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向

2023-05-30 15:07李抗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3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大学生

李抗

摘  要:红色基因作为高尚精神的凝结,蕴含着坚定理想信念的定力、爱国主义情怀、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艰苦奋斗的品质与作风等精神动力。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呼应。要保证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不仅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发挥红色基因的育人价值,探索红色基因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之处,通过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渗透性、自主性和灵活性等优势,借助言语文字、实践活动、学生日常事务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关键词:红色基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理路;实践路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9-0144-05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1]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扣好人生扣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发挥红色基因的育人价值,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大学生培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切实践行者。

一、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逻辑

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现实需要的呼应,反映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对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从现实角度出发,以红色基因蕴含的丰富精神动力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关怀大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一)新时代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新的要求

人类社会目前正处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信息互联互通日益紧密的大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在思想观念、人文科技领域的交流互动更加频繁深入。反华势力在对我国的政策、制度不遗余力地进行歪曲丑化的同时,以各种方式挑战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校园不再是净土一片,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与挑战,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就内部环境而言,由于红色基因以政治性和阶级性为基本特征,其单一表达与信息多元化之间的关系紧张,除此以外,红色基因的历史追求与历史虚无主义之间也存在冲突。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尚未定型,对域外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还不成熟,其思想观念易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冲击,进而迈向错误人生方向。因此,夯实当前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基础,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国家意识形态整体安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安全,务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必要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作用,更需要红色基因在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二)红色基因蕴含丰富的精神动力和个体价值

红色基因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人鲜活政治生命的独特政治优势,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生命始终的遗传因子,是历经百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蕴含着激励个体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坚定理想信念的定力、赤诚的爱国主义情怀、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艱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与作风等丰富的精神动力。就个体价值的角度而言,精神动力的价值体现在能够指导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动力的个体价值便体现于此。首先,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动力能够内在地驱动个体发展,启发个体成人成才、人生理想要有意义,要把高尚精神内化为成人成才、实现人生理想的驱动力,不断校正个体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保证个体人生方向的稳定和人生目标的可持续,推动个体的行为不断向前,促进个体的成长和事业发展。其次,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动力能够激发个体的活力,充分激发个体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先进的精神转变为高尚的行为,推动个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再次,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动力开发个体的精神潜能,不断满足人的精神潜能开发需要,推动人的思想与时俱进,增强和发展人的时代精神,激发人释放出坚韧的毅力,促进人开发出潜在的意志力,从而促使个体多种精神潜得到激发。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

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抽象性与固定性不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渗透性、自主性和灵活性等优势。一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以隐藏的方式传递主流政治观念、社会价值观、科学人生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二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三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学生自己操作的德育活动,在参与中自觉接受教育。目前高校广泛开展的“三自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四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就业辅导、党团组织建设、创新创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资助育人等工作开展具有综合性的政治、道德、思想、法纪、就业创业、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五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一切都根据需要而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系统工程,收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二、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逻辑

红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共同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者在育人价值目标、主客体、内涵与方法、主体教育内容等方面具有内在耦合关系。

(一)红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价值目标上契合

首先,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动力内在地驱动个体发展,其育人价值之一在于启发个体人生理想要有意义,要坚持把高尚精神内化为实现人生理想以及成就事业的驱动力。立下坚定远大的志向,通过立志所形成的精神内驱力会不断校正个体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保证个体人生方向的稳定和人生目标的可持续,促进个体的成长和事业发展。其次,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动力激发个体的活力。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动力通过激发思想活力,充分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先进的精神转变为高尚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活力,推动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个体的发展。最后,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动力开发个体的精神潜能。人的潜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开发出来并发挥作用,主要依赖于人是否具有与潜能相对应的精神动力。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动力恰好具有重要的精神潜能开发价值,能够不断满足人的精神潜能开发的需要。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确立、政治观念引导、道德行为调节、人格养成。此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主义的教育,通过加强大学生个体生命教育、人文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个体提供一种从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精神力量,塑造大学生个体独立的完整人格。因此,红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价值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二)红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主客体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3]149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个体或群体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红色基因传承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属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一方面,传承红色基因与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为个体的自然人,如高校领导、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宣传统战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等;另一方面,传承红色基因与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为相关的团体、机构和组织等法人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学生会或与红色基因相关的社团等群团组织。“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4]传承红色基因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其他调和主观思想与客观事物之间矛盾的实践活动,二者所面对的客观对象是处于一定社会阶段的人,具体而言是当代大学生。从根本上讲,传承红色基因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二者的实践对象,是二者育人活动的受众。因此,传承红色基因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有共同的主体与客体,且育人客体开展自我教育或教育客体以外的人时,育人客体便具有了客体主体化的特征,烙上主体性印记。

