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 建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其中一些变化的内容引起了教师们的关注。如:强调基于基本事实形成数学意识,关注尺规作图等。在小学阶段,基本事实主要有:两点间线段最短、等量的等量相等、等式的基本性质。哪些内容的教学要基于基本事实?如何开展基于基本事实的教学呢?前不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朱国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深受启发。
片断一: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基本事实
1.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师:图1中的直线l 表示一条河,点A、B 表示两个村庄。在何处架桥才能使A 村到B 村的路程最短?
图1
生:可以在点A、B 上画条线,与河的交点就是桥。
师:你们同意吗?
2.质疑反思,感悟关系
师:难道在点C 上架桥(如图2),路程就不是最短吗?
图2
生:这和跑步比赛一样,从C走就相当于走了弯路,距离更长。
师:如果从A 开始到C 还要拐个弯到B,那么这两条加起来就会比AB 要长,可以用算式表示:AC+CB>AB。这就是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多维例证,得出基本事实
师:小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见图3),如果他没有特殊情况,会走哪一条路?
图3
生:第②条路。它是直线段,是最近的。
师:两点间线段最短这个道理小狗也知道。如果在小狗面前放一根骨头,小狗会怎么跑过去?
生:小狗肯定是直的过去。
师:这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给它一个名称,叫作基本事实。有了基本事实有什么用?今天我们借助基本事实来研究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的关系。
【赏析:此片断聚焦基本事实的建立。主要有三个亮点:1.在背景方面,从生活中解决问题入手,感悟基本事实来源于生活;2.在内涵层面,引导学生对基本事实进行质疑与反思,借助算式对基本事实进行解释;3.在例证方面,与生活中的其他例子进行沟通联系,进一步体会基本事实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片断二:立足基本事实,理清三边规律
1.任务驱动
(1)画:请在白纸上画一个任意大小的三角形,建议画的大一点。
(2)标:用a、b、c 分别表示三条边的长度(标在每条边的中间)。
(3)探:联系“两点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研究三条边长度之间的关系。
2.四人小组合作
3.全班交流
(1)将三条边的长短进行比较
生:三角形有三条边,而且这三条边都是线段。它们中总有一条边是最长的,有一条边是最短的。其中a 最长。
生:我画的是b 最长。
生:我画的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样长。
师:看来不是所有人的发现都一样。那它能否成为一个规律?
生:不能。
(2)关注三边长度关系
生:最短的和中间长的加起来一定大于最长的。
生:不同意,我画的三角形三条边一样长,没有最短的。
生:你虽然没有最长、最短的边,但是三条边也有这样的规律。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a+b>c。
师:不管a、b、c 中有长有短,还是三条边一样长,一定是大于吗?
生:如果三条边一样长,都是1,1+1=2 肯定比1 大。
生:我们知道两点间线段最短,c 看成一条线段,那么a+b 就不是线段,一定大于c。
师:他已经在联系基本事实了,你们听懂了吗?可以结合图进一步理解(如图4)。你能结合图说说为什么不用量就知道a+b>c 吗?
图4
生:可以看成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连线,c 是线段,a+b 不是直线段。
师:你们画的三角形也有这个规律吗?与同桌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除了a+b>c,还有a+c>b,b+c>a。
(3)归纳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不管什么样的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我们是根据这个基本事实(两点间线段最短)得到了这样的规律: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赏析:本环节以推理任务进行驱动,引导学生从形到数,再从数的角度分析、对比、归纳得出三边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从独立的三边长短关系走向关联的三边关系。主要有以下做法:首先,明确不是所有发现都符合的不能成为规律。接着,引导学生突破边的特征,立足一般例子得到其中的一组关系。学生通过举例、联系基本事实说明其中的道理。最后,从一组关系类比到三组关系,从一个图形迁移到多个图形,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的一般性。学生经历了根据基本事实得到规律的过程,体会到数学推理的角度与方法。】
片断三:结合尺规作图,优化判断方法
1.利用三边关系,判断是否可以围成三角形
师:知道了这个规律有什么用?请你判断,图5中哪组能够围成三角形?
