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娜
导读:农村幼儿园在家校联系方面至关重要,关系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长。本文提出用绘本家校联系方式搭建幼儿、家长、教师三方沟通的桥梁,以期促进理解,实现共同教育目标,助力幼儿快乐发展。
一、农村幼儿园家校联系情况概述
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在家校联系方面呈现一些普遍特点。家长或在外务工,由祖辈抚养幼儿;家长或不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只重点关注幼儿学习成长、身体发展等;家长不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体系,对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知之甚少,缺席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未能和教师建立有效沟通,未准时出席家长会,也较少就幼儿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以上均导致家校合力缺失,幼儿的成长无法得到相应保障。
二、科学的家校联系制度建设和绘本的融合价值
家校联系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需要家长引起高度重视,可以帮助幼儿完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收获更健全、更有效、更科学的学习成果,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其中,绘本图文并茂,凭借生动有趣的插图和少量作为点睛之笔的文字,有效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因此,可作为联系家庭和幼儿园的沟通桥梁。实践证明,不少幼儿园已经开始使用绘本作为长时期的家校联系辅助工具,促使家长和幼儿教师在情感、思想、教育观念等方面共同成长进步,一起为幼儿搭建充满理解与友爱的桥梁,还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三、农村幼儿园家校联系制度建设具体方面
(一)亲情教育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不仅照顾着幼儿的衣食起居,也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性格特征、道德水平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但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表明,经过幼儿教师点拨和合作的家庭教育将对亲子关系的发展更有益,幼儿也更容易体会亲情的意义,成长为具有基本道德和情感能力的人。
教师针对不同幼儿的情况和不同家庭的状况,建立相对应的家校联系制度,力图实施更科学合理的亲情教育。
案例:幼儿A是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由爷爷抚养,长期缺失关爱,家校联系频率很低,父母多应酬工作而疏于沟通。一次在阅读区,A看到了《我妈妈》这本绘本,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但读完却有一种失落感,几天不说话。
家校联合方式:教师以温和、耐心的语气和循循善诱的专业引导方法进行探知,得悉A很想妈妈来,但母子间疏于联络,A性格内向,怯于和妈妈交流,也不了解妈妈真实的想法。因此,事先联络A的妈妈,得知常年务工,身心疲累,很多时候无法照顾幼儿的感受,但心中很牵挂A在幼儿园的情况。教师建立了一个微信群,让A每天给妈妈读《我妈妈》,以绘画、舞蹈、唱歌的方式将内心感受进行表征,妈妈也可以抽时间以语音评价的方式进行反馈。在这样有效科学的家校模式下,教师建立了幼儿和母亲之间的桥梁,提升了亲子的理解与关爱。
思考与感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健康、专业、合理的家校联系制度中,教师应作为“纽带”“中间人”等职能,以协力者的身份参与衔接工作,而不应喧宾夺主。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衔接方式(如案例中的网络沟通),能确保幼儿亲子沟通效率得以增强。陪伴的质比量更重要,家长的正反馈更能在幼儿心底扎根,实现高效的亲情教育。
(二)友情教育
研究表明,在良好家校沟通模式下,幼儿能更懂得友情的真谛,更适当地处理和同伴相处中产生龃龉、冲突、不解等心理矛盾,缓和孤僻、内向等性格造成的交际问题。
案例:幼儿B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平时在幼儿园总是一个人玩,在美术区安静画画,在沙地区一个人搭建沙堡,在植树区默默扫落叶,在手工区静静看着其他幼儿,模仿着制作自己的物件。观察得知,她是一个很守规矩、为他人着想的幼儿。了解其家庭背景可知,家庭气氛稍显压抑,尤其父亲经常不苟言笑,亲子之间缺乏幽默、有趣、松弛的相处瞬间,导致其在人际交往上不自信,明明性格善良细致却交不到朋友。
