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作业的优化路径分析

2023-05-31 16:41吴红丽
考试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小学体育双减

作者简介:吴红丽(1972~),女,汉族,福建南靖人,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体育。

摘 要:“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应该有适当的更新,“双减”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发展进步了,学生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也有更多时间去参与一些体育活动。由此,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成为当下的教学重点,保证学生课后能够充足的锻炼与放松,使学生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青年,这是当下所有体育教师需要去努力解决和优化的板块。体育学科的教育价值是非常宽广的,小学作为学生身体素质、思想意识的基础发展阶段,“双减”育人理念的渗透是凸显体育学科教育价值的关键环节,故而“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作业设计与教学拓展都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应通过构建高质量课后学习体系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后作业;教学设计要点;教学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4-0001-05

“双减”政策颁布实施后社会各界对课后作业的关注程度日益加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方法的同时对作业布置的内容也要进行优化,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进而针对性开展教学培养。课后作业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来自课堂的专业知识教育与课后的作业练习、素质培养是同等重要的。体育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需要以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为载体,构建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思维品质、体育意识的综合性体育教学平台,也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体现和延伸。因此体育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创新能力,以体育学科涉及的内容为基础,布置多样性的作业活动,开发更多教育资源,提升体育课的育人价值。

一、 “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的作业设计要点

(一)围绕学生展开课后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深度思考教学现状,完善教学模式中的各环节,以学生为核心完成教学改革,优化学生体验,以弥补过往体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体育在小学并不是考试的必考学科,学生的重视程度相对其他学科要明显弱一些,这就造成学生先天的学习动机不足。同时因为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体育教师还没有对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核心地位有充足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就无从谈起,造成学生常常陷入机械化、应付式的学习模式,对体育学科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双减”政策实施前,学生的体育课后作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难以在课余时间得到有效锻炼。完成高质量课后作业创设的关键点,就在于利用创新教育模式,改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固有印象,让学生发扬体育竞争精神、努力提升自我,以此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这是高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该着重加强引导学生们融入体育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自发地参与体育学习,愿意接受教师的详细指导,也建立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知,从而把体育学习从课堂带入生活。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部分体育课后作业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教师可以结合新颖的教学步骤对学生开展作业项目设计,增加作业项目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教学创新,完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学生体质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一些身体素质一般的学习也能享受课后体育锻炼的快乐,汲取更多体育知识,不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另外,在分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有更多个性化选择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这也是提升课后作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结合多样化作业活动落实体育育人

体育作业的设计目标不仅是强化对体育技能的培养、练习,同时也要注重对体育育人理念的渗透落实。体育教师可以将小学体育作业的内容变得多样化,帮助学生以真实的体验去感受体育的奥妙,将课后时间更加充分地运用到体育运动中,提升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能力。为增强学生的课后练习动力与效果,体育教师需要从多元角度展开体育作业设计,增强课后作业的实效性,给学生创设高质量的运动、健身平台,使“双减”政策后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正有效地利用起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可以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训练模式下,获得内心的满足,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体育健身有明确的认知,懂得体育健身对自身健康成长、发展体育素养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要注重多样化作业任务的创设,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的趣味性,促进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成长,更利于运动能力和健身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完成全民健身理念渗透的关键点,就在于利用创新教育模式,改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固有印象,让学生将体育运动变成自身的一种课余爱好,以此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这是高效教学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不同的运动项目完成日常练习过程,能够让学生们明确学习的目标,并建立运动自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并且顺利地完成作业任务。教师一方面要传授学生正确的健身锻炼技巧、方式,另一方面强化对全民健身理念的渗透,使学生抱有更大的运动热情,并且建立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懂得体育健身的真正价值,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二、 “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把体育锻炼融入生活,培养日常锻炼习惯