图5
判断下面每组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单位:cm)
(1)理解“任意”
生:我觉得第一组不能围成三角形。因为8 厘米那么长,2 厘米那么短。如果2 厘米、5 厘米在两边,8 厘米在最下面,肯定围不成。
生:我不同意。8+5=13,13 大于2,它肯定能围成三角形。
生:是的!还可以说8+2>5。
师:他们找到了两组关系,为什么你们还是说这三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因为最长边是8,剩下两边之和等于7,怎么围都不可能把这三边弄在一起。2+5=7,7<8。
师:现在是一个小于两个大于,你们觉得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因为刚才说要任意两条边大于第三边。这里的任意就是说这三个算式都要满足。
(2)优化方法
生:第二组也不可以,因为5+3=8,所以三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他觉得一组是等于,其他的两个算式就不用写了,有道理吗?
生:因为一组算式不符合要求,就不满足“任意”。
生:我觉得第三组可以围成。因为5+4>8,5+8>4,4+8>5。
生:我觉得只要写一个算式就好了:5+4>8。
师:为什么只要写一个算式?
生:因为连最短的两条边的和都大于第三条边了,如果是一条最长的边加另一条边,一定大于中等的或者最短的边。
师:经过研究,你有什么发现?
生:在判断的时候,只要看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2.画三角形,由数构形
(1)初次尝试,直尺画图,讨论难点
师:这个三角形到底长什么样?请同学们把它画下来。
(学生操作,发现不容易画出三角形)
师: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我发现画了第二条边后,连接第三条边的时候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长度。
师:看来画一条8 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5 厘米的线段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下子凑准4 厘米很不容易。那有什么办法呢?
生:可以把第二条边的角度换一下。只要多画几次,就可以找到。
(2)工具迭代,突破难点,再次尝试
师:同学们,光有这把尺还不行,要有一个新工具——圆规来帮助我们画三角形。(播放视频)
3.应用工具,以形解数
师:刚才我们发现前面两组不能围成三角形。那用圆规画画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赏析:有基本事实与规律后,本环节重在应用。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层次一,利用规律判断三条线段是否可以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即“所有”之后,在判断中优化方法,通过推理明确方法的可行性。层次二,尺规作图,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本质就是两点间的距离:即找到一个交点,使得它到两个端点的距离分别是5 厘米、4 厘米。层次三,应用工具,反思规律。进一步明确当不符合任意两边大于第三边时,即找不到交点或者交点在线段上,从而不能围成三角形。本环节从数的计算出发,结合形理解计算的原理,实现了数与形的互译。同时,构建了基本事实—规律—方法的完整推理过程。】
【全文赏析】
聚焦推理,朱老师在课堂中非常关注以下三点。
一、立足生活,构建推理“前提”
数学的产生与发展始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推理,但又不停留于此,需要进一步通过分析、抽象、概括去解释生活现象的本质。朱老师引导学生对生活问题“在何处架桥才能使A 村到B 村的路程最短”进行分析,通过正例、反例感悟几条线段之间的长短关系。有了关系的感悟,再次在多个情境中进行验证,逐渐抽象出本质关系。最后,概括得出基本事实——两点间线段最短,为推理奠定基础。朱老师不是将多个生活例子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精选材料并且合理利用材料。
二、基于操作,把握推理“结构”
推理,不仅反映前提与结论在内容上的关联,还体现在前提与结论于形式结构上的一致性。学生推理时,最大的困难在于把一组或者几组关系判断当作推理。
课堂中,学生的推理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前结构推理:即在一个三角形中,将各条边的长度进行比较,无法确定规律。单点结构推理:建立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但是关系不太稳固,如:只能说明在等腰三角形中存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多点结构推理:建立稳固的三边关系,如:能突破三角形的类型限制,推广到一般情况。
我们也感受到三个阶段之间的跨度大,大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是否可以进一步细化材料,如在任务二中,将“画”改为“选”。材料一:引导学生进行测量,从量的角度发现三边关系;材料二:体会线段的任意性以及推理方法多样性;材料三:自主创造。此环节,拉长推理时间,逐渐把握推理结构。
三、多维应用,优化推理“结论”
结论的“再推理”。一方面体现在从一般关系出发,推理得出特殊关系“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另一方面,借助尺规作图让结论“可视化”,结合图形进一步理解结论,提升推理意识的同时,发展几何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