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婷
[摘 要] 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围绕教材组织教学活动,已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但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是平面的、固化的,这与多维的、灵动的教学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章从几个教学实例出发,认为灵活应用教材,优化数学教学可从以下几点出发:拓展背景,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制造冲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改编教材,凸显知识核心价值.
[关键词] 教材;应用;知识;认知;优化
新课标提出,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应以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与发现,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标准与载体,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资源库”. 鉴于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教学价值,将静态教材激活成动态资源,引发学生有效探究,体验数学知识发现与再创造过程.
拓展背景,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观察发现,教材引出概念、定义、法则时,一般不会呈现其形成过程与产生背景,即使有,也比较简单,不会将其形成的全过程暴露出来,甚至有些关于概念的逻辑结构与思想方法也未能尽详. 当然,这并非编者的疏忽,而是每个概念、定理、法则的发现与证明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便于教材呈现.
因此,作为教师,应在研究学生与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化抽象为直观,让知识变得更具亲和力;应根据学情与教学内容,对教材加以拓展,让学生在课堂中感知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建构完整的认知体系奠定基础[1].
案例1 “零点存在定理”的教学
探究1:函数f(x)=x2+2x-1存在零点吗?若存在,是多少?
师:在数学发展历程中,大家都非常希望能用简单的方法求解高次方程,就像求解低次方程一样.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1824年,挪威一位数学家N.H.Abel证明出5次以上的方程没有根式解. 今天,我们是否有其他办法来判定一个函数有没有零点呢?
生1:从等价关系来看,借助函数图象的性质,即可知道函数是否存在零点.
探究2:如图1所示,这是某区域0~12时的气温变化图,若气温呈连续变化趋势,你们能否用两种曲线将本图补充成完整的函数图象?在此时间段内,有没有某一刻的温度是0 ℃?理由是什么?
教师设计以上两个探究活动,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大胆猜想与尝试. 随着多种方法的呈现,课堂探究热情达到了高潮,呈现出了意料之外的精彩:学生探究出了“零点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的结论——“区间内不但存在单一零点的函数图象,也存在多个零点的函数图象”. 笔者将典型的结论一一投影到电子白板上,供学生参考,如图2、图3所示.
探究3:若函数y=f(x)在区间[a,b]上存在f(a)f(b)<0,问该函数在(a,b)内是否一定存在零点?
探究活动中,学生提出:函数f(x)=于[-1,1]上,存在f(-1)·f(1)<0,但是f(x)=在(-1,1)内并不存在零点.
探究4:函数y=f(x)满足怎样的条件时,在区间(a,b)内存在零点?
随着以上探究活动的逐个完成,学生的思维也随着问题的深入深化,零点存在定理自然而然地暴露了出来. 此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将定理展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一个个探究活动自主获得. 环环相扣的探究活动与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得学生经历了一个由“形”到“数”的思维转化过程. 因此,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概念、定理、法则等的形成过程,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中体悟到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知识体系的建构.
制造冲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设计时,如何二次开发教材,从一个新的角度呈现教材的表达,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題. 将教材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学生,带给学生的只是被动接受,而换一种呈现手法,将问题的本质通过认知冲突的制造来呈现,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面前感知问题的本质,为创造力的形成奠定基础[2].
制造认知冲突的方法并不复杂,如将问题的程序稍加改动,让学生直面问题,激发学生产生“该怎么办”的想法. 疑问一旦产生,自然就会进入探索与探究的阶段.
案例2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教学
师:大家思考一下,你们能解出方程x2-2x-3=0①的解吗?
生2:可以,此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1和3.
师:很好,你们能解出方程x2-2x-2=0②的解吗?
生3:可以,借助求根公式,可获得方程有两个根,分别为1+和1-.
师:不错!那你们觉得方程lnx+2x-6=0③有解吗?(学生摇头)
师:方程③中的未知数有对数的真数,与我们之前接触过的多项式有着较大差异,方程③与方程①和方程②存在着质的区别,目前我们还没有学过什么公式用来求解方程③,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生4:回过头来观察前面两个可以求解的方程,它们存在的共同点是x为变量. 例如方程①,若将其左边理解为函数y=x2-2x-3,则此方程的根就是y值等于0时,自变量x的值.
师:很好!把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联系到一起进行思考,是一个新的思路,值得赞扬. 因此,借助函数的性质来探索方程的根是一件便捷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我们常用什么手段来研究函数性质的呢?
生5:常用的是观察函数图象,从直观中获得相关性质.
师:那我们是否可以借助函数图象来揭示方程根的情况呢?
生6:如图4所示,观察函数y=x2-2x-3的图象可以发现,其与x轴相交处的值就是函数值为0时自变量x的值(方程①的根),分别为3和-1.
师:不错,下面请大家作出方程②所对应函数的图象,并借助图象来揭露方程的根.
(学生自主画出图5)
师:观察图5,可以看出函数y=x2-2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的具体数值吗?
生7:从图象大约能看出根的近似值,但精确值无法确定. 当确定了方程的近似根后,则可明确方程的根所在区间,通过区间长度无限缩短的方法,即可无限逼近根的精确值.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被称为“二分法”,我们放在下一节课重点研究,大家课后可适当地加以了解.
综上发现,只要方程拥有实数根,即可从其对应函数的图象上获得根的大概区间,且图象与x轴的交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给它下了一个定义:针对函数y=f(x),将满足f(x)=0的实数x称为该函数的零点.
师:方程③的图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生8:好像无法直接作出y=lnx+2x-6的图象.
师:我们可以把方程转化为lnx= -2x+6,分别作出y=lnx,y=-2x+6的图象,如图6所示. 这样在y=lnx,y=-2x+6的图象中,交点的横坐标即我们所求方程的根.
