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男子100米蛙泳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

2023-05-30 10:48杨肖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技术特征蛙泳对比分析

杨肖

关键词:蛙泳;优秀运动员;技术特征;对比分析

游泳是奥运会中的竞技大项,由此可见,在游泳项目上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男子蛙泳项目一直是我国竞技游泳的弱项。然而,从2016 年开始,我国有部分优秀男子100 米蛙泳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上突破了1 分钟大关,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拉近了与世界高水平男子100 米蛙泳运动员的距离。本研究以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100 米蛙泳前8 名运动员成绩及技术数据分析为依据,对比分析优秀男子100 米蛙泳运动员的技术特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100 米蛙泳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1 蛙泳的技术动作

1.1 蛙泳的技术特点

蛙泳技术动作复杂,臂腿变化方向多,与其他泳姿的差别很大,所以较难掌握。蛙泳是四种泳姿中速度最慢的一种。蛙泳的呼吸技术简单,每个动作周期中都有漂浮向前的放松伸直动作,对初学游泳的学生来说较为容易掌握。学生在熟练动作之后可以进行连贯的练习。蛙泳每个动作周期中都需要抬头吸气一次,呼吸动作也可以让学生便于观察前方,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1.2 蛙泳的动作特点

蛙泳的身体位置是随着动作节奏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一个动作周期结束时,身体与水平面持平,头部平放于两臂之间,双眼看着水中的前下方向,腹部与大、小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臀部接近水面,身体纵轴与水平面成5°—10°夹角。需要游泳者把身体展开,形成一个较好的流线型,双腿要并拢,两臂也尽量靠拢前伸,帮助身体在水中形成一条直线。

1.3 蛙泳的腿部技术

蛙泳的腿部技术可分为收腿、翻脚、蹬夹、滑行四个紧密相连的动作环节。收腿时,腿部肌肉略微放松,大腿自然下沉,踝关节放松,两腿边收边分开。两小腿和两脚在前收的过程在要落在大腿的投影截面内,减小收腿的阻力。动作应柔和,臀部略下降。两膝内侧距离约与肩同宽,大腿与躯干成130°—140°角。翻脚的目的在于使腿在蹬夹时有一个良好的对水面,翻脚的好坏直接影响蹬夹效果。要求大腿内旋,两膝稍内扣,小腿向外张开,两脚背屈曲使脚掌勾紧向外翻开,脚尖转向两侧,使小腿和脚的内侧面向后,形成良好的对水面。蹬夹动作的推进效果主要取决于蹬夹时腿的运动方向、对水面的大小及运动速度。脚在后蹬的开始阶段继续向外运动,完成充分翻脚。随后,由腰腹和大腿同时发力,依次伸展下肢各关节,两脚转为向后、向内运动并稍下压,直至两腿蹬直并拢,完成弧形的鞭状蹬夹。腰、腹、臀及腿部的肌肉保持适度紧张,滑行中,要使两腿保持较高的位置,以减少水的阻力。

1.4 蛙泳的手臂动作

蛙泳手臂的划水动作是产生推进力的主要因素,划水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游进的速度。蛙泳的臂部动作可分为外划、下划、内划和前伸四个主要部分。外划时,两臂内旋,两手掌心转向外斜下方,略屈髋,两臂向外横向划动至两手间距离约为两倍肩宽处,速度较慢。内划时,前臂稍外旋,肘关节开始彎曲,转腕使掌心转为朝后下方,手和前臂加速向下、向后划动。下划时,掌心迅速转向内后方,手臂加速由外向内横向划动,肘关节同时向下、向后、向内收夹至胸部侧下方,两手划至胸前几乎靠在一起。前伸时,手臂由向内、向上划动逐渐转为向上、向前弧形运动至颌下,迅速低头,头夹与于两臂之间,充分伸肩,两手掌心向下,成流线型滑行。

