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探讨

2023-05-30 10:48周昱妗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周昱妗

摘  要:在新课程内容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对学生整体写作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出发,探讨了整本书阅读的定义和意义,讨论了当前高中语文阅读课存在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法,提高高中语文课的整体质量,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方法策略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接受更多的常识知识,理解和掌握大量材料,面对学习和备考的压力,提升阅读文本量、塑造他们对阅读文本材料的理解能力。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概念上的创造性,以便在书本上读懂更多实质性的内容,了解书中内容,从深层次掌握阅读文本本身的精神,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一、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及意义

(一)整本书阅读的概念

整本书阅读是指教育课程内容为阅读逻辑上完整的书,教师专门指导学生阅读该文本。全文阅读文本要求学生探索和思考文化背景、知识内容和书本结构,以及书中包含的更深层次的真理。这是对以前强调篇章而不是整体的“零散阅读”的一种补充和优化措施。

(二)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整本书阅读,不仅拓展了学生对课外阅读文章的视野,还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摘录阅读内容并深入理解文本,能有效树立学生课外阅读的观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的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能给予学生充足时间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

二、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趣味性不足,学生缺乏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课上,常常缺乏对趣味因素重要性的总结。在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虽然课程的组织形式可以保证满足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但却遗漏了对学生阅读热情的详细研究。因此,虽然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整本书,但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阅读整本书相对传统阅读的优势无法体现。虽然有些高中教师组织学生选择更高层次的阅读材料,但如果对阅读活动不感兴趣,学生就难以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因此对课文信息的理解不够深入,也不能对文字的内容有深刻的反思。

此外,部分教师虽然对趣味性教学法有所重视,但对学生的兴趣倾向研究不够,难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制订计划,无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优势提供帮助。还有部分教师缺乏对通读全书相关的其他教学形式的灵活运用,未能有效整合互联网平台的其他形式的信息,使得教学方法的应用难以获得足够的外部支持。

(二)传统授课形式难以达到教学预期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练习阅读章节独立的文章,并追求机械式的记忆方法,以获得高分;这种集中式的教学方式势必难以达到阅读理解教育的预期效果,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语文课阅读文章的兴趣和热情,使课程内容变得枯燥乏味。

(三)高中生学业压力过重,课外阅读空间狭窄

高中生承担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考试负担。因此,他们很少会有阅读整本书的经历,而阅读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探索客观事实,拓宽视野,提高学习质量。因此,缺乏阅读的学生可能出现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却没得到满意的结果的现象。

(四)不注重引导,学生过于依赖教师

现阶段,部分高中教师仍采用“灌输模式”进行阅读教学,不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而是直接向学生公布答案,总结答案格式。这种教学模式表面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学生回答问题时要么忽略重点,要么含糊其词,不能真正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这种做法还会导致学生过度依赖老师,逐渐失去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面对新的阅读情境,学生更不能灵活回答问题,违反了培养学生阅读基本功的规律。

三、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改良策略

(一)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法之前,高中语文教师应总结该方法的价值,将学生对文章阅读兴趣的形成作为重要关注点,使整本书阅读教学法的优秀价值得到更恰当的体现。总结整本书阅读教学法的经验,特别是与学生兴趣有关的经验,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组织和设计灵活的教学法至关重要。教师必须通过整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对学生深入理解书中内容所需条件加以总结,以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书中的内容。使用兴趣教学法的过程中,不应该简单模仿成功的外部经验,而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提供一个足够宽松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并保证整本书阅读法的优势能够借此得到体现。

此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读物加以研究,对故事情节是否具备吸引力进行判断,思考该书能否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调动,以便教师更加科学地实现对书籍内容的有效把握。教师还需要对文本阅读相关的其他阅读形式进行优势分析,尤其要对影视剧以及网络信息在阅读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加以总结,使整本书阅读法的应用能够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相符合。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同时不断扩充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才能在课堂实际的教学中,运用自身的文化素养影响学生的阅读状况,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与赏析。

例如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案例以及名家讲座,学习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学习检测,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结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分析自己教学方式的不足,不断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从而找出改进和创新的方法,对自身的课堂教育教学进行完善,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习和掌握自己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内容,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整本书阅读提升自身对文章作品的分析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扩充,利用自身对名家著作的阅读解析,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素养,增强自己的文化鉴赏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提升学习知识的深度,指导学生展开整本书的阅读,厚实学生的文化功底。通过教师对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行有效提升,影响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自主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

(三)阅读形式要多样化

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改进传统的简单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的核心理念,选择新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以《红楼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收集和整理有关曹雪芹的信息,利用电子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文本创作的实际环境,使用科学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索。

此外,在整理收集到的关于作者的信息时,教师必须使内容尽可能有趣,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枯燥。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表达和展示信息。例如“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喜欢种菜,花盆里可以种菜,院子里可以种菜,太空都可以种菜,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爱种菜?是因为我们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民族,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土气”,老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例子,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真正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深刻感受,还能激发学生研究文本内容的冲动,并在课后积极阅读全文。例如在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时,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要求学生为每一章绘制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总结和组织能力,还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关注每一章的关键词和核心概念,这是一種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的教学方法。

(四)精挑细选阅读书目

在具体教授课文阅读时,语文教师一定要大力推荐高质量的书籍,将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其自学能力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高年级学生有较长的生活经历,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引导他们阅读高质量的文章,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教师以“阅读文章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组织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到两周内至少阅读一篇经典文章,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进展情况,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完成更深入地学习。例如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动员学生阅读《青年毛泽东》《毛泽东自传》等书籍,让现在的学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和学习青年毛泽东的改革过程、改革思想的产生和完善、中共老党员的改革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帮助他们继承前辈的辉煌精神。让他们记住昨天的痛苦,履行今天的义务,实现明天的理想。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激励学生分享和交流阅读文章的经验,以适当提高他们阅读文章的兴趣。

(五)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所阅读的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对作品进行深入地挖掘,体会作品所要展现的情感内容,在多次的阅读中,形成自己的阅读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逻辑,进而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实际阅读能力。

例如在《乡土中国》作品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的目录,使学生初步了解《乡土中国》的写作体例,随后让学生随机挑选文中最感兴趣的一段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坚持每周阅读对应的篇章,并理解核心概念,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己将《乡土中国》内容划分出几个部分,利用对作品内容结构的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感悟作品语言文字中呈现的学术价值。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可以向学生简述有关费孝通的一些趣事,并鼓励学生对相关概念进行研讨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对《乡土中国》整本书内容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阅读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和同学分享,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找寻现代社会中的乡土印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研读时,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生活经验中的具体感悟入手,加以相关联的研讨任务思考讨论,提升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对其中重要概念进行解释和整理,初步养成阅读学术著作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时,尝试去用文中概念解释现代社会中的现象,从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整本书阅读中提升思辨能力,学以致用。教师将阅读任务留到课余时间,课堂上则主要由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展示,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将阅读教学效果最大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独立阅读、梳理整合、语言表达的能力。

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方法将逐渐在高中阅读课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普通高中的整本书阅读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语文教师必须加强研究和思考,利用全文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握材料的本质和深层含义,促进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硕.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探讨[J]. 汉字文化,2022(19):92-94.

[2]马进科. 刍议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学习策略[J]. 新课程,2022(29):50-51.

[3]郑彬. 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2022(11):31-33.

[4]徐颖.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以“整本书阅读”为例[J].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01):45-50.

(责任编辑:淳  洁)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