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在本质立场、价值旨趣和实践愿景上与教育自觉高度耦合。当前高校思政课要克服时间、空间、实践层面的认知误区、知识盲区、情感暗区,在动态夯实时间厚度、空间广度、实践宽度中传道授业解惑,增强时代新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中强化生命自觉,引领大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关键词:大思政课;教育自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23)01-0098-06
Promotion Path of the Shaping of New Generation b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FAN Shuaili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Huainan,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the key course to implement moral education.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is the ideological work of a man, which is highly coupled with educ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essential stand, value purport and practical vision.At pres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overcome the problems such as cognitive misunderstandings, blind areas in knowledge and emotional dark areas,teach and solve doubts of students,enhance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ac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new gener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life consciousness in continuous and long-term efforts by dynamically consolidating the thickness in time, the breadth in space and the width in practice,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be the firm believers, active disseminators and model practitioner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humanistic concern
“青年強,则国家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下简称“新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人之“自觉”的时代[2],是人在道德自知、文化自觉、精神自省基础上实践“生命自觉”[3]、自觉“为人”的时代,也是人产生、达成诸多个性需求,自强“为自由个性之人”的时代。教育自觉旨在尊重人、关怀人、发展人、成全人,育“自觉”之人,在“成人之美”中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价值,实现“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4],培育自由而全面发展之“自由个性”。这与思政课在本质立场、价值旨趣和实践愿景上高度耦合。新时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地关心关爱关怀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的学生。要“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精于“传道授业解惑”,“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5]。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为思政课践行教育自觉,增强赋能时代新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团结引领每一个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
一、教育自觉与思政课高度耦合
学生是思政课和教育自觉的共同对象,聚焦终极关怀、关注个体发展、彰显自由个性是二者的发力点和落脚点。思政课是指以时代、实践、问题为导向,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教师争当“大学生”,课堂善用“大资源”,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理论,以课堂、教师、社会等“大评价观”接续反馈,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持续赋能学生“大视野”和“大思维”的多元协同育人系统。思政课更深一步是人面向人讲“道理”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以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大学生精神豁达、思想通达,进而启智润心、培根铸魂,心怀“国之大者”,争当事业闯将,勇做时代新人,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自觉是教育主体之“主体性”在思想和实践层面的觉醒与彰显,即教育主体在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思想生成传播规律等基础上指导教育实践以实现立德树人等预定目标的能动性状态,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6],具有反思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超越性。教育自觉可分为主体自觉和客体自觉、群体自觉和个体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等。深入探究教育自觉与思政课的内在耦合性,有利于进一步厘清教育自觉与思政课的本质联系,明确教育自觉视域下思政课的擢升路径。
(一)时间维度:二者都致力于“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统一
教育自觉与思政课都致力于对人的需求、个性的关注和尊重。这里的“人”是每一个以具体的、有生命的个体形态存在的“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7],包含个体的人和类存在的人两种形态,既是一种个体生命形象,同时也具有生命共同体的表征[8]。“现实的人”的“现实需求”是客观的,也是现实的,是人自身的目的性存在意义所在,是人的全部实践的动力之源,而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吃穿住用行等需求。对“现实需求”的关怀是对“现实的人”的生活境遇、精神面貌、物质需求、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热情关怀、真情尊重、倾情呵护,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意识形态的深刻剖析、批判反省,为将“革命的理想”转化为“革命的行动”,实现“现实的人”的解放和发展指明方向。作为具体的、鲜活的生命体,“现实的人”的需求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绝对差异性,“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质”[9]。现实关怀在于鼓励人在改善现实境遇的基础上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终极关怀”不仅关爱人的现在,还具有未来指向性,致力于“自由个性”的终极确证。集中体现在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和对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人性的充分发展就是“自由个性”,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终极关怀”旨在充分挖掘人的发展潜力, 满足人的多重需要, 使“现实的人”性格日趋成熟,心理日趋健康,道德得以升华, 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教育自觉和思政课中,“终极关怀”是“现实关怀”的旨归,“现实关怀”是“终极关怀”的基础,二者有机融合于社会存在和社会理想的张力中。
