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韵?傅安妮?杨玥
摘要:“双减”时代凸显高质量家庭教养的必要性,但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因“身体离场”“学历不足”“主体缺席”造成的文化资本缺失将加剧教育不公平。为推进“双减”有效落实并实现政策公平,需沿着家庭文化资本的外在补偿、内在激活与赋能创生三条理路展开如下举措:以贯通课堂内外的优质服务补偿家庭教育资源,以鼓励多元发展的制度情境激活家庭精神财富,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关系网络创生家庭文化资本。
关键词:家庭文化资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双减”政策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05-0091-06
“双减”政策回应了21世纪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重负、教育内卷、家长焦虑等系列问题,背后隐含着以优化公共教育服务和规范教育市场运行促进教育公平的深层逻辑,然而群体固有差异下的结构性矛盾对政策公平意图的实现构成挑战。截至“十三五”末,我国共有643.6万农村留守儿童[1],他们面临亲情缺位、家庭教育薄弱的困境,更因家庭文化资本不足而处于学业竞争劣势。家庭文化资本作为内化于家庭成员之中的知性与情感体系,较少受到外界社会力量干预,其不平等效应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2]。“双减”时代学生课外时间的增加凸显高质量家庭教养的必要性,阐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缺失的隐忧并探寻应对举措,不仅是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所需,也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缺失的隐忧
家庭文化资本是家庭及其成员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气质以及文化背景等资源总和。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发现出身于不同阶级的孩子在学术市场中获得的成就与文化资本分布状况相对应[3]193。家庭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之间的正向关联也得到我国学界印证。城乡家庭文化资本差距是形成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的关键因素[4],家庭文化资本拥有量多少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就高低的重要原因[5]。“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空间大大拓展,但对亲子分离状态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家庭文化资本缺失会扩大成长空间差异。
(一)家长“身体离场”难以实现优质亲子陪伴
“双减”政策为高质量亲子陪伴提供现实条件并激活了家庭教育的内生动力。文化资本的基本状态是与身体相联系的,其作用发挥需要行动者的亲力亲为[3]194。家庭教育中的身体化资本表现为父母在语言交流、情感互动和行为示范中向子代传递文化与修养。城市高学历家长可在工作之余充分关注子女学习生活,给予子女细致的引导监督与鼓励,与之进行深入情感交流并组织运动、旅行等丰富的亲子活动。相比之下,农村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缺乏长时间亲密接触,约40%的留守儿童一年与父亲或母亲见面次数不超过2次,约20%的留守儿童一年与父亲或母亲联系次数不超过4次[6]。在家长“身体离场”的情形下,亲子互动时空碎片化导致文化资本传承机制断裂[7]。父母无法及时观测把握子女的学习状态、习惯养成,更难身体力行地传递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虽然隔代教养方式解决了“温饱照料”的问题,但仍存在重养轻教的弊端。因此,“双减”时代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增加使父母言传身教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家庭陪伴潜力的激活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身体化文化资本的缺失共同导致城乡之间亲子陪伴鸿沟扩大,形成生活教育、价值养成和情绪培养等方面的更大差距。
(二)家长“学历不足”难以提供课后辅导资源
制度具有稳定性,新旧规则的更替存在迟滞效应[8],校外学科类补习班受到严格监管,但中高考竞争与筛选机制依旧存在,部分家长和学生戏称“拼家长”时代已到来,家庭教育焦虑愈发凸显。城市家长不仅会运用自身知识亲自参与辅导,还可能会为子女鉴别选择适宜的家教,尽力寻找替代性方式。学历水平较高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更重视子女综合素质养成,注重知识所转化的见识、趣味、辨别力和判断力,以及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认知图式、审美趣味和性情倾向[9]。相比之下,虽然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并没有因外出务工而放任对孩子的管教[10],但是由于自身文化学历水平的限制,他们缺乏恰当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无力承担课业辅导任务,更多地关注子女成绩结论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关心指导。因此,“双减”时代家长文化学历资本作用发挥空间放大,进城务工者文化知识局限与农村课外资源匮乏,将导致城乡之间产生新型课外学习鸿沟[11],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获取课后辅导资源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拉大应试竞争差距。
(三)家长“主体缺席”难以融入家校社协同共育
