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慧
摘 要:基于中小学教育改革背景,新课标中提出小学音乐教育中要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方式,借助视唱练耳、即兴创作等要素,保障小学音乐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体态律动,并对这一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究小学音乐教育中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7-0191-03
1.体态律动概述
(1)含义
体态律动是由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所提出的理念,并以该理念为基础创立了专业教育体系,其基本概念是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如果单纯教导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那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让其真正踏足音乐世界,利用音乐歌曲中充满激情的节拍、旋律,将歌曲中感情通过动作、节奏和声音具体表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如果简单传授儿童有关音乐知识,没有与人体肢体动作相结合,这样就会导致其所学音乐是没有灵魂的。体态律动是将音乐与身体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肢体语言传达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以此来更好地掌握音乐。现如今,体态律动教学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得到切实应用,但在其实际运用中较为浅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有关方面。
(2)特点
其一,体态律动教学目的是锻炼小学生自身听觉,要求其将自身肢体做成乐器,结合音乐歌曲中节奏、旋律等方面的不同,做出不同幅度的动作,以此来将自己所听到的音乐具体表现出来;其二,体态律动教学是以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为主,通过不同表达情感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听觉,使其对音乐歌曲产生深刻印象,再用相适应的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其三,从课程教学速度来看,要求小学生按照一定速度行走或摆动肢体,在情绪出现波动时,速度也要保持不变,感受音乐节奏变化;其四,在课堂中搭配游戏式教学法,要求小学生根据所听到的信号做出及时反应。由此可见,这一教学方法更加适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
2.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确保小学生对音乐教学充满兴趣,才能主动参与课堂中,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以往小学音乐教育中,有的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得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逐渐失去对音乐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能够激发出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形体与音乐的巧妙结合,不仅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保障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由于小学阶段中学生年龄偏低,极容易被直观方式所吸引注意力,尤其是在具有较强节奏感、律动性的音乐教学中更为明显。其中,小学音乐与体态律动两者关系是相互促进、互为优势的,教师要积极采取这一教学方法,丰富小学生音乐课堂体验感,进一步加强其对音乐节奏的感知,使其更为敏锐能够感知到音乐歌曲中不一样的情感表达,并且小学生也能在律动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发掘律动,从而提升自身音乐素养。通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体态律动的有效穿插,更容易引起小学生与音乐情感的共鸣,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其音乐潜能。
(3)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小学音乐教育并非提升其音乐素养,还要注重小学生人格健全与情绪培养,最终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以往课堂教学中,有些小学生存在畏惧心理,不敢回答教师问题,或是担心自己回答错误受到教师批评、同学嘲笑。因此,通过有效实施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侧重于小学生情感培养,需要教师掌握丰富语言技巧,用亲切和蔼的语气与其交流互动,并要在课下与小学生敞开心扉。只有让小学生感受到教师和蔼可亲,才能与教师保持交流,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各项学习情况。通过针对性实施小学音乐教育,让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加轻松、愉悦,个人心态发展也会更加积极向上。
3.小学音乐教育中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措施
(1)尊重学生课堂主体
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深入人心,在小學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由以往向学生灌输音乐知识转变成维持课堂活动秩序,以保证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同时,应当引进新时代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为小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让其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体态律动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可以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用身体四肢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充分表达出自身情感及对音乐的认知,促使小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音乐的世界中,深刻感悟到音乐的艺术美感和情感渲染。以《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一课为例,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等方面限制,使其对我国各个民族中的文化习俗不够了解。因此,教师要提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搜集有关数字资源,科学设计好教学幻灯片,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唱歌、跳舞的声频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小学生眼前,使其对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融合家庭产生认同,充分感受各个少数民族的服装、舞蹈、音乐等。接下来,教师便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方式,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身份作用,让小学生模仿视频中少数民族的舞蹈,结合节奏感强、旋律优美的音乐,让小学生通过身体四肢有节奏地运动充分表达自身情感。通过这一教学方式,能够让小学生在亲身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对提升其课程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科学设计课堂导入