于学生而言,方程③的呈现,成功地激起了他们的认知冲突. 显然,该方程与前面两个方程完全不一样,而且从原有的认知中也找不到相应的公式来求解. 为了突破这个难题,学生自然会在无所适从的时候加强思考力度,试图从各个途径去寻找突破口,此过程也是实现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智慧会随着思维深入而发展. 因此,将教材作为教学载体,通过对其呈现方式的改变,给学生制造认知冲突,不仅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改编教材,凸显知识核心价值
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一般经历“提出问题—猜想结论—论证猜想—知识应用”四个环节. 为了从根本上凸显知识的核心价值,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从这几个环节进行思考,争取将知识结构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暴露在学生思维的生长点处,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学习过程.
在教材编排时,需要考虑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认知过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支点,让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能获得良好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对核心知识产生深刻认识[3].
案例3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师:如图7所示,已知河堤背水坡的长度AB为6 m,为了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相关部门决定对背水坡的坡角进行加固,由75°加固到45°. 若该工程由你来设计,预算需要多少土方量.
生9:可以过点A作BC的垂线AE,E为垂足. 因为△DE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E=DE=6sin75°,BE=6cos75°,BD=6sin75°-6cos75°,所以S=×(6sin75°-6cos75°)6sin75°,因此需要分别求出sin75°,cos75°的值.
师:我们都知道,sin75°可由cos75°推导而来,因此我们的目标只要求出cos75°的值即可,该怎么求呢?
生10:可以将75°拆分成“30°+45°”,列式为cos75°=cos(30°+45°).
师:这个想法确实有一定道理,将未知的数拆分成已知的数量关系来表达,是数学探索的主要方式之一. 现在的问题是cos(30°+45°)的计算方式,若将这个有特殊值的式子一般化,可怎么表达?
生11:可表达为cos(α+β),但不会解开.
师:当我们面临一个无计可施的式子时,最常用的一种解决办法就是代入特殊值进行运算,通过多次特殊值的试验结论来获得猜想,再验证这个猜想,从而获得明确的结论. 那么本题该从何处入手呢?
生12:我们可以尝试赋予α特殊值,如分别取α的值为,π,π,2π,从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出发,可得以下几个式子:cos
+β
=-sinβ,cos(π+β)=-cosβ,cos
+β
=sinβ,cos(2π+β)=cosβ.
師:通过以上几个特殊值的“投石问路”,并借助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得到了相应的结论,那么在建构cos(α+β)这个表达式时能看出什么?
生13:能看出cos(α+β)这个表达式的结构里,必定有sinβ和cosβ两个元素.
师:不错,除了能看出该表达式中必定有sinβ和cosβ两个元素外,还能看出其他元素吗?
生14:我觉得还有sinα和cosα两个元素.
师:理由呢?
生14:因为在cos(α+β)中,α,β呈对等性,当β的值分别取,π,π,2π时,就能获得生12所表述的类似结论,只是其中的α换成了β.
师:非常好!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表达式cos(α+β)的结构中,必定存在sinα,sinβ,cosα,cosβ等元素. 它们到底能构成什么样的运算结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大家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5:借助赋值法,将这四个元素加、乘都行不通,而且它们之间相除也行不通,由此我猜想:它的运算结构应该是部分元素相乘再相加.
师:这个说法让我有点糊涂,有没有哪位同学能表达得更加具体一些?
生16:我们一起来观察cos
+β
= -sinβ这个式子,若讨论的结论准确的话,那么cos
+β
的结构中必定也含有以下四个元素,分别为sinβ,sin=1,cosβ,cos=0,其中cos
+β
=-sinβ则代表着……
师:很棒!你验证了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完全相乘或相加所获得的结论要么为0,要么其中一项为1,但均非-sinβ这个结论. 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在于,根据cos
+β
= -sinβ需要研究的是sinβ,cosβ,0,1四個元素,怎么组合才可形成-sinβ呢?
生17:从常理出发,cos
+β
这个表达式应出现cosβ才对,没有出现的理由可能是cosβ和cos(=0)相乘;同理,出现-cosβ源于sinβ和sin(=1)相乘,且取了“-”号. 若没猜错的话,表达式应为cos
+β
=coscosβ-sinsinβ.
生18:同理,对cos(π+β)=-cosβ进行研究,获得表达式cos(π+β)=cosπcosβ-sinπsinβ.
师:从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9:将cos
+β
=coscosβ-sinsinβ,cos(π+β)=cosπcosβ-sinπsinβ一般化,可得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师:能将此表达式右边两项中的“-”号换成“+”号吗?
生20:若这么转化的话,则该式为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此式与向量数量积有联系.
师:非常好!你们能从这个角度来证明该式是成立的吗?
生21:因为角的正弦和余弦均可表示圆周式的周期运动,所以这些都是从单位圆抽象而来的结论. 如图8所示,从中不难发现P(cosα,sinα),P(cosβ,sinβ),·=
·cos(α-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通过这两个表达式,可确定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是成立的. 若将该式中的“β”换为“-β”,即可得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纵观此教学过程,教师并没有遵循教科书的流程,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推导出相关结论. 从中不难发现,教师在教材的应用上非常灵活,都以启发与激活学生思维为着手点,进行合理布局与设计,让学生自主获得核心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数学教育价值.
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一线教师,应学会挖掘它的隐性价值,灵活应用教材资源,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智慧,优化数学教学,让课堂在教材的激活应用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陶维林. 概念教学必须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平面向量的概念”的教学与反思[J]. 数学通报,2010,49(01):25-29+33.
[2] 喻平. 数学教学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林婷. 有效使用高中数学教材的几点思考[J].数学通报,2013,52(06):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