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间向量法破解立体几何线面角问题的探究

2023-05-30 16:18张健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立体几何

张健

[摘  要] 空间向量法是破解立体几何线面角问题的重要方法,可按照既定流程通解问题,具有一定的程序性,思维难度低. 文章对空间向量法的构建策略加以探究,并结合线面角的典型问题加以应用剖析,归纳总结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立体几何;线面角;空间向量法;极值条件;空间直角坐标系

问题综述

立体几何线面角问题是高中数学重要问题,在高考或模考中常作为压轴题出现,综合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与空间几何观. 突破该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一般方法,二是空间向量法. 前者侧重空间转换,后者程序性强,思维难度低. 下面结合考题,具体分析和探究空间向量法破解立体几何线面角问题的策略.

策略探究

空间向量法是解决立体几何线面角问题的重要方法,是主要通过空间向量的构建,利用向量分析立体几何线面角问题的一种方法. 其求解关键在于“四破”:第一,破“建坐标系”,根据题设条件构建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第二,破“求坐标系”,准确求解关键点的坐标;第三,破“推导法向量”,即推导出平面的法向量;第四,破“关系式推导”,即利用线面角关系式求角度. 具体求解時,可以按照如下思路来构建策略.

第一步,首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关键点的坐标;

第二步,求出异面直线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及平面的法向量坐标;

第三步,利用关系式进行推导,以图1所示的线面关系为例,直线AB与平面α相交于点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 若直线AB的方向向量为u,平面α的法向量为n,则sinθ=

cos〈u,n〉

=.

考题突破

高考立体几何线面角问题的条件多变,综合性强,需要把握线面关系,根据问题特征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下面结合2022年的高考真题具体讲解.

1. 题型1——常规条件下的线面角问题

常规条件下的线面角问题比较普通,题设条件一般,直接给定空间图形,在条件下求解线面角问题. 只需按照空间向量法的构建思路,建立坐标系,推导向量坐标,利用公式求解即可.

例1 (2022年全国甲卷理数第18题)在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CD∥AB, AD=DC=CB=1,AB=2,DP=.

(1)证明:BD⊥PA;

(2)求PD与平面P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分析 考题有两问,第(1)问为常规的两线垂直的证明,通过空间转化,在平面内证明两线垂直为关键;第(2)问为线面角问题,可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证明.

详解 在四边形ABCD中,作DE⊥AB于E,CF⊥AB于F,如图3所示. 因为CD∥AB, AD=DC=CB=1,AB=2,所以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则AE=BF=,故DE=,BD==,可得AD2+BD2=AB2,所以AD⊥BD. 因为PD⊥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PD⊥BD. 又PD∩AD=D,所以BD⊥平面PAD. 又PA⊂平面PAD,所以BD⊥PA.

(2)以点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4所示,则A(1,0,0),B(0,,0),P(0,0,),则=(-1,0,),=(0,-,),=(0,0,). 设平面PAB的法向量为n=(x,y,z),则n

·=-x+

z=0,

n

·

=-

y+z=0,取n=(,1,1),可得cos〈n,〉==,所以PD与平面P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评析 上述题目为传统的线面角问题,没有增设特殊条件,按照空间向量法的步骤求解即可. 解题的关键是注意串联上一问,把握“AD⊥BD”这一条件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

2.题型2——极值条件下的线面角问题

该类问题求解时需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讨论极值条件,确定极值情形;第二步,在极值情形下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解线面角问题.

例2 (2022年全国乙卷理数第18题)如图5所示,四面体ABCD中,AD⊥CD,AD=CD,∠ADB=∠BDC,E为AC的中点.

(1)证明:平面BED⊥平面ACD;

(2)设AB=BD=2,∠ACB=60°,点F在BD上,当△AFC的面积最小时,求CF与平面ABD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分析 本题有两问,第(1)问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探索条件即可求解;第(2)问为面积极值条件下的线面角问题,需要构建面积模型,确定极值情形,然后利用空间向量法求解.

详解 (1)已知AD⊥CD,点E为AC的中点,则DE⊥AC. 由条件可证△ABD≌△CBD,则AB=BC. 因为E为AC的中点,所以BE⊥AC. 又BE∩DE=E,所以AC⊥平面BED. 因为AC⊂平面ACD,所以平面BED⊥平面ACD.

(2)连接EF,由(1)问可知AC⊥平面BED,因为EF⊂平面BED,所以AC⊥EF,所以△AFC的面积可以表示为S=AC·EF. 分析可知,当EF⊥BD时,EF取得最小值,此时△AFC的面积最小.

因为△ABD≌△CBD,所以CB=AB=2. 又∠ACB=60°,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 因为点E为AC的中点,所以AE=EC=1,BE=. 结合AD⊥CD可得DE=AC=1. 在△DEB中,由于DE2+BE2=BD2,所以BE⊥DE.

以点E为坐标系的原点,建立如图6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E-xyz. 结合题设条件,可知E(0,0,0),A(1,0,0),B(0,,0),C(-1,0,0),D(0,0,1),可得=(-1,,0),=(-1,0,1),=(0,,-1),=(0,0,1),=(-1,0,0).

