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琳
语文教学是依托于文本开展的,但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阅读思维的进阶,学习能力的提升,单纯依赖文本内容进行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资料袋”作为课文的附加板块,虽然数量不多,内容却短小精悍,丰富多样,并且针对性强,是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能有效串联起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恰到好处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充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资料袋”的教学更多是作为一种额外的阅读被一带而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助读价值。教师应该借助“资料袋”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加强“资料袋”与课文内容的关联,通过多样的运用,助推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笔者现以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课为例,探讨“资料袋”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预习“资料袋”,布置课前任务
语文课堂并不是学习的起点,做好预习才是学习的第一步。在一般的预习作业中,教师通常以课文为主,这样往往会忽视“资料袋”中的内容,对“资料袋”的运用不够重视。如果教师将目光集中到“资料袋”上,通过“资料袋”来布置预习作业,不但能发挥出“资料袋”的引导价值,也能丰富学生预习作业的形式。
《景阳冈》的“资料袋”内容简短,但包含的信息量却不少,教师可以根据其中内容进行预习作业的布置。如,“资料袋”中指出“《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因此,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提前阅读《水浒传》,搜集《水浒传》的一些资料,如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文学价值等。再如,“资料袋”中提到“武松是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水浒传》中武松登场的故事整合起来,了解这个人物的经历,从而对武松产生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武松的完整故事,提前思考武松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另外,通过“资料袋”,学生知道武松“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让学生关注梁山好汉的排名,增强趣味性。此外,“资料袋”中还提供了其他人物的图片,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提前了解《水浒传》中的一些人物,并且能够讲述一个人物的故事。
可见,“资料袋”提供了多样的预习角度,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料袋”,布置多元化的预习作业,帮助学生找准阅读的入口与思考的角度,从而在课堂教学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挖掘“资料袋”,联系教材内容
一般来说,“资料袋”中的内容多为课文内容的有益补充,对于文本学习有着助推作用。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可能会将“资料袋”与课文割裂开,这就仅仅将其当作一种阅读补充,忽视了它对文本理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将“资料袋”充分融入课文的教学中,将其适时穿插进教学环节中。
《景阳冈》课文后的“资料袋”虽然篇幅较短,但仔细挖掘,仍然可以和文本学习进行恰当的联结。如通过“资料袋”学生可以知道武松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行第十四位,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点与课文教学进行勾连。在谈到武松为什么在喝醉酒后还可以打死老虎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学生通过“资料袋”中的介绍,可以感受到武松的武力高超,因为他能在众多梁山好汉中排名前列。同时,“资料袋”中还提到,武松投靠梁山后成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说明武松有谋虑、有头脑。这样看来,武松不仅武力超群,还智慧过人。此时再分析武松喝醉酒后还能打虎成功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学生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武松的有勇有谋。学生带着这样的认识再去赏析课文中武松打虎的片段,就能从一些细节表现去感知武松的形象了。
可见,借助“资料袋”中的內容进行教学,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通过将“资料袋”与课文教学相联结,也是拓展课堂深度的好途径,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好策略。
三、延伸“资料袋”,引导相关阅读
“资料袋”中的内容,除了直接与课文内容相关联,帮助学生进行课文学习外,也可以拓展学习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含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料袋”的拓展性能,挖掘出其中的延伸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使得教学跳出文本的藩篱,打破阅读的空间限制。
《景阳冈》虽然只讲了武松打虎的故事,但“资料袋”中还展示了武松之外其他梁山好汉的图片,如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等,因此,教师可以借此延伸,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式相关阅读。教师可以开展“阅读水浒故事,介绍水浒人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阅读《水浒传》,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进行讲述,一个喜爱的人物进行介绍。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完成一张水浒人物小报,包括人物姓名、外貌、性格、事迹等,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交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特色鲜明、故事精彩有趣的特点,激发阅读兴趣。此外,“资料袋”中还提到武松打虎后发生的事,这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阅读原著中武松打虎后发生的故事。
由此,教师可以借助“资料袋”引导学生延伸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给学生的延伸阅读提供方向和目标,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阅读。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借由课文和“资料袋”的信息开展自主性的阅读活动。
四、创编“资料袋”,促进思维发展
“资料袋”的设置给予了学生更好的学习支架,扩充了学生的学习途径。而“资料袋”的运用不仅体现在“接收”层面,还可以扩展到“创编”角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充分了解“资料袋”的构成内容、呈现形式、表达方式等特点的基础上,自行创编“资料袋”。这样,学生就能在自主搜集整理文本的相关材料后进行高度提炼与整合,体现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景阳冈》文后的“资料袋”涵盖的内容不少,既有《水浒传》的故事梗概,也有课文主人公的介绍,更有书中其他人物的图片。呈现形式是图文结合,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语言表达十分利落、简洁。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本课的“资料袋”还可以增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呈现。有学生认为可以对《水浒传》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让读者了解水浒人物的象征意义。还有学生认为,“资料袋”中对武松的介绍有点简单,可以再增加些对武松的介绍,帮助读者了解武松这个人物……此时,教师再让学生明确“资料袋”的创作过程:确定内容,搜集资料,进行整合创编。教师以拓展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设计创编并完成本课的“资料袋”。这样一来,既能拓展学生思维,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对《水浒传》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在合适的课文教学中加入创编“资料袋”的环节,将其变成常态化的教学方法。
可见,对“资料袋”的运用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学习上,更重要的是以这种形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做到由学促思,由思促读,真正使学生将这一材料内化于心。
总而言之,“资料袋”是教材的一大特色,它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语文课堂实现时间、空间上的扩展。多样化使用“资料袋”,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教育价值,呈现多元化的课堂,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注“资料袋”的使用,通过课前预习、关联课文、延伸阅读、思考创编等方式的运用,给学生带来更优质的阅读课堂,从而让阅读有方法,真正实现高效阅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启秀市北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