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振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天津 300192
护理中断事件是指在规定的时间、角色及治疗环境中,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而不得不中断护理服务或者导致注意力分散的事件称为护理中断事件[1]。有调查数据显示,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时,护理中断事件高发,平均8 h 的护理工作中,约有1/5 的时间会被打断,加之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以及大脑记忆特点,因此护理差错也随之增加[2]。ICU是以抢救为主的综合性或专科性救护中心,配备多种先进生命支持设备和医疗技术,将涉及多个学科的危重患者放在同一个医疗单位进行监护抢救,承担着重要医疗救治任务[3]。ICU 护士除具备相应的ICU 专科护理知识和熟练操作技术、医疗器械的管理使用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还需专注的工作能力,能够同时兼顾多项工作任务,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也是重中之重。因此,相较于其他护士在培养方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频发的护理工作中断致使护理失败率攀升,工作效率降低,严重影响护理质量[4]。我国学者对不良结局的护理中断事件涉及的护理人员展开了一项调研发现,该事件会对护士职业认同产生负面影响[5]。本研究探讨ICU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现状与ICU护士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21 年5—11 月天津地区8 所综合性三甲医院的152 名ICU 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其所经历的护理中断事件和职业认同水平进行调查。纳入标准:(1)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2)从事ICU临床护理工作。(3)在ICU 工作时间1 年以上,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实习、进修、轮转的护士。(2)研究期间未在岗的护士。
1.2.1 调查工具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ICU 护理中断事件调查表、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进行调查。(1)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ICU工作年限、劳动关系、是否为科室各类工作小组组长、是否为带教老师8 项内容。(2)ICU 护理中断事件调查表。本研究采用刘佳微[6]编制的ICU 护理中断任务调查表,调查天津地区8所综合性三甲医院综合性ICU护理中断事件现状。该量表包括护士当前的护理任务、护理中断事件的来源、中断的方式、中断事件发生的地点、中断持续的时间、中断任务的类型、应对策略、是否可以返回最初的任务8个方面的问题,并下设选项,统计各类问题中各个选项发生的频次。(3)职业认同评定量表。此量表由刘玲等[7]于2011 年编制,共有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交技能、职业社会支持、职业挫折应对和职业自我反思5个维度,共计3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计分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由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依次赋1~5分,得分范围为30~150分,30~60分为低分组,61~90分为偏低组,91~120分为中等组,121~150分为高分组,得分越高,提示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越高。
1.2.2 资料的收集方法 本研究共有4名观察员,研究开始前经过统一的培训,熟知研究的目的、内容、资料收集方法、重点观察的要点、数据采集及记录的方法,以一对一的方式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工作。观察员与研究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影响其护理工作的开展,不参与、不干预护理工作。对每位研究对象观察2~3 h,记录其中断事件发生的频次以及相关问卷设计的内容。观察结束后,在护士空闲时间向其发放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并及时收回。最终本研究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观察,调查152名ICU护士,共计344 h,发放152份职业认同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52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
1.2.3 仪器设备 采用秒表计时器,用于计算护理过程中断的时间。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 和Spearman 进行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共纳入ICU护士152名,其中男性47名,女性105名;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28.33±4.02)岁;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下73人,本科72人,研究生及以上7人;护士46人,护师76人,主管护师27人,副主任护师及以上3 人;工作时间为1~5 年的ICU 护士有40 人,工作时间为6~10年的有67人,工作时间10年以上有45人;正式编制62人,人事代理64人,派遣制等其他共计26人;其中担任科内工作小组组长的79人;为带教老师的58人。
在为期4个月共计344 h的观察中,共计发生2 883次护理中断事件,其中单人观察时间内发生的中断次数最多的为12 次,平均中断次数8.38 次,平均中断持续时间为55.3 s,见表1。
表1 ICU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n=2 883)
本研究中的ICU 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得分为(96.14±10.13)分,得分由最高到最低维度依次为职业认知评价(26.52±4.11)分,职业社会支持(20.76±3.62)分,职业挫折应对(19.02±3.31)分,职业社交技能(18.51±3.58)分,职业自我反思(11.33±2.03)分。
经Person 相关分析显示,ICU 护士护理中断频次与职业认同水平呈负相关,即护理中断频次越高,护士职业认同水平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ICU护士护理中断频次与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护理中断事件是过程事件,指事件发展过程中被其他隐私被迫打断[8]。国外研究[9]表明,护理中断事件可以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导致护理差错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安全。本研究最终统计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频次为8.38次/h,平均中断持续时间为55.3 s,高于Drews等[10]的研究结果。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此次的研究对象和我国的医疗环境有关。本研究对象为ICU 护士,ICU 临床护士需要同时肩负着执行医嘱、观察病情、仪器调试等多项任务,并且通常情况下是多项任务并发,因此,ICU护士发生护理中断事件的频率较高。此外,我国的医疗环境复杂,临床护理人员短缺,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负荷重,从而导致了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
ICU护理中断事件的来源广泛,集中在环境、护理同事、其他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等。ICU环境复杂,各种仪器以及操作混杂。仪器的报警声和护理同事的干扰是其中的高发因素。护理事务被中断的方式多为面对面口头交流和电话,与国外调查结果基本一致[11]。ICU患者病情危重,诊疗计划需要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因此,医护交流沟通频繁,故口头交流作为护理中断事件的主要方式也是情理之中。此外,ICU护士针对发生护理中断事件的应对策略多采取接受,占比为48.77%,这可能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医患关系有关。护士认为他们有义务保护患者,对待患者的要求难以拒绝,对护理中断事件采取接受的方式。同时,ICU患者一般病情较重,护士多担忧中断来源的严重后果,因此接受中断来源。但是研究表明,护士接受中断事件比拒绝中断事件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如何隔绝中断来源,更改护士中断事件的应对策略势在必行。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所从事的职业目标、社会价值以及其他因素的认可,其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及质量[12]。本研究结果显示,ICU 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与郝翠平等[1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ICU护士长期处于高强度和压力的工作氛围下,对心理素质要求更高,若ICU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难以体现自身的工作价值,或逆境商较弱以及挫折事件频发的话,会导致其职业认同水平下降,出现离职意愿和职业倦怠,对待工作出现敷衍情绪,严重危害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团队的稳定性[14]。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中断事件频次与ICU 护士职业认同呈负相关,与陈慧敏等[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会引发护士负面的态度体验,从而导致职业认知水平下降。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护理中断事件仍然处于高发阶段,护理人员更应当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学会合理运用技巧,使工作流程标准化,提升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