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精神的时代价值及育人功能研究

2023-05-30 03:06李超邓程丹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2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育人功能时代价值

李超 邓程丹

摘  要:大学精神凝结着高校办学育人的血脉与灵魂,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更是推动高校高质量育人的内生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精神作为高校育人的宝贵素材发挥出其独特的价值。文章以“重理工精神”为例,通过探讨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学历史载体为支撑、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推动高校高质量育人走深走实。

关键词:大学精神;时代价值;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6-0078-04

在育人为本的大环境下,如何将蕴含思想和文化资源的大学精神有效融入高校育人的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需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重庆理工大学的历史与现实,深刻揭示“重理工精神”的思想渊源和精神内涵,从其八十余年的奋斗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阐明具有的时代价值,进而发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功能。

一、生成机理:“重理工精神”思想渊源探寻

(一)精神之魂: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重理工精神”的核心,更是其坚定的政治本色。在创校初期,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为正面战场抗战输送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为中国抗战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主动承担起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后,积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相连。八十载岁月,学校始终心系人民、胸怀祖国,以服务人民、服务祖国为理想追求,展现了“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精气神。

(二)血脉之根:理想信念高于天的红岩精神

红色文化是重庆理工大学办学的重要血脉。红岩精神是重庆鲜明的红色标识,深深烙印于重理工人的内心、体现于重理工人的实践。而重庆理工大学从抗战的烽火淬炼中走来,与红岩渊源深厚、情谊绵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校友余祖胜是红色小说《红岩》中的主要人物余新江的原型,是“11·27”大屠杀中牺牲在渣滓洞的数百名红岩英烈之一,他于1944年秋考入21兵工厂附设第十一技工学校(今重庆理工大学)半工半读。此外,首任校长李承干是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发展的秘密党员。

(三)动力之源:艰苦创业履行使命的兵工精神

历史造就了重庆理工大学与我国兵器工业的血脉联系。可以说,没有兵工就没有“重理工”,是兵工造就了“重理工”。“兵工精神”是学校建设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工以建国,技以利工”为核心内容的“重理工精神”的重要源泉。在抗战岁月的创办期,学校立足于民族救亡需要,為兵工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期,学校由21兵工厂技校转变为党领导下的具有兵工性质的普通学校;在停校办厂的波折期,勇挑重担完成了诸多军品生产任务等等。

(四)活力之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和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精益求精意味着要不断创新、奋斗、挑战;而追求卓越则要求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它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为各个专业领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精神动力。正是怀着这种工匠精神,重理工人才能以“创新、拼搏、敢为人先”的理念践行着“智”造强国梦想;学校科技成果亮相国家“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为解决“卡脖子”问题贡献重理工力量。

(五)基础之石:甘为人梯仁爱之心的育人精神

甘为人梯仁爱之心的育人精神,是一种基于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方式。甘为人梯守初心,倾心育才担使命。首任校长李承干有着深厚的教育情怀。在1929年任金陵兵工厂工务处长时,他是工人补习学校的兼职教师;在抓21兵工厂武器生产的同时,他重视职工教育,提出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结合”“值得吾人尽力而为者,唯有教育”的理念。这些为后来“士继公学”的创建,乃至今天重理工的办学风格都打下了基础。

二、核心要义:“重理工精神”的精神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1]重理工精神,是指重理工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2],是重理工人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历代重理工人以“重理工精神”为指引,潜心立德树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一)内在品格:自强日新、艰苦奋斗

自强日新、艰苦奋斗的内在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特性,也早就成为刻在重理工人骨子里的基因。“自强日新”源于校歌中提到“沉着毅勇,自强日新,我们是工业的劲军……”。“自强”意味着自立自强、顽强拼搏、努力向上、永不懈怠,要在求变中追求进步,在学习实践中变强大;“日新”则意味着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追求超越、求新求变、日日更新,要在事件中求变化、在创新中求发展;而“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从建校之初的坚毅前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勇挑历史重担;从停厂办校的临危受命,到复校建院后的历史性转变;从划转地方的抢抓机遇谋发展,到更名大学以来的捷报频传,这些都是重理工栉风沐雨、艰辛创业史的有力诠释和有力证明。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只有自强日新,才能不断进步;只有艰苦奋斗,才能不断发展。

