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视角下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探究

2023-05-30 10:48:04陈青妹
中学理科园地 2023年2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项目式教学高中物理

陈青妹

摘   要:高中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五育并举视角下重视高中物理课堂的立德树人是为了培养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开展项目式教学是为了培养物理学习和实践方面有科学意识、探究能力的人才,二者目标有所重合。文章从五育并举、高中物理和项目式教学入手,分析并探讨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的育人策略,为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五育并举;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

引言

五育并举原本出自我国近代教育思想家蔡元培先生,蔡先生的五育并举原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种,在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国民政府刚刚成立的特殊历史社会时期中,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突破了我国数千年封建统治下人才培养和教育的限制,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今天的五育并举是指“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1  五育并举视角下的高中物理

物理是高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是为国家选拔、培养物理研究相关人才的途径,要求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并可以灵活应用,要求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具备科学的思维和态度。五育并举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教育应从物理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精神、社会科学责任几个角度进行渗透,培养出有责任心、有进取心、有道德感的物理相关领域优秀人才,推动国家的国防、社会生产领域发展。

2  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主要指师生共同为完成一个具体项目而展开学习、实践的教学模式,项目本身对于学生的理论、实践水平而言有一些难度,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新的实践技能,解决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坎坷,最终完成项目目标,结束学习任务。项目式教学模式引入高中物理教学,可改善传统高中物理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的教学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充分调动已具备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将新旧知识连接成网、将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切实提升学生在物理方面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项目式教学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一点点靠近成功,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和科学思维;学生需要充分依靠团队的力量完成项目,感受科学研究中与人合作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学生需要正视物理研究项目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认识到物理领域相关研究、生产工作者所背负的社会责任压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3  五育并举下的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具体实践策略

3.1  确定项目主题内容

项目主题内容是项目式教学的重要启动环节之一,明确的主题内容是学生顺利启动项目、逐渐靠近项目目标的指示标志,可以帮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感。高中物理课堂上的项目主题内容应当与学生的能力相符,过难的项目主题会影响学生对高中物理项目学习的积极性,过易的项目主题会影响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质量和效率。项目主题内容应与高中物理学科的学科知识有效融合,使学生能够通过调动既有的物理知识、学习新物理知识的方式来完成项目,使高中物理项目切实具有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项目主题内容最好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实践有关,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高中物理项目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责任感和道德感,使学生成长为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学生。

3.2  设计项目主问题和分支子问题

一个完整的项目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想要完成项目最终任务目标就必须攻克一个个项目中的小问题,项目整体目标与项目中的小问题之间呈现出主干与分支的关系。高中物理教师在为学生组织建立项目式教学时,应根据项目主题内容设计出主问题和分支子问题,主问题是学生与项目任务之间的完成桥梁,分支子问题是主问题更细致的分解,学生逐一完成子问题可逐步接近主问题,解决主问题后学生就完成的项目教学的目标。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驱使下进行项目式学习,可保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方向明确、过程有序。比如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反冲火箭”的项目主题,正迎合我国建设天宫频繁发射神舟的近况。学生对亲手制作并完成反冲火箭的发射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但对于火箭发射的相关物理知识还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物理知识且和团队合作尝试制作。在这一物理项目中,主问题是“怎样制作一个可以发射的火箭”,分支子问题则包括“火箭初速度的原理和获得方式”“影响火箭速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提高发射速度”“自制的火箭能否二次加速”“怎样实现二次加速”等。

3.3  学生参与项目设计

高中物理项目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项目主题,提出项目主问题和分支子问题后,需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划分组内责任,一部分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寻找有关反冲火箭的设计、制作和发射原理,另一部分学生搜集制作作品所需的原材料,待共同完成项目每一实施步骤和计划制作后,就可以开启正式的项目推进工作。通常来讲,高中物理课堂上可划分出5~6个学生小组,共同完成物理项目。在学生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和材料进行物理项目的设计时,教师需要关注各个小组的进程,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解答,不能保证每一个小组的实验都能成功,也要确保各小组均能够在项目设计中获得足够的成长。

3.4  学生项目制作和实践

完成资料、材料搜集,制作好项目实践的设计和执行计划编制工作,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着手进行项目的制作和实践。学生在项目执行中需经历设计图、动手制作、实验、失败、总结经验、动手改进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最终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应在学生动手进行项目制作的过程中进行巡视和监督,观察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讨的过程,判断学生在团队合作、处理信息、总结经验教训等方面的成长效果。对于学生普遍卡住的环节,教师可给予统一的引导,但不可直接给予提示或给出答案,否则会嚴重破坏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的整体价值。学生是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从项目完成中学习知识和经验,项目任务完成、实验成功是经验,项目任务没能完成、项目实验未能成功同样是经验,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的实验可以一次成功,科学家们的每一个研究成果都建立在无数次失败之上。仍然以反冲火箭的物理项目为例,学生观察人造卫星、神舟飞船上天的火箭发射过程,搭配网络上和图书馆中搜集到的知识分析火箭发射的具体原理,认识并学习反冲原理;着手设计和制作火箭以及火箭发射架,并进行火箭发射初次尝试,记录火箭发射速度、高度;分析初次发射尝试中影响火箭发射质量的因素,讨论如何提升火箭的初始速度,并进行火箭发射架的改进调整,进行二次尝试,记录火箭发射速度、高度;分析火箭二次加速的原理和实现方式,进行火箭本身的改进和调整,尝试发射具有二次加速能力的火箭,直至达成高中物理项目的最终目的。

3.5  项目成果展示交流

在为期一个月的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就当前的项目学习、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相互之间就项目学习的发现、项目实践的成果进行展示,谈一谈小组在本次项目实践中的收获,聊一聊小组项目实践中总结到的经验和教训。还是以反冲火箭为例,项目的小组展示内容主要包含小组火箭发射原理分析、火箭及发射架设计图、制作过程视频、发射纪录视频、改进方案及改进后制作和发射纪录等。每组学生所应用的实践方式和思路不同,寻找正确的发射反冲火箭的路径不同,产生的项目实践结果有所差异。教师和学生需要仔细倾听每一个小组学生的展示和交流,及时就没有听清楚、有疑问的部分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小组的项目探究过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小组项目实践成果展示平台。教师评价、学生自评需要建立在成果展示交流之上,充分结合学生交流展示中所展现出的项目研究、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学生自身应结合实际体验和感受进行自评。

4  结语

综上所述,五育并举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引入项目式教学模式十分有必要,能够切实提升高中学生对物理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切实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具有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的综合发展人才。教师作为项目的监督者和引导者应尽量避免给学生小组项目实践造成干扰,让学生成为项目的主体。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项目式教学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今传媒(2016年12期)2017-01-09 22:12:28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
高职《液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