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柳燕
[摘 要]特级教师顾志能在“图形的运动”练习课中,以一张笑脸拼图帮助学生复习图形的运动方式,让学生在平移、旋转中玩转图形,经历三次思维头脑风暴。通过观摩并研讨该练习课的教学片段,创新教学方式,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平移;旋转;空间观念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8-0062-03
人教版教材关于“图形的运动”的具体编排分为三个层次:“图形的运动(一)”(二年级下册),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图形的运动(二)”(四年级下册),进一步探索图形构成轴对称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图形的运动(三)”(五年级下册),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以单个或多个角度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增强空间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图形的旋转属于“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中的内容。笔者观摩特级教师顾志能给六年级学生带来的“图形的运动”练习课,发现其通过追问,使学生同时复习平移、旋转的两种图形运动方式,由此获得了很大的启发。
一、课堂实录与赏析
1.引出新课,复习运动方式
师:关于图形的运动方式,同学们学过哪些?
生1:平移、旋转和翻转。
(1)复习平移
師(出示图1):1号和2号要还原到原来的位置,该通过图形的哪一种运动方式还原?先说1号。
生2:用平移,1号向右平移2格即可。
师:看来说平移的时候有要求——方向和距离,向右是方向,2格是距离。
(2)复习旋转
师:2号怎么还原?
生3:2号先顺时针旋转 90°,再向下平移1格。
生4:我们还要说绕着哪个点旋转,应该是2号先绕着其所在正方形的中心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格。
生5:2号也可以先向下平移1格,再绕其所在正方形的中心顺时针旋转 90°。
(教师让学生演示旋转)
师:同学们,描述旋转有哪几个要素?
生6: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复习翻转
师:除了平移和旋转,图形的运动方式还有翻转,如1号要还原到原来的位置,可以怎么翻转?
生7:将方格用数对表示(如图2),1号先以点(1,2)为中心向右翻转,再以点(2,2)为中心向右翻转。
师:1号翻转的时候是按点运动的吗?
生8(边说边演示):不是,应该是沿第1列这条线向右翻转,再沿第2列这条线向右翻转。
师:以这条线进行翻转,这条线叫什么?
生(齐):这条线叫对称轴。
【赏析】课标中提供了图画还原的教学案例,顾志能老师巧妙地利用课标中的学习素材,改变笑脸拼图中的1号和2号图片,引导学生从图形运动的角度把这2张图片还原,不仅复习了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图形的运动方式,还沟通了三种图形运动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顾志能老师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图形运动方式还原1号图片,帮助学生体会图形还原方式的多样性,增强了问题的趣味性,打开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2.挑战极限,思维头脑风暴
(1)找到图形的还原方法
师(出示图3,笑脸拼图背面图案和正面一样):3号怎样才能实现还原?先仔细观察,再动手操作,找到还原方法。
生1:先以第3列这条线为对称轴向左翻转,然后向左平移1格,再向下平移1格。
生2:先向左平移1格,再以第2列这条线为对称轴向左翻转,然后向下平移1格。
师:大家的方法非常多,老师也有一种方法,先向左平移1格,再绕点(2,3)逆时针旋转 90°,最后向下平移1格。
【赏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顾志能老师对上一个环节的图形还原进行了难度和方法的升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图形的三种运动方式描述3号图片的还原轨迹,达到四种训练目的:第一种是学生独立思考图形的还原方法,第二种是听懂其他学生边说边演示图形还原的过程,第三种是学生通过语言能想象其他图形还原的过程,第四种是学生通过观看演示用语言描述图形还原的过程。这种让学生经历想象、猜测和推理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图形的三种运动方式,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2)用2步还原图形
师:我们将平移1格、旋转1次或翻转1次计1步,刚才老师的这种方法一共有几步?
生3:3步。
师(出示图3):刚才大部分同学都用了3步,若用2步,怎么还原3号图片?
生4:先绕点(3,3)顺时针旋转180°,再绕点(2,3)逆时针旋转270°。
师:成功了吗?下面有同学给你提了小建议,逆时针旋转270°,也可以是顺时针旋转90°。谁来分析一下这位同学用2步能够实现还原的奥秘?
