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茁 温小娟 陈冠男
【摘要】近年来,“考古热”蔚为风潮,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等,不断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屡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加速转型,熟练运用新媒体产品方式和传播规律,更好地搭建起公众与考古之间的桥梁,进一步打通考古专业性和媒体报道科普性、通俗性之间的壁垒,深化人民群众对考古成果的认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是媒体面临的新课题。结合工作经验以及河南重大考古新闻报道实践进行探讨,以期为融媒体时代做好考古报道提供借鉴,促进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考古报道;河南考古;融媒產品;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主要依靠考古成果来建构,即使是有文字记载以后的文明史,也需要通过考古工作来参考、印证、丰富和完善。[1]
河南是文物大省、考古强省,考古研究工作长期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河南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文化研究的“重镇”,一系列重要考古新发现的揭露,不断用实证补齐中华文明史的缺环。近年来,随着群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程度不断提升,人们对以考古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关注度日益提高。对于普通受众而言,考古专业性强、神秘感强、文化属性强,这就要求新闻媒体承担起文化传播职责,搭建起考古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在融媒体背景下,我国的媒体生态与传播格局深刻改变,信息传播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交互化等特征。河南日报社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考古报道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提升受众意识、拓宽传播渠道,在纷繁复杂的考古现场准确寻找新闻点,“纸端”“指端”两端发力,推出海报、长图、H5、短视频等融媒产品,兼具专业性、趣味性、故事性,并通过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众化、交互化、立体化传播,让河南考古发掘成果广为人知,基本实现了单次考古报道有亮点,重大考古项目报道出圈出彩,让“河南考古”形成知名IP、流量洼地,不断走入全国人民视野,圈粉无数。
一、考古报道要体现专业性、故事性、权威性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考古发掘的对象主要是古人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寻常事物,包括墓葬、祭祀、城址、手工作坊以及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古代遗物遗迹,这些历史的碎片,难以呈现为背景明确、首尾完整的具体事件。而考古报道面向的对象是普通公众,需要记者深入采访挖掘,把专业的考古工作报告和成果报告转化成新闻和传播的语言,将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尽量准确还原到具体的历史时空和背景中,通过“以今例古”的叙述技巧,将考古成果与现代人的情感、趣味、思想建立起有效连接,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为公众所喜闻乐见,能引发公众的兴趣和广泛关注。
专业性。通常,考古重大发现印证的是历史文献记载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或历史进程中关键转折点等,考古报道也常以此为切入点,阐述清楚古遗址、古墓葬性质、年代、生活生产方式等“硬核知识”。通过新闻报道传播呈现考古活动,对相关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工作人员都提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求。河南作为全国文物大省、考古强省,河南日报社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在几十年的工作积累中,形成了一支长年负责考古报道、具备一定考古专业素养的编辑记者队伍。其中既有考古专业科班出身的记者,也有数十年跟踪报道考古线口的记者编辑,他们专门负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文化研究等重大考古项目和日常考古报道任务。
专业的考古记者是怎样炼成的?以《河南日报》为例,线口记者与考古项目负责人建立了良好的常态化互动关系,长期关注追踪重点遗址、重要考古线索,定期深入考古工地蹲点采访、随时寻找新闻报道和传播的“爆点”。同时,注重考古学、历史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一旦遇到最新的重要考古发现,能迅速从专业术语中找到切入点,提炼报道主题。如此,记者才能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利用社交媒体传播快、覆盖广等特性,作为首发渠道及时发布权威、专业、准确的考古报道,第一时间满足受众对考古现场的信息需求。以2022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平台发布的开封州桥遗址重大考古新发现为例,《河南日报》客户端率先推出《重大发现!北宋东京城州桥重见天日》,《河南日报》、《大河报》、顶端新闻相关微博平台话题做到微博、短视频平台热搜全覆盖。
