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激发想象,感受艺术之美

2023-05-30 10:48丁梅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月光曲贝多芬自然段

丁梅红

本设计立足单元整体,以“品艺术 做知音”为总任务,承接任务一“识知音”,落实任务二“品艺术”,联读《伯牙鼓琴》《月光曲》两文,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之美”。《月光曲》的教学设计不同于平常的单篇教学,在任务群视域下,以课后两个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代入、想象画面、借助资料等方式,了解《月光曲》的创作经过,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深切感受艺术之美。

一、资料交流,初识人物

1.回顾内容。上节课,我们品读了《伯牙鼓琴》,欣赏了《高山流水》,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另一个动人故事——《月光曲》。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回顾一下?(指名分享)

2.资料交流。贝多芬,何许人也?(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将《伯牙鼓琴》与《月光曲》放在一起教学,引导学生借助文本展开想象,欣赏音乐,有助于完成本单元的分任务“聆听音乐之美”,回顾内容则有利于学习任务的进一步明确与关联。“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是高年级学生的必备能力。

二、角色代入,聆听心声

1.角色代入,关注人物内心。这样一位世界闻名、万人景仰的钢琴家为什么会弹琴给一个盲姑娘听,而且弹完一曲又一曲呢?(出示研习单)

2.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1)自主思考后,小组合作学习,推选代表汇报。

(2)相机品析、朗读第6自然段。体会段末问句中表达出的猜测之感,以及惊讶、激动之情。

3.评价表达,合作提升。

(1)听汇报时,其他同学根据评价表进行评价。

(2)同桌互评。

【设计意图】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计学习小贴士,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搭建支架。组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带着独特见解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问题,并在相互评价中促进知识的掌握。

三、想象画面,感受美妙

1.出示任务,交流学法。作者用文字将《月光曲》呈现在我们面前了,找一找在哪一个自然段。(第9自然段)

(1)出示学习任务二:反复朗读第9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2)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主设计学习小贴士。(指名交流)

2.阅读文字,猜想乐曲。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第9自然段,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猜猜《月光曲》可能是一首怎样的曲子。

(1)指名交流。

(2)此时的兄妹俩听得怎样了?看到此情此景,贝多芬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激动、兴奋)

3.欣赏乐曲,自主联想与想象。

(1)(播放《月光曲》)轻轻闭上眼睛,静静欣赏,说说你感受到了哪些盲姑娘与哥哥没有想象到的画面。(引导学生听出不同的画面。)

(2)出示名人对《月光曲》的评价。

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德]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

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匈牙利]弗朗茨·李斯特

小结:一千个听众就有一千种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盲姑娘、哥哥以及这些世界名人,还有在座的我们,都是贝多芬的听众。

4.配乐背诵,感受美妙。这些美好的画面是兄妹俩根据音乐进行的联想与想象,文字则将这些画面传达给了我们,让我们伴着音乐来背诵,并将这美好的画面牢记心中。

【设计意图】“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受乐曲的美妙,体味艺术之独特魅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先用“读文字,猜乐曲”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文字,想象画面,调动已有的音乐鉴赏知识,用语言描述出对音乐的猜想;再“听音乐,读文字”,建立文字与乐曲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用朗读表达出文字描绘的画面,感知音乐节奏、情感的变化,从而印证想象的合理性。建立“文字—画面—音乐—画面—文字”的回环路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四、激发思辨,体会魅力

1.《月光曲》的故事为什么会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呢?

(1)小组讨论。提示:走进作者的内心,猜猜他的想法。

(2)相机出示名言。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德]贝多芬

(3)贝多芬是一个心中有穷人的伟大的音乐家,他后来双耳失聪,但他毫不屈服,坚持创作。盲姑娘身上有他的影子,他们都一样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2.读着读着,我们感受到了贝多芬人格的魅力,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更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設计意图】在轻松活泼的互动游戏中,学生借助资料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会分析证据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又与课始交流的贝多芬人物的生平、形象等进行呼应,从而深化学生对人物的认知。利用资料,不但增强学生的理解与感受,还教给他们品鉴艺术的方法。

五、延学作业,提升表达

1.分层作业,指向表达。

2.评价导向,促进表达。引导学生借助评价标准感悟表达要点。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它将课后“选做”题纳入其中,既促进学生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想象的画面,又引导部分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方法,借助资料将一段音乐转化为一个故事,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品鉴与表达能力。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以评价反向促进教与学,在同伴评价后教师再评,促使学生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

猜你喜欢
月光曲贝多芬自然段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秋天
月光曲
月光曲
“传说”与“传记”
美丽的秋天
《月光曲》中的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