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教育的德育实践探究

2023-05-30 10:48:04李兵疆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减德育

李兵疆

[摘 要]“双减”政策的颁布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创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使德育合力最大化,实现高水平教育。文章从德育教育实战出发,结合目前教育现状,提出“双减”背景下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的有效策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家校社协同;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3-0082-03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双减”政策的提出,让人们认识到学生教育是需要多方参与、家校社积极协同联动的,只有丰富教育内容、减轻学生负担,才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发挥家校社协同教育的最大作用。

一、家校社协同教育的意义

“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家长的经济压力和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实现全面发展。但是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仅仅依靠学校教育难以高效实现科学培养学生的目的。学校需要与家庭、社会合作,获得家庭、社会的支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生教育中来,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得到更加专业的教育。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协同育人体系,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让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还掌握其他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目前家校社协同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校社协同教育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重视并积极参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发展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家长的行为、家长对教育的认识都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深远的影响。行为的作用胜过千言万语。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悄无声息地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部分家长对家校社协同教育的作用认识不到位,觉得自己将孩子送到学校之后,孩子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需要负责孩子的日常吃住即可,缺乏参与孩子成长成才教育的意识。部分家长由于工作较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孩子缺乏沟通甚至有矛盾冲突,导致家长不敢过多地管教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容易形成娇生惯养、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理,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规矩意识,不懂得独立自主、与他人交流等,抗压能力弱,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一蹶不振。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场所。学校在家校社合作中要承担相应的沟通、联动责任。“双减”政策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过重的工作负担和思想压力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学习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电子产品的泛滥、网络游戏的盛行和“泛娱乐化”思潮,使得学生本就不成熟的内心像波浪一样起伏不定,让学生的心态变得浮躁。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疏导,就容易导致亲情淡化甚至变得冷漠。部分学生家长抱着望子成龙和“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试图通过校外补课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由于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众多,龙蛇混杂,质量没有保证,各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随之而来,家长需要把好关。

三、“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教育实践探究

(一)“双减”不减教学质量,落实“五项管理”要求

“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双减”政策下,更要贯彻“五项管理”要求,以确保“双减”下的课业质量,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手机管理方面,初中生善于思考、喜欢尝试新事物,但相对来说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力不强,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因而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手机管理,严禁其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孩子在家时,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经常与孩子沟通,一起与孩子外出接近大自然,尽量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在睡眠管理方面,家校社必须携手共管。家长要打造惬意恬静的休息场所,让学生安心休息,保证学生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使其课上能够有充足的精神进行学习。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教师要留意学生平时在课堂中的精神面貌,对睡眠不足的学生要实时提醒并及时跟学生家长反馈,指导学生统筹规划放学后的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在课外读物管理方面,教师可基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作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同时,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引导作用,提倡亲子阅读,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氛围。在作业管理方面,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基础上,避免题海战术,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精准设计作业,选择合适的习题,切实达到使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书面作业,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来调整教学设计,提升作业设计的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育人质量。在体质管理方面,学校要认真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开够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较为完善的体质健康和抽测复核制度,落实好每学年的体质健康检查、视力筛查等。同时,为防止出现体育课被主课教师占用的情况,体育教师应主动承担教学责任,加强对学生的体育训练,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

(二)坚持正面教育,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是指以正面教育的方式感化人、引导人、激励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初中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行为、心理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正面教育与德育是相通的,开展正面教育能使学生正确对待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品质。部分初中生内心比较敏感而且情绪不稳定,生活中的不愉快、学习上的挫折都有可能使他们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从而产生心理问题。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德育教师、班主任需要提高对正面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通过合理的挫折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创设正面教育情境,创新德育方式。同时,教师还要有计划地、合理地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扩大德育工作者的影响力,增强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意识

为了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学校相关德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认清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首先,学校要做好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重视德育工作。智育固然重要,但如果缺少了德育的支持,智育的开展也就没有了意义。其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核心,德育领导和班主任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学校教学管理质量。每个学期德育领导都要制订明确的德育工作目标、详尽的德育工作计划和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好德育工作,为教师的德育工作指明方向。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德育教师应及时予以指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再次,德育处作为德育工作的中心,在把握工作方向的同时要落实好德育的常规工作,对德育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做出反馈。最后,学校还要建立德育工作奖惩机制,将德育工作实绩作为评价教师的一部分。只有从学校层面重视德育,教师才会重视德育,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好。

(四)家校合作,力争“双减”强德育

“双减”背景下,若想有效开展德育,光靠学校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部分父母只看重孩子的成绩,一味追求名师、名校;部分家长会在课后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培训班,不管孩子是否感兴趣。这些举动都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也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商量,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优化家长的教育理念,使家长注重孩子优秀品质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兴趣爱好的发展等。家长应树立榜样,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品性。即便工作繁忙,家长也应尽量在下班后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运动等,让孩子养成爱学习、爱运动的好习惯。在有限的家庭时间内,家长应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家校应携手育英才,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

(五)整合各类资源,拓宽渠道,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社会德育是对家校德育的延伸和拓展,弥补了部分家校德育的不足,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拓宽了途径。在“双减”政策下,学校在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时,要努力整合家校社三方面的资源,明确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之间的关系,做到内在贯通,外在联结。首先,家长要明确家庭在德育中的义务和使命,自觉履行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义务,按照孩子的身心成长特点,持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不断促进家校教育深度融合。其次,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家校合作互助体系,落实好家长进校园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和学校达成对德育的共识,让学生在正能量、和睦的氛围和环境中成长。再次,加强社区德育,挖掘和运用社会公共德育资源,通过社区开展的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共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另外,利用好博物馆、革命遗址以及红色旅游基地,实现显性德育向隐形德育的转化,不断深化德育活动。

(六)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发展

在家校社合作中,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这是因为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家长与教师、同学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联系交流最多的人。首先,要统一家校社的教育理念。“双减”政策的出台就是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所以家校社应统一育人理念,以学生为主营造轻松健康的成长环境。其次,家校社要清楚自己的分工。家长要明白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清楚家庭教育该有的方式,做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学校的作用就是在缩减作业量,减少学生的学习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社会的作用是合理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给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并起到支撑的作用。最后,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来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政府提供线上的服务平台,社会为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学校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来与家长进行沟通。学校借助互联网与家长分享学生在学校中活动的图片、视频等,增强家长关心学生教育的意识,让家长了解学生教育的进程和内容,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教育并在家庭中加強对学生的教育。线下,教师可以通过家访、邀请家长到校分享教育经验、组织家长参与培训活动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成长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双减”政策出台后,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更加迫切。教育发展的趋势就是要家校社协同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学生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夏宁.双减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实践策略分析[J].中国教工,2022(2):163.

[2]  杨倩.减负减压,家校合作:基于双减政策下小学德育工作实践[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行知纵横》编辑部.“双减”背景下重温陶行知教育观座谈会论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行知纵横》编辑部: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21:206-209.

[3]  张生,张琼元.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12):8-10.

[4]  王娟涓,何毅梅.“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1(34):74-80.

(责任编辑 陈 明)

猜你喜欢
双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12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