故事性。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及其学术成果,是讲好故事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好故事本身。讲好考古故事,是让考古报道“抓人”的关键点。这需要从众多材料及考古人员讲述中捕捉“新闻点”,穿越古今,透物见人。这里仍以开封州桥遗址新发现为例,此次宋代汴河石刻壁画的发现,印证了《东京梦华录》所载:“州桥正对大内御街……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河南日报社系列媒体从人们耳熟能详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以及千年来留下的名篇诗句中,提炼出关于“北宋东京的桥”“东京烟火气”“汴京八景”等与人们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关键词,用海报、动画、H5等方式引发受众兴趣及广泛讨论,让千年州桥遗址的考古成果深入人心。
权威性。当下,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以其渠道广泛、传播更快、形式多变的方式成为信息生产的主体,但传统媒体依然以其严谨性、准确性、权威性等特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逢有重大考古新发现,《河南日报》总是不惜版面浓墨重彩呈现,以独具匠心的创新设计,或头版呈现,或以特刊、连版刊发,先后推出了《文明之光 生生不息》《走近二里头执钥者》《考古知今·透过文物看河南》等一系列获得考古界认可的权威性考古新闻稿件、深度透视稿件等。2021年10月18日,《河南日报》采用连版形式来呈现仰韶文化发现百年暨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纪念大会召开的相关报道,当天的版面围绕“仰韶文化点亮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这一定位展开,贯穿连版的创意图表,以河南考古大事记来串联历史脉络,以若隐若现的青峰远山铺底,用青铜牌饰、卜甲等典型文物符号定位重要历史节点,匠心独运,古色古香。这些创意十足的手绘连版特刊对河南百年考古历程、考古成就、考古先驱、考古科研成果作了详细的报道,让受众一眼看懂五千年中华文明画卷,印象深刻。
二、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融媒产品
媒体融合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在考古报道融媒产品打造上,河南日报社根据受众需求,通过特刊、视频、直播、海报、互动小游戏等产品提供沉浸式、穿越感核心体验,让受众可感可触,倾心点赞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一)融媒产品主要呈现形式
2021年,仰韶文化发现百年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纪念大会在河南三门峡举行,这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双百年”盛典,注定要载入史册,也必然是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重大主题。一向在考古报道中跑在第一方阵的河南日报,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本土举办的重大主题报道。
机制创新,重大主题报道项目化。2021年6月,河南日报社整合旗下所有媒体的文化报道力量,打破各部门、二级单位之间的行政管理壁垒,以揭榜挂帅方式,成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仰韶文化项目组”,推动传统媒体报道进行创新、转型。来自《河南日报》、《大河报》、顶端新闻的编辑记者成为项目创意核心力量,大家都清醒认识到,这次报道不能再拘泥于传统报纸,必须推陈出新,借助融媒手段创作生产出为公众所喜闻乐见的融媒产品,引领公众重新认识和理解考古。
精心策划,创意表达。“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仰韶文化项目组”着眼河南乃至全国各地百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进行全面梳理总结,从互动性、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视听感受等方面入手,生产创作了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融媒产品,包括《穿越5000年做个仰韶人》H5答题小游戏、条漫微信产品《河南土,不土》、短视频《仰韶玫瑰花开中国》、原创MV《寻找》《一个叫“考古队”的人》等,令人眼前一亮。
内容为王,呈现不断创新。虽然融媒产品表现方式灵活多样,但内容为王是根本,成功的融媒产品必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比如,条漫微信产品《河南土,不土》,以逆向思维方式,用自嘲的口吻,为河南“土”翻案,打破舆论的刻板印象,告诉大家我们的数千年文明都是在这一抔土中孕育、繁荣和发展,这是中国最早、最牛、最硬核的土。该微信产品一经推出便迅速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广泛转发,与河南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共同发布后,24小时就达到10万+的阅读量。运用3D建模、VR技术制作的短视频《仰韶玫瑰花开中国》,立体直观,帮助受众直观感受考古现场魅力,弥补受众信息盲点,在《河南日报》视频号、抖音号率先推出,以精良大气的制作获得广泛赞誉,被央视节目直接拿去使用;微博话题#5000年前仰韶玫瑰长这样#登上微博全国热榜,阅读量为1070.7万。以河南考古队员为主角的MV《一个叫“考古队”的人》,用年轻人喜欢的说唱方式,引发全网对考古事业的关注。
