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微课中教师的有效提问是促进学习者思维发展、学能提升的助推剂,对于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具有凸显的能动作用。规范化、专业化的课堂观察对于高中语文微课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正向反拨。该文以中国微课网高中学段的22个微课教学视频为研究样本,基于教师提问主视角,分别从提问方式、问题类型、问题层次、提问对象、教师理答五个项目开展了五重观察与考量,探讨了适合高中语文微课教学的教师提问策略,冀希精准施策,为高中语文微课教学教师的高效提问赋能。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微课 教师提问 课堂观察
马宁,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六中学教师。
一、研究缘起
语文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理论体系的日臻完善离不开教学实践的赋能。用不同的方法教授语言,收效悬殊。高中语文教学界历来十分重视有关教学方法的探讨,内容极其丰富:既有宏观建模,又有微观实施;既有理论反思,又有实践检验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分层级系统,从不同层级考察,其涉及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影响教学方法实施效果的因素往往处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联系闭环之中。教学方法的实施成效如何需要课堂观察的助力,尤其需要研究者结合统计学相关方法深入其中进行细究。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根植于一线教学的研究方法日益被应用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日趋规范化与专业化的课堂观察使得研究者对于教学实践的反思视域更加广阔、反省角度更为多元、观点阐释更趋明朗。
教师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环节,是一节课能否连续实施的有效组成,是师生间开展互动的主要接口。教师提问是LICC(Learning, Instruction,Curriculum and Culture)课堂观察范式[1]中教师教学维度下对话视角的内容之一。LICC范式堅持科学实用主义,充分解构课堂,被认为是一种专业化的听评课新范式,是对传统的听评课无合作、评价无依据、听课无研究的鼎力革新。但是这种观察范式是基于实体线下课堂而提出并构建的。微课教学与实体线下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实体线下教学的课堂观察更多维、更全面、更立体,因为师生都处于一个共同的三维空间,观察者甚至可以实现360度广域观察。微课教学作为一种运用信息技术,依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教学内容、过程以及拓展性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观察者的可观察视角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创设一种专门研究微课教学的课堂观察范式。语言学家Gall(1970)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获得的知识或经验向学生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学生在此过程中可获得知识并培养能力[2]。教师提问是否得当、明晰、有效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关注度以及微课的受欢迎程度。反映到语言学习本身,影响着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与交际技能的形成。因此,在众多的课堂观察视角中,以“教师提问”视角为切入口,构建适用于高中语文微课教学的课堂观察量表,考量高中语文教师在微课提问中的表现及其效果,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学界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研究主要是教师提问对于教学效能的影响研究,如提问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影响、提问在阅读课堂中的作用等内容[3],缺乏围绕教师提问维度的提问方式、类型等细化分支型研究。因此,我们深耕“教师提问”维度,旨在探究高中语文微课教学教师提问视角的具体观察维度并通过设计相关量表来进行多重考察,进而能够解决下述三个主要问题:
首先,在高中语文微课教学中,教师在提问视角观察维度中的具体表现如何?
其次,这些观察维度中哪个维度的差异最大?导致它们差异之大的可能性成因是什么?
最后,教师提问观察量表可在哪些方面进一步优化?如何高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师在微课教学时所提出问题的质量?
