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逸华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两者的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让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让我们从本民族文化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有更加亲切生动而又准确深刻的认知与理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融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可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转化,承续中华文明,树立文化自信,润泽当代人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亦有理想人格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并且形成了丰富的修养理论,二者在这一点上有相通之处,可以互相借鉴、启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1-004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从“一个相结合”到“两个相结合”,这一新命题的提出,对于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让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诞生于西欧的一套理论体系,它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917年,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成功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步一步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传入的思想体系,有其自身鲜明的理论特点,在世界观上,以“物质”即客观实在性作为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在方法论上,以辩证法为核心,以矛盾为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认识论上,确立“实践”这一哲学范畴,肯定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历史观上,树立了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客观的生产力水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生产关系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由此产生了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并发现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由此提出了一条科学的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全人类解放和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道路,并认为人民群众是这一历史过程的创造者。
这一理论体系虽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些相融通之处,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与自然之间应该保持和谐共处,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亦含有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从“天人合一”到孟子提出的“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①等等都体现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辩证法思想上,《周易》《道德经》中亦提出了阴阳、有无、刚柔、动静、虚实等具有普遍性的辩证概念。在社会历史观上,中华文化中亦有“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论和以人为本的观点。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根本范畴、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与中华文化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便存在着一个站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去翻译、理解并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2]。经过艰辛的探索,这一过程造就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次结合,这一结合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本身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典范!其灵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汇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道理,通俗易懂,又深刻精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育与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借用《汉书》中的“实事求是”来说明掌握客观事实,摸清客观规律的道理[3];借用俗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比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4];借用成语“削足适履”来批评军事上的教条主义做派[4];借用《论语》中孔子的“每事问”来强调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客观事实的重要性,反对“李逵”式主观随意的领导[4];借用《汉书》中“相反相成”的概念来说明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4]等等。通过这一方式,一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人心,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乃至普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概念,并进一步应用到对具体事务的处理中,以指导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一效果的达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毛泽东思想成功地开辟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一路走来,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索,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把马列主义原理拿到中国人民中间,特别是拿到中国劳动人民中间来宣传,来实践,来应用,如果不进行通俗化的工作,就不可能在中国推广,劳动人民就不可能接受。”[5]时至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步入了新时代,面对“四个自信”的目标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要“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运用中国人特别是普通群众的语言来表达。”[6]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国人来说,中华文化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因此用属于中华文化思想的语汇来准确地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让人民群众能够更真切也更亲切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将其内化于心,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三观,外化于行,指导我们进行具体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動,这样才能够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大的价值。
二、助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
近代以来,我们这个民族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都随着工业文明的席卷步入了现代化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面临这一问题,即现代化的问题。在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它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首先是继承,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就是这样一种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这是无法回避也无法脱离的,相反,这是我们保持自身民族特质,并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脱离了这个前提,我们便会失去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对此毛泽东同志同样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先祖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遗产。但同时我们也不应泥古,应该看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糟粕性的腐朽思想,也有精华性的智慧典范,要有所取舍。我们还应该怀抱一个开放的态度,站在中华文化的立场上,去吸纳全世界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化,以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我们在古今中西双重维度之下辩证地面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一方面要以现代性问题为思考对象,因为时代的需要总是文化理论实现突破向前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量,要主动地去回应现代性的诉求,在反思和解决现代性问题中给出自己的答案,实现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注入新的思想,开启新的视角,甚至借用新的方法,从而带来新的生长。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作为非现代性的思想文化,要实现它的现代化转化,就不能在其自身内部去寻找这种转化的切入点,而应该在其之外去引入。就像宋代儒家从佛道二教那里受到启发,创立理学,实现儒学理论形上层面的突破一样,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者也应该去寻找到这样一个外部的启发,而这个外部启发需要我们回到对现代化的溯源与梳理中去寻找。
现代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工业化,由工业化的实现及不断深入推进,造成了与工业化之前的传统社会之间的巨大鸿沟,才有了现代化这样的概念,现代化与工业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工业化又诞生于包括近代自然科学在内的西方文化带来的工业革命。因此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就要借助于带来工业化、现代化的西方文化,这其中的典范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因为在实践上我们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一步步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更为根本的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西方思想文化内部的发展逻辑中诞生的,是一个从西方文化内部分析工业文明、分析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它完全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化提供这样的切入点和启发。还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这样的转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首先我们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入的理解,包括它的历史演变、核心范畴、关注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等,同时要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亦能够精准掌握,而后站在各自主体性的立场上,相互吸收对自身发展有益的因素,实现两者的共同进步,而不是单纯地以一方去“格义”或裁定另一方。
三、两者的结合点——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很早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中学毕业的马克思就曾提出青年在选定自己的事业方向时应遵循两条基本的方针,即“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8]这两条方针也成为马克思一生最为根本的价值原则,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的始终,并体现在作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中:“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这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就是实现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每一个人自身的完美。马克思主义从创立之初就担负着这一历史使命,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首次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为人类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
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三重含义: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与社会关系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人与自身关系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种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9]即人作为主体更加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客观规律,并能够利用客观规律改造自然,不断满足人发展自己的需要,随着这种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也就更接近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类本质的存在,在不断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基础上,最终摆脱阶级剥削,并摆脱人的物化、工具化、异化,将自身从“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7]中解放出来,从而使异化的劳动变为自觉、自由的劳动,并将其视为一种必需,即作为发展自身的根本途径的必需,以此实现人在社会生活中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自身关系方面,人们在不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对于被认识和被改造的主体来说,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对于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还有情感的丰富和完善,意志的坚定和有力,道德的确立,境界的升华,能够自觉摆脱人的自我束缚,获得情绪的稳定,行为的自律,实现心身的和谐,从而获得人与自身关系中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综合以上三个方面,人最终在这个世界上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并且能够在这种自由的条件下充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这三方面中,马克思主义理论长于前两个方面的分析与论证,即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对于人的精神修养的挖掘较少,而这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说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心身的和谐发展方面則有非常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资源。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文化都有各自对于理想人格的目标,儒家追求成为至诚之圣人,道家追求成为得道之真人,释家追求成为觉悟之佛陀,而这些理想人格的实现都需要内在的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需要对心性进行涵养。这些都可以作为探索人与自身关系中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而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及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分析所体现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与发展性,又可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借鉴。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社会主义的方面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其中国特色的方面则来自于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相比确有质的区别,但它们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相反,它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新的思想、视角与方法,而且事实上,它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本质特征,是我们无法割断的血脉,在树立文化自信的同时要将其与中国乃至世界的时代发展联系起来,赋予它新的生命,彰显它自身独特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拥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一个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一个是民族的根和魂,二者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须臾不可分离。两者的相结合,不是一个吃掉一个,一个限定一个,一个修正一个,而是双方各自从自己的主体性出发,吸纳对方于己有益的部分,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前进。两者的相结合统一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中,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報,2021-07-02.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6]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习近平考察朱熹园谈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EB/OL].(2021-03-23)[2022-11-01].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1/0323/c1024
-32057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