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王崧舟所提出的“诗意语文”是对教育超越功利性,回归心灵的呼唤,是对语文本真和本色的自觉回归,自提出后,就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文主要根据王崧舟课堂实录以及有关王崧舟“诗意语文”的文章,从中总结出“诗意语文”下的教学理念核心以及教学策略。其理念核心包括以“情”为核心以及回归人,教学策略分为营造情境、重视朗读、语用设计、哲理渗入、评价语言五个方面。
关键词:王崧舟;诗意语文;语文教学
一、“诗意语文”下的教学理念核心
(一)以“情”为核心
王崧舟指出诗意语文的核心和灵魂有且只有一个字:“情”。此情非彼情,它有着审美的品格、语文的特质、理性的积淀、生命的关切。此情亦彼情,它一定在情境中被激发,一定关乎个体的内在体验,一定是整体的生命律动,一定折射出相应的态度和价值皈依。这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相契合,语文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它能够直击人的灵魂。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尤其是语文这样具有浓郁人文性的学科,当你白发苍苍、人老珠黄时,儿时学过的语文知识早已忘记,但你肯定会记得老师上课时那一句影响你一生的话,会记得那令你感动的、优美的一篇篇文章、一个个段落、一段段情节,会记得那令你敬佩的一位位作者、主人公。这些内容深深刻在你的脑海里,影响着你的一生。让你能够在困境时,得到力量,得以喘息,让你能够在得意时,面对各种各种诱惑时,保持清醒,守住底线。这才是语文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同时语文课以各种各样的文章为载体,这些文章是基于作者想要表达某些情感而作,那么作为学习者,自然要从文章中的情入手,引导学生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进而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自己的情走出,走向自己的诗意人生。
(二)回归人
王崧舟强调:回归人,才会有更好的语文教育。看见人,回归人,在有限的背后寻找人的潜能,在缺陷的周围见证人的生长,在幽暗的深处发现人的逆光,这才是语文教师的根本使命。这与一直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有异曲同工之处,人人都说以学生为主体,但能够真正践行的人又有多少呢?课堂上,语文对人的遮蔽与异化,正是从追逐功利、追逐完美开始的。当形形色色、纷至沓来的语文课程改革,以语文的名义,而置人的有限、人的缺陷、人的幽暗于不顾时,这样的语文,不是缺德又是什么?
王崧舟在课堂上始终如一地践行回归人这一理念。回归人,这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教育机智以及浓郁的情感,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要非常的感性,感性的解读课文,感性的讲解课文,感性的读懂学生。在课堂中以学生的感受、体验为主,接受学生的不完美。将学生放在心里,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碰撞。总之,一切以学生为主,回归人,语言教育才有意义,才能够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
二、“诗意语文”下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情境
在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与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王崧舟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情境的营造。
首先,要在语境中营造情境。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用由话语、语境、意义三个要素构成,其中,语境这一要素最终决定话语的意义,是语用的核心。话语只有在语境中才有意义。课堂中情境的营造也要围绕文章的语境进行。课标中王崧舟将语境分为文辞语境、文体语境和文化语境。文辞语境指课文内部的上下文,语文教学应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词是字的语境,句是词的语境,段是句的语境,篇是段的语境。文体语境是课文的整体规范和风格,比如说小说、散文、童话、诗歌等。应当根据不同的文体,营造出不同的情境,避免千篇一律。文化语境是课文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情境营造不仅与课文、作者的历史背景相契合,还应结合现实环境,将文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衔接。这与课标中强调观点相契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其次,情境营造主要方法是意象还原。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和意象,从而实现语言视域和生命视域的融合,乃是诗意語文的基本策略。基于审美解读的诗意语文,力求透过文本描绘的感性形式,即物象形态,着力揭示它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和审美本质。意象还原首先基于学生生活体验,通过引导学生扩展想象进行,将文字还原为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比如,课文中有“瘦骨嶙峋”这个成语,你不应只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你要说他凹陷的眼眶、凸起的颧骨、青白的脸色以及手臂般的大腿等等。
(二)重视朗读
王崧舟多次在文章中提到“以声求气”。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诵读品评,探求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1]以声求气”是“桐城派”文论和创作的一个核心范畴,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余谓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2]所谓“神气”,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 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 ,这就是所谓“因声求气”。刘大櫆进而提到了“因声求气”的具体方法──诵读。王崧舟在教学实践同样重视诵读,诵读方法、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反复诵读、分角色朗读、自由读、齐读、同桌互读、师生合作读等等。王崧舟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诵读主要有以下几点特点。
首先,诵读以情和感受为主。学生带着情感诵读,在诵读中再次深刻体会文字内容。这样反反复复,学生的体会一次比一次深刻,读着读着仿佛自己已经走入文中,与作者、主人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比如上文提到的《普罗米修斯》这个例子,在老师范读,学生想象情境,询问学生如何感受后,立刻让学生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而且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反复诵读。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入情、入境。
