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逻辑

2023-05-30 21:51王聪利
学理论·下 2023年1期
关键词:使命角色新时代

王聪利

摘 要: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从自在走向自觉,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国共产党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导核心,从价值逻辑来讲,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和使命,本着没有私利、不谋私利的政党定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中扮演积极角色。从现实逻辑来看,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勇于面对风险挑战,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承担责任。从实践逻辑来讲,中国共产党在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命中,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共创善治良序;强化文化引领,共建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携手各民族迈向共同富裕新台阶;增强社会融合,建设共居、共事、共乐、共享的民族互嵌式社区。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色;使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1-0063-04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断,经历了牢固树立、积极培育再到铸牢的话语变化,一方面体现了党中央针对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的正确判断,另一方面也打开了民族工作的新局面。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同时也强调了“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的全过程”[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2]。同时《决议》的历史经验部分第一条就是:“堅持党的领导”[2]。这不仅充分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主线地位,而且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中的中心支柱地位和领导核心作用。

一、历史逻辑:源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透视

(一)“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从多元走向一体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透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各民族持续不断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一部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一部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通过考察我国各民族历史,费孝通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3]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是多元的;同时56个民族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4]。

(二)“中华民族”的凝聚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体现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互动逻辑

生活在王朝国家的中国人,鲜有现代性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随着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重,“天朝上国”荣光日渐式微,晚清政府能调动和整合的国家机器、社会力量逐渐衰败。随着西方“民族”观念在中国广泛传播,激起中国学界展开了以“民族”为中心的社会改造运动。

“中华民族”概念最早由梁启超提出,他的社会改造思潮,经过时间化、社会化、政治化的锻造,逐步嵌入到人民的认知结构[5],促进了国民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觉醒。传统的封建帝制国家无法保全,而建立新秩序,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只有通过革旧立新。为现代政党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无疑成为近代中国发展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为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6]的初心使命积极奔走,带领四万万同胞开展一次次保家卫国运动,有力地显示了引领国家进步的诉求。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凝心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依然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困难和挑战。基于历史趋势和现实考量,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7]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民族工作的提炼,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实践的现实回应。

二、价值逻辑: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色建构

(一)作为领导者,坚持人民至上,没有私利、不谋取私利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8]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与《共产党宣言》的价值理念是相通的,是没有任何私利、不谋取私利的政党,充分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共产党员不仅来自中华民族,而且服务于中华民族。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坚持以团结为生命线建设中华民族,克服了国家建设与民族建设的斥力,根本在于作为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团结、凝聚、领导各族人民,既是国家建设稳定的领导核心,也是民族建设稳定的领导核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既是领导者,又是促进者,也是守护者。

(二)作为设计者,妥善处理民族问题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指南。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8]争取最大限度地“联合”,同样适用于开展民族工作。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阐明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一切工作中要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9]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加强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10],并首次将生产力标准引入民族工作,“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任务,也是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11]江泽民同志指出:“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2]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强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1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启了民族工作的新航程。

三、现实逻辑:回应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形势

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迫性。第一,一大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第二,世界政治权力中心转移由近代以来长期在西方发达国家间转移,开始向非西方尤其亚太地区和国家转移,西方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三,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加速向多极化的方向演进,引起世界格局加速动荡。第四,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以及量子科技等蓬勃发展,将深度改变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对国际格局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各国需要在新的世界供应链、产业链中寻找自我定位。第五,世界不确定因素剧增。极端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战争等威胁依然存在,部分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攻击马克思主义,挑拨中国的民族关系等并没有褪去。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共产党主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好思想准备,抵御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防止被西方牵着鼻子走。

(二)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们既要向前看又要向后看。一方面,“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2]我们既应看到取得的骄人成绩,也应看到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大发展大繁荣,也离不开各民族间团结和睦。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集中汇聚了中华民族百年以来的革命性变革和时代性进步,集中展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总体性布局和战略性导向。”[15]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华民族应该更加团结、互助、友爱,将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集中到这个总目标上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心间,群策群力,同心同德。

(三)从认清“新时代”特征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发展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16]精准把握中国基本国情与社会矛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出发点。进入新时代,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转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立足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明确党和国家今后的工作重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新时代是各族人民共同携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是奋力追梦的时代,也是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在民族工作领域,满足民族地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共同富裕,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正是基于新时代这样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增强“五个认同”;有助于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实践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做好民族工作的使命召唤

(一)政治保障:共创善治良序

“作为坚强有力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不断发挥着利益聚合、组织动员、制度建设等功能。”[1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祖国的完整和统一,必须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高举民族团结伟大旗帜,共创善治良序。

1.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是在承认各民族之“差异性”基础上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旨在让少数民族更公平地享有发展机会。因此,既疏通了国家和民族地方之间联系的渠道,又能保证从中央到多民族地区的政令畅通,从而满足民族地区对于政治权力的诉求。