前文我们讲过,体育作业设立的重要目标是渗透全民健身意识。要想完成全民健身意识的培养,仅仅依靠几节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课后作业扮演着重要角色,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参与运动,培养运动习惯同样重要。首先,体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尤其对健身体育项目来讲,其实很多项目都来自人们日常的生活、娱乐、劳动,所以受众较多,也都是一些非常轻松的运动项目,适合学生学习。其次,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体育对学科育人的理念落实需要做出更多尝试,很多体育项目已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需要教师进行优化与改良。体育本身就是锻炼学生综合素养和意志品质的重要教学科目。同时也能够发现体育运动中蕴含的大量趣味项目,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热爱体育运动,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说把体育锻炼带入学生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举例来说,跑步是一种比较基础的身体素质锻炼方式,非常适合日常锻炼。帮助学生养成习惯,能够更好地增强训练效果。教师需要给学生树立在生活中锻炼的意识,而不是完全依赖体育课堂。比如在跑步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田径作业项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宜的教学场所,比如公园就可以。然后指导学生完成几种不同形式的田径健身方式,比如匀速慢跑、越野跑、变速跑等,让学生一一进行尝试,拓宽学生的运动视野。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也会产生代入感,并展示自己的能力。体育教师一定要发扬师德师风,投入更多情感在学生的体育课后锻炼中。课后锻炼与日常学习是不同的,体育教师不能简单传授给學生几种练习方式就算完成了任务,要在学生进行课后锻炼的过程中进行细节指导。很多学生刚开始参与体育锻炼,感到十分好奇,充满热情,盲目地投入很多精力,造成欲速则不达的情况。特别是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节奏把控,如果体育锻炼量突然增大,学生的身体会难以承受,违背了体育锻炼的教学初衷。而如果练习量过小的话,学生的身体得不到有效锻炼,致使体育锻炼的效率下降。另外,体育教师要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比如女生的特点与男生是不同的,而且女孩子普遍不喜欢参与锻炼。教师可以组织女学生完成一些相对轻松的锻炼内容,比如快速走也是一种不错的健身运动,还能起到塑形的作用,爱美之心人人有,通过这种课后作业的设计方式可以让女学生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同时在合理设计课后锻炼作业的基础上,保障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尤其是避免出现受伤的情况。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要给学生规划好体育锻炼的整体方案,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将人本教育理念落实到位,帮助学生合理分配训练方式和练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保障学生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体育锻炼。体育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完成体育锻炼。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量,比如一开始跑1000米,然后2000米、3000米。以此类推,逐渐提高训练强度,指导学生正确完成体育锻炼,而在不断提高训练强度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投入其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增强。

(二)根据学情开展分层作业布置

在小学阶段,教师开展课后作业创设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分析教学对象的身体情况、锻炼基础,因为体育项目非常考验学生的身体机能。在学生群体中,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日常参与运动的频率、机会包括身体天赋都有所区别,若是像过去的作业中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进行体育作业创设,便会导致训练项目不合理,课后训练的效果难以得到提升,而且过于草率地布置体育作业训练也会造成学生的排斥或者畏惧情绪。分层教学的基础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分析教学对象,对自己的学生做出准确的判断,熟悉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优势和缺点,并在体育作业中做出较好的优化。在这其中,教师需要以一种更加全面的方式进行分层。举例来说,在学生群体中,通常我们会进行如下几个层次的划分:第一个层次为经常参与体育运动,基础较好的学生;第二个层次为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基础一般的学生;第三个层次为很少参与体育运动,运动热情和运动基础都非常差的学生。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层将体能训练的创设更加具体化,学生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体育练习方式。然后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创设三个不同的训练模式。在作业任务的布置过程中,可以将相同层次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使课后练习的展开更加顺利,教师也能够更加方便对学生进行作业管理,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更具活跃性的课后练习氛围下,在组内相互带动进行练习,产生最佳的体育练习效果。比如在长跑作业布置中,有些学生体育储备非常好,可以建议学生以配速长跑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练习水平;而有的学生较少参与运动,身体素质不佳,就应该换一种作业设计的方式,从基础开始,构建匀速跑的体能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储备,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对有一定跑步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技巧上、节奏上、动作规范等方面进行作业布置,有利于学生课后练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教学成绩。通过合理地构建分层差异化作业设计,适当地融入拓展性的教学内容,运用新颖的教学指导策略,采用分层方式构建更加高效的作业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后学习的核心,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后训练中成功克服遇到的困难,减轻学生的压力,培养学生积极面对体育学习的态度,着重从基础训练做起,一步一步地提升体能储备,实现“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

(三)创设信息化作业课件,拓展学习宽度

强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是2022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作业设计需要大量灵活生动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把目光集中在理论传授中,并不利于体育作业质量的发展。体育教师需要开发更多的现代信息应用技术,改变学习环境、学习路径,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学生跟随着多种多样的作业内容得到更多的启发。体育教师应该明确目前教学创新的核心理念,在不偏离教学主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提升作业设计的丰富性与趣味性。而从“双减”政策的角度出发,大量真实的案例故事是提升学生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内心共鸣的重要教育素材。网络时代的发展,让体育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教育素材可以去选择,并以此为切入点实现体育知识的深度教学以及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另外信息化素材展示的案例内容更加生动,学生学习不会感到乏味。举例来说,乒乓球是在国內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小学生都会参与乒乓球运动,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项运动的本质,教师可以从深度学习角度入手,利用信息化课件拓展教学宽度,用真实的案例去吸引学生课后学习,并培养兴趣爱好。结合目前的教学实际分析,很多小学生对该项运动的认知非常肤浅,而在参与乒乓球运动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娱乐的形式去完成运动,对专业性的技巧,以及其中蕴含的体育精神并不十分了解。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巧,同时完成课后作业的优化工作,实现体育学科“深度教学”的效果,在作业课件设计中,教师一定要合理选择教学案例与素材。体育教师首先可以导入一些乒乓球的技巧、训练、比赛视频,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认识。在专业性的体育技巧学习完成后,教师将拓展教育素材导入信息化作业课件中,比如我国著名的“大满贯”世界冠军邓亚萍,在长期的训练中留下了很多伤病隐患,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前邓亚萍由于伤病险些退出本届奥运会。但是邓亚萍为了祖国的荣誉,也为了践行一名优秀运动员的体育精神,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一人勇夺四枚奥运金牌的“奇迹”。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学生渗透体育精神,并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同时对教学案例中的大量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乒乓球爱好。由此学生课后更加积极学习、巩固教学资源中的知识点,并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思路,让学生能够积极探索体育运动背后的故事、尝试新的训练思路,形成自主学习的模式。所以教师在日常开展体育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化课件提升作业丰富度,吸引学生学习技巧并培养爱好,同时利用教学素材助力学生深度理解体育项目、体育文化,提升体育课后作业的质量。

