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023-05-30 10:48徐毅华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评价模式考核评价课程思政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背景、发展现状、目标导向、实践原则,论述构建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模式的具体举措:推进全流程考评,提升考评在教学全流程中的渗透力;完善考评主体,有效平衡考评权重;构建“考评—反馈”模式,增强教学韧性;统筹考核评价要素实现动态化管理,强化考核评价的地位,通过高水准考核评价改进教与学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课程思政品质。

【关键词】幼儿保育专业 课程思政 考核评价 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5-0039-04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职业学校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在此背景下,各地中职学校陆续加大对幼儿保育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师资力量、德育课程设置、教材资源开发、思政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行性经验。下面,笔者从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教学角度着手,论述通过打造以考核评价为基准的思政教学模式,深化专业育人工作,培养德才兼备幼儿保育专业人才。

一、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从国家层面规范了幼儿保教工作者的行为;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对思政元素融入职业教育进行了明确部署,其中提及“创新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显然,将课程思政与中职专业教学紧密融合,体现了中职学校育人实践的现实取向,将会对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随着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建设与教学工作的迅速发展,如何构建适应性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模式,以解决当前幼儿保育专业建设与教学考评工作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应当引起专业教师的关注与思考。一是考核评价主体相对单一。部分中职学校思政教学以教师为主导,考核评价工作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度低、积极性不足,使得针对思政教与学两方面的考评不够全面,导致幼儿保育专业教学的价值大打折扣。二是考核评价指标偏重成绩。一些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功能和应用价值理解出现偏差,使得考核评价工作浮于表面,部分教师甚至将考核评价工作等同于成绩测评,并未真正挖掘立体多元评价的价值,不利于教学创新。三是考评流于形式。在部分中职学校的幼儿保育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较为突出,集中体现为评价举措单一、评价信息不客观、考评逆向导引功能不突出等。四是考评与反馈出现“脱节”。部分幼儿保育专业教师将课程思政考核评价视为测评成绩的发放与信息传递,并未疏通“评价—反馈”的关联通道,使得针对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难以产生“教学传感器”效能,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不利于教学的改进与优化。

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目标与原则

(一)目标导向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目标的设置要突出课程思政考核评价逆向设计,推动教与学的双向提升。按照威金斯和麦克泰(Grant Wiggins & Jay McTighe)逆向设计理论,教师在明确所要追求的结果之前,首先制订评估方案,这是以学习结果作为教学起点的一种逆向思考。将逆向教学设计运用于课程思政,有助于教师关注有可能实现这些结果的内容、方法和活动,从而实现课程与思政有效融合,为教学深度发展创造条件。其次,要打造“多主体、多指标、多要素”的包容性考核评价体系。在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中,教师要集成多个主体、多重要素与多个指标,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全面、真实、立体的考核评价形式。最后,要致力于幼兒保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加强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工作,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切实展现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为培育专业人才提供强大支撑。

(二)实践原则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工作应当体现以生为本的要求,推进课程思政多元立体的考核评价,实现课程思政功能最大化。为此,教师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中要秉持系统性、循环性、层次性等三个实践原则,以便更好地开展考核评价工作。系统性即教师在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过程中要提升认知能力,将考核评价工作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考评,实现多层次互动探索。循环性原则与逆向设计理论相呼应,即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要置于教师教学方案的前端,与教师的教法改进、学生的学习思维更新形成勾连,使之作用于思政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教学的渐进式发展,为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创造条件。层次性即针对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应体现层次感与立体性,要针对课程思政的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不同需求开展定向评价,完成评价与反馈的实践闭环,从而实现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深度渗透。

三、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模式设计及应用

(一)推进全流程考评,提升考评地位

基于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特点,教师要把全流程的考核评价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注重考核评价的实效性,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幼儿保育专业教师要通过针对性的考评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我警醒、自我提示,形成反思的习惯,不断增强自我完善意识。教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师生协同的评价机制,依托全流程考核评价推进教学双向发展,借助考评激发师生双方的调整与改进意识,充分释放教学活力。例如,在婴幼儿健康照护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课程要点筛查+思政元素提取+学习效果考评”三位一体方式,将课程思政与考核评价统筹推进。教师可以将婴幼儿健康照护课程教学全流程考评设计如下:

一是聚焦“婴幼儿健康状况的观察、追踪、问询与信息归纳”,提取爱岗敬业、耐心细致、精心管护等课程思政元素。在考核评价环节,针对学生的信息记录与分析情况,开展与婴幼儿具体状况的对照检视,重点考察问题与不足。

二是聚焦“婴幼儿健康照护中问题的发现、分析与快速反应”,提取以心育心、护幼有我、严谨细致、反应快速等课程思政元素。在考核评价环节,重点考查学生快速发现婴幼儿健康问题及存在隐患的能力,如婴幼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烧等状况,学生是否能够快速反应,是否及时联系园领导及幼儿家长;通过细节考评,教师可以从课程“回头看”的角度指出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是聚焦“婴幼儿常见健康问题及突发状况的处置”,提取规范从教、育儿有节、严谨专业、精准高效等课程思政元素。在考核评价环节,教师要结合这部分内容重点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对婴幼儿突发健康问题的应变与处置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实训项目设计,考查学生的应急处置水平,同时给出多维度的客观评价。

