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心慰?陈龙?裴秀芳
【摘 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需要重新审视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过高期待以及单一的评价体系都可能给青少年带来不同于以往的压力。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和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从正确认识和接纳挫折、合理归因积极解决问题、因材施教个性化引导、树立目标给予希望和动力几方面,通过校家社合力的途径帮助青少年提升心理韧性,绽放生命光彩。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韧性 家校共育
中国3~18岁青少年儿童规模庞大。2021年,中国幼儿园、小学及中学阶段的在校生规模近2.5亿[1]7。这个基数庞大的群体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我们的孩子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和聪慧的头脑,还需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未来未知的挑战。
全国首份儿童健康成长白皮书—《中国儿童健康成长白皮书(2022)》—指出: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儿童健康成长的3个最大阻碍之一,且随着年级的增长,抑郁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小学阶段儿童抑郁检出率约10%,其中1.9%~3.3%有重度抑郁风险;初中阶段青少年抑郁检出率约30%,其中7.6%~8.6%有重度抑郁风险;高中阶段青少年抑郁检出率约40%,其中10.9%~12.5%有重度抑郁风险[1]44。
近些年,发生了一例例令人扼腕的儿童、青少年自杀的悲剧,这不禁让我们叹息:但凡家长和老师早些觉察,但凡身边的同学多给予关心,但凡这一个个脆弱和美好的生命懂得伸出求助之手,结果都可能被改写。也让我们深思:我们小时候三天两头地挨打,照样活蹦乱跳的,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却这么脆弱呢?
所谓的“玻璃心”“脆弱”一定是孩子的问题吗?与其给“脆弱”定性追责,不如抓住“脆弱”的信号,找到孩子“脆弱”背后的深层原因,读懂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给予其恰当的支持,提升其心理韧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脆弱”背后的原因
1. 变化的社会,令孩子有不同的需求
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由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而言,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会生发出更高层次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绝大多数孩子一出生就解决了生理和安全这两个低层次的需要。当孩子长大后,渴望社交、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则会越发强烈。但很多家长和教师往往不能准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仍旧停留在让孩子吃好、喝好、玩好的物质层面满足上,对于孩子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并不十分在意。此外,部分学生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没有激发和培养出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对生活感到空虚和迷茫,对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缺乏斗志,很容易陷入眼前的问题中,一叶障目,无法自拔。
2. 过高的期待,给了过多的压力
不同于几十年前“散养”式的多子女家庭,现在多数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很多孩子一出生就几乎被众星捧月式地关注着,不仅爸爸妈妈对其寄予厚望,祖辈也对其期待良多。都说“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可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他又有多大的能力来承受一直在亲人密切注视下生活的压力呢?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孩子的培养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父母又很容易将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例如,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拼命“鸡娃”;把“理想自我”强加在孩子身上,渴望养出“完美的孩子”……
3. 单一的评价,稀缺的自我肯定
现在的孩子只要进入学龄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孩子的成绩,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总体缺乏除成绩以外的价值评价标准。于是孩子高度渴望获取更高的分数,一旦在“学习”这件事上做不好,教师、父母又没有发现其其他的闪光点,那么孩子就可能会陷入“我特别无用”这一心理窘境。
二、提升心理韧性的策略
提升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水平,是必须正视和积极行动的课题。心理韧性亦称心理弹性、抗逆力、抗压力、复原力,是一个人面对挑战或挫折时抵御压力的冲击,从消极状态中复原甚至从中获得成长性发展的心理调适能力[2]。心理韧性较强的人,不仅可以从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还能在持续的压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潜能,有效突破自我瓶颈,再创新的辉煌。提升青少年心理韧性,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必须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力量。
