以往写动物时只会“它长着……,它有……”这样平淡的表达,从而让自己笔下的小动物“活”起来。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作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资料,提升综合素养,拓宽视野,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解决问题。
如教学陆游的诗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学生读通、读顺、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品味诗中的“又一年”:你们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1)在“又一年”中诗人望的是什么?(2)一年又一年,诗人望了多少年?组织交流、朗读课前搜集、整理的陆游的诗句。例如陆游52岁作《关山月》:“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61岁作《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67岁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85岁作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我们仿佛望到了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临终遗愿,望到了一个个爱国诗人“可怜白发生”,可是诗人到死都没有看到中原的恢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诗人陆游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课本的内容是有限的,而学生的阅读范围是无限的;课堂的空间是有限的,而学生课下的追寻和思考是无限的。读一篇诗文,走近一位诗人,这是一个浩繁的工程,但也是极其有意义的探索。
又如,学完六年级上册“鲁迅单元”的四篇课文后,有位教师以鲁迅作品的宏大背景作为依托,引导学生参与设计了“纪念鲁迅的寻访活动”[1]。活动一:读作品,谈感受。“我读了鲁迅先生的 等作品,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是 。我读了之后,最大的感受是。”活动二:觀电影,品作品。“我看了与鲁迅先生作品有关的电影 。看完电影,再读作品,我发现了两者的不同之处是 。我更欣赏作品 的表现方式,即 。”这种以综合性学习方式创设的文化生活之旅,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促进学生在不同任务中拓展阅读,深入思考,进一步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语文知识、策略方法等,只有经过学生自主“转化”才能变成学生精神成长的力量,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品格、价值观,并生发出无限的可能。因此,常态化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转化”上下功夫。※
[1] 章桂芳.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融学作业”的设计与使用[J].小学语文教师,2022(2):23-27.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构建小学语文‘成长课堂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3/02/563]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岔河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