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日娜 曾维龙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马来西亚 31900)
自19世纪初期以来,南下的中国移民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兴办华文教育,如今已经形成了从华文小学、华文独立中学到华文高等教育学府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1]。华文教育既担负着为华裔子弟传授母语的任务,还担负着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马来西亚的教育体制分为两类:一类是马来西亚政府学校,称国民中学和国民小学、国民型华文小学和国民型淡米尔文小学。国民中学、国民小学、国民型华文小学均有自己的华文教材。另一类是由马来西亚华人民间团体创办,推行中等教育,以保持和发扬母语教育和文化,是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独资兴建的一所民间学校——独立中学。
国民小学华语教材分为两个时期,母语班性质华语课程和附加语言性质华语课程。母语班性质华语课程共两套教材——1973年版《华语》和1985年版《华语》。附加语言性质华语课程共有四套《华语》教材,分别是1997年版国小《华语》、2003年版国小《交际华语》、2007年版国小《华语》、2015-2019年版的国小《华语》。本文讨论2007年版国小《华语》、2015-2019年版的国小《华语》这两版教材。国民型华文小学共有四套华文教材,1969年出版的繁体字《华语》教材、1983-1988年3M 制度下《华文》、2003-2007年版的《华文》、2015-2020年版的《华文》。本文研究对象2003-2007 年版的《华文》和2015-2020年版的《华文》教材。
国民中学共经历了四套华文教材。国民中学第一部华文教材,是1968年出版的《新标准语文课本》,由吉隆坡文化供应社出版。第二部华语教材,遵照1986年的马来西亚教育部颁布的《中学华文课程纲要》(KBSM)为依据编写了《华文》(KBSM)教材,由文化供应有限公司出版,共五册,1987-1991 年出版。国民中学第三部华文教材,根据2001年《中学华文课程纲要》编制,于2002 年至2004年出版,共六册。第四部国民中学《华文》教材是在2016-2020年出版。本文讨论第三部、第四部国民中学《华文》教材。独立中学《华文》教材分为初中阶段、高中阶段。2022年,高中《华文》教材经历三版。初中《华文》教材经历了四版。1984年马来西亚出版《华文》教材(第一套,第一册),供马来西亚华文独中试用,并在1991年陆续完成整套初中六册的教学、编纂高中六册。董教总课程局以1993年重新审定的《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华文课程课纲》为依据,编有第二套初中语文教材《华文》。1994-1996年初《华文》开始试用。高中《华文》教材于1996-1999年开始试用。2000 年,《课纲》重新修订,董教总全国独中工委会课程局于2004年为达成修订后《课纲》之目的,基于对初中《华文》教材教学实践结果的总结,第三套《华文》教科书问世,旧华文教材逐渐被取代,到2006年更换完备。高中《华文》教材于2011-2014年出版,也是目前现行独立中学《华文》教材。现行董教总版初中《华文》教材根据董教总华文独中工作委员会统一课程委员会于2016年拟订的《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初中华文课程标准》编写,2019 年秋季开始使用,到2022年6月《华文》教材第一轮使用完毕。本文讨论第三版、第四版独立中学初中《华文》教材,第二版、第三版独立中学高中《华文》教材。
两套国民小学《华文》教材、两套国民型华文小学《华文》教材、两套国民中学《华文》教材、两套独立中学《华文》教材,其中五套有《红楼梦》篇目。本文重点讨论五套《华文》教材中的《红楼梦》篇目①,如表1所示。
表1 教材中《红楼梦》篇目基本信息概况
续表1
《刘姥姥进大观园》入选率最高,五篇课文中两篇选了相同内容。可是选择的年级不同,选编的方式不同。华文小学原文改写方式、国民中学原文节选方式。《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林黛玉进贾府》同样以原文节选方式进入独立中学《华文》教材。《红楼梦》(第26回~第28回)原文节录方式进入国民中学华文教材,主要节录了宝黛爱情篇。在课文的学习方式方面,《红楼梦》(第26 回~第28回)课文是自学,其他四篇课文由老师授课。
本文借助AntConc(3.41 版本)语料库软件对华文小学《刘姥姥进大观园》、国民中学《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红楼梦》(第26回~第28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林黛玉进贾府》课文与《红楼梦》原著②语言文字进行比较统计。本文发现五篇课文中原著语言文字改动幅度均不同。其中原著语言文字改动最多的是华文小学《刘姥姥进大观园》《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两篇课文。然而《红楼梦》(第26回~第28回)对原著语言文字没有任何改动。
本文使用AntConc(3.41 版本)语料库软件统计了《刘姥姥进大观园》课文,课文总字数1208字(不包含标题)与原著完全相同的字498字。课文总句38句与原著完全相同的句字仅17句,语言文字改动幅度较大。课文中保留了原著中的对话语言,大量改写了原著中陈述性语言、描写性语言。差异类型总结成表,如表2所示。
表2 小学《华文》教材《刘姥姥进大观园》文字改编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小学《华文》教材人物名称、人物对话语言改编次数最少。陈述语言、描写语言方面改写很多,而且课文是原文改写方式进入教材的,教材编写者用自己的语言撰写了《红楼梦》,本文不再进一步讨论。
国民中学《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课文有三处文字方面改动:
(1)原著: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
(2)课文: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尘尾、巾帕之物。
(3)原著: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4)课文: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5)原著: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肏攮一个。