其次,在情境下诵读。诵读前,王崧舟善于运用语言、音乐营造与课文语境相符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去朗读,帮助学生更好的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比如在教授《望月》时,师生合作朗读第二自然段,王老师运用语言、音乐,将学生代入到“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情境中,在这种情境下无缝衔接去进行诵读,学生已然忘却自己身处课堂,而是正在江面上欣赏月光,吐露自己所见、所感。
最后,读法指导。有些教师在课堂中,虽然注重学生的诵读,但是常常会忽略读法的指导。王崧舟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有诵读,其中一定穿插读法指导。比如,在教授《望月》时,学生读题目,首先指导学生轻轻地读,齐读一遍后,又指导学生柔柔地读,教师的提醒使这朗读似月光般宁静柔和。课境静谧,恰好望月,颇有种“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王老师的朗读指导,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程中、诵读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诵读,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读懂了作者的内心。
(三)语用设计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主攻方向。在王崧舟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其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要在前文所提及到的语境之下、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下进行,否则易于将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运用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也就是说,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以及促进其文化积淀。这些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会提升。作者在写作时,刻意追求变化,追求语言的节奏,动静搭配,张弛有度,文似看山不喜平。語气,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这就是一种节奏,而节奏就是美,美就是节奏,节奏是美的灵魂。语言表达的美是有层次的,生动、形象,是美的。朴素、简单,有时候也是美的,美与不美,只有同时把它放在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下,你才能够真正地加以鉴别。
(四)哲理渗入
王崧舟的诗意语文一直倡导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但在时代背景下,教师们教知识,不教文化;教能力,不教人格;教技巧,不教灵魂。有的老师认为教不来,但是可以陶冶、濡染、滋养。教师将哲理的种子种植到孩子的精神世界,那么这样的文化种子就自然而然地播撒到了孩子的心田,至于这颗种子什么时候能够生根,什么时候能够开花,那要看每个孩子的造化,这不是语文老师所能够包办、代替的。但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在这个时候为他播种。在课堂教学中,哲理渗入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成为具有“人的精神”的人,走向自己的诗意人生。
在王崧舟教学实践中,哲理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文字本身所蕴含的哲思。比如,王崧舟教授《丑小鸭》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丑小鸭在成长中没有离开鸭妈妈、没有越过篱笆、没有对大鸟飞天的向往,那么,丑小鸭能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吗?是的,丑小鸭的成长不在于它本身就是白天鹅,而在于它坚强、自信的品质。丑小鸭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在于她的成长过程,逻辑地蕴含了“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这是文章、语文文字本身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哲理。诗和思是相通的、殊途同归的。拒绝哲思的诗是肤浅的,消解诗意的思是苍白的。诗意的背后总是承载着对生命、对自然的一种当下的洞悉和了悟。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像中国这样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历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我们一定要继承与发扬。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更要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中国人”。比如,《江雪》中的“钓”,这个字真的表示渔翁在冬天钓鱼吗?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人们说这首诗“子厚以自寓也”,渔翁就是柳宗元自己,柳宗元钓的是孤独,钓的是春天,表达的是柳宗元一种士大夫的精神,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一个“钓”字承载着多少中华文化的元素。诗歌这样去读才叫文化,长此坚持下去,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将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自赎与拯救:诗意语文的再发现[J].语文教学通讯,2008(13):12-19.
[2]王崧舟.诗意语文谱写诗意人生[J].江西教育,2014(Z2):16-19.
[3]王崧舟.回归人,才会有更好的语文教育[J].小学语文教学,2022(Z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5]刘大櫆《论文偶记》,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四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06页.
[6]高乐素. 王崧舟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7]王崧舟.从“诗意语文”迈向“诗意人生”[J].中国教师,2016(02):44-48.
[8]王崧舟.诗意·语文·梦想[J].人民教育,2013(07):8.
[9]周宏教学艺术[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第116页
作者简介:
汪洋(1995.07—),女,满族,籍贯: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1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学科教学(语文),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