2.落实主体责任,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1]压紧压实责任,各部门和全社会牢记“国之大者”,不辱使命,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文化引领:共建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了解各族人民的心理状态。“社会心态既是对社会转型的反映,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力量。”[18]

1.继续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首先,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启发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最大增量。其次,发掘红色资源,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红色资源,发挥其价值引导、情感认同、意义同构的作用。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刻写,无论是革命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物质载体,还是革命先烈、时代楷模、先进人物事迹等精神载体,都能启发各族人民体悟、激发情感共融。最后,搭建好“四史”学习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好媒体、互联网、民族商会组织的协同作用。

2.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凝练着各民族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激发各民族的爱国热情,凝聚磅礴力量。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中,处理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关系。第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鼓励民族地区群众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根据历史和现实环境对自身文化进行重构。第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民族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充分挖掘少数民族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以此为切入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小、落细。

3.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1]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要提高各族人民的心灵共情能力。共情作为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需要经过动态性、方向性的社会心理过程习得。因此,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是各级各部门共同的责任,要做好理论研究、宣传的顶层设计和基层传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全过程,并落实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地标建筑建设、景观陈列等,注重树立全民共享的文化符号,以此来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辨识度,从而增强各民族的共情能力。

(三)经济强基:共迈共同富裕新台阶

马克思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19]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国家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也影响着内部与外部交往发展。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推进,机遇与挑战并存。民族地区在此过程中,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发展潜力不断释放。但是,从整体来看,攻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民族地区仍然是重点之一。

1.衔接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地区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各族人民被纳入同一个市场的支配之下。“市场经济所裹挟的规则、技术、关系和文化逐步进入民族地区,进而影响少数民族社会传统的经济活动、社会组织与文化习惯。”[18]市场经济在由外向内、由东向西推进过程中,做好与民族地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衔接,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随着不同民族、不同归属地、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共同参与同一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民族和宗教等方面的差别逐步被弱化,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差别越来越小。这是一个传统民族社会的组织和纽带被打破的过程,也是人们再生产自身民族身份和重塑认同的过程[20]。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民族工作过程中,要对民族地区劳动力就业行为展开深入了解,确保贯彻民族平等原则,避免民族间的贫富差距过大。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相对应地民族地区家庭的生计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我们要花大力气推动市场经济的规则、技术、关系和文化与民族地区的传统、知识与习惯的良性互动,实现市场经济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立体化衔接。

2.夯实经济基础,科学解决民族地区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现实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1]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在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鼓励民族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抓住“一带一路”发展的良好机遇,主动融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在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上实现新突破。第二,在“双碳”背景下,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第三,促进民族地区在自我发展能力上展现新作为。“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机制”[4],国家政策倾斜帮助民族地区实现“输血”,但更重要的是提升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造血”。

3.促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短板,强弱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高民族事务治理效能。首先,财政投入是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的基础。加大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和要素投入,促进专款专用。其次,瞄准医疗、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基础设施等民族地区人民最关心、最关切的问题,回应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四)社会融合:共居、共事、共乐、共享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我国的民族呈现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4],因此民族事务治理空间和治理场域发生变化。宏观层面,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到城市工作、学习和生活,各民族交错杂居的趋势更加凸显,城市成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场域。人们从原生的生活空间、社会文化环境中流动出来,势必会带来文化生态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从而影响社会治理和民族关系。微观层面,流动人口参与共同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文化交流,他们原有的惯性和文化,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为适应新环境,进行传承、重构、创新,在新陈代谢中不断发展。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一方面,尊重民族互嵌式社区居民的主体性,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纽带作用,以社区活动团队为依托,坚持党建引领团队,团队凝聚群众,寓管理于服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情感共识。另一方面,城市民族工作各级管理部门要推进全要素智慧化管理网络,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网格管理双轮驱动,提供便利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技术培训等,鼓励其积极融入城市,立足社会,适应社会,降低他们的漂泊感、距离感,增强心理上的归属感。

五、小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共同体的历史、现实、未来命运的认识,是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体悟,从根本上是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不容分割的整體的认同和理解。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命题,重视中国共产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角色建构和使命担当,以党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和资源整合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这不仅有利于探究立足中国本位的话语体系建构,推动民族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更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磅礴力量,建功新时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1-11-17(2).

[3]費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487.

[4]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5]冯育林.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考察及其建设析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9.

[6]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2).

[7]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光明日报,2014-05-30.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349.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6.

[1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308.

[1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251.

[13]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5-28.

[1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

[15]欧阳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核心价值与建构逻辑[J].理论与改革,2022(1):5.

[1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

[17]严庆.政治认同视角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1):19.

[18]麻国庆.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7(6):22.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

[20]张少春.互嵌式社会与民族团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53.

[21]习近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EB/OL].求是网,[2022-08-21].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1-08/22/c_1127784024.htm.

猜你喜欢
使命角色新时代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当代高校教师如何实现自身职责与使命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关于动画人物角色设定中的服饰设计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