设=λ(0≤λ≤1),则=+=+λ=(0,0,1)+λ(0,,-1)=(0,λ,1-λ). 因为EF⊥DB,所以=(0,λ,1-λ)·(0,,-1)=4λ-1=0,解得λ=,所以=-=

1,,

. 设平面ABD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则n

·=0,

n

·=0,即

-x+y=0,

-x+z=0,取y=1,则n=(,1,). 设CF与平面ABD所成的角为θ,得sinθ===,所以CF与平面ABD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评析 本题第(2)问是三角形面积最值情形下的线面角问题. 整体上,解析过程共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构建面积模型,探寻最值情形;第二阶段,进行几何分析,确定关键直角;第三阶段,利用空间向量法求解线面角问题. 解析过程充分进行了空间转化,利用平面几何探究直角关系,构建空间向量解析线面关系.

3. 题型3——开放条件下的线面角问题

开放条件下的线面角问题在高考中十分常见,该类问题的思维发散性强,给学生留足了思考空间. 通常有两种命题形式,一是设定多组条件,任选一组条件求解线面角问题;二是未設定限制条件,要求自行补充再进行探究. 解析问题时,需要理解条件,把握图形特征,根据自我认识来确定条件,逐步探究.

例3 (2022年高考北京卷第17题)如图7所示,在三棱柱ABC-ABC中,侧面BCCB为正方形,平面BCCB⊥平面ABBA,AB=BC=2,M,N分别为AB,AC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BCCB;

(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直线AB与平面BMN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条件①:AB⊥MN;

条件②:BM=MN.

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分析 本题第(2)问为开放条件下的线面角问题,其特殊之处在于给定了两个条件,任选一个作为线面角问题求解的条件. 解析问题需要解读图形,根据自我认识选用条件,再利用空间向量法求解.

详解 (1)取AB的中点为K,连接MK,NK,由三棱柱ABC-ABC可得四边形ABBA为平行四边形,而BM=MA,BK=KA,则MK∥BB. 又MK⊄平面CBBC,BB⊂平面CBBC,故MK∥平面CBBC. 因为CN=NA,BK=KA,则NK∥BC,同理可得NK∥平面CBBC. 因为NK∩MK=K,NK,MK⊂平面MKN,所以平面MKN∥平面CBBC,而MN⊂平面MKN,所以MN∥平面CBBC.

(2)因为侧面CBBC为正方形,所以CB⊥BB,而CB⊂平面CBBC,平面CBBC⊥平面ABBA,平面CBBC∩平面ABBA=BB,故CB⊥平面ABBA. 因为NK∥BC,故NK⊥平面ABBA. 因为AB⊂平面ABBA,故NK⊥AB. 下面分别选条件①和条件②来求解线面角问题.

若选条件①,则AB⊥MN,而NK⊥AB,NK∩MN=N,故AB⊥平面MNK,而MK⊂平面MNK,故AB⊥MK,所以AB⊥BB,结合CB⊥BB,CB∩AB=B,可得BB⊥平面ABC.

建立如图8所示以点B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B(0,0,0),A(0,2,0),N(1,1,0),M(0,1,2),则=(0,2,0),=(1,1,0),=(0,1,2).

设平面BNM的法向量为n=(x,y,z),则n

·=0,

n

·=0,即x+y=0,

y+2z=0,取z=-1,则n=(-2,2,-1). 设直线AB与平面BNM所成的角为θ,则sinθ=

cos〈n·〉

==.

若选条件②,因为NK∥BC,所以NK⊥平面ABBA,而KM⊂平面MKN,所以NK⊥KM. 因为BM=BK=1,NK=1,所以BM=NK. 又BB=MK=2,MB=MN,所以△BBM≌△MKN,所以∠BBM=∠MKN=90°,故AB⊥BB. 又CB⊥BB,CB∩AB=B,所以BB⊥平面ABC. 建立如图8所示以点B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后面求解与上述选取条件①的思路过程一致,不再赘述.

评析 从上述解析过程来看,解决本题共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选定条件,分析几何要素的空间关系;第二阶段,构建空间向量,利用空间向量法逐步突破问题.

教学反思

1. 深刻理解方法,探索构建思路

空间向量法是探究立体几何线面角问题的重要方法,探究应用需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深刻理解该方法的原理,从向量视角解读方法,理解线面角转化处理的公式;第二步,探索空间向量法破解线面角问题的思路,即“建立坐标系→推导向量→公式推导”. 教学中要立足向量定理推导空间向量法,结合模型引导学生探索线面角与求解公式之间的关系,结合实例指导学生掌握该方法的构建思路.

2. 注重问题总结,归类典例探究

本文结合三道高考真题讲解了空间向量法的应用,总结归纳了破解线面角问题的策略. 这三道考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线面角问题常见的命题方式,包括常规条件下的线面角问题、极值条件下的线面角问题、开放条件下的线面角问题等. 教学探究中要注重问题的总结归纳,可从三个视角进行,一是题设条件的构建特性,二是问题模型的构建特征,三是突破思路的构建特点. 应用探究时要注意选用具有代表性的考题,必要时可对问题进行变式处理,让学生充分感悟考题、理解方法.

3. 合理空间转换,培养空间几何观

在利用空间向量法破解线面角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空间模型的几何特性,包括线面关系、线线关系、点线关系等. 空间转换是探究几何关系的关键,从平面视角可确定两线的特殊关系,为空间关系的探索做好基础,如线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 因此,教学中要注意空间转换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立体几何问题的分析方法,构建“平面特性⇔空间关系”的联系. 教学中合理渗透空间几何观,培养学生直观想象与空间推理等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立体几何
高中立体几何解题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机械制图教学中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全国高考改革的立体几何备考复习教学建议
新课改下高中立体几何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实践研究
浅析“向量法”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向量方法与初等方法的比较研究
论职业中学立体几何中的过程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