1.5 蛙泳的呼吸技术

现代蛙泳一般采用1:1:1 的呼吸配合技术。早吸气配合技术适用于初学者,两臂开始外划时即抬头吸气。优点:头部容易出水面,整个呼气、吸气时间较长,动作较从容。晚吸气配合技术没有明显的抬头和前伸下颌动作,两臂外划、内划时身体仍保持流线型,随着头、肩上升,口露水面将气吐尽,头至最高处快速吸气。优点:利于减少水阻力,更好发挥手臂划水力量,动作连贯,前进速度均匀。优秀运动员多采用这种呼吸技术。

1.6 蛙泳的游动特点

两臂内划时开始收腿,两臂开始前伸时迅速完成收腿并做好翻脚动作,两臂接近伸展时,开始向后快速蹬夹。优秀蛙泳运动员在短距离比赛中,一般都不做或只做很短的滑行。即蹬夹一结束或马上结束时开始外划,动作紧凑、减速不明显,游进速度均匀,利于提高成绩。初级学者还是应多漂浮,以提高动作时效为主。

使用蛙泳长划臂技术时,运动员入水后身体保持流线型滑行,在感觉入水惯性滑行速度变慢时,做蛙泳长划臂并与蝶泳腿同时进行。感觉速度变慢时,双手紧贴身体沿身体中线前移并做一次蛙泳蹬腿,身体接近水面时开始正常蛙泳游进。

2 运动员的出发技术特征分析

在竞技游泳蛙泳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采用的出发技术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常规的“抓台式”出发技术;另一种是近年来较流行的类似于田径起跑的“蹲踞式”出发技术。

2.1 蹲踞式出发技术

2.1.1 预备姿势

蹲踞式出发技术的预备姿势,运动员首先根据自身的身高、力量和动作习惯,把出发台后部的踏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运动员出发时站在出发台上,一只脚的脚趾抠住出发台的前沿,膝关节屈曲成130°—150°角,另一只脚用前脚掌蹬在踏板上,膝关节屈曲成90°—100°角。上体前屈,两手抓住出发台前沿,而胸部贴近大腿,臀部略高于头部,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略偏后,颈部自然放松,眼看前下方水面。

2.1.2 起跳

运动员听到出发信号时,两臂屈肘用力向后向上提拉,使身体重心迅速水平向前移动,当身体重心垂线超出台面时,两手继续向后推压台面,与此同时,两腿依次用力蹬伸,身体逐渐迅速展开,后面腿首先蹬踏板向上摆起,前面腿各关节随之迅速伸展,并以25°—30°的起跳角蹬离台面。起跳时,两臂的快速提拉和推压是促使身体迅速离台的关键。

2.1.3 蹬离

前面腿蹬离出发后向上摆起与另一腿并拢;两臂由后向前摆动,至前下方时制动,身体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向前翻转,形成脚高于头的姿势随后两臂充分伸直并拢,头稍低,夹在两臂之间,身体按手指、臂、头、躯干、腿的顺序入水,可采用展体式入水,也可采用洞式入水。

2.2 不同蹲踞式出发的重心发力分析

2.2.1 前蹲踞式出发

动作要点为:运动员在预备阶段身体重心处于出发器前沿靠外,在保持身体平衡性的前提下向远端前伸,手臂与躯干的角度小于90°,背部呈弓形,全身支撑点为前腿。前腿夹角角度约等于130°,后腿夹角角度约等于90°。上身超出发台前沿4 个单位距离。发力后手向前下方拉动身体,后腿向正后方发力蹬出,前脚向斜后下方蹬。出发后身体向正前方跳跃。前倾重心式出发,身体超出出发台前沿的距离更多,重心更加向前,但对运动员自身稳定性、平衡性和心理素质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专项训练才能达到要求。

2.2.2 中蹲踞式出发

动作要点为:运动员在预备阶段身体位置处于出发器前沿位置,保持身体平衡,手臂与躯干的角度约等于90°,背部呈平板状,身体重量的主要支撑腿为前腿,并由后腿分散一部分重量,保证身体的稳定性。前腿夹角约等于130°,后腿夹角约等于60°。上身超出发台前沿2 个单位距离。发力后,手向前下方拉动身体,后腿向正后方发力,前脚向斜后下方蹬。出发后身体向斜上方10°蹬出。标准的重心式出发技术的身体重心位于前后脚间距中心,身体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相对于前倾重心更为平稳。