(二)外在体现:明德笃行、扎根兵工

“明德笃行”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也是当代大学之道。首先,“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要求大学要以德立校,把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并着力推进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统一。其次,“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一种践行方式,它包括对自己、他人和外界都采取一致行动。“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学有所得,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明德笃行不仅仅是在道德上所达到的境界,而且还是一种教育理念。重庆理工大学因兵工而诞生、缘兵工而发展、随兵工而壮大,也在八十载岁月走出了符合于学校特色和历史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国防兵工”办学之路。新时代新征程,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分“两步走”,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三)精神内核:自强不息、求实创新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在薪火相传的八十载办学历程里,重庆理工大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自强不息、求实创新”为核心内容的“重理工精神”。重庆理工大学创办于1940年的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对外化名“士继公学”);1950年先后更名为21兵工厂工业职业学校、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等;1960年升班重庆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重庆工业学院;1986年改建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1999年更名为重庆工学院;2001年重庆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2009年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在历经八十载办学历程里,一次次蝶变升华蕴含着宝贵的经验财富,那就是始终秉承发扬“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重理工精神”,其实质内涵就是改革创新精神。可以说,重理工的办学史,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重理工的发展史,是一部求实创新的改革史。

三、价值意蕴:“重理工精神”在高校育人中的时代价值

(一)涵养家国情怀:厚植中华儿女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家国情怀从来都是中华儿女所共有的精神特质。这种感情源于对自己祖国神圣土地的尊重和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兴旺发达感到骄傲与自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深沉而又真挚的。一个充满激情地爱国心,是每个中华儿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重理工精神”的灵魂就是爱国主义,重理工人始终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中,也将继续自觉融入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之中。

(二)践行理想信念:树立坚定践行理想信念的行动指南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行动指南。大学精神建设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3]。历史和实践证明,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政治灵魂、政治定力,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进而在宏大的历史场景中取得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因此,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始终,能够促使大学生坚定信仰、陶冶情操、提升修养,进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三)筑牢集体意识:鼓励将青春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培养学生崇尚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鼓励将青春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有利于培养年轻人良好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对此,将大学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能够促使大学生以最好的青春、最美的奋斗自觉融入民族复兴事业之中,将“青春小我”融入“时代大我”,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四)发扬创新精神:激发科研人员勇攀高峰的科研创新意识

高校承担着科学研究的职能,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激发科研人员勇攀高峰、提高科研队伍创新意识,这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发展,也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带来重要作用。因此,鼓励科研人员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在科学、技术和经济上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勇于实践,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高学术水平与管理能力,能够适应新形势要求、能胜任国家建设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进而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传承奋斗精神:激励师生继续为强国強军伟业不懈奋斗

传承奋斗精神,是高校师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传承奋斗精神,也是对时代要求、社会发展的高度回应。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军事领域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演变。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军工背景的高校,理应认清世界形势、找准历史站位,继承光荣传统、发扬奋斗精神,培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以信心满怀、激情满格的状态,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传承奋斗精神,能够激励广大师生投身强国伟业,以青春和奋斗之歌书写强军伟业的重理工事业新篇章。

四、历史赓续:弘扬“重理工精神”在高校的育人功能

(一)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铸大学精神之魂

要实现大学精神的引领目标,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坚持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培育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同时,通过思政课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先进文化,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教育学生、指导实践[4],不断提高师生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以大学历史载体为支撑,凝大学精神之气

以史立校、铸魂兴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更是高校育人的宝贵财富。大学校史文化是一所大学全体师生基于学校发展历史而积累、创造、遵循、传承和共享的文化成果。其内容主要包括:悠久的办学传统与特色;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等方面。大学校史文化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时代性、人文性特征,又包含了浓厚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因此,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必须弘扬大学校史文化和大学精神,全面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努力打造富有时代气息的一流研究型应用型大学。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显大学精神之形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必须将“人”作为核心要素予以突出。通过对高校师生群体和学校文化环境进行整合与优化,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等目的。还要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引导,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要以校风建设为抓手,树学校文化之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应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和创新教育功能,努力营造“求真、求实、求善”的校风、“明德、明智、明行”的教风、“成人、成才、成功”的学风。

(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创大学精神之新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立人文底蕴之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理论和方法为指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着力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也要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聚大学精神之力

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精神引领价值,让思政教育作为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5]。高校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聚大学精神之力;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筑人文之基;以制度创新和文化引领为动力,筑质立校。要从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入手,将“立德树人”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基本的目标;从强化实践活动管理入手,开展主题党日、暑期三下乡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精神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大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 陈小粉. 红色家风的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J]. 林区教学,2022(03):14-18.

[3] 迟成勇. 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在品质[J]. 东方论坛,2021(04):70-81.

[4] 李滨娜.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5] 陈娟,郑帅,张彦平,等. 利用校园特色资源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1):81-83.

(荐稿人:丁威,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育人功能时代价值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