体态律动教学法中强调要将小学生肢体动作、思想情感、音乐节奏等融合一体,对培养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将其有效渗透教学活动中的每一环节中,让小学生情感随着音乐节奏、旋律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堂课开展的起始点,课堂导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帮助小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程的知识点,更是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好铺垫。因此,教师需要提前根据音乐教学内容及体态律动教学法,科学设计课前导入环节,填充一些可以吸引小学生目光的新鲜事物,将其发散的思维集中至课堂中,让小学生用身体四肢来感受音乐魅力,以此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对音乐探索的想法,从而确保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以《彝族娃娃真幸福》一课为例,作为一首富有彝族舞曲音调特点的歌曲,其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适合一边歌唱一边舞蹈。在科学设计课堂导入中发现,其中的歌词“啦……阿里里啦。阿里里”这一段在乐谱中显示为“XX XXXX|XX X|XX XXXX|XX X|”,与之前所学的《娃哈哈》节拍较为近似,所以这节课便可以用《娃哈哈》进行有效的导入,将其与体态律动教学法相结合,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播放歌曲,再让小学生随着音乐节奏进行律动。由于其之前学习过这首歌曲,更容易接受这种旋律,通过课堂导入环节有效落实,为本节课教学内容《彝族娃娃真幸福》奠定坚实基础。待小学生回顾完这一节奏后,便可将本节课所要教学的歌曲节奏书写在黑板上,避免小学生对其产生陌生感,更好地掌握本堂课所要学习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这首歌曲学习的印象。
(3)创设音乐教育情境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不同性格特点及情感表达方式,根据不同节奏、旋律的音乐歌曲创设出与其匹配的教学情境。这主要是由于情景教学方式具有较强优势性,教师可以通过视听结合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小学生创设出与音乐歌曲近似氛围,给予小学生直观的视觉听觉体验,让其在音乐画面熏陶、节奏旋律影响下,能够以更加优化的体态律动呈现音乐,进一步加深小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程度,使其自然而然地利用体态律动表现音乐情感,也能让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其音乐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合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凭借优美动人的音乐、活灵活现的图片等,积极引导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确保小学音乐教学顺利开展。以《糖果仙子舞曲》一课为例,教师通过将本堂课的教学主题定为舞蹈环节,提前布置好教学任务,让小学生围绕该舞曲准备好一个舞蹈节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向小学生播放这首歌曲及配应的芭蕾舞视频,并要为小学生详细介绍有关于这首音乐歌曲的背景故事,在舞蹈演员优美华丽的舞姿中徐徐阐述作者生平故事,以及胡桃夹子的童话故事,作为这段舞曲开展的背景。在这首音乐歌曲背后的故事中,介绍了糖果仙子为了欢迎客人而即兴跳出的舞蹈,其节奏、旋律等较为轻快。接下来,教师便要实施体态律动教学,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练。鉴于芭蕾舞其难度系数较大,教师要事先学习一些交际舞步,并要将其中动作要领详细讲解,确保小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舞步、姿态等,在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教师便可以播放音乐歌曲,让小学生在教室中翩翩起舞,带领其沉浸在《糖果仙子舞曲》的世界中,从而保障体态律动教学的有效性。
(4)结合学生实际生活
体态律动下的音乐是一种身体、感情相互协同、配合默契的艺术,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见、摸不到,却能被人们所深深感受到,通过聆听音乐能够为自身学习、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其中,节奏、旋律的感知、体态的节奏运动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更是帮助小学生感受音乐魅力、体悟到歌曲情感的有效途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体态律动随处可见,是人类有规律地进行肢体运动,而这种运动方式更是小学生的日常表现,在其穿衣、洗漱、吃饭、运动、学习等方方面面中均可得到充分体现。但由于小学生不理解这一概念,使其并不会刻意关注这一现象,也不会研究自己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动作。在这种情形下,教师需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多多观察身边事物的运动规律,从而掌握体态律动要领,促使其利用这一方面能力提升自身音乐素养。以《唐僧骑马咚得咚》一课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选择与日常生活中联系密切的音乐歌曲,并要选择让小学生感兴趣的,记忆影响深刻的题材,将其融入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让课堂教学内容与体态律动的动作形成密切融合,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邀请小学生与其共同表演《西游记》里的人物,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五人一组,分别表演其中的各个角色,比如白龙马走路,让小学生跺脚来表示,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能够让教学内容始终维持在合适范围内,不会由于学习难度较高导致小学生出现学习压力,也不会因为学习难度较为简单,让其失去学习兴趣或学完之后就忘记。通过拉近小学音乐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当前美好生活,也能在今后学习及生活中保持发现美好的心灵。
(5)实施游戏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并对游戏活动情有独钟,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一特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通过促进学习与游戏间的相互融合,能够让小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游戏式教学法并非一种简单、低级的玩耍,而是具有一定深度和意义的同时,更是一种感性体验与理性学习的融合,通过游戏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热情,并在教学中唤醒小学生的音乐潜能。因此,音乐游戏活动设计要以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为目标,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情况,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游戏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中,从而对音乐教学内容加深理解。同時,教师也要与小学生共同创造游戏元素,使其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音乐歌曲理解深度,还能起到培养情感、意志的积极作用,并且教师要探索和发现小学生身边的音乐元素,并将其引进到课堂教学中。
综上所述,体态律动教学是保障小学音乐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要点,灵活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方法,通过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科学设计课堂导入,创设音乐教育情境,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实施游戏教学方法等,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确保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施有效性,促进其迈进全新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鲁昊林.依托体态律动 提升小学音乐教学实效[J].小学生(上旬刊),2023(01).
[2]梁园园.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世纪之星(小学版),2021(14).
[3]陈楚怡.探析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读与写(下旬),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