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予安
导读:近年来,项目式视域下的班本课程逐渐走进学前教育领域的视线,它是园本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来源于本班幼儿的生活实际情况,围绕幼儿的兴趣与问题展开,反映幼儿的真实学习、探索过程。这次的班本课程活动以中班“奇妙的恐龙世界”为例,当幼儿对恐龙产生了疑问和兴趣之时,教师随着幼儿的步伐,对恐龙开始了一系列探究。本文针对发展脉络,阐述如何聚焦中班幼儿的课程活动,助推当下课程理念的改革。
随着近年来课程改革的需要,幼儿园教学视域已经从过去的教师主导走向幼儿主体,基于幼儿兴趣,回归幼儿视角,提倡让教育来源于生活、依托于生活。我们应合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为幼儿带来新鲜的课程资源,让幼儿从富足的生活环境中获得更多教育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项目式班本课程的开展变得格外具有价值。笔者从环境入手,结合绘本《我是霸王龙》,通过游戏、集体活动、谈话活动等方式引起中班幼儿的兴趣,同时紧密实施家园合作,对“奇妙的恐龙世界”班本课程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看法。
一、中班项目式班本课程开展的缘起探究
(一)课程缘起——捕捉契机,遇见恐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地球上已经消失了6500万年的恐龙一定不知道现在的幼儿对它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在今天的世界里没有人见过恐龙,可是人们仍然对恐龙保持着好奇的想象,也许因为它们太独特、太神秘了。“恐龙”是一个经典主题,生活在远古时代、早已消逝的恐龙,以其特有的神秘感紧紧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生活中,出于对恐龙时代的无尽遐想,他们经常交流:“恐龙真的在地球出现过吗?”“到底有多少种恐龙?”“恐龙在哪里找到的?”幼儿的问题反映了他们真正的兴趣点,虽然在既定主题中并没有涵盖这些问题,但“生长教育”理念让我们清楚,这可能是推动幼儿深度學习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抓住生活契机,以绘本《我是霸王龙》为线索,结合多种方式生成了本次中班班本课程“奇妙的恐龙世界”。
(二)识别问题——改变过往,寻找自主
项目式班本课程是结合课改的新式教育思考,是一种以幼儿自主探究为主的教育模式,是我园当下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向。以往我园在实施课程中,总存在幼儿“假自主”、教师“包办过多”的问题。教师往往将自身当作活动主体,侧重将活动知识强硬灌输给幼儿,忽略了幼儿在项目中的作用,致使其失去探究思维与探索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本研究开展中应避免上述问题,给予幼儿自主思维空间,让活动寓于生活、来自幼儿的自我探究及体验。
(三)路径生发——多元调动,实践思考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联合“课程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引导幼儿自主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评价”的螺旋循环步骤探究恐龙课程,尝试探究关于恐龙的一系列问题,链接已有经验并积极动脑,通过“自我探究,自我总结、自我分析”的过程得出想要的结果。这一系列过程会促使中班幼儿形成正确的思维逻辑,既是助力综合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本次课程生发的基本路径。
二、中班项目式班本课程开展的实践策略
综合上述现状,教师在开展幼儿园项目式班本课程中要抓重点、有取舍,从中班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点出发,慢慢挖掘恐龙活动,尊重幼儿的个体发展、认知水平、喜好、经验,引导其自主完成探究。以下便是本次课程的行动研究。
(一)梳理“问题”脉络,生发课程活动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工程化的学习模式,本质开展理念不是让幼儿学习某种知识,而是引导幼儿学会自主思考与探究,助力幼儿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应捕捉幼儿的好奇心,有效发现幼儿的问题,合理引导幼儿环环相扣地探究感兴趣的问题,帮助幼儿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有效迁移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形成专注坚持、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思维。
例如,幼儿提出了“恐龙都有哪些种类?”“恐龙会不会飞?”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我们创设了恐龙的班级环境,将恐龙环境融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班级门口是恐龙在欢迎幼儿;幼儿的签到墙中,添加关于恐龙的游戏选区;幼儿的桌子上是恐龙标记;我们班有翼龙、棘龙、剑龙、甲龙、霸王龙、腕龙、三角龙七大组;集体教学中增加了科学活动“恐龙新发现”“厉害的小型恐龙”等;班级中开创“恐龙研究基地”(区域),在不同区域中投放幼儿需要的材料,如科学区的恐龙化石和恐龙骨架、益智区的恐龙拼图、美术区的恐龙创意绘画和恐龙蛋制作、建构区的恐龙材料搭建、木匠坊中的木恐龙和恐龙之家等。同时,我们提供充分的时间,满足每个幼儿分享各种关于恐龙的问题,包括晨间谈话、餐后讨论、午间交流……就这样,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有利环境中,深度探索了恐龙的各种秘密。在课程中,教师密切关注中班幼儿对恐龙的问题,及时预估幼儿探究的需要,引导幼儿结合问题开展探究、辩论、调查活动。实时捕捉兴趣点,以鼓励、参与讨论等不同方式,让兴趣转变成深层次的探究欲望,助力幼儿解决问题。
(二)多元资源支持,助力深度学习
