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高
[摘 要]采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数学教学,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实现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主体地位无法凸显等情况。文章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为初中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3-0048-03
学生在进入初中后,会发现数学学习难度明显加大,小学数学侧重夯实知识基础,而初中数学侧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问题导学通过设置层次性问题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束缚,拓展学生的数学探究空间。因此,将问题导学法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势在必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初中数学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较强,可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许多生活问题。但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仅为获得理想成绩,这就导致这些学生被动学习,逐渐丧失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学法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设置任务链、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有助于降低数学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创设问题情境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探究。为确保问题导学法有序实施,教师需基于学生学习水平设置问题,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开展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實现思维水平的提升。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一课时,教师可借助网络收集带有数学元素的生活图像,包括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矩形冰箱、拱形门窗、正方形椅子等,然后鼓励学生表述这些图像的特点。在学生表述结束后,教师再导入相关概念,逐一向学生介绍本课内容。“平面图形”一课的教学目标为实现学生数学思想的转化,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概括具体图形的表面形状。在“平面图形”一课中应用问题导学法,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空间,还能深化学生对平面图形概念的理解。教师应让学生在回答问题后,将自己的答案与正确答案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讲解概念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这些平面图形组成不同图案,从而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现问题导学下的教学目标。
又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一课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并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判定平行线的方法,为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桥梁,教师在开展新知识教学前,可带领学生复习平行线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物的形状中有平行关系,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调整好学习状态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纸笔描绘出AB,CD两条平行线,再画出EF与两条平行线相交,最后标注平行线所形成的对应角。在学生完成绘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各自绘制的内容交给小组其他成员,并测量本组成员提供的各个角的度数,然后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避免有些学生因基础较为薄弱而影响教学进程,教师可给学生提供适当指导,如组织学生从同旁内角、同位角等角度出发,确定角的度数。在学生测量完成后,选择几位学生进行总结,进而得出同旁内角互补,内错角、同位角相等的结论,以此深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这样借助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探究兴趣,而且通过自主实践探究,帮助学生了解了平行线的性质,总结了数学规律,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双项提升。
二、设计启发性问题,培养问题思维
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其他疑问,进而主动探究,实现对问题的深度解析。也就是说,光提出数学问题远远不够,还应充分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透过问题的直观表象探查其本质,以此达到完善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目的。虽然应用问题导学法有助于落实课程讲解,但只有借助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使学生产生疑问,才能使学生在一种矛盾的状态下,形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策略的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问题思维为主,使学生在看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后,能够产生新的疑问,逐渐进入深度思考状态,再沿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等方式,吸收新知识,实现新知识体系的建构。
如“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了解不等式的正确解法。从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来看,此课学习难度较大,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教师可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展开问题探究。如教师可先为学生列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随后将方程中的等号转变为不等号。此时,学生大多会对教师的行为产生疑惑。为避免学生被思维束缚,教师可提出问题:“同学们,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哪些特征?”在对不等式进行观察后,学生很快便给出答案:“未知数次数为1”“只有一个未知数”“中间均不是等号”……之后,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适时导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以深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在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后,教师逐步提高问题难度,如提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哪些解法?”等问题,以锻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以类比的方式探究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答步骤。在对比和分析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需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等方式来求解。应用问题导学法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为此,教师需对重点教学环节进行适当干预,在不影响学生自主思维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避免学生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如针对本课,应使学生明确:系数化为1时,应注意未知数系数的符号,若为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保持不变;若为负数,不等号的方向则发生改变。这样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和实践的空间,而且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保障了教学的完整性、规范性,促进了问题导学法的有序实施,为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利用讨论性问题,助力思维发展
问题导学法并不局限于对学生个体学习的引导,而是注重对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实现教学效率提升的同时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讨论性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实现对知识的学习,进而在学习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讨论性问题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即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同的小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交流讨论过程便是思维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可实现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助力学生思维发展。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该课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难度不大,教学重点除让学生掌握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由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组,随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师提出三个与三角形全等判定有关的问题:1.在只有一个条件的情况下,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吗?2.如果给出两个条件,则有多少种画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方法?3.如果给出三个条件呢?上述三个问题,涉及的知识逐渐深入,学生可以从第一个问题开始探究,然后逐渐递进,亦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始探究。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小组所学的内容不同,并且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完全处于主动状态。此时,教师应对学生的状态进行观察,适当给予学生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取代以往直接给出答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逐渐发现现象、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当学生在小组范围内通过实践与讨论得出问题答案时,教师可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方式,引导不同小组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如在第三个问题的探索中,一些学生认为“三个条件”不仅包括“三个角”,还包括“两角一边”“两边一角”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在小组交流中实现了从主观到客观再到宏观的思维变化,思维得到调动的同时学习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四、布置拓展性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拓展性问题的出现,意味着教学已逐渐展开。在此阶段,学生已经掌握相关知识,并且对知识具有一定的运用能力。对教师而言,教学的意义并不在于简单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而是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应用,将“教师讲授的知识”转变为“学生自身所掌握的、能够应用到实际中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设计拓展性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进而切实掌握知识。设计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導学生学习,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仅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要实现不同程度的拓展。对于一些基础较扎实、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需要给他们提供具有一定难度的拓展性问题;对于一些基础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提出的拓展性问题则更倾向于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简而言之,拓展性问题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从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类型实现有效引导。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如从基础问题开始设计:“某商品在销售过程中通过调价控制利润,若每千克利润10元,则每天销售500千克;若是涨价1元,便会减少20千克的销量。那么,为保证每天盈利6000元,应怎样涨价?”该问题相对简单,涉及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在中等难度方面,可设计以下问题:“一小区打算在休闲区中修建花坛,休闲区长8米、宽6米,花坛的占地面积需要控制在16平方米,并且希望花坛四周的区域宽度相同,那么区域的宽度应该控制在多少米?”该问题相对比较复杂,涉及不同的运算内容。而在较大难度方面,可设计以下问题:“方程x2-4x-5=0的根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多少?”该问题相对较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简而言之,为使全部学生均能有效理解与应用教学知识,培养与提升数学思维,教师需设计差异化问题,并基于学生情况对他们进行引导。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言而喻。为更好地落实问题导学法,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以达到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并结合讨论性问题、拓展性问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此助力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发展,使每位学生均能实现数学学习水平和数学素养的双项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廷龙.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作用及开展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2(28):93-95.
[2] 万喜田.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学周刊,2022(27):36-38.
[3] 卜建红.借助问题导学法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名师在线,2022(23):43-45.
[4] 李玲.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刍议[J].理科爱好者,2022(3):62-64.
[5] 肖永川.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教师,2022(15):33-35.
[6] 岳斌.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2022(19):45.
[7] 陈东欣.巧设问题,创建活力四射的初中数学课堂[J].亚太教育,2022(9):136-138.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