“双减”带有重构家校社关系、形成高质量协同育人体系的深层指向。家长在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互动沟通能力属于动态文化资本,是关联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儿童学习品质的重要机制[12]。西方学者发现中产阶层家长会与很多不同的组织机构发生互动[13],通过密切监测、积极协调来为子女寻找契机,帮助他们获得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的经历。类似的“母职经济人化”现象存在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竞争与家长主义泛滥背景之下,部分城市高收入高学历家长为提升子女学业成就与学校、校外机构展开积极互动。相比之下,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作为协作主体之一时常缺席家校社联动。“双减”落实后学校逐步优化作业内容并加强课后服务质量,然而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客观存在,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无法及时把握子女在课后服务中的学习体验与反馈,较少与各类组织机构沟通子女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主体缺席”使家校社之间出现沟通障碍,影响多方教育资源的整合作用发挥,形成协同合作方面的鸿沟,继而引发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方面的更大差距。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缺失的应对理路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缺失有着难以避免的客觀因素,既受到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福利不尽完善的影响,也与留守儿童家庭中继承性文化资本的局限性有关,表现为存量不足与传递断裂的双重困境。但文化资本同时也与行动者的能动性紧密相关,站在教育公平立场上优化“双减”政策效应,可依据文化资本产生与传递的规律,从补偿、激活与创生三方面探寻应对理路。
(一)家庭文化资本的外在补偿
学校的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文化偏向,这种偏向表现在一种城市生活的价值取向上[14]。农村子弟的家庭成长环境缺乏这类文化资本,从而面临学习难度增加且学业成功概率降低的困境。因此,补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逻辑前提在于将该群体归为“主流文化缺失”一方,他们并不具备提升子代学业成就的足够文化资本,所以需要由外至内加以增补。补偿逻辑假定当留守儿童拥有了与主流文化相契合的习惯、态度和价值观等,就会改变文化资本相对弱势的处境。“双减”政策旨在回归育人根本,强调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進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理想的家庭文化资本涵盖助力子女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的资源与氛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外在补偿,意味着调动学校、社区与公益机构等多方力量,向留守儿童补充其家庭中缺乏的文化资源,包括个性化学业辅导资源与兴趣爱好发展资源;同时,创造有利于创新思维训练、核心素养培育及身心健康发展的空间与机会,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儿童或非留守儿童相近的课余生活。
(二)家庭文化资本的内在激活
有学者打破底层子弟学业困境的宿命论循环,提出包含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和学校化心性品质在内的“底层文化资本”[15]。正是农家子弟发奋向上的精神动力和坚忍懂事的性情品格使他们能在学业竞争中攻克难关。因此,激活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逻辑前提在于肯定留守家庭中存在有待开发的资源,所以需要从内部加以唤醒与激发。激活逻辑假定当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特有的文化资本被挖掘出来后,就会生成助力性因素弥补亲子分离造成的文化资本缺失。“双减”政策通过提升校内教育质量,为家庭教育与亲子互动留出了更多时间空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除了拥有勤奋朴素的生活观念、本分务实的处事习惯,父母外出务工的积极行动还有利于彰显“肯吃苦、轻享乐”的人生奋斗理念。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内在激活,意味着从家庭本身发现有利于子女学习成长的文化资本,包括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与劳动技能、坚毅勇敢的精神意志等;同时,通过一定的制度条件与活动情境,促进这类家庭中已有文化资本的作用发挥,使农村留守儿童获得学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家庭文化资本的赋能创生
社会学者迪马吉奥开始用“文化流动”挑战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文化流动更为强调行动者自身的能动性,认为家庭文化资本差剧并非固定,而是会通过后天努力逐渐拉平。为弥补自身文化资本的不足,行动者既能够从学校等公共机构中汲取文化资源,也能够开拓新的文化资源。因此,创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逻辑前提在于肯定留守儿童自身及其家庭成员有着创造文化资本的能动性,所以需要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与助力。创生逻辑假定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自发生成的文化资本纵使不与社会主流文化和优势家庭背景相关,也能够成功转化为现实的学业成就。“双减”政策突出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强调家校社协同的良好教育生态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再是一件“私事”,而是处于社会网络之中且颇受公众关注。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赋能创生,意味着维持文化资本的流动性并拓宽其边界,形成一套协作干预和激励反馈的赋能机制,通过启发、鼓舞与牵引使留守儿童家庭发挥能动性,结合家庭实际创生出对子代学业发展有积极效应的文化资本。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缺失的应对策略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政策的细化推进都需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生存境遇和发展需求,应对“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因“身体离场”“学历不足”“主体缺席”造成的文化资本缺失及其连带的教育不公平现象,需充分发挥家校社多方的能动性与协作性,沿着家庭文化资本的外在补偿、内在激活与赋能创生三条理路建构如下实践举措。