1. 正视挫折,接纳失败
在互联网碎片化信息的环境中,我们很容易看到他人的成功和光鲜,而忽略了生活本身的琐碎和无奈。教育者应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来接纳可能打败仗的自己和孩子,并且告诉孩子生活的常态就是失败与希望共存。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时常会因为眼前的挫败而崩溃绝望,可能是一次考试的失误,也可能是和朋友激烈的争吵……但当我们走过这段时间后,才会发现也不过如此。由于孩子没有这样的人生经历,所以他们时常会用更加激烈的方式来面对“失败”。所以,家长和教师不如把自己曾经的失败、痛苦告诉孩子,让孩子认识到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再进一步向孩子保证家永远都是可以返航的安全港湾,班集体和老师永远是值得信任的停靠站。当遇到挫折的孩子冷静下来或许就会发现,其实远远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2. 合理归因,而非归罪
当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家长和教师可以尝试帮助其正确归因。正确歸因意味着在包容的空间中找到错误,然后改进它;而归罪意味着要把“罪人”消灭掉。前者既不严厉攻击自己,也不严厉攻击其他责任方;后者要么严厉攻击别人,要么严厉攻击自己,却会忽略改进的努力。
例如,当孩子在努力后,短期内却看不到成绩有起色时,如果教师和家长将失败归结于智力水平、先天气质等个人不可控制和改变的因素,孩子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努力也没有用,久而久之厌学情绪也会日渐严重,甚至索性放弃不学。而正确归因则是引导孩子认识到成败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合理分析现状,找到问题的症结以待积极调整。这不仅让孩子对失败的体验保持积极的态度,也更有利于后期的调适和进步。
3. 因材施教,提升自我效能
在面对逆境和压力时,个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有的孩子可能特别“皮实”,会积极迎接挑战,变压力为动力;有的孩子则特别敏感,抵抗不住压力,甚至会出现重度焦虑抑郁的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先天性差异,托马斯·博伊斯(W.Thomas Boyce)和布鲁斯·埃利斯(Bruce Ellis)借用瑞典的一个惯用表达,将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归为不同的气质类型,即蒲公英儿童和兰花儿童[3]。蒲公英儿童像蒲公英一样,不论土壤、阳光条件如何,不管天气是干旱还是湿润,都可以生根发芽。兰花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比较依赖环境,非常敏感,在精心照料下盛开,在无人理睬时凋零。所以家长和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孩子时,需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期望,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沟通,才能事半功倍,引领孩子化压力为动力,化困境为机遇。对于蒲公英式的儿童,除了及时鼓励其积极表现外,还可以适当鞭策加压,也许能够激发他们更多的潜能,促成其自我实现。而对于兰花儿童,更需要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在点滴小事中发现其优势,及时表扬和鼓励,提出要求和建议时注意时机和力度。
因材施教更能够高效地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一个人自我效能感越强,自我实现的高级心理需求就越强烈,就更能够扛住各种压力、挫折和打击,甚至会把各种压力、挫折、打击转化为成长的机遇。
4. 重燃希望,树立目标
当孩子有了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和理性归因,就会具备稳定的情绪体验。这时可以鼓励孩子对自己有积极的期待和目标,发展出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追求更好的自我成长,这也更有助于增强抵御压力的动力和信心。
家长和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孩子思考:“我想要什么,我期待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到达什么样的高度,我是否曾有成功的经历,我是怎么做到的,我是什么样的感受……”可以不断问自己并把场景具象化,想象自己已经达到了自己满意的模样,并时常让这样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中。这在心理学上叫作成功意象冥想,它会激发一个人内在对成功的渴望,清除前进路上的障碍。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会让我们心潮澎湃,同时也需要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并拆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监督落实到行动,这样不仅可以保持战斗的热情,也不会因为长远目标过于遥远而中途泄气。
如果在我們能做的预防之外,发现孩子真的出现了心理问题,要积极帮助孩子寻求专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儿童健康成长白皮书(2022)[R/OL].(2022-07)[2023-03-24].https://report.iresearch.cn/report_pdf.aspx?id=3989.
[2] 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49-152.
[3] 杜天凤.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21:45.
(作者单位:1.山西省太原市第十八中学校;2.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