(二)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中国微课网22个微课教学视频为研究样本。这22名教师的授课环节主要包含导入、知识呈现、练习、升华与微课总结等。在这22节微课中,课型主要为阅读课、诗文课、写作课、语法课、常识课。
(三)研究方法
该研究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双重结合,能够使研究内容更具可靠性与说服力。
(四)研究工具
崔允漷(2012)提出了课堂的“4要素、20视角与68观察点”。他认为,在实际课堂观察中,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研究共同体(如图1)。课堂观察的实施由三个持续活动组成,分别为: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4]。课前会议旨在为观察者确定有针对性的观察点;课中观察旨在进行课堂实录并记下观察者的思考要点;课后会议主要关注定量或定性分析以及授课教师的自我反思等内容。
我们的研究以COLT(Communicative Orient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交际型观察量表为参照系,在LICC课堂观察范式的基础上,经过与同行数名专家型高中语文教师沟通后设计了开展此次研究的教师提问观察量表。该研究设计的教师提问观察量表最终确定了五大主要观察点,分别为提问方式、问题类型、问题层次、提问对象、教师理答。在每个观察点下,又设计有2~5个不等的下位观察点。我们在进行量表记录时采用“对勾(√)”标记法,用于清楚记录各个观察点涉及的具体内容。
三、观察量表的设计与实施
课堂观察必须要以量表为依托,否则就会失去方向。在设计量表时,自变量控制观察、因变量变化观察与数据分析描述三大模块缺一不可。因此,针对性强、可信度高的量表是课堂观察有效与否的关键所在。郑艳苗(2021)指出,课堂观察量表能起到引导教师顺利进行观察、记录与思考的作用,是提高课堂观察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保障。量表的开发与设计需具备可操作性强的特点[5]。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是复杂的,需要充分结合高中语文微课教学特点,汲取多方意见,创造出具有较高贴合度的最佳方案。在编制课堂观察量表时,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微课教师提问”为关注点来设计此次用于观察的量表。我们不追求“多而全”,而是“少而精”,试图构建重点突出且具备较强可操作性的课堂观察量表。唯此,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现高中语文微课教学中教师提问方面存在的短板。在具体实施与记录时,我们力求保证客观及公平,在较为权威的统一标准与规则指导下记录,增强量表观察结果的可靠性。在实际观察中,我们会根据观察因素的变化而动态改进课堂观察量表,尽可能多去挖掘高中语文微课教学课堂观察的共性,因此会经常出现“返工观察”现象。当观察结果模糊不定时,我们会邀请同行教师再度观察,直至结果一致,力求数据的准确度。
(一)教师课堂提问观察量表设计
(1)量表构成
该量表共计包含6个主要部分,分别为基本信息、提问方式、问题类型、问题层次、提问对象与教师理答。其中,基本信息主要用以统计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被记录者的姓名、微课课型、时长与教学内容。提问方式、问题类型等五个维度为主要观察点,在每个观察点下设有更为详细的具体记录点(如表1)。
(2)相关概念释义
提问方式是教师提问时所采取的不同方法,如限制性提问、婉转型提问、命令型提问等。问题类型是教师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不同情境。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往往采取不同的问题类型。在进行问题类型选择时,教师会综合各种情况预设或临场设定更为适宜的问题。多样化的问题设定更易于良好教学成效的达成。问题由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是问题的层次性。问题的层次性主要为保证问题难度的多样性。教师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及处理,是教师提问的必要组成。由于提问方式及问题类型较难区分,为明晰其含义及具体确定标准,我们对其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
限制型 限制对方的回答范围,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对方在所限范围内进行回答。
婉转型 用婉转的方法和语气向对方发问。
命令型 语气较为直接,往往采取直问直答的方式发问。
启示型 循循善诱,不断通过多种方法给予被提问者各种提示。
协商型 与被提问者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互相商议进而得出答案。
描述性 描述性問题指描述事物的现状及其变化过程的问题。
解释性 解释性问题指解释事物变化的原因的问题。
推理性 又叫预测性问题,指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预测事物的未来变化。
综合性 对上述方法进行有选择的混合使用,促使更佳教学成效的达成。
(三)观察量表的实施
张季(2016)指出,在进行课堂观察过程中,观察者一定要集中注意力,高度关注课堂活动,真实地反映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6]。为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我们统一在学校的微格教室进行课堂观察。该教室是教师的专用录课教室,设备精良、足够安静,能够为我们进行课堂观察创造一个十分适宜的观察环境。为进一步确保记录结果的可靠性,我们进行了三次记录。通过仔细比对三次记录结果,对有问题的记录点会再次反复回看。
四、观察结果剖析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课堂观察,我们对22位教师的微课提问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在统计完数据后再次与授课教师沟通,对基本信息进行了核实,力求数据无误。经过系统与反复的观察,我们对提问方式、提问类型、问题层次、提问对象与教师理答几个层面的出现频次及总频次进行了详实的统计记录,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各种类型的占比数据(见表2)。
提问方式层面,限制型提问方式运用最多。限制型提问,又称封闭式提问,教师提问时提出的问题往往带有预设的答案,回答者的回答不需要展开,从而使提问者可以明确某些问题。这类问题设置较多与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密切相关。命令型提问运用次数最少,这类提问较为直接、不够婉转。在面向高中语文学习者时,过于直白的命令型提问不仅会影响师生间的交流,也会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不利于较好教学成效的达成。
