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内在矛盾,巧妙落实语文要素

2023-05-30 21:26黄晓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3期
关键词:老舍小猫语句

黄晓平

老舍先生的《猫》绝对是经典之作。但教材选入这篇课文时,在结构上做了一定的调整:首先,原文的第一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单独成段,凸显总起意味。其次,介于大猫和小猫之间,增加了一个语段,“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有着鲜明的过渡意味。由此可见,前一句话重在强调“古怪”,调整之后覆盖全篇,而后一句话重在突出“可爱”。将“古怪”置放于比“可爱”更重要的位置上,调整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从一个维度向另一个维度衔接。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来看,似乎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又应该是重点。那教学这篇课文,究竟是该着力于“可爱”层面,还是该聚焦于“古怪”的性格上呢?

一、立足作者立场,把握创作背景

文本解读,不能凭借自己的意愿从单维度展开,而需要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入手,突破解读的障碍。

《猫》这篇课文是一篇状物散文,描述的是老舍的家猫。在全文中,老舍先生对猫的特点进行了全方位描写,而节选进教材的部分,更是用直观、生动、准确的语言,将猫的古怪和可爱等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这篇课文之前,老舍先生已在不经意间,卷入到为社会鼓与呼的洪流之中,他也曾经为此痛苦或者彷徨过,这在课文中也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一丝丝痕迹。比如除了课文中描写小猫的“所过之处,枝折花落”等语句之外,原文中还出现了这样的描述:“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可是,你也爱花,这个矛盾就不易处理。”这一语句并没有出现在教材里,但也不难探寻出老舍先生蕴藏于语言中的矛盾和纠结。

根据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在《我的父亲老舍》一书中的描述,老舍先生对猫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不妨摘录其中的一些语句:“不过凡是谈到狗时,父亲都很尊重;而谈到猫,则常常是批评的。”“父亲对猫的看法是比较复杂的,绝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爱字去概括。”“他很爱猫,但又深知猫的毛病,故而常常嘲笑它们。”这是舒乙先生大量研读了父亲作品,并根据父亲常态化的生活习惯做出的最客观、最朴素的评价,对我们从作者视角研读这篇《猫》,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编者虽然有意识地将可爱作为猫的重要特点,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源头,但我们不能将古怪抛到文本之外。

二、关注内在联系,解构内在矛盾

既观照“可爱”,又联系“古怪”,对于学生理解而言无疑是有难度的,甚至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从字面意思来看,“古怪”侧重于反复无常,让人无法理解,而“可爱”则是让人喜爱,甚至值得被喜欢的意思,很多学生很容易就能从“可爱”感受到作者蕴藏其中的情感,却很难把握“古怪”的内在本质,难以将其与“可爱”整合,作为猫的核心品质。

从这个角度来阅读和审视文本中古怪和可爱之间的关系,就会呈现完全不同的状态。作者为了凸显猫的可爱采用对比的策略,写猫一系列矛盾的言行,比如“尽职”是褒义的一面,而“贪玩”是贬义的一面,猫古怪的特点就凸显出来了。这样的表达,可以说贯穿整篇课文。由此可以看出,在老舍先生的笔下,猫所表现出来的可爱一面,是构建、组成古怪个性的一个方面,而与“可爱”相对的,肯定还存在着“非可爱”的一面。这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难以形成古怪的特性。

不仅于此,课文中还存在着一种相对隐性的关系。在课文的过渡性语句之前,作者着力表现猫的古怪,而在过渡段之后,则是重点展现小猫的可爱。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解读定位,主要就在于编者所增设的过渡性语句,以过渡句作为临界点将两个核心特点进行划分。其实并非如此,文章的后半段描写小猫时,虽然采用的方法与前半段描写老猫时的不同,但在言语中却隐藏着这些原本可爱的小猫,将来可能有变得古怪的倾向。比如这些小猫的淘气、耍个没完没了、胆子越来越大、花盆里摔跤等,就如同儿童一样,由于年龄还小,现在的调皮与淘气,着实有可爱一面,但随着年龄增大,这些淘气将成为古怪的种子。由此则可以推断,作者之所以在后半段着力描写小猫的可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暗示大猫形成古怪个性的根源。

鉴于此,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猫的可爱,更需要关注猫的古怪,而教学“可爱”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凸显猫的“古怪”。

三、基于整体解读,落实语文要素

基于上述解读,如何融通编者编排用意以及教师个性化的解读,从而将本单元“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语文要素落实到位,并借此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呢?教师可以设置具有进阶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加以落实。

其一,朗读课文,关注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现猫的可爱。重点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圈画出描写猫可爱的词句,并依照老猫和小猫的不同方面展开描写,比如:描写大猫的有尽职、乖巧、温柔可亲、勇猛等,而描寫小猫的则有淘气、不怕摔跟头、生气勃勃等,同时组织学生朗读和评议这些关键性语句,感受作者蕴藏其中的喜爱之情。

其二,朗读课文,捕捉猫和小猫可爱的对立面,展开思考。作者既然喜爱猫,为什么还要描写猫可爱的对立面呢?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生活的原始经验,将描写猫可爱的语句圈画出来,并集中罗列,比如:不高兴、贪玩、什么都怕……而为什么要写这些与可爱相对的一面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比如:生活中的一个人就算再出色,也会有不足或者缺点。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正是这样的缺点,让人物的特点更加全面、更加真实、更加可信。这既是老舍先生眼中猫可爱的一面,同时也是猫个性古怪的真实体验。

其三,品读课文,感受、积累并运用课文中表达古怪的写作方法。作者老舍是运用语言文字的高手,被誉为“人民教育家”。在第2自然段中,老舍先生更是将这种个性特点表现得尤为鲜明,将乖巧、贪玩和尽职整合在同一个语段中展开描写。巧妙地将“尽职”置放在语段的中间,成为“乖巧”和“贪玩”的转折点,从原本的贪玩到后来的尽职,则又完成了一次质变。这样的转变和质变,老舍先生全部都采用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口语化表达,在“说它……吧,可是它又……”的句式中将猫完全相反的个性特点展现得真实、鲜明而又自然,也将自己对猫的情感蕴藏在这样的文字和句式结构之中。整篇课文,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却分明、真实而又浓郁地展现在每一个读者的意识之中。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学生解决了描写动物特点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教学老舍先生的这篇《猫》,

教师不能将思维局限在单纯理解可爱的层面上,而需要统整把握猫可爱与古怪之间的关系,从中窥探作者的内在情感,洞察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巧妙地把握阅读与表达之间的勾连点,切切实实地推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

猜你喜欢
老舍小猫语句
北平的秋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重点:语句衔接
老舍的求婚
小猫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