2.2.3 后蹲踞式出发

动作要点为:预备令后身体向后摆动,身体重心位于双脚之间,拥有最高的台上稳定性,手臂与躯干角度大于90°,背部呈弓形,有蓄力过程。前腿夹角角度约等于140°,后腿夹角角度小于90°。上身超出发台前沿1 个单位距离。后腿先向斜后下方发力,同时手臂衔接发力,把身体向前拉动,接着前腿向斜后下方发力蹬出。出发后身体向斜上方20°蹬出。后置重心式出发技术的身体重心位于后足前脚掌,稳定性强,不易抢跳,力量发挥更完整,但重心位移相对更远。

2.3 不同出发技术的差异

抓台式与蹲踞式出发技术的主要差异在于预备姿势和用力顺序。抓台式出发技术是双脚平行站立于出发台上,身体重心前移,用力顺序是双腿同时用力;而蹲踞式出发技术的预备动作是双腿前后站立于出发台上,身体重心后移,用力顺序是两腿先后用力,因此,具有启动反应迅速、入水速度快、有效加长蹬离距离且稳定性比较突出的特点。现在国内男子蛙泳运动员大都采用蹲踞式出发。短距离专业运动员尽量采用前倾式出发技术,基于自身身体素质,还需要加强前脚的稳定性与身体平衡性,重心高度需要降低,保证更快的起动速度。如果运动员无法在出发预备时稳定住身体,建议加强相应训练使之适应。中蹲踞式出发适合所有运动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训练与身体力量加强后,也能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这说明游泳比赛出发阶段反应快的运动员,可以缩短出发阶段所用的时间,能够在比赛的最初阶段赢得先机,在心理上占据一定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获胜奠定了基础。

3 途中游技术特征分析对比

高水平蛙泳运动员并没有很长的划水幅度,100 米蛙泳全国比赛前3 名的运动员与4—8 名的运动员相比,前50 米划幅与后50 米划幅相差很小,这说明后程要保持稳定且适合自己的划水幅度。除此之外,前3 名运动员途中游划频平均水平要快于4—8 名运动员,100 米的前50 米和后50 米划频平均水平也要快于4—8 名运动员,这说明高水平运动员前50 米应具有较高的划水频率,后50 米也要保持高划频的节奏。

优秀男子100 米蛙泳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前50 米和后50 米成绩几乎一样,他们具有很高的绝对速度及后程能力。第1—3 名运动员的前50 米成绩明显快于第4—8 名运动员,这说明前50 米成绩对于最终的名次很重要,而绝对速度对于前50 米成绩也很重要,当然,在实现前50 米成绩最大化时,一定要考虑是否有同样出色的后程能力才能以合理的成绩完成全程。

4 结语

100 米蛙泳全国比赛1—3 名运动员在出发速度及前50 米的速度上快于4—8 名运动员。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游泳比赛中出发阶段较快的运动员,在能够在有效缩短出发用时的基础上,还可以让运动员在比赛的起始阶段就取得领先,在心理上也能够占据一定的优势。同时,也为获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

高划频配合较大划幅的技术组合是其形成速度优势的根本保障,而且后程要保持较高的划水频率且稳定住适合自己的划水幅度。绝对速度能力和前50 米成績发挥率对最终的名次很重要,不过在实现前50 米成绩最大化时也要注意后程成绩的合理性。

建议运动员更多采用蹲踞式出发技术进行比赛,训练时加强腿部力量、前后腿协调发力以及出发反应的训练。训练时注重水下长划臂的技术,找到适合自己的滑行距离。

猜你喜欢
技术特征蛙泳对比分析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金砖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特征及演化趋势预测
短跑技术的发展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中外优秀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的对比与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我国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