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
每年托班新生入园后总会出现个别孩子咬人、打人、抢玩具的现象,为什么这一阶段的社交冲突如此突出呢?
原因分析:
1.语言发展不充分
对2~3岁的孩子来说,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孩子很难与他人建立有效的沟通,于是很多孩子就像案例中的小女孩一样,一旦不合心意,就会用打、挠、咬等直接、粗暴的方式表达和宣泄自己的不满。
2.自卫的本能
被同伴抢了玩具、抓了头发或推了一把时,会主动进入防御状态,可能是还击,也可能是远离,还可能是向大人求助……总之,他们会尽力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是一种自卫的本能反应。
3.自我意识的建立
个体在两三岁时,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都是“我”字当头,“凡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于是动手“排除”我不喜欢的东西,就成了“打”。
4.希望获得关注
当某个孩子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而他又很希望被注意时,就会容易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引起家长或教师的关注。
5.需求得不到满足
如果孩子曾经通过比较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并被满足了,他就会认为这样的方式管用,进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做。
十招小贴士:
1. 真诚地去爱孩子,不能因为孩子调皮捣蛋,就总是批评呵斥,甚至贴上“差孩子”的标签。孩子会因为总是得不到成人的爱而逐步变得孤独、自卑,从而表现出对周围的不满,随之也就有可能做出一些不良行为。
2. 当孩子出现打人、咬人、踢东西、丢东西等行为时,成人必须立即介入制止,绝不能袖手旁观或是忽略不见。否则孩子会以为自己的行为是被默许的,继而习惯性使用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3. 不要气急败坏地处罚。成人如果用暴力遏制孩子的行为,恰恰是在向他灌输“打人有用”的理念。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天性喜欢模仿,因此很容易效仿成人处理问题的语言、行为等。
4. 温和而坚定地握住孩子的手,及时制止其打人行为,引导孩子学习正确地表达情绪。比如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你可以生气,但是不可以打人。” 帮助孩子把内心的负面情绪说出来,如:“我生气了,我不高兴。”
5. 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想法和需求。比如想要参加同伴的游戏时,可以采用礼貌的请求用语“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进行示意。
6.当孩子做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时,要及时在全班表扬,强化这一行为,从而提高孩子在同伴心目中的认同感,也能让他感受到教师是多么为他感到高兴。
7. 创设一个积极的互动环境,促使孩子和同伴有机会进行积极的社会互动。如:“婷婷,他们正在搭建一个仓庫,你能帮助他们找一些积木来搭墙吗?”
8. 尝试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以减少不良行为,让其认识到伤害别人是不对的。如问他“如果你被别人打了,你疼不疼”,从而唤醒他的同理心。要知道孩子的感同身受永远比大人的苦口婆心更有效。
9. 及时和家长分享孩子的在园情况,并细致了解其在家的行为表现。了解清楚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后,再和家长一起集思广益讨论对策。
10. 提醒家长要为孩子谨慎挑选观看内容。很多视频、动画片中往往隐藏着暴力行为,孩子尚不具备分辨能力,进而容易在生活中模仿和重演。更好的做法是多陪伴孩子进行一些亲子阅读或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