逢大事要有大格局、大视野。仰韶文化百年、中国考古百年,以纪念百年中国考古为主题的原创MV《寻找》没有局限于河南考古,而是放眼全國,充分展现了1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工作者,用一项项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筑牢中华民族的自信根基。以此设置的微博话题#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获得中央网信办的推荐,在全国热榜置顶24小时,阅读量达1.4亿。在此次考古重大主题报道中,河南日报社有力地发挥了党报舆论引领作用,形成了强大“破圈”宣传声势,充分展现了河南作为文物大省、考古强省的独特文化魅力,也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底气、骨气、勇气。
(二)从专业考古中提取有效元素,设置有趣话题,吸引公众互动
在海量化、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在进行考古报道时须设置有趣话题引发人们的好奇心,才能吸引公众的注意与互动。这就需要记者编辑既要关照考古的专业态度,又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要从枯燥的专业考古静态术语中,通过对考古成果中恢弘城址、精美器物等这些令观众感兴趣的“物”的剖析,让观众感叹上古奇观。[2]比如,河南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河南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铸币厂#、#河南发现3万年前现代人头骨#、#河南发现唐太平公主豪宅#等话题,话题精心设置的关键词有“3万年”“现代人头骨”“唐朝”“公主”“豪宅”等,引发了人们高度关注,自然吸引铺天盖地的转发和讨论,阅读量分别突破6054万、7571万、1.5亿。考古报道热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考古人的因素同样受人关注。这就要求在报道中充分把握受众想要了解现实中考古人的需要,展示考古工作者常年奋战在田野考古一线,以工地为家、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工作的真实状态。#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话题及视频的推出,正是反映了百年来一代代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披肝沥胆、筚路蓝缕的田野考古真实经历,可感、可亲、可敬。
三、开拓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融媒产品,如果没有传播,就没有影响力。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具有天然的传播优势,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公众快速获取考古信息的新渠道。因此,作为主流媒体,必须树立运营思维,开拓多元化传播渠道,壮大网络舆论阵地的主导权。
(一)对内整合,新媒体平台全覆盖
在历次考古报道中,在河南日报社大河云融媒机制指挥下,基本形成了固定的传播运营手段——由《河南日报》首发,河南日报社全媒体全平台共同推送,实现了抢占时效性兼顾延续性。从报道实践来看,在第三方平台传播的时效性领先优势明显,突出新闻性注重表达多样化,通过微博“主话题+分话题”的方式,做到了传播覆盖面最大化。
2022年9月16日,郑州商城遗址首次发现商代中期的金覆面,自然而然让人联想到三星堆的“金面具”,《河南日报》抓住这一“爆点”,在河南日报客户端、微博平台相继发布#郑州商城贵族墓葬首次发现金面罩#、#郑州商城金面罩与三星堆有关系吗#等消息,河南日报社旗下顶端、《大河报》、大河网、《河南手机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法制报》、大河财立方等全媒体随即共推共发,#郑州商城贵族墓葬首次发现金面罩#这一话题迅速登上全国热搜榜34名,在朋友圈也形成刷屏之势,全网阅读量达3000万+。同时,这一考古消息还上榜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多个平台热榜。
(二)对外联合,与考古大V联动,放大传播效果
作为公众机构媒体,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必须放下传统媒体高高在上的身段,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规律,整合网络自媒体为我所用、共同发声,让正能量占领网络主阵地。
“考古热”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催生了一批致力于传播、普及考古知识的考古大V,吸引了一大批日活度非常高的文博铁杆粉丝。这是互联网上一支看不见却不可低估的队伍。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与这些能量大V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河南日报》设置的话题,经过联动传播,迅速起到立竿见影的传播效果。不管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仰韶百年考古百年、中华文明探源的河南力量等重大主题报道,还是开封州桥遗址、二里头遗址、黄山遗址等重要考古发现的报道,河南日报官微与@河南考古、@考古小队长、@考古观察猿、@王朝的废墟、@考古的叔叔等考古大V及时互动共推,加上河南日报社旗下培育的自媒体号共同助力,让河南考古报道屡登全国大热搜。
