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习寓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2023-05-30 19:33林钟钦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3期
关键词:桂花家乡题目

林钟钦

台湾作家琦君在《留予他年说梦痕》中这样写道:“每回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正是这样一份独特、真挚的思乡之情,琦君写出了《桂花雨》。

《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桂花和故乡的美。而寓情于物是本文创作的一个特点。教学时,要让学生透过“桂花”看到“故乡”,透过“物”看到“情”,寓情于物的写法就会在悄然之间融入学生的认知中。

一、整合生活,确定匹配的情感基调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更是理解文本内容、探寻内在脉络、体悟内在情感的重要窗口。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课题可以视为一个着力的支架。学生在做好预习和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对课题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就有了更为深入而准确的把握。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导入方法,尝试以句式训练的方式展开。

比如根据课文中“可以做成桂花糕”这一信息,创编句式:“桂花糕,桂花做的糕,有花也有糕,花在糕里!”让学生朗读后,再围绕文本内容展开仿照练说。比如:桂花饼,桂花做的饼,有花也有饼,花在饼里!桂花糖,桂花做的糖,有花也有糖,花在糖里!……当学生将题目中的“桂花”,与桂花糕、桂花雨、桂花酥、桂花糖等关联后,教师出示课题“桂花雨”,并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在对比中感受题目所蕴藏的浓浓诗意。最后,提出问题:课文描写了一系列与桂花相关的事物,为什么单单用“桂花雨”作为题目呢?

教学时,教师摒弃了传统的策略,充分尊重学生整体阅读课文的学情,以模仿句式的方式,既考察了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又提供了历练语言、内化句式的契机;与课文中的事物对比,也可以激活学生对美感的追寻,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二、统整把握,体悟真挚的作者情感

纵观整篇课文,桂花既是描写的对象,也是架构和推动课文内容的线索。题目中的“桂花雨”,作为与桂花相关的事物之一,在课文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教师不妨组织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从字面上看,这段话不难理解,但从寓情于物的写作方法审视,如何体悟其中的情感,就成了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板块:

首先,是读。“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很多情感,作者都不会和盘托出,而是蕴藏在字里行间。教师要设置不同层次的导读,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入到语言文字中。第一遍导读:“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从中感受作者的失望之情。“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通过对摇桂花情景的渲染,感受作者摇桂花时的意外惊喜。第二遍导读:“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想象作者摇桂花时的动作和场景,感受内心的兴奋、激动之情。

其次,是悟。三层引导,透过语言文字表层的藩篱,逐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对童年时代的“我”形成了初步的感性认知。但这一认知相对零散,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朝着前方再度迈进:“从这段描写摇桂花的语段中,看到了童年的‘我是怎样的?”根据学生的认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带着不同的理解朗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由此一来,原本机械的文字,变为鲜活的画面,教师相机组织学生运用语言描述“真像下雨”,哪里像下雨呢?着重指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场景:桂花的花瓣,从空中飘飘洒洒地落下,花瓣是那么细、那么密,如同柔和的春雨,轻柔地触摸着人的脸庞;“好香的雨”,想象桂花的香气在空中弥漫,进一步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再次,是延。事实上,课文中类似于这样赞美桂花的语句,不在少数。有了这一典型的语句作为支撑,教师就可以采用由扶到放的原则,组织学生圈画出其他赞美桂花的语句,说说自己所体会到的情感,为童年的桂花增添浓郁的一笔。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按部就班依序教学,而是从题目入手,借助“桂花雨”和“摇桂花”的语段,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赞美之情,并对整篇课文的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将原本散落四处的丰富情感统整聚合,通过桂花这一载体,理解作者的内在情感。

三、直抵内核,洞察丰富的内在意蕴

散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有的可以直接从语言文字中汲取,有的并没有在文本中直接呈现,需要补充创作的背景资料。在上述板块学习中,学生已经从语言文字表层的信息感受到蕴藏其中的情感,但其中深层的情感意蕴,是需要深入理解课文才可以感受出来的。

鉴于此,教师可以呈现作者琦君的生平资料,并组织学生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留予他年说梦痕》,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作者不仅表达了童年时代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更融入了创作时的不舍与怀念之情。但怎样才能让学生实现从“赞赏”向“怀念”的升级呢?

作者出示两个描写家乡的语句。句一: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句二: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写桂花,不离家乡;写家乡,又不离桂花之香。紧扣 “浸”等关键词语,让读者感受了整个村庄,完全被桂花香味所包裹、所覆盖的场景,这意味着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与赞赏之情,已经都渗透在童年故乡的每一个角落。这两句中,一句是“不说香飘十里”,一句是“那才是香飘十里”。很明显,杭州小山的桂花香味更胜一筹,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文中作者的母亲,却偏偏不顾事实,说出了有悖常理的一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字面意思的理解不足以真正把握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对于这两句话的教学,教师要将学生的认知逐步向着语句的内核迈进。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教学层次:首先,从表象走向内在。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在母亲心目中,真的是在比桂花香吗?借助这一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这句话中的桂花,只是童年家乡的代表。正所谓“爱屋及乌”,母亲对家乡充满了独特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寄托在了桂花上。由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看成课文中的母亲,以解构的方式,理解母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其次,从文本出发领悟。在所有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故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杜甫曾说“月是故乡明”,教师可以选择典型事物,组织学生说:草是(   ),酒是(   ),人是(   ),情是(   )……而后再次出示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最后,从文本中提炼方法。在教学结束之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概括课文内容,继而提炼作者的情感方向和特征,认识到桂花是作者思念童年、怀念家乡的寄托,并顺势点化:将某种情寄寓在一个具体的事物上,这种写法叫作寓情于物。由此,教师再拓展琦君的散文《春酒》。

纵观这个教学设计,教师将寓情于物作为教学的核心要点,没有在一开始就煞有介事地展开教学,而是依循作者的创作“文路”,尊重学生的内在“学路”,设置巧妙的“教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将寓情于物的写作方法,直观、鲜明、自然地展现出来。

在学习中,学生不仅积累了标签式的名词,更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明晰了寓情于物写法的要义,为写作方法的积累和豐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市长乐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

猜你喜欢
桂花家乡题目
桂花
做桂花糕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桂花蒸
打桂花
追根求源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