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 孔芹
摘 要:本研究在深化“三教”改革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动机、目标、实践路径及影响因素,针对多元办学格局背景下“人才供给与需求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人员培养相结合、教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四种模式融合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促进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教育;融合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意见。近年,我国职业教育出现校企衔接不畅、教学滞后于产业发展等问题。因此,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不断促进产业、行业及企业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相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为培养更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领域在经过长期探索后,逐步形成了学校教学与产业深度融合、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结合企业岗位需求、以行业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步得到完善。但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较多问题。
首先,企业主动性与内驱力不足。多数企业认为,与职业院校进行产教融合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降低资金使用效率,且需承担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这种认知导致产教融合多流于形式,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缺乏长效保障机制与规划,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阻力。其次,在新时代背景下,许多职业院校的传统专业未能及时研判新业态的新需求,亟待转型升级。当前,及时优化院系专业布局、不断校准专业定位已成为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但部分职业院校对行业发展还缺乏深入认识,许多专业的规划预见性不足,而建设新专业又普遍面临资金、师资、实验室条件等配套不足问题,导致专业调整成本较高,专业发展创新不足,甚至与企业的需求脱节。最后,合作机制不畅。虽然当前许多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但相当一部分合作浮于表面,学生没能通过产教融合获得企业一线实习机会,企业也未能利用院校实验实训基地提升员工理论素养,产教融合的实践未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进一步构建、完善产教融合机制,提升产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课题组立足地方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总结现有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产教融合的“四结合”模式,以期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范式。
二、产教融合的发展历程及研究
产教融合的目的在于为行业、产业和企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其实质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机制。在“双赢”原则指导下,学校与合作的企业实行责任共担、互惠互利,不断促进企业参与办学,让企业成为办学主体之一,逐步形成“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及党的十九大报告均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其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着力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产教融合办学模式规范,具体见表1。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业界对基于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模式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理论框架、模式与路径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关于产教融合的动机和目的
职业教育领域专家普遍认为,产教融合主要是促进企业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全过程融合发展,打破企业与学校、生产经营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壁垒,促进双方交融。所以,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但产教融合又区别于早期的校企合作。早期的校企合作,主体是高校,初衷是高等院校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主动向企业靠拢,寻求与企业的联合;而产教融合模式是企业和职业院校为了各自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双主体育人模式,是一个双向发力、双向整合的过程。这种模式中,企业和高校是地位相对平等的两个主体,二者组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是真正实现融合的基本前提。
(二)关于产教融合模式的实现路径
分析现有的文献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产教融合也是一种产业融合,既可以从职业教育办学要素及契约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也可以从共同研发、合作共建、项目牵引以及人才培养与交流等路径开展融合。此外,产教融合在推进过程中还必须坚持“双赢”原则,要充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发展特点,发动校企双方合力打造产教融合平台。
(三)关于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当前的产教融合也面临着不少困境。第一是产教融合主体问题,产教融合是以学校为主体还是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如何参与以及地方政府要发挥什么作用;第二是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冲突问题,如学生在校学时的比例设置和在企业一线实习的安全风险等;第三是如何设计和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以及地方政府是否需要参与平台搭建等问题;第四是合作渠道不通畅、合作经费难以保证等因素导致合作不稳定的问题;第五是企业导师如何聘请、教学质量如何保障以及评价体系如何建设等问题。
三、产教融合的“四结合”模式分析
所谓产教融合的“四结合”模式,是指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人才供给与需求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人员培养相结合、教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四种模式。
(一)人才供给与需求相结合
人才供给与需求相结合是指专业设置与市场、岗位需求相结合。企业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学校就有针对性地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着手改革,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供给的转型,不断提升人才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提高应用型人才供给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契合度。人才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模式,一般涉及专业及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的编制,以及同一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时设置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人才供给与企业的契合度。
(二)学科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学科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是指职业教育的专业围绕产业、行业和企业的需求而设置,并随市场的发展变化而灵活调整。同时,职业院校要成立由产业、行业和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技术骨干和学校教授及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学校专业设置更契合市场需求。合作中,要提高行业、企业对学校专业建设的参与度,形成学校与行业、企业信息共享、师资互聘、资源共用的产教一体化育人模式。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人员培养相结合
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人员培养相结合是指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支持教师在在岗期间或假期定期到企业进行挂职,与行业、企业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通过合作建设教师培训基地,实现学校师资建设与企业人员培养的良性互动和同步发展。“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需求之一,也是产教融合发展的人才驱动力。师资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则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这种合作模式的主要形式包括建设校外教师培训基地、鼓励校企双方人才互兼互任等。
(四)教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教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是指学校的理论教学和科研与企业等社会经济组织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学校教师与企业一线人员共同组成项目组,以联合研究和开发企业所需技术为结合点,努力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项目组可以根据需要吸纳学生参与调研、试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认知与认可度。例如,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郑州地铁每条线路开通前都会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跑票试验,即地铁车站的自动售检票设备可容纳的最大通过乘客数测试。类似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该模式以提高院校、学生与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为宗旨,主要内容包括横向课题申报及立项、技术咨询与交流等。
产教融合的“四结合”模式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其中,人才供给与需求相结合是核心,学科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是基础,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人员培养相结合是保障,教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是成效。“四结合”模式共同组成了产教融合体系,系统地贯穿于产教融合的全过程。
四、对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思考
产教融合可以有效提升职业技能型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能够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和研发动力。结合新时代的人才需求以及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的经验和模式,课题组就如何更好地开展产教融合提出几点思考。
首先,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事业整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应积极发挥推动作用,结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及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配套,为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地方政府需加大對产教融合的资金扶持力度,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对于积极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地方政府不仅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引导,还要在资金上给予切实帮助和扶持,从而降低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成本和风险,充分调动企业开展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营造企业积极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社会氛围。
再次,建立和完善产教融合协调监督机制。建立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等机构共同参与组建的产教融合平台,构建产教融合协调和监督机制,处理产教融合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存在的各类分歧,控制潜在风险,以调动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确保产教融合扎实开展。
最后,职业院校需要转变观念,创新产教融合机制。要科学研判新时代新业态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及时优化专业布局,不断校准专业定位。近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规模持续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进入历史最佳发展时期。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特色创新发展,打造高水平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例如,课题组所在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度融入河南省“三区一群”“四路并进”战略,助力河南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同时依托郑州市建设国际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中心的战略需求,对接中欧班列运营升级铁道类专业,瞄准跨境电商改造物流信息商务类专业,牵头组建河南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校企“产学研创”平台,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提升了智力服务新高度,创造了教育开放新速度。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佳实践途径。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根据企业生产一线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育人模式,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真正做到“产融于教、教促进产”,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祁占勇,王羽菲.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变迁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8(5).
[2]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
[3]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1).
[4]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5(5).
[5]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3).
责编:文 墨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编号:2021YB0614);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JG22)
作者简介:李亚(1983— ),女,河南省智慧教育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孔芹(1988— ),女,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