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3-05-30 10:48田雅丽
学周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生物教学信息化教学

田雅丽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朝着信息化方向迈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其将复杂的生物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还提高了师生互动效率,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高中生物教师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逻辑思维,使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在生物课堂中活跃起来,提高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中生物;生物教学;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3-004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3.015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抽象性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教学理念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有利于改善枯燥、乏味的教学现状,开拓高中生的视野,建立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推进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发展。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最近发展区”深入研究信息化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带领学生走进生物学的知识海洋,为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本文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对信息化教学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生物教学提供可行性参考。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一)以灌输教材知识为主,缺少实践

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有些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只顾灌输知识,不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要求学生将生物教材中的知识都背诵下来,甚至有的教师会要求学生把生物实验的过程和结论也背诵下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弊端,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好感,另一方面也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脱离,生物教学质量不佳。而且教师在讲授的时候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忽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进行灵活的变通,使得有些生物知识不能很好地衔接,增加了高中生理解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僵化。

(二)以完成固定活动为主,缺少拓展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很多生物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得来的,而且通过实验记忆的知识更牢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总是沿用以前的、固定的实验活动,没有进行更新和改编,导致学生对生物实验失去兴趣。而且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并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而是先进行演示,然后要求学生完全照抄照搬教师的做法和步骤,导致生物实验失去了意义。教师没有对教授的实验进行拓展,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这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使生物教学流于形式。

(三)以教师口头点评为主,缺少创新

在课堂点评环节,有些生物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口头点评,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感受、学习成果等进行汇总和分析,导致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学生不能得到指导和启发,生物学习效果下降。还有些生物教师在点评上缺少创新,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没有运用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使得每一次点评都平淡无奇,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信息时代,生物教师要想课堂教学发挥实效,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和教学管理的协同化,突出生物教学的人性化和特色化。

二、信息化教学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教学理念,倡导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不只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让学生可以与时俱进,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将信息技术适时、适当地融入生物教学,为学生创设具有科技感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研究生命规律的兴趣,使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互联网的出现为生物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从互联网中下载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创建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和欣赏中受到启示与教育,使生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在信息化教学理念下,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生物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制课件创设情境,把知识点有重点、有条理地写进课件中,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喜好插入适当的背景和音乐,或者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其连接到相关网页,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境,改变传统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快速融入课堂教学。生物知识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生物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如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详细的观察,也可以用手机、相机记录下生活中的动植物作为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唤起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人与自然”、中国教育频道的生物课堂等电视片段,让学生看到活生生的生物,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引入微课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翻转课堂的成功经验影响下,微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以一种崭新的教学资源进入广大学生和教师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微课和其他教学手段不同,它的主要特点是时间短、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往往一个微课只讲解一个知识点,其内容比较独立、单一,而且形式多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把課堂教学模式从“教师先讲,学生再学”转变为了“学生先学,教师后讲”,实现了“以学定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微课应用在课前预习当中,让学生一边阅读教材,一边观看微课视频,提前了解新知,并记录下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如此学生在教师课堂授课时就可以重点听、有针对性地听,从教师的讲授中化解疑难问题,找到学习生物的动力。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育系统为学生设计课前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提示完成相应的课前预习任务。为了保证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在导学案的每条提示下加上超链接,把预习任务与微课连接起来,当学生在预习中遇到困难时就可以点击链接,进入相应的微课学习中,提高课前预习效果。教师可以从线上系统反馈中获得学生的预习情况,掌握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生物知识是琐碎的,有些生物现象用肉眼是很难观察到的,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利用微课来演示生物体的微观结构,也可以利用微课来演示生物实验的操作过程,对一些微观的生物现象进行放大,增加生物现象的可见度,使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理解和把握生物客观规律。在课后巩固复习阶段,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錄制作成微课,连同课堂上用到的微课资源一起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选择性观看和重复学习,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高中生的生物学习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设计具有梯度的课后练习,并将这些练习按照基础、巩固、提高三个层次制作成三个微课,进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目。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向更高层次发起挑战,挖掘生物学习潜力,如此能促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三)借助网络资源,倡导自主学习

俗话说“学无止境”,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生物知识是有限的,是无法满足社会和发展需求的。教师要在教授学生生物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鼓励学生从多种途径自主学习生物知识、应用生物知识。在信息化教学理念下,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开辟生物学习的新途径,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从网络中探寻生物现象和本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优质的学习网站,让学生参与线上学习,在网络课堂中预习、复习,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互联网为学生的生物学习打通了多种渠道,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与生物学科相关的公众号、网站等,让学生到网络中去领略生物界的神奇,了解生物前沿,丰富学生的学识和视野。生物知识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质的电子读物,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深入了解生物现象,厚植学生的人文底蕴,使其更加深刻地领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订阅生物电子刊物,引导学生去涉猎更多的生物知识,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在平常的学习中,特别是在教师不在身边的时候,网络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查阅学习资料,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成果用文本或电子文稿的形式上传到网络中,与其他学生共享,同时接受教师以及其他人的评价,让学生从不同的声音中获得更多学习方面的启发,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

(四)助力实验教学,丰富学习体验

生物实验对生物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教学一直不被重视,实验课时较少,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往往采用“讲实验”的方式,为学生口头描述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缺乏感性材料的支持,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实验。在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渗透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这一教学局面,为生物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学生对生物知识和生物实验的了解不再局限于表面,可以更加详细和系统地了解每一个生物实验,夯实生物基础。

在实验教学中,有些生物实验需要的实验时间较长,在课堂上无法实现;还有些生物实验现象较为细微,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给学生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师可以用视频或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生物实验过程,通过快进、暂停、慢放、放大等功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看到生物实验的全过程,观察细微的实验现象。此过程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另外,对于部分在普通实验室中无法完成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生物仿真实验室,用电脑软件模拟真实实验情境,让学生通过鼠标、键盘完成实验操作,帮助学生获得与真实实验无二的体验,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实验成果记录下来,制作成PPT,在课堂上或者学校的电子屏上进行展示,一方面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信心,另一方面改善学生对生物的错误认识,提高生物课堂互动的成效。

(五)搭建网络平台,创新课堂互动

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互动形式机械、单一,在每节课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与进来,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课堂的旁观者,导致课堂教学难以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信息化教学理念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生物教学真正“活”起来,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可以选择的方式和途径。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校园网络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将课堂互动由传统的面对面互动转为人机互动,让学生在平台中自由讨论,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创造自由和主动参与的空间,消除学生“面对面”的紧张和窘迫感,打开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计一些有价值的生物问题并将其作为课堂讨论的主题,也可以把生物学领域的社会热点话题、前沿知识等作为讨论主题,让学生利用生物论坛、微信群、钉钉群等开展交流探讨,表达个人观点,锻炼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把同一小组的学生拉进一个学习群中,使合作学习摆脱座位的空间限制,拓宽学生交流与互动的空间。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自主查询相关资料,并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观点分享到群中,和其他小组成员一起交流探讨,共同探寻生物知识的内涵。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各个群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掌握各个小组的互动情况。当发现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或陷入困境时,教师要及时在群中给予必要的启发与引导,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畅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理念开创了生物教学的新局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资源开发生物实践活动,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节,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同时,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构建智慧课堂,减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畏难情绪,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乔家好.教育信息化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

[2] 陈孝义.基于信息化环境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

[3] 叶雅卿.教育信息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现方式[J].新课程(下),2018(2).

[4] 王飞.信息化环境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J].中小学电教(综合),2021(12).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生物教学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