(二)空间维度:二者都致力于“类群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统一
教育自觉与思政课致力于对人的自由、解放的不懈追求。这里的人首先是个人,个人是以社会形态存在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没有绝对独立存在的个人,也没有脱离每一个个人而单独存在的社会。个人的社会形态存在范式决定了教育自觉与思政课对“类群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有机融合。思政课以“现实的人”及成长际遇为出发点,但这种对于“个体发展”的关怀不是以个人的特殊需要和具体实践为对象,而是以个体组合的的“类群发展”具有普遍性、多发性、群体性问题为关怀对象,其关怀重心不在于某一个具体学生的真、善、美,而在于全体学生的自觉求真、向善、尚美,不是某一个人的解放而是整个无产阶级乃至于全人类的解放。教育自觉执着于人对自己的“生命活动”“劳动产品”“类本质”以及“人同人相异化”这一事实的改善,教育自觉主张“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10]。充分发挥“自由个性”和实现“有个性的个人”的发展,使每个人都能“诗意地栖居”在“自由王国”中。
(三)实践维度:二者都致力于“自由个性”和“思想流变”的统一
教育自觉与思政课都致力于消除“异化”,助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在“自由个性”发展中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进而建立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人类社会发展蕴含每个人的发展,是所有人从表层、片面的发展不断上升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涵是指体力与智力、独创能力和合作能力、理想能力和现实能力等方面全方位、高层次、宽领域、全过程的发展,人每前进一步就是对“自由个性”的更近一步。在实践能力内隐和外显的过程中,“自由个性”充分彰显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机融合, 个人的“类本质”与自我本质在发展中和谐统一。
马克思指出,“丰富的人同时也是需要人的十分完满的生命表现的人, 是他自身的实现在自己身上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即需要的人。”[11]在“自由人联合体”中, 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个人之间是平等地全面发展和追求自由的关系, 每个人都具有“自由个性”,都把他人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代表了个人自由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协同推进的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价值。思政课旨在尊重人、关心人、引导人、帮助人,“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12],必须在大学生的“思想深处”发力,唯有帮助大学生摆脱精神困惑、疏解思想症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好人生的“总开关”,才能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才算是真正牵住了“牛鼻子”。
二、教育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的工作图景
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践,思政课与教育自觉有着天然耦合性,一直致力于提升人的精神自觉,以自覺理念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赋能时代新人,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当前思政课在教育理念、教育范式、教育实践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误区、知识盲区、情感暗区,尤其对“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统一聚焦不够,对“类群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统一聚力不强,对“自由个性”和“思想深处”的统一聚能不足等,高校思政课的整体效能亟待提升。
(一)时间厚度不够:对“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统一聚焦不够
高校思政课如果不能系统地以“四史”教育观照现实和引领未来,“四史”中许多重大事件的重要性就会被降低;若不能揭示回旋的思考、辩证的发展,“四史”教育便会无的放矢[13],大学生就难免为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所惑,难免为“丧文化”“躺平”所扰,大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会大大降低。
一是教育理念滞后化。一些高校思政课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脱节,没有及时根据时代发展和全媒体技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没有及时把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危机的有效应对转化为教育契机和话语优势,缺乏对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整体把握和宏观审视,忽视了灌输性与启发性、主导性与主体性、应然与实然的有机统一,忽视了高校思政课内部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张力与合力。二是教育内容碎片化。一些高校仅仅聚焦于传统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在顶层设计和执行层面忽视了统筹合力。新媒体技术的嵌入,难免会干扰部分思政课内容的呈现,在增强吸引力的同时也会对传统教学有所冲击,对学生真切感受思政课的历史厚度与人文关怀有所影响。三是教育评价功利化。高校思政课目标设定过分追求效果而弱化教育根本任务,思政课评价倾向“分数论”,多以“考试分数”“获奖成绩”“科研项目”等为评价标准,培养了高分数的“政治人”“科研人”和“技术人”,远离了作为微观之“我”的现实生活,导致大学生在思政课中难以找寻对美好生活的体悟与觉醒,造成深层次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空场”,使得思政课的精神支撑与价值引领如空中楼阁的天花板,缺乏现实性、丰满度和仁爱感,大学生也就无法感受持续而深入的温度和情感。
(二)空间广度不够:对大学生“类群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统一聚力不强