(四)结合学生特点创设民族体育游戏化作业模式,落实体育育人

从体育育人的角度来讲,学生需要的并非单调的理论概念输入,而是需要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和易于接受的教学素材,去实现深度的理解和领悟。体育育人的教育理念必须在小学体育课堂进行贯彻落实,而民族体育运动可以成为体育文化、民族意识传播的载体。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方式,在课后作业设计中运用游戏模式能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其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对民族体育的认知以及心理特点,并结合有效的策略设计作业活动,或者是具有推动力的指导模式。小学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体育思维,让学生理清民族体育运动的相关技巧,促使学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举例来说,教师在作业设计中,需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首先,民族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方法作为支持。其次,民族体育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不断进行整理和发掘,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开展民族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合理地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一些学校缺少民族体育活动场地和相关的体育器材,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民族体育课程内容无法得到顺利地开展。针对这种情况,作业的设计就需要具有针对性,提升教育价值。比如,教师在开展民族体育作业设计过程中,由于场地条件不允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板鞋、跳竹、绣球等民族体育游戏,将其他条件不允许开展的训练项目进行置换,从而有效推动学生民族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意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促进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在置换民族体育教学内容过程中需要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并将其合理地置换为其他的民族体育游戏活动,从而保障学生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另外,教师需要敢于对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改革和创新,学校作为知识与技能的传播场所,需要培养大量民族体育文化传承者,这也是开展民族体育活动的目标,提高学生对民族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博大精深,所涉及的种类非常多,民族体育文化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表面的经济形势。教师需要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有效推动我国建设体育强国,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因此在学科育人的渗透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提高作业设计能力,与教学拓展素材相结合,举办不同的作业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加宽广的学习视野,能够提升对民族体育的认知,提升心得体会,并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也可以在活动中增长见识,从而帮助学生在多样性的作业内容中完成全面成长。

(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完成作业评价指导

完成作业是生成教育结果的过程,而评价则是升华教育结果的手段。但是一些体育教师并未深刻意识到教学评价的价值,将教学评价视作单纯对学生的点评手段,对相应的评价运用缺乏深度思考。体育教师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学生的内心所想,理解学生的需求,使用恰当的作业评价与学生形成密切的互动交流,学生才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指导。比如在足球课后作业训练的表现中,教师经过观察发现某学生的射门技术较差,而且并不积极参与其中,一直在扮演一个“打酱油”的角色。教师就要分析该学生的情况,进而发现他是班级里的“学霸”,但是由于大量时间都用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中,日常接触足球的时间并不多,参与其他体育锻炼的机会也比较少,所以身体素质和足球能力都比较薄弱。从小学生的心理分析,我们知道学生都喜欢“出风头”,喜欢担任前锋的角色,所以能力较强的学生都会出现在前锋位置。而由于该学生能力较差,通常在班级比赛中难以上场,或者上场担任门将也只是“做做样子”,造成了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练射门也没有用。此时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引导:“首先,在足球运動中,每一个位置都有自己的功能,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前锋并不比其他位置更重要。其次,踢足球不仅仅是靠身体,更需要智慧。我知道你学习能力很强,说明你的头脑是非常聪明的,只要你刻苦训练,就能成为班级里最优秀的足球明星。”同时也根据该学生的实际问题设置专项作业内容,帮助他提升足球水平。通过有效的课后评价引导,驱散学生心中的阴霾,让学生鼓足勇气,挑战自己。同时建立练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发育和成长。

三、 结语

以往体育课的作业设计在教育体系中属于薄弱环节,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强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教师既要贯彻“双减”,也要优化教学方法,提升作业设计的实效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要遵从以生为本的原则,真正让学生的体育训练得到改善和加强,并树立体育健康意识,发挥出体育的育人功能,才能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晓峰.“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作业形式多样化实施策略[J].体育教学,2022,42(5):39-41.

[2]陈启红,李成,张晶,等.“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探索与思考[J].体育教学,2022,42(5):37-38.

[3]罗柳冰.“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创新构建[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2):114-115.

[4]陈鹤岩.“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作业的优化路径[J].灌篮,2022(8):127-129.

[5]苏清良.体验乐趣,传承体育精神——小学体育作业与体育精神的有效融合[J].教师,2022(6):60-62.

[6]张严.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及注意事项[J].体育教学,2022,42(9):54-57.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小学体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精心营造学习氛围 成就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