生5:我发现重点是第一步,他的第一步相当于一次走了2步,再走1步就能还原了,所以他只用2步就能还原。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6:先绕点(3,4)顺时针旋转90°,再绕点(2,3)逆时针旋转180°。
师:这位同学是用旋转来实现2步还原,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7(边演示边说):先绕点(3,3)逆时针旋转90°,再以点(1,4)和点(4,1)的连线为对称轴翻转1次。
师:你的奥秘在于一条很特别的对称轴。相信你还有不同的方法,请你再说出一种方法,不要直接演示,让其他同学想一想。
生7:先以点(2,4)和点(4,2)的连线为对称轴翻转1次,再绕点(2,3)顺时针旋转90°。
师:咱们来演示一下,成功了吗?还有不一样的对称轴、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8:还有很多条对称轴。一种方法是以第2列和第3列这两条线中间的一条竖线为对称轴翻转,再向下平移1格。另一种方法是以点(1,4)和点(4,1)的连线为对称轴翻转,再绕点(2,2)顺时针旋转 90 °。
……
【赏析】在这个环节中,顾志能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任务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有信心去挑战下一关。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再借助学具,“逼”着学生用2步还原图片,同时用掌声和语言不断地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学生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发现变换旋转角度、找旋转中心和特别的对称轴等方法都可以使3号图片距离原来的位置越来越近。同时,学生在他人的发言中不断获得启发,萌发新的想法,促使数学思维更加深入。
(3)只用1步还原图形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2步来还原,能用1步来还原3号图片吗?用刚才这些方法动手试一试,你的窍门是什么?是对称轴,还是旋转中心?
生9:先将点(3,2)、点(3,4)的连线和3号图片看作一个整体(像一面小旗,如图4),再以点(3,2)为旋转中心,将“小旗”逆时针旋转 90°。
师:这样的旋转方式不仅有创意,还给我们带来了启发。你想到其他方法了吗?
生10:将点(2,4)、点(4,4)的连线作为“小旗”的旗杆(如图5),以点(2,4)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
师:顺时针旋转?不行哦!但是你的奇思妙想值得点赞。
【赏析】在这个环节中,顾志能老师继续带领学生脑洞大开——只用1步还原图形。学生凭借上一个环节获得的变换旋转角度、找旋转点和对称轴等方法和经验,在想象和试错中探究出只用1步还原图形的方法,真正发展了空间观念。同时,顾志能老师还肯定了主动思考的学生,虽然学生的结论错了,但是奇思妙想和创新意识值得鼓励。这种做法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全课小结,畅谈学习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们知道了图形的运动方式有平移、旋转和翻转,平移要说清楚方向和距离,旋转要说清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翻转要说清楚对称轴。
生2:这节课我们玩了笑脸拼图,知道了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生3:我们在数学学习中要有创新思维。
二、对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教学的启示
顾志能老师的“图形的运动” 练习课精彩地诠释了要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和借鉴。
1.培养空间观念,要多做、多想、多说
教师要想在数學课堂中渗透空间观念,就要努力做到让学生多做、多想、多说。顾志能老师在这节课中围绕笑脸拼图设计了五次动手和动脑活动:还原1号图片、还原2号图片、用各种方法还原3号图片、2步还原3号图片、只用1步还原3号图片。同时,顾志能老师还采用多种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如让学生先想再拼、将别人拼的与自己拼的做比较、听语音摆、用语言描述图片的移动轨迹等。学生只有充分经历动手和动脑的活动过程,才会从不同角度想象图形运动前后的位置关系,才能在头脑中对图形进行变换与比较。
2.培养创新意识,要鼓励敢做、敢想
创新意识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具体表现是:(1)对数学及数学学习有好奇心;(2)乐于在数学探究中提出猜想与问题;(3)愿意尝试不同的方法与策略;(4)能够独立思考,具有质疑问难的批判精神;(5)感悟和欣赏数学的神奇与美。顾志能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中,遵循了两个关键原则:第一是鼓励原则,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各不相同,但他都不断地鼓励学生去尝试和发现;第二是“爬梯子”原则,他设计了阶梯式的学习任务,帮助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数学课不是素材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简单的素材也能上好数学课,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利用简单的素材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同时,数学课不仅要落实显性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还要渗透隐性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如此才能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兴谱,顾志能.知识整体建构 素养有效提升:六年级“图形的运动(练习)”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2(11):23-27.
[2] 孔忠伟.修身养言,融合教学:提高数学语言表达水平:听特级教师顾志能《图形的运动练习》有感[J].小学教学设计,2022(11):63-65.
[3] 郭建平,顾志能.观察、操作、想象:让空间观念发展清晰可见:“‘图形的运动练习课”教学实践与评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0(3):18-21.
(责编 覃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