空间广度是“量”和“质”相统一。一是教育场域狭隘化,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要。一些高校思政课过于关注校内、课内、线下,没有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统一上下功夫。过于关注大学生的普遍性、共性要求,重视统一性特质而忽略多样性特征。这种只聚焦群体共性而忽视特殊个性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性“宏观”形式,因其过于“冷漠”单一个体自身的个性化需要而不能深度走进作为“自然性存在”的个体心灵,最终将演化为一种“无青年”的教育。“无青年”不是指“无”抽象的、整体的、类群的“青年”,而是“无”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青年”。二是教育过程模式化,忽视了大学生思想的相对独立性。大学生的思想类型及影响要素是多样、多变的,如环境、遗传、地域、民族和习俗等因素。多数大学生的思想已经趋于稳定成熟,所谓“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等描述,就是说某些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容易被改变。而一些思政课过于强调单向“灌输”和程序式教育,重视“教育面积”而忽视了每个大学生的独特“思想”。三是教师素养断层化,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层面的综合素养和整体效能亟待加强,在工具理性和原有模式的消极影响下,一些掌握着话语权、处于支配地位的思政课教师,将“美好生活”“精神关怀”等目的性价值演变为工具性指标,以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迫使大学生被动理解、无条件接受,远离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和精神实践,忽视了教育主体之间在平等地位上的交流互动,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实践宽度不够:对“自由个性”和“思想流变”的统一聚能不足
一是分类化亟需增强。思政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而一些高校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方面举措不够、力度不足、方法不多,对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无法给予针对性、分类化的教育教学,导致思政课大众化、实践性深度不够。很多教师本身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化专业训练,受知识结构、育人能力等限制,无法及时、有效地澄清学生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存在肤浅化、碎片化倾向,不能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二是大众化亟需增强。思政课应该用“大众话”推进大众化,让广大大学生愿意听、听得懂、听进去、用得来。“四史”是客观的,而对“四史”进行事实陈述和价值评价时,不可避免地会渗透陈述者和评价者的主观认识和价值解读,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思政课的实效性。再加上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性、权威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没有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能及时回应大学生最关心、最现实的思想困惑和利益“疙瘩”,过于依赖抽象概念和学术话语说教,而缺乏有效的最新成果迁移。过分突出“知识化”“学科化”,显得价值性、时代性不足,无法有效解决“微网络”背景下“碎片化”“快餐化”学习所带来的的负面效能,无法切实消除当下大学生疏远马克思主义经典和红色经典论著的现象。
三、教育自觉视域下思政课形塑时代新人的擢升路径
(一)增强政治自觉,聚焦“终极关怀”于传道,加以时间厚度绵绵用力,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
思政课是贯通历史、观照现实、指引未来的统一体,理应深度观照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要“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14]要善用历史思维和历史视域,把当代中国置于5 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170多年中国人民近代斗争史、100多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70多年新中国史、40多年改革开放史中,夯实时间厚度,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了解百年历史经验,在把握历史规律和洞察历史大势中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及之间的逻辑关系[15]。
一是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思政课是作为“现实的人”之教师面向“现实的人”之大学生的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起始、发展、反馈、强化等必然存在于一定的时空场域中,时空场域对思政课“精度”“广度”“温度”“深度”具有重要影响。要把观照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作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在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境遇、精神际遇、实践旨归等。大学生多维性、分阶段需求的现实性要用“四史”中的榜样示范和光辉事迹给予现实观照,增加历史现场感和画面感,教育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强化历史视野和系统思维,为大学生最现实、最基本、最紧迫的发展提供实践引领和精神支撑。二是重构“终极关怀”的立体时空。要把握思政课的“横向共时性”与“纵向历时性”。把握“横向共时性”,就要把思政课故事看作某一个暂时凝固的“瞬间”,这个“瞬间”的产生是无数具体因素的合力形成的阶段性结果,也会成为影响其他“阶段性结果”的具体因素之一,而非单一线性平面的终止性事件。把握“纵向历时性”,就是要放在跨越时空的历史“长轴”中审视中华儿女的整体性、连续性历史,以立体化思政课资源拓展融媒体网络时空,在观照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着力于“终极关怀”,优化资源配置,以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铸牢学生的“精神家园”,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之灯照亮学生的“精神还乡”之路,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
(二)增强思想自觉,以空间广度在聚力“个体发展”久久为功中“授业”,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能量和活力。要充分认识青年的这种特质,适应这种特质去开展工作,否则就会落后于青年”[16]。动能,原本是物理学上的专有名词,意指“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17],动能优化,一般是指通过创新调整和要素重组形成发展的新动力。思政课要优化重组学校、社会、家庭、网络、个人等动能场域,要以“两个大局”持续注入鲜活的时代素材、丰富的实践资源,推进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促进专业知识和德行涵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在提升思政课外在动能的基础上强化内生动能,积极建构师生互动、课内外同步、校内外协同、网上网下融合的大思政格局。