问题类型层面,描述性问题的使用率为百分百。作为一种语言学科,其相关知识点的传授需要借助教师的语言进行描述。解释性问题的使用率为73%。部分微课中,教师并未详尽解释所教授内容,但大多通过示例进行了举隅,以确保学习者了解所学内容。推理性问题的使用率为0,这可能与高中语文学科特点相关。作为一门文科性质的学科,其推理性不够凸现。
提问对象层面,面向个别学习者占比32%。但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一节微课是仅面向个别学习者的,只是教师在授课时提到了个别学习者。一方面,可能这些学习者是他们的实际教授者。另一方面,这可能与教师的自身教学方式有关,习惯假设一些学习者用以互动。面向全部学习者占比100%,因为微课的受众面颇广,这22名教师在教学时将教学对象默认为了全部学习者。
教师理答层面,这22名教师在提问之后,全部都采用了鼓励或表扬的方式,用以激励学生学习。有8名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了追问,层层递进、循循善诱,其达成效果更佳。教师理答亦为教师提问的必要组成,值得关注。
五、研究结论与提升之策
(一)研究结论
首先,在高中语文微课教学中,限制型提问是最为广泛的提问方式,婉转型提问与启示型提问次之。命令型提问是高中语文教师在微课教学中使用频次最低的提问方式。
其次,在高中语文微课教学中,提问方式、问题类型、问题层次、提问对象、教师理答这五个方面中,问题层次的差异最大。因为问题层次多受教师自身的素质、经验等各类综合因素的影响,此方面较难把握。
最后,该文提出的教师提问观察量表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该量表无法涉及观察对象主观意识方面的内容,如教师提问时的语气、视线、面部表情等。另一方面,教师提问的时机没有反映。因为掌握时机、适时发问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二)提升之策
高效的课堂提问对于良好教学成效的达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研究结论,教师可从下述几个方面更好地完成提问的任务与目标。
(1)提问方式多样化,增强学生的思维碰撞
有效的课堂提问具有调节课堂教学进度,激发学生主动、深入思考与承上启下等重要作用。让有效提问引领高中语文微课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目标的协调与发展,更好地达成教学预设目标。提问方式多样化能让学生产生困惑、探索等心理状态的问题,学生在这种问题的驱使下往往会进行积极思考,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并把握提问契机,适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索,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思考,实现思维碰撞。
(2)减少学生的畏缩心绪,实现学习的完整性
自我意识是个体能够了解自我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并对其进行控制的过程,良好的自我意识可以促使个体不断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时,要尽可能创造乐观向上、活泼积极的教学氛围,减少学生的畏缩心绪,增强学生的认知主动性。唯此,高中语文微课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还能保证微课播放的完整度,实现学生学习的完整性。
(3)着力问题设置的层次性,注重价值观内容的挖掘
课堂问题设置要有梯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层次性、关联性、逻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层次地挖掘学习内容的内涵,整合并运用已建构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积极的价值观,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若高中语文教师能在微课中将语言、文化、思维三者有机融合,这样的问题将更为令人珍视。学生听课时也会更感兴趣,更加喜欢跟着教师的节奏听下去。在高中语文微课教学中,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因为微课的传播载体就是互联网,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正向能量的融合与输出。
六、余论
教师提问是一个兼具目的性及复杂性的工作,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还受到教师提问的语气、面部表情、时机等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教师的眼神、面部表情、教态、服饰等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具有不可忽視的信息沟通作用[7]。这些因素由于主观性太强在统计时未予以考量,因此会造成量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如何引出提问、如何高效提问、如何优化提问等内容都是一门学问。在开展课堂观察时,提问方式、问题类型、问题层次、提问对象、教师理答可作为主要的观察点,用以考量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与差异性。但量表的编制与完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提问观察量表仍有诸多亟待优化之处。这也将是我们今后的着力点与深入方向。在应用课堂提问观察量表时,若能与其它量表协同使用,开展综合性研究,研究结论将更为科学。
参考文献:
[1]课堂观察.LICC模式[J].基础教育课程,2011,No.85,No.86(Z1):52-54.
[2]Gall,Meredith D.The Use of Questions in Teaching[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0(40): 707-720.
[3]周佳莹,徐宏亮.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作用与研究展望[J].池州学院学报,2021,35(05):121-124.
[4]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33(05):79-83.
[5]郑艳苗.课堂观察量表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常见天气系统”复习课为例[J].教师,2021(35):44-46.
[6]张季.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观察量表的应用及其评价[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1):27-31.
[7]林荣华,徐立强,李贺红.如何实现初中物理高效教学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2018:1893-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