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新课标、新课改认识与落实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的价值也愈发清晰,即语文课堂教学应突出体现语文教学的语言价值和育人价值。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涌现出了诸多教学方法指导性和理论探索性著作。其中由任翔编著、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育新论》一书,从教学场域构建、发掘育人价值、落实具体目标、促进终身成长等几方面对语文教学的价值定位及其实现作出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具体如下:
第一,积极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场域。作者指出,在语文教育中,师生皆为学习主体,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则需要多渠道地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场域,观照学生的权利和自由,满足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要。例如,教学抒情性诗歌、散文时,应以“教师同步参与式指导”的方法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实际和学习需要出发,选择学习主题、确定学习内容、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选择学习主题及表达交流的意义和价值,以“立言”来“树人”。
第二,努力发掘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认识语文课堂教学对陶冶学生性情、建构精神品质、培养高尚情操的重要性。作者指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本质上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师应当善用这种互动,努力与学生产生“共振”。例如,在教学诸子百家和古代诗歌时,教师应当串联不同观点,组织学生展开对话,使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思想的来源背景、形成原因等,再引导学生对照现当代主流思想,赋予古代思想以新的时代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认真落实新课标中的学习目标。针对新课标落实中的难点和重点,该书给出如下教学建议:语文教学具有篇目个案的唯一性及教师设计的唯一性、特殊性和生成性,教师应对此有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丰富课堂设计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开展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爱学”“乐学”。例如,在教学多角色文本时,教师至少应当组织分角色朗读;对于新闻资讯稿件的写作教学,则建议教师针对某一热点或特定主题举办写作比赛。同时该书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拆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悟,多读多思多实践,从而在积累生活体验的同时,提高语文能力,积淀语文素养。
第四,着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作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生命完整性建构”,尽量使学生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相统一;并且着重强调语文教育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精神、生命的生长和提升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自觉自为的学习过程。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需要教师耐下心来,“静待花开”,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学生有方向、有方法、成习惯、成系统地进行语文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总体而言,该书逻辑清晰、结构分明,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同时又充满人文情怀。它既有对语文教育观念性、理论性问题的阐述,也有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深入浅出,为新课改背景下一線语文教师的教学革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王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