(三)红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与方法上一致

红色基因作为高尚精神符号,以先进精神作为表征形式,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灵魂,以为人民服务为重要行为准则,以忠诚于党作为根本政治方向。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端;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追求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红色基因蕴含着丰富的激励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能够内在地驱动大学生在人生初始阶段便立下坚定远大的志向,通过立志所形成的精神内驱力不断校正个体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方向,保证个体人生方向的稳定和人生目标的可持续。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独特而鲜明的本质特征就是侧重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作为进行引导,这一本质所指的行为明确局限于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并非一般意义上抽象宽泛的人的行为。因此,红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上是相通的,二者内涵上的相通决定红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致。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引导,教育者、受教育者、研究者均可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引导的主体,围绕主体教育内容,利用各种教育方法,通过语言文字、党团活动、学生日常事务和校园文化等载体在大学生入学、学中、毕业等三个阶段开展各种红色基因传承活动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方法上具有灵活性,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不拘泥于灌输和说教。

(四)红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相同的主体教育内容

红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一致性决定了二者主体教育内容的高度契合。紅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内容主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为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即让受教育者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讴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客观理性认识国情,坚定“四个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增强国防和国家安全意识,搞好民族团结。“德育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5]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重视礼仪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注重礼仪,树立起内在道德信念,确定礼仪修养准则;加强诚信教育,使诚信成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强调遵纪守法教育,激发大学生对法律的敬畏,促进大学生成长为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关注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弘扬“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励精图治、奋斗不止的自强精神,知难而进、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勤奋刻苦、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6]。

三、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向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引导大学生将已经进入头脑的思想政治理论和观念进行外化,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引导,教育者、受教育者、研究者均可以利用各种教育方法,通过言语文字、实践活动在学生日常事务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各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将红色基因融入言语文字中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认识是行为以及行为习惯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难以产生正确的品德行为。”[3]121言语文字作为人际沟通的基本工具,是传递思想品德认识的重要载体。因此,言语文字载体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载体。“一个人只要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7]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中,谈心、开会、橱窗、展板、广播、海报等都是教育者经常使用的教育形式,而这些教育形式的载体就是言语文字。因此,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言语文字中,向受教育者传达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力量、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QQ聊天、QQ空间、微信、微博、短视频客户端等新的网络平台日益成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形式和载体,这些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载体仍是以言语文字为载体的教育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利用这些新的教育形式和载体,将红色基因元素融入其中,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扩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受众覆盖面,提高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的实际效能。

(二)将红色基因融入实践活动中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客观之所以能对主观产生影响,原因在于人以实践活动为介质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将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由此实现客观世界对人的反作用。因此,红色基因元素只有成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内容,才能显示出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动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才能反映到大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任何良好的品德,都是在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品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更重要的是组织他们参加实践活动。”[8]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锻造大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动力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场域,将红色基因融入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积极举办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富有红色基因元素的军事训练、志愿服务活动、生产劳动、参观调查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此类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大学生进入扮演的多种角色关系之中,在多角色的关系以及多变项的交往中,逐渐拓展他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扩大他们的思想政治品德感情,培养他们的良好品格,使之受到红色教育,促使他们的思想政治品德逐步走向坚定与成熟。

(三)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事务中

学生事务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工作内容是高校教职工按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服务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引导学生。“任课教师、行政管理干部、后勤职工在不同岗位上的言行实实在在地教育和感染着学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具体,富有说服力,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具有深远的影响。”[9]一方面,学生事务可以承载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学生事务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事务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具有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学生事务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就业辅导、党团组织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资助育人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定力、赤诚的爱国主义情怀、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等红色基因所蕴含的精神动力,驱动大学生个体发展,激发大学生个体的活力,开发大学生个体的精神潜能,既解决思想问题也解决实际问题,既实现教育目标也达到管理效果,形成“事务助推教育,教育促进事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格局。

(四)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中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红色基因育人价值实现的主阵地。“良好的环境会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不良的环境则可能使人精神不振,产生消极厌世的悲观情绪。”[3]111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融入红色基因,并以此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其一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红色基因融入校风、学风、教风、班风中,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其二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要用良好的制度统一思想、规范言行,努力形成良好的机制合力,通过构建红色基因开发利用机制、红色基因的传播机制和红色基因传承的组织机制等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强大育人价值;其三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把红色基因融入教学场所、教学活动、校园景观中,通过建筑艺术、红色雕塑、宣传标语等校园景观,以形象的表征形式和多种艺术手法将硬件设施得体地融入校园物质文化中,使之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播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优良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培育其坚韧的进取精神和赤诚的爱国热情。

四、结语

紅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必然要求,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然选项,也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实现大学生个体价值的关键之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向同行,为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断努力,不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 光明日报,2018-03-09(01).

[2] 孙杰.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若干思考[J]. 北京教育(高教),2011(21):120-122.

[3] 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4.

[5] 蔡元培全集:第3卷[M]. 北京:中华书局,1984:8.

[6] 王焰新. 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弘扬途径[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26-29.

[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8.

[8] 成有信. 教育学原理[M]. 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335.

[9] 谢安邦主编. 高等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83.

(荐稿人:吴保磊,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
“红色基因”孕育好家风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