在整个探索活动中,一个幼儿的好奇心变成了一群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在不断思考实践中,总对下一次尝试充满期待。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幼儿的探究区别于真正的科学探究,他们在与材料不断接触的过程中,能建立对事物的认识。项目式学习非常注重让幼儿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希望幼儿从行动中学习并获得经验。因此,教师应承担的角色是支持者与引导者,既要能在幼儿无法进行活动时介入引导,又要把握尺度,不让幼儿丧失活动兴趣,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幼儿需要不断总结“错误”原因,归纳建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问为什么,学会了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学会了将经验与生活相结合,运用已有的常识解决生活问题。由此可见,幼儿的思维跟成人是完全不同的。教师要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他们的方法也许在成人看来不够成熟,但对幼儿本身来说是有价值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应不断让幼儿的好奇心发酵,鼓励他们自主思考,支持他们的创造活动。读懂幼儿、识别需求,支持其不断探索,帮助幼儿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过程,也是项目式思维中引发幼儿操作与验证的重要途径。
例如,当幼儿对恐龙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时,教师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恐龙绘本,引导幼儿在宫西达也系列恐龙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我爱你》中了解认识多种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大胆猜想恐龙灭绝的原因,在无形中培养自觉保护动物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知道了“霸王龙有个大脑袋,它的前肢短小,每只手有两个手指,牙齿非常锋利”“剑龙的嘴巴像鸟的嘴巴一样,尖尖的,它的身躯庞大,四足行走,它在外形上最明显的特征是从颈部沿背脊直至尾巴中部排列着两排三角形的板块”等知识。根据恐龙的饮食特点,将恐龙分成三大类:肉食恐龙、草食恐龙和杂食恐龙。根据这些学习要点,我们将其进行归纳、整理,共同探讨出幼儿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幼儿一个个化身“讲解员”,大胆表述恐龙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惯。幼儿已经成为恐龙探险队的一员,逐步走进奇幻有趣的恐龙世界。同时,教师还追随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猜测恐龙蛋的样子,紧随幼儿的兴趣。从恐龙到恐龙蛋到鸡蛋的玩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收获了喜悦、收获了成功、收获了思考、收获了成长……
(三)落脚家园合作,項目式课程趣味拓展
幼儿教育是一项很全面、很繁琐的工程,它的成功注定了幼儿的未来。有教育者研究表明,幼儿在0—6岁学到的一切可能影响一生。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早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应与家庭相互合作,及时纠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误区,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家长资源是项目式班本课程生发的重要资源,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在项目式班本课程开发中,可以充分利用家园合作,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确定共育目标,与家长通过沟通取得共识,共商教育对策。充分利用先进的沟通手段与家长互动,如班级网页、家校互动、手机短信、QQ等多种形式,就幼儿教育问题进行共性与个性的沟通,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幼儿的身体生长、智力培养、个性启迪、想象力和创造性发展等。教师要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对接调查、访谈、家园共育等活动,深度拓展幼儿对课程主题的兴趣和需求,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其在玩乐中逐渐感受课程内容。有了家长资源的充实,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会变得驾轻就熟,既能萌发幼儿对课程的参与兴趣,也能提升家长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积极性。
例如,我们对接家长,引导其与幼儿设计恐龙名片。幼儿设计并装饰恐龙名片,对最喜欢的恐龙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介绍名片的制作过程,用清楚的语句表述最喜欢的恐龙。在倾听过程中,助力幼儿相继了解更多恐龙种类及特征。我们也鼓励家长将一些趣味恐龙游戏分享出来。学校里制作了纸箱恐龙后,很多幼儿回家也和爸爸妈妈做了纸箱恐龙,并将其带到幼儿园分享玩耍。有的幼儿在“21天打卡阅读好习惯”活动中,每天看的都是恐龙书籍。同时,我们请家长和幼儿观看关于恐龙化石的视频,了解恐龙化石的样子,利用轻泥制作恐龙化石,了解世界上还有很多濒危动物,通过绘画、报纸的方式展现保护方法。
三、结语
以上便是项目式视域下中班班本课程“奇妙的恐龙世界”开展的路径思考及实践策略。这次活动正如学前教育专家虞永平教授所说:“课程要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课程主题借助幼儿的眼光来生发,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幼儿思维特征,结合认知、探索与操作让幼儿对恐龙的探究从小问题走向深度探究。教师应融合绘本、游戏、环境等资源,从“儿童视角”出发,观察幼儿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发展能力,并从项目式视域视角进行活动的思考和优化,启发幼儿的思维,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提升课程质量,助力幼儿在优质的课程中获得健康快乐的发展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