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从回应学生的文本之问、现实之问、未来之问3个维度进行了探索,即以对经典文本的学理性分析,回应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之问”;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回应学生关于当代世界变化的“现实之问”;以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奥秘的探寻,回应学生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之问”,在不断启发中引导学生水到渠成地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目标。
关键词: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3-0050-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330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如何回应学生已经提出来或者可能提出来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实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知识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目标,以及在内心深处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认同的情感、价值目标,是使教材体系轉化为有效教学体系的关键所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围绕教学的重点、理论的难点、社会的特点和学生的关注点进行了回应学生的文本之问、现实之问、未来之问的探索。
一、以对经典文本的学理性分析,回应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理论引导学生”[1]330。教师以何种理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回应学生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时产生的“文本之问”,使学生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立场和方法,进而体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内心深处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作者认为,应该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方式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及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2]。因此,引导学生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相应原理不是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独断论前提,而是在与错误观点的斗争中,在解决思想史上长期存在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中确立起来的思想真理,具体表现为由“三大批判”——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构成的有机整体。因而,教师在回应学生的“文本之问”时,基本的理念是不能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是要在“三大批判”有机统一的整体性视域下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类解放的真理。
在回应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之问”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与马克思哲学批判的主要对象——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的对比中,理解马克思实现的世界观变革。例如,怎样看待唯心主义?这个问题是该部分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与旧唯物主义将唯心主义斥之为胡说的对比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以及认识论根源的深刻阐述,使学生体悟到马克思实现的世界观变革的伟大成就和意义,理解正是辩证唯物主义使得“改变世界”得以可能,构成了探寻人类解放事业的现实路径的世界观前提。
在回应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之问”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批判对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对比中,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层现实、基本矛盾的揭示,实现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理论根基。例如,围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暂时性和历史性特征的教学重点,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发现学生存在将商品、价值、资本等经济范畴概念与其物质承载者相混同的问题。对此,教师围绕集中体现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马克思实现的经济范畴的术语革命进行了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已经阐述过的经济范畴概念赋予的完全不同的内涵,使学生理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停留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表面层面,将作为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的经济范畴与其物质承担者混同起来,其结果是将这些在特定的人类社会历史阶段存在的经济范畴视为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自然形式。而马克思则通过阐明这些经济范畴不过是遮蔽物与物的关系下的人与人的关系,揭示了其暂时性和历史性的特征,从而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不过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暂时性和历史性的阶段,绝不是永恒的千年王国,进而使学生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证明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并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在回应学生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文本之问”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在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变革方案的对比中,理解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行不通的根本原因。例如,教师围绕“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失败?”这个问题,组织了课堂讨论,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指明的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的真理力量。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一不是“三大批判”的产物。结合相应经典论述,在回应学生的“文本之问”时引导其了解“三大批判”的基本过程及其整体性,可以起到“夯实思想地基”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具体原理时有扎实的思想基础,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回应学生关于当代世界变化的“现实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3]。因此,直面学生关于如何在当代世界的变化中看待19世纪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的“现实之问”,首先,需要教师对“当代世界的巨大变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过时了吗?”这一问题进行回应。例如,与19世纪无产阶级非人的生活状况不同,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那么在今天是否还需要解放无产阶级并解放全人类的马克思主义?再如,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由于其内在基本矛盾而必然灭亡,然而100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并未灭亡而仍具有生命力。这是否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证伪?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背后是不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剥削本质,并且在全球化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一同被纳入了剥削的链条中,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并且使其危机和灭亡延迟到来的根本原因。由此,引导学生确立一个总的时代定位,即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当代世界变化仍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范围之内。
其次,回应学生的“现实之问”,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关切的当代世界的变化及各种热点事件有总体性把握,结合相关教学重点,选取能够生动展现当代世界的巨大变化的合适案例,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看待现实,使学生切实体悟到马克思主义是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对此,教师采取课前在学习通等线上教学辅助软件上做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关注的当代世界变化的现象、热点事件,以及学生对这些现象和事件的基本看法、背景知识进行摸底、调查,并据此总结出学生关于该现象或热点在理解上存在的困惑,聚焦问题设计案例分析。例如,俄乌冲突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切实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教师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遠镜去细心观望。”[4]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细心观望,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畏浮云遮望眼。
最后,直面学生的“现实之问”,还要求教师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将教学重点、学生的关注点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四史”,从“四史”中悟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并引导学生在理论层面上理解中国的现代化只有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纲领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从而引导学生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5]。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错误评价进行批判,是教师回应学生“现实之问”的根本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体悟到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奥秘的探寻,回应学生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视野要广,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因而,教师在回应学生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看待人类社会发展何去何从的“未来之问”时,一方面,要在综合的知识视野和大历史观下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奥秘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智慧去分析当前人类文明面临的诸多问题及其实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带来的人类文明困境。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自觉了解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劳动者总是处于“商品—货币—商
品”的循环中,其所拥有的唯一的商品——劳动力,与资本家交换后转换为货币,然而这个货币只够用来购买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而资本家则处于“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的资本增殖循环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必然前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必然结果。双重循环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两极分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贫困。其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生产方式表面上看起来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循环,而实质却是资本的增殖循环。只有不断维持资本的增殖,才能使得社会再生产得以继续,否则就会陷入经济危机。生产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也不是按照资本家的喜好来进行,而是为了实现资本的增殖。这就必然会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从而导致生态危机日益加剧。最后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国家为了避免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过于频繁地出现,将世界上的每个可利用的角落纳入到资本增殖的体系中就成为其缓解危机的手段和途径。这一过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将贫困和生态危机扩大到世界体系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了解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即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率先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成了现代化进程的西方国家在资本逻辑的推动下,将其他国家纳入到“中心—边缘”的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中,以“边缘”国家的原料、劳动力、市场实现“中心”国家的资本增殖,而绝不是什么“传播文明”,绝不是帮助“边缘”国家发展进步的过程。教师应根据这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引导学生驳斥“侵略有功论”和“殖民有利论”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看法,使学生明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必然导致的人类文明困境。从而,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学生自觉了解当代世界贫困、生态环境危机、恐怖主义等问题背后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扩张的结果。
另一方面,回应学生的“未来之问”,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国际视野下分析、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使学生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建构超越资本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对此,教师立足于对两条不同的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对比,在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由于资本的逻辑主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内在的、无法调节的基本矛盾,所必然带来的生态危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等人类文明困境的对比中,揭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当代资本主义系统性的危机不断加剧和蔓延之际,为克服资本主义带来的人类文明困境所能贡献的中国力量,引导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展现的真理光芒,从而在内心深处认同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真理。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9.
[3] 习近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DB/OL].(2020-08-31)[2022-04-0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65233829596610 43&wfr=spider&for=pc.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42.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DB/OL].(2021-07-02)[2022-04-08]. http://www.gov.cn/xinwen/2021-07/15/content_5625254.htm?ivk_sa=1024320u.
编辑∕李梦迪
收稿日期:2022-03-21 修回日期:2022-04-13
作者简介:孙慧(1986—),女,吉林敦化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基金项目:2021年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以问题意识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模式探究”(2021XYB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