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思政教学中,考核评价要随机展开,这样才能更好地以考核评价指导教学,推动教学的正向发展,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道德情操的培养。

(二)完善考评主体,有效平衡考评权重

当前,在部分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工作中,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牢牢把控考核评价的主动权。对此,教师应平衡考核评价权重,从幼儿保育专业教学创新需求着手,探索形成多主体考核评价模式,提升学生在考核评价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通过重新设置多元考核评价权重,设计多主体考核评价模式(如下页表1所示),使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地位,为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过程中打造多主体的考核评价模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赋予学生更大的权重,将“师评+自评+他评”固化下来,形成立体多元的考评模式。在多主体考评模式的设计中,教师考评占50%,教师负责对课程思政的全局性问题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从教师职业道德、协调沟通能力、管理水平及保育员操作技能等方向给出一体化判断;学生自评占30%,学生主要从自身理解、感知和判断等方面开展自我反思与评价;学生互评占20%,学生之间开展交互评价,发现其他学生的问题和缺陷,通过互动反馈、相互借鉴、相互督促,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此外,可以适度纳入拓展性考核评价要素,引入校领导、同行教师与其他专业学生等更多考评参与者;必要时,教师可以运用走访、听课、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丰富幼儿保育课程思政考评内涵,以解决本专业课程思政过程中归纳不足等问题,促进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与提升技能。

(三)构建“考评—反馈”模式,增强教学韧性

按照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要求,教师要科学分析教学进度与学生学情,打通考核评价与教学反馈之间的通道,真正实现思政课程的一体化构建。教师要科学分析幼儿保育专业的特性,通过考核评价分析问题、排查疑难,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以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反馈,进一步增强师生互动效能。具体来说,可以构建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考评—反馈”模式(如图1所示)。

依照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要求设计的“考评—反馈”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多主体的考核评价,对课程思政的优劣与疑难点进行剖析和总结,通过定向反馈、师生多层次互动,透过教学反馈改进教与学的不足,以提升课程思政的综合效能。例如,在幼儿晨检与午检教学中,对应的课程思政元素包括良好的育人价值观、爱岗敬业精神与细致专业的职业操作技能等;对应的教学目标是弘扬师德师风,学会换位思考,掌握与家长有效沟通、和谐相处的技巧。为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组实操,其他学生观察、记录并给出评价。在搜集多主体考核评价信息后,学生现场进行互动反馈,直面问题、扫除疑难,从中掌握幼儿晨检、午检的要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四)统筹考核评价要素,实现动态化管理

随着中职学校陆续加大对幼儿保育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如何将课程思政与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有效融通,已然成为专业教师面对的现实议题。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作为,把握本专业课程思政要求,统筹、集成课程思政考核评价要素,实现考评工作的动态化管理与常态化升级,为凸显课程思政价值提供有力支持。如围绕保育员日常操作的课程内容,教师要借助考核评价发现问题、归纳要点,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改进教学流程与步骤。一是重点考查项目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度、兼容度。如在设计“幼儿卫生管理的课程思政”项目时,教师要对思政教学进度进行考核评价,总结学生在判断、操作、互动、求助等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现场开展评价反馈,帮助學生掌握幼儿卫生知识与管理技能。二是对理实一体化思政教学进行多维度考核评价,重点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幼儿保育工作常识与职业技能,如能否科学组织幼儿体检、晨检、午检、清洁消毒以及进餐、睡眠等。三是考查学生在课程思政中融入道德情操、职业操守的主动性与实践能力,借助考评增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促进学生综合保育素养的提升。如教师要善于挖掘幼儿保育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重点案例与热点问题,融入职业道德等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其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因此,教师要切实统筹考核评价要素,对课程思政的考评实施动态化管理,使之成为保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助推器。可见,教师从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协调发展的角度入手,进一步提升考核评价的力度,使之成为教学传感器与学习监测器,可以推动专业教学的立体发展,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创造良性条件。

综上所述,教师要打造常态化与动态化的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考评模式,积极推进全流程考核评价,以全面客观的考评推进教学优化;要主动作为,完善考评要素与考评权重,实现考核评价与定向反馈的协同推进,激发学生参与考核评价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专业技能与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茜雯.将思政元素融入幼儿保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路径初探[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1(2).

[2]陆琳.课程思政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中的渗透刍论[J].成才之路,2022(10).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4]牛丽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究:以天津市学前教育现状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6).

[5]郑君红.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以幼儿保育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4).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逆向设计在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研究”(GXZZJG2021A056)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毅华(1977— ),广西柳州人,本科,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中职教育管理、民族职业教育。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评价模式考核评价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研究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技工院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翻转课堂中的外语教学评价研究
如何让学生从“考试者”走向“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