家校联合方式:首先,挑选一本友谊主题绘本(如《我有友谊要出租》《田鼠阿佛》等),让B自主观看,以绘本的情感性打开幼儿的话匣子和沟通意愿。在交流途中,以慈祥、包容、理解的目光和肢体语言赢得幼儿信任,并录制视频。其次,将视频发给幼儿父母观看,让其近距离亲密感知B在幼儿园的真实想法,评价其细腻、耐心却朋友很少的情况,和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做好进一步的改善措施。再次,倡导家长朗读绘本,让幼儿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产生欣悦之情,开启理解之窗。家长在教师的帮助下,采用鼓励式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戏剧表演式教学等方法,向B指出故事中的大猩猩和咪咪之间的友情形成的过程也是大猩猩成长的过程,田鼠阿佛和别的同伴不一样,但大家都还是喜欢它、接受它、理解它。B也一样,父亲的冷淡反应也只是性格使然,其实骨子里还是彼此关爱的。最后,让B到幼儿园和教师讲述亲子共读的感受,B激动地诉说着自己好像变成了绘本的主角,受到了爸爸的理解,爸爸也教会她很多关于友谊的道理,一改心目中刻板嚴肃、不易近人的形象。自此,B跨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开始有了她幼儿园生活中第一个朋友。
思考与感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幼儿处于成长的懵懂阶段,情感需求旺盛,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往往能帮助幼儿及时看清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像一面镜子一样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扶正。有效的家校联合正是通过教师、家长、幼儿三方的评价得以建立和深化。幼儿在多方的评价中确立一个真实客观的自我,逐渐养成自信心和自尊心,懂得和人相处的方式,而这种本质成长离不开教师与家长之间统一的、完善的、呈递进式发展的评价制度。
(三)社会情感教育
家校联系容易忽略除家庭、幼儿园之外的第三方情感教育,即社会情感教育。幼儿虽然大体在家校的庇护下成长,但生活中免不了在便利店、邻居街坊、陌生人、公园、同学家遇到更广阔的交集天地。此时,需要教师和家长同时、同步地灌输社会情的理念和处理方式,深化幼儿的情绪记忆,才能让幼儿牢记一些与人交往的安全问题、底线问题、理解问题等。
案例:幼儿C在幼儿园性格古怪,不愿意听从教师的一些劝导,对同伴多采用呵令、不耐烦等态度。观察得知,C对幼儿园的门卫、门口的保洁阿姨等态度均比较冷淡,缺乏基本的礼仪意识。深入了解C家庭发现,父母对其过度溺爱。C家庭成员多为菜商,起早贪黑种菜、收菜,这本来是非常珍贵的劳动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却因为父母教育理念的偏差,致使C成为一名社会交际能力、共情能力、文明礼貌较弱的幼儿。
家校联合方式:教师采用集体教学法,在课堂教授《我懂礼貌》这一绘本,对其中的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对幼儿园遵守文明规范的幼儿提出表扬。C表现欲强,潜意识里也是希望得到鼓励的,这能激发其上进心和改进的意识。在潜移默化地为C灌输文明礼貌意识后,以“家校文明表格”的方式进行家校联合教育。将主人公不遵守公德的行为写在表格里,如安东尼对人不打招呼和耻笑他人、贝茜婶婶的故事里孩子用“难吃”评价别人的劳动成果等,让C对照自己的行为。教师同时给家长讲述这本绘本,并邀请家长在家填写表格,对C和绘本中不良行为相似的举止进行记录,对其改进的举止予以表扬。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不仅主动承担家庭教育职责,更使用了绘本《尼尔森老师不见了》给C灌输教师不容易,需要同学理解和关爱的观念,并以身作则,有效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讲述卖菜的知识,让C在学校中给教师、同学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沟通。C在这样深度的教育模式下逐渐纠正了自己很多行为,开始形成一定的共情能力,并将表现欲、对爱的需求由负面打闹、宣泄、言语无状逐渐向正面表达要求、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等正面方式转化,实现了良好的家校联合成效。
思考与感悟:《纲要》指出:“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在这个案例中,家长作为典型的劳动者,其教育价值不可估量,需要教师旁敲侧击,驱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体现这一价值,助力幼儿尊重劳动者,进而初步理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不重要,要学会换位思考。同时,家校联合的核心不仅可以是教师,案例中家长转换了教育位置,成为了主导者,所有教育围绕家长的身份、立场展开,由教师向幼儿表露家长的不容易变为家长向幼儿阐述教师的苦衷。这说明家校联合是一项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教师与家长需要根据教育需求有的放矢、随机应变,才能让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高度匹配,助力幼儿健康综合成长发展。
(四)自我认知教育