(一)以贯通课堂内外的优质服务补偿家庭教育资源
家庭文化资本补偿的重点在于将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素质养成服务和价值培育服务拓展至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时空,弥补其家庭教育人力智力的多重匮乏。
1.建立留守儿童课后服务跟踪体系。为实现教育公共性目标,农村学校需兼顾普惠性服务与个性化服务,在保障全体学生底线需求的基础上为留守儿童建立个性化的课后服务跟踪体系,全面把握他们的学习反馈与发展需求,弥补家长不便参与子女学业监管与家校沟通的局限。一方面,实施动态监测,对留守儿童在课后项目中的出勤情况、作业表现、学习习惯、参与程度等情况加强评估,发现他们的学习困境与兴趣转向并及时提供针对性指导;另一方面,加强全程跟踪,关注留守儿童在学校课后活动与校外自主学习活动之间的衔接性,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联络沟通并给家庭中的监护人提供适宜的教养建议。
2.增设农村地区素质拓展公共平台。在校外培训资源本就欠缺的农村地区,需发动政府、学校、公益机构和志愿者的力量,建立艺体类培训机构、增加相关专业师资,弥补家长无法帮助子女获取有效课外培训资源的局限。一方面,为留守儿童参与综合素质培训开辟绿色通道,减免其培训费用,从而减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支出;另一方面,保障素质拓展公共平台的常态化有效运行,避免形式化、运动式的短期活动效应,因地制宜地设立培训项目,吸纳公益经费补充场地、设备、工具之需,严格审核教员上岗资质,充分保障培训质量。
3.形成社会情感能力培育共同体。“双减”背景强化学生学习认知能力与社会情感能力同步发展的必要性。个体生活经历影响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在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养成关键期,学校应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形成社会情感能力培育共同体,弥补家庭中亲子分离的局限。一方面,在学校课程教学中贯穿社会情感能力培育,设计交互式、协作式、游戏化教学活动,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德性与情感;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社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结,通过构建常态化的积极互动关系,提供人际交往机会与必要的情感支持与情绪疏导。
(二)以鼓励多元发展的制度情境激活家庭精神财富
家庭文化资本激活的重点在于通过构建有利于不同家庭背景学生多元成长的制度情境,赋予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精神财富以独特价值,并促其转化为留守儿童学业发展与个性成长的有效助力因素。
1.完善学生学业成长多元评价制度。转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缺陷论”的惯常思路,会发现留守家庭也有对子女学业成就的期待,父母的外出拼搏经历和勤勉努力精神为子女学业成长提供先赋性动力,不乏留守儿童具备刻苦自强的学习品格。针对留守儿童学业成长的多元评价,需摆脱学业成绩的单一结论性指标,增加对积极学习品质的持续性激励。一方面为留守儿童建立动态档案,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想态度、行为习惯、成长轨迹;另一方面在留守儿童中树立品学兼优、勇敢奋进的典型,表彰他们的努力付出与坚持进步,从而激发学生本人的学习信心与家长的教育期待。
2.建立留守家庭文化实践激励制度。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物理阻隔并不完全割裂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亲子分离与隔代教养的生活实践里孕育着独立精神、家庭韧性与奋斗品格等文化资本。学校需通过系列激励制度保障留守家庭文化实践的价值并促其转化为学生学业成就。一方面使作业内容布置与课外实践安排紧密关联不同类型家庭的生活经验,例如学会一种家务劳动、了解父母工作、独立完成假日规划等,让留守儿童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收获受到关注与价值认可;另一方面打破家校活动和亲子互动的限制,邀请留守儿童监护人参与家校活动、交流教养经验、分享家庭故事,重视留守儿童家庭在子女教养中的付出。
3.构建家校远程联动协作共育制度。留守儿童父母穿梭于城乡之间,有机会打破文化水平局限、形成新的见识与视野,能够对子女带来正向动力和榜样力量。通过远程联动,学校一方面应向在外务工家长传达子女在校学业情况与身心发展状况,鼓励家长加强与子女的远程沟通与情感交流,分享城市生活与工作见闻;另一方面需向家长远程提供家庭教育能力提升相关培训,指导家长充分汲取务工所在地的科普艺体等方面公共文化资源,利用假期时间合理安排亲子活动,陪伴子女阅读、游览、观影和参与社会实践。
(三)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关系网络创生家庭文化资本
家庭文化资本创生的重点在于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纳入开放合作共享的交往关系之中,使他们在多种社会力量的赋能支持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吸收与融合关系网络里的文化资本并结合自身潜力创生出新的家庭文化资本。
1.通过异质关系网络提供外在指引。用“授人以渔”的方式培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产文化资本的意识和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异质型社会关系互动为弱势者改变不利处境提供通路,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需借助政策安排,在公益机构与留守家庭之间、城市高学历家庭与农村留守家庭之间建立帮扶关系。一方面,通过异质关系的建立向留守家庭呈现家庭教育方式理念的多种样态,激发家长寻求各方资源,提升子代教育成就的动机;另一方面,借助异质社会关系协作互助的持续运行,形成家庭文化氛围营造、子女教育资源汲取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切实举措。