(三)打造全系列产品生产链条,一站式满足受众需求
单兵作战与整装集成,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的最大区别。经过这两年的探索,在内部整合与外部联合的共同策动下,河南日报社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纸媒、视频、海报、互动游戏、传播一体化运作的生产链条,各媒体原有的各自圈地、各自为战向长板集成、握指成拳转变,一站式满足受众各种需求。
比如,根据开封州桥遗址重大考古成果,《河南日报》依靠专业记者编辑创作的《东京梦华 诗韵开封》诗词海报延展着州桥遗址的文化内涵;顶端新闻依靠直播创意团队推出直播《州桥遗梦 一眼千年》,获得央视网以及知乎平台的首页推荐,其主打的3D建模创意视频《州桥来鹤》,让千年文物活起来、动起来,遗址石刻壁画中的仙鹤一飞冲天,带领受众以第一视角开启穿越之旅,回归千年前大宋繁华之地。借助《州桥来鹤》的视频热度,顶端新闻还推出宣介鹤形象的各种文创产品,大受好评。《大河报》以50秒穿越1000年前世界十字路口为创意,通过对石刻壁画的立体扫描,用技术手段使壁画图案光彩夺目、活灵活现,营造出一种沉浸式体验。大河网除了建立《开封州桥 东京梦华》专题进行全面分析解读外,还通过H5小游戏《州桥考古总动员》,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参与考古发掘,增强与受众的互动。这一系列有创意、有内涵,又具有交互式、沉浸式的融媒产品发布后获得了多方好评。
(四)塑造品牌专栏,提升影响力
长久来看,一时的流量热度在吸引大量受众后,若想长久留住受众还需要打造更强的特色品牌,让受众对机构媒体推出的产品有所期待、有所盼望。除了新闻性考古报道,2022年以来,《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客户端分别推出了固定专栏《考古知今·透过文物看河南》《指尖上的国宝》,憑借原创、深度的内容及独特呈现方式,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优质内容更吸引不少出版社抛来“橄榄枝”。同时,根据每期专栏内容,运用“纸端”“指端”两端共同发力,在三方平台设置话题广泛传播,再引流量回纸媒,形成两端良性互动。《考古知今·透过文物看河南》栏目稿件见报后,除在河南日报客户端同步更新外,还根据不同稿件内容,在微博设置了#河南发现中华第一铲#、#甲骨文只有河南有吗#、#河南小麦不小#等多个话题,纷纷登上热搜,话题总阅读量破亿。
每周二、周五刊播的互动新媒体产品——《指尖上的国宝》,目前已刊播近60期。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栏目,已经在读者中形成阅读期待,那些收藏在博物馆里、库房中的文物在人们的指尖“活”起来,可随时随地把玩、观赏,在网上打造了永不闭馆的博物馆。同时,根据每期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微博设置话题进行传播,目前累计阅读量突破4000万。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培育具有中原地方特色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原文化品牌,拓展文化对外交流渠道,让中原地区成为传播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3],也是新时代媒体人的担当。在做好内宣的同时,《河南日报》依托海外传播中心、大河网双语频道等自有两大外宣平台,把具有河南特色的考古报道不断向海外传播,《百年现代考古学·河南当惊世界殊》《追寻“夏”的轨迹》等通过双语播报走向世界。报道结合融媒体时代传播生态变化和受众需求,采取双语图文为主、动画短视频为辅的传播形式,将重要观点、主题进行可视化传播,巧妙提升稿件的画面感和层次感,使之易传播、更有效。流畅的英文播音,加上“硬核内容”,相关报道以海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和易于理解的语言,通过海外传播中心、大河网双语频道等外宣平台进行全方位推送,引发了大量网友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追寻“夏”的轨迹》11期双语播报在国际传播平台推特上的曝光量已达7033万次。《百年现代考古学·河南当惊世界殊》七期双语系列报道累计点击量超过6800万,向世界展示了中原文化、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考古工作承担着研究中华文明史、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的使命。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在全国考古工作中承担着重任。因此,《河南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应牢牢占据舆论阵地主导权,发出考古报道最权威的声音,依托新媒体手段及时准确地将重大考古成果传播给公众,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生产丰富多样的融媒产品,引领更多人在一项项考古发现中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魅力,汲取丰厚的文化滋养,筑牢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J].求是,2020(23).
[2]张婷.考古公开课的传播策略与文化认同建构[J].新闻爱好者,2021(6):65—67.
[3]盖伟.新媒体视阈下中原文化认同与传播机制探究[J].新闻爱好者,2018(9):31—34.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