自我认知是幼儿感情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对自身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审视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理性辩证思维基础。
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两大学习生活场域,需要双方共同实施教育,才可以促进幼儿清晰辨析自我的位置,确立自我认知。
案例:幼儿D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表现总是不好,画画笔触不规范、线条凌乱,体育活动中体力不佳,语言活动中表达能力较弱,动手实践能力也达不到平均水平。观察得知,D经常呈现自信心不足的情况。调研获悉,D家庭采用“鞭策式”教育,家长往往严厉管束,并对幼儿的各方面行为进行约束。在这样的条件下,D很难认清自我,迷失在家长的批判和幼儿园不佳的表现中,久而久之,容易养成自卑、怯懦、不求上进、自暴自弃等负面心理和人格。
家校联合方式:实践表明,自我认知模糊的幼儿往往处于高压的家庭环境中,自我受到压制而展现出服从、讨好等人格特征。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从家长入手,指导家长正确的教导方式,以平衡其教育方法的不足之处。此时,换位理解的教学方法便非常实用。例如,邀请家长和幼儿共同阅读《我的心,要强大》,故事讲述阿布跑得慢、个子矮小,什么事情都比别人差,也没能获得父母的认可,但朋友小花积极阳光,感染了他,渐渐阿布开始转换了思维方式,改变自我认知,懂得个子矮小和行动缓慢也有好处,重新获得自信。故事中有阿布、小花、不看好阿布的人(父母、同学)三类角色,教师可以加入其中扮演,也可以让亲子互换角色扮演。通过换位代入各个人物的情境,家长发现了D的真实性格,虽然各方面暂时能力不足,但他其实幽默风趣、自由开阔、想象力丰富。当家长对幼儿产生了认可,自然会转变教育方式,D也在收获认可之后提升了自信心,获得了比以往更准确的自我认知,愿意进一步打开自己与亲人恳切交谈,努力提升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
思考与感悟:《纲要》强调“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有自己的闪光点。家校联合一定要注重鼓励式教育,且需要在科学合理、有内容、有内涵、渗透情感的模式下实施教育。案例中,绘本戏剧表演的方法就契合了这一原则,避免了口头教条式的说教,幼儿能清晰感知相关概念,懂得从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辩证认识自我,养成客观理性的认知能力。家长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懂得适时、适度、适宜地观察和发现幼儿的长处,也采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幼儿的发展,不要揠苗助长、急于求成,而应顺应幼儿的规律,让幼儿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让教师获得准确、鲜活的第一手教育资料,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教育。
(五)美学教育
美是幼儿天生的追求。幼儿生性有发现美、观察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对幼儿道德养成、人格塑造、情感生发乃至以后的学习发展都至关重要,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校联合要重视美育,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的方式展开。
案例:幼儿E在美工区域思维活跃,总能发挥很多想象,但到動笔环节却不喜欢进行实践,不愿意作画。究其原因,E的家庭环境美育气氛比较薄弱,平时家长也不喜欢带他出去郊游,认识大自然,导致E很多美术想法停留在大脑中,却缺乏实践的依托,呈现出缺乏惰性的问题。
家校联合方式:教师采用《花婆婆》这一经典美学绘本进行启迪,先带领幼儿观看,再邀请家长在家与E共读。之后,引导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E去公园、花圃、种植园等地方游玩,充分利用农村环境资源,带幼儿进入田野、温室、牧原等农村特有场域,感受大自然的真切气息。最后,鼓励E根据现实情境、《花婆婆》中海洋、阁楼、草原等相关风景和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有了现实景物的基础,E的创作热情被点燃,开始愿意将联想付出实践。
思考与感悟:《指南》强调“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幼儿园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幼儿私人美育资源更需要家长带着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建立与完善,只有家校共同营造美育环境,幼儿的美育思维和兴趣才能被激发,审美水平才得以提高。
四、结语
农村幼儿园家校联系制度建设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用绘本为幼儿搭建沟通与关爱的桥梁,给幼儿兼具感性与理性的健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