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课后资料袋的运用初探

2020-09-30 06:46朱文雅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爬山虎资料教学资源

朱文雅

在统编教材中,从三年级起“资料袋”时不时地出现在课文后面,既有文字介绍又有图文结合,是语文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把握课文内容,尤其是在“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的学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用好课文后面出现的“资料袋”,而且还要根据课文学习的需要,自主在课外寻找相关的资料来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认识和发挥“资料袋”作为教学资源的作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的语言和表达呢?

一、研读“资料袋”来明晰教学价值

小学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资料袋”一般出现在课后的最后位置上,图标设计成“资料袋”的样式,其实质就是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的有效资料。在统编教材中一共出现了16次“资料袋”,主要是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家作品有5次,介绍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背景等内容有11次,如珍稀动植物的介绍、科学知识的介绍,还有与课文相关人物以及书籍的介绍等。

“资料袋”虽然只是一种教学资源,但也是课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同样需要关注“资料袋”的编写意图,毕竟多数课文中都没有出现“资料袋”。一篇课文后面出现了独特的“资料袋”肯定有它独特的作用在其中,需要教师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作出适宜的解读。一些介绍作者“资料袋”的内容很简单,但却能够为学生学习课文之后,继续了解作者提供了方向和路径,如《花的学校》之后的资料袋。有些“资料袋”是对文本中的重点、难点处作出一些关键性的解说,让学生在“资料袋”的帮助下获得难点突破的方法,如《观潮》课后的资料袋。还有的“资料袋”可以作为课外搜集资料的范本,给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搜集、整理资料提供示范,如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中的“资料袋”,引导学生围绕“知音”搜集、整理资料,让学生“资料袋”的指引下,学会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的综合性学习,为自主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二、借助“资料袋”来引发阅读期待

“资料袋”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出现的位置比较靠后,一些学生读课文时往往读完最后一句话就回到课文开头去,以至于不看“资料袋”的具体内容。教学时,针对这种情形,需要教师抓住“资料袋”来创设与课文内容学习相关的悬念,吸引学生去关注“资料袋”,激发学生阅读“资料袋”内容,并能够从“资料袋”中获取学习课文所必须的知识和方法,或者理解课文思想所需要的铺垫。这样就可以借助“资料袋”来引发学生对整个课文的阅读期待,进而为课文的学习造势。

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课后出现有“资料袋”,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资料袋”,内容属于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背景,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出现了课文中提到的几个少数民族,主要体现其服饰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出示“资料袋”中隐去文字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如果有猜对的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之后出示民族名称让学生图文对照说说这些民族在服饰上有哪些新鲜感(暗中对应课文学习的语文要素)。在此基础上,教师进入课文导入谈话:“我们国家是个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余属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多半聚居在边疆地区,想不想知道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在什么样的学校里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呢?”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虽然没有直接介绍“资料袋”在学习中要如何使用,但已经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从“资料袋”中来获取学习课文的一些重要信息,并且利用“资料袋”把学生引入到新课文的学习之中,使学生有效关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元素。

三、利用“资料袋”来组织实践活动

课文学习离不开语言实践活动,以此让学生连通课内课外阅读,形成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利用“资料袋”中提供的信息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形式的训练,在多种形式综合运用的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慢慢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从努力学会走向独立会学。

如《观潮》(四年级上册第1课)课后的“资料袋”是典型的图文结合式,图是杭州湾地图,文是重点介绍杭州湾的特点与形成大潮的关系。教师在教学第4自然段课文描写大潮的壮观景象时,可以抓住“两丈多高的水墙”“山崩地裂”的声音等,让学生阅读“资料袋”内容,想清楚浪潮怎么一下子会涨那么高,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会那么巨大,并学着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进行表达。学生经过联想和想象,在找出了课文和资料袋之间的联系后,即使远离钱塘江大潮,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这样写道:“海水从100千米宽的江面涌入,最后汇入只有3千米宽的地方,横向上缩小了30多倍,自然就要向纵向上飞涨,两丈多高就是江水在玩堆叠游戏一般,并没有疯玩呢。加上杭州湾是个大喇叭,那么高的浪花像一个超级巨掌拍在大喇叭里,会发出多么可怕的响声,不震聋耳朵才怪呢。”在这样的表达实践中,学生充分运用了“资料袋”提供的信息资源,合理地表达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直接显示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四、自创“资料袋”来提升语文素养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这种例子的特点除了我们经常说的语言文字运用方面之外,还有许多方面都有体现,比如“资料袋”的出现。教材受篇幅及语文要素训练安排等因素的限制,有些需要掌握的资料并没有用“资料袋”的形式加以呈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例子,通过收集整理有助于课文学习的资料,来自主创设“资料袋”。这样的学习,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举措。

如《爬山虎的脚》(四年级上册第10课)课后有“资料袋”,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持续观察方法进行相关记录,形成观察日记。但从题目到重点内容“爬山虎的脚”到底是如何能够爬上墙的秘密,课文中并没有说明白,而这也是学生非常想知道的知识内容。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创“资料袋”来解决问题。首先,当然需要查找(从图书或网络)相关资料,再分析整理资料,最后仿照教材的样子编写“资料袋”。有个学习小组呈现的“资料袋”是:“爬山虎的脚在接触到墙壁或其他物体后,细丝的顶端就由丝条状变成了小圆片,周围有一种紫红的粘稠物‘溢出,这种紫红色溢出物质就是爬山虎的细丝一样的腳上分泌出的一种偏酸性的粘液,它同墙体中的石灰质等盐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就产生像粘合剂一样的效果。”这样自创的“资料袋”对于学生学习《爬山虎的脚》是十分有效的补充。

总而言之,对“资料袋”这一教学资源的运用,需要教师充分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在课堂上灵活处理,既要与课文教学形成有机联系,又要发挥“资料袋”的独特作用,使“资料袋”真正融入到学生的语文学习之中去。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和平中心小学(244102)

猜你喜欢
爬山虎资料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爬山虎
爬山虎
爬山虎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