一是协同思政课外生动能,增强教育者的德行素养和网络动能。打铁还需自身硬,推进“道理”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入行,教师是关键。高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系统培训,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打造一支年龄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激情的高素质队伍,善于运用修辞、隐喻[18]等形式为思政课提供价值诠释和科学注解,“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19]。要充分提高教师运用VR、3D 和 5G 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全天候”“立体化”育人效能,用党的创新理论赋能教育教学,提升协同动能,强化“三全”育人合力。二是激发思政课内生动能,实现“类群发展”与“个体发展”的有机统一。大学生可塑性高、接受能力强,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和发展愿景,最具生机和创造活力。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矛盾特殊性,努力根据个体的发展特点和实践需求,针对性地运用“模拟画像、协同发展、多元动态和体验认同等微网络育人方法”[20]解决自身个性化的思想、情感和心理问题,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充分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个性化发展。
(三)增强行动自觉,以实践深度在聚能“思想深处”止于至善中“解惑”,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应该包括“知、情、意、行、新”五个方面,“知”即理论知识,“情”即爱国情怀和道德情操,“意”即坚定信仰信念,“行”即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新”即创新教育教学,这五个方面,既是思政课主要内容,也应该成为其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
一是在实践自觉中读好有字之书,充分运用融媒体“立体化”展现,推动“四史”学习内容、科学研究和教育评价协同发展,善用红色革命基地、纪念馆、博物馆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文明禀赋,针对性地采用“网络微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有效形式,以“思想咨商”[21]1-10等个性化方式进行“滴灌”式的释疑解惑,用好修辞、隐喻等教育教学的语言表达方式增强感染力和实效性,明辨是非曲直,增强政治定力和行动自觉。处理好全面论和重点论的逻辑关系,促进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化转化和时代化具象,用“大众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根据学生(类群、知识背景、政治面貌等)的特点建立健全分层推进、分类指导、梯度渐进、接续发展的全天候、立体化、长效性实践育人体系,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價相统一,坚持知识考查与活动创新相统一,促进持续长效发展。二是在实践自觉中读好无字之书,在教育重心上聚能“思想深处”,实现理论自觉与行动自觉的统一。思政课是做人的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是面向人的“思想”的认知引导、情感疏导、价值认同,在释疑解惑中强化思想认同,在“思想深处”着力,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1]82-83,引领其自觉践行,必须把工作重心深入到人的具体思想问题上来,下移至“思想深处”的精神关怀和释疑解惑之中,在化解思想痛苦、祛除精神症结的过程中使人感受到思政课“仁而爱人”“精神关怀”的力量。比如,以红色经典人物和先进模范事迹为重要向度,广泛挖掘、推广师生身边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内聚人心外树形象,运用思想分析、思想解答的方式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认知问题,使其思想通达;采取价值引导、意义引领的方法深入到大学生的精神皈依问题,使其政治清醒;以针对性举措和精确性数据激活精神关怀和释疑解惑,在关爱大学生美好生活需求过程中提升学习教育的“深度”“温度”和“高度”,让思政课接地气、聚人气、强骨气,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
[2]冯建军.“人之自觉时代”的教育使命[J].人民教育,2019(1):30-34.
[3]叶澜.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多维审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273.
[4]王枬,王天健.论“生命·实践”教育学之“自觉”的文化逻辑[J].教育科学,2019,35(6):14-19.
[5]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1).
[6]陆琦,肖龙海.“成”自觉之人,“全”生命价值:当代教育自觉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新征程[J].现代教育管理,2022(2):48-55.
[7]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3.
[8]刘铁芳.培育中国人:当代中国的教育自觉[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2):1-11.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4.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2.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4.
[13]李蕉.重构“历史坐标系”:中共党史教育的新时代演进[J].中共党史研究,2020(1):16-23.
[1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9.
[1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20(10):4-11.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6.
[1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 351.
[18]高维.教学隐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24.
[19]习近平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N].人民日报,2021-09-10(01).
[20]向宇婷,邓卓明.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5):79-82.
[21]王习胜.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范 君]
收稿日期:2022-07-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研究(18BKS183);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人文关怀视域下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优化路径(SK2021A0214);安徽理工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一般项目: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意蕴(sxzx2021-10);2022年安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xszh2021-2022-12)
作者简介:樊帅领( 1987-) ,男,山东单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