2.通过同质关系网络提供内生动力。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普遍存在,同质关系网络的建立有利于相似境遇者之间的共情交流与经历分享。因此,无论是公共机构还是留守家庭本身,都需注重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群体的同质关系网络搭建。一方面通过典型案例展示,发挥留守儿童中学业表现优异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留守家庭父母的信心与动力,提高他们对子女学业成就的期待;另一方面通过增进交流,使相同境遇者之间的经历分享成为家庭文化资本创生的途径,缓解留守家庭父母的焦虑无奈情绪,并推进家庭教养经验的传播与实践。
“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呼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提升、协同配合,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分离状态下的家庭文化资本缺失将扩大城乡教育差异,引发愈加严重的不公平问题。突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特殊境遇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制约,需摆脱“社会结构-行动者”二元对立的僵硬框架,从单纯的决定论走向灵活的互构论,将家庭文化资本看作可变的、流动的、生成的,充分发挥多方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通过家庭文化资本的补偿、激活与创生,从“扶贫补给”式的帮扶逐步转向“助人自助”式的引领,不仅有利于破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困境的循环,而且能够彰显多样化家庭中独特文化资本的丰富表象与教育意涵,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双减”时代实现更好的学业发展与个性成长。
参考文献:
[1]郁静娴.重塑乡村活力,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N].人民日报,2021-07-09(19).
[2]刘精明.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8(5):105.
[3]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蒋国河,闫广芬.家庭资本与城乡学业成就差异——基于实证调查基础上的相关分析[J].青年研究,2006(6):28.
[5]李亚琴.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82.
[6]桂杰.2018《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约40%的留守儿童一年与父母见面不超过两次[EB/OL].(2018-10-16)[2022-08-05].news.cyol.com/yuanchuang/2018-10/16/content_17690554.htm.
[7]陈昕苗,卫甜甜.乡村文化传承中的留守儿童成长困境解读——基于文化资本视角[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4):8.
[8]马奇,奥尔森.重新发現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M].张伟,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54.
[9]张和平,张青根,尹霞.家庭资本、校外培训与教育机会公平[J].教育学术月刊,2021(2):10.
[10]2020年度《留守儿童蓝皮书》暨中国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报告发布[J].新西部,2021(1):128.
[11]余辉.“双减”时代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回归与公平性隐忧[J].南京社会科学,2021(12):151.
[12]王元.家庭资本与教育代际流动:基于学习品质的研究[J].基础教育,2020(10):108.
[13]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M].宋爽,张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95.
[14]俎媛媛.我国教育的城乡差异研究——一种文化再生产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24.
[15]程猛,康永久.“物或损之而益”——关于底层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言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4):83.
责任编辑:石萍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制度-行动互构视角下浙江省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政策实施跟踪研究”(22NDQN275YB)、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教育公平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补偿机制研究”(Y202044097)、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校农村寒门学子的文化资本‘逆袭与教育引导策略研究”(2021SB026)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12-02
作者简介:陆韵,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傅安妮,湖州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杨玥,湖州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