(6)课文: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操攮一个。
“麈尾”改成了“尘尾”;“座位”改成了“坐位”;“肏攮”改成“操攮”。这三处文字修改符合华文教材要求,提升了语言的准确性,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
本文使用AntConc(3.41 版本)语料库软件统计了《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课文,课文总共150句,与原著完全相同57句,课文不包含标题共4732 字,跟原著完全相同字数1342个。无论叙述语言、人物对话语言、描写语言,与原著语言相差很大,主要差异总结如表3所示。
表3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课文语言文字修改情况
据统计,《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课文中共有113处改动。其中语言文字改动109处,占97%,故事情节改动4处,占3%。语音文字方面:
第一,词汇方面改动,此类改动最多,占43.61%。如:
(7)原著:老爷跟前下的蛆。
(8)课文:老爷跟前下的火。
(9)原著:方退出了。
(10)课文:方诺诺退出。
(11)原著:自悔。
(12)课文:自己不该。
(13)原著:如何禁得起。
(14)课文:如何当得起。
(15)原著:大喝。
(16)课文:大叫。
第 二,称 呼 语 改 动,此 类 改 动占22.11%。
课文:长府官,原文:长史官
课文:母亲,原文:老太太
课文:李纨、凤姐及迎探姊妹,原文: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
课文:老先生,原文:王爷。
第三,单音节词改成双音节词,这类改动占17.3%。
(17)课文:看见宝钗进来。
(18)原著:见宝钗进来。
(19)课文:偏偏又耳聋。
(20)原著:偏生又聋。
(21)课文: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
(22)原著:此以后,再不打他了。
第四,故事情节方面改动。
(23)原著: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24)课文:自己夺过板子来,狠命的又打了十几下。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课文中词汇的改动最多。书面语表达改成了偏口语的表达,文言文表达改成了白话文表达,客观的称呼语表达改成了主观的称呼语表达。《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课文中故事情节的改动最少。
在《林黛玉进贾府》课文中,有两处语言文字修改。
(25)原著: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
(26)课文:一时间回来,再看,以换了冠带。
(27)原著: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28)课文: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例(25)~(29)单音节改成双音节。(27)~(28)文字方面修改。《林黛玉进贾府》课文保留了原著的经典语言。
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并不考虑自己的作品是否进教材的问题,而是以个人的创作习惯为出发点,遣词造句的过程以及在行文上形成的个人风格。教材编者把文学作品选为华文教材时,将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尽可能保留作者风格的基础上相应对原著文章进行改动。国民中学《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林黛玉进贾府》课文教材中改动效果优于原作,《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改动效果不太明显。
本文论述了入选篇目的辅助系统。辅助系统在华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华文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将教材内容教学化、有助于提升学生华文能力与华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培养自学能力、突出编者意图、督促对课文进行有效诠释。辅助系统分为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助读系统,陈菊先《语文教育学》中指出:助读系统,又被称作“导读系统”“导学材料”,包括文字和图表两种形式,而本章探究的助读系统只涉及文字形式。“助读系统是由单元说明、注解、思考与练习、课文学习提示等构成的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自学的提示性的文字说明”[2]。练习系统,顾黄初在《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指出: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一套“练”的方案或题目,便于练习巩固知识,顺利实现知能转化,提高语文素养,而依据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的各种思考与训练的内容体系[3]。本文讨论的范围为单元、课前、课中助读系统、课前与课后练习系统。
华文小学《刘姥姥进大观园》辅助系统有提示语和插图。练习系统是由课前2道题、课后6道题组成的。详细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刘姥姥进大观园》辅助系统
续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刘姥姥进大观园》课文练习系统丰富,有记忆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应用性练习。这种练习系统编排适合于小学生思维发展。而助读系统只有目录、插图,没有注释与参考资料,这对于小学生理解《红楼梦》概况、作家创作背景有一定的难度。
国民中学《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红楼梦》(第26回~第28回),两篇课文学习方式已有了变化。《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课文是由老师授课、《红楼梦》(第26回~第28回)是自学。课文学习方式的变化,助读系统、练习系统同样有了变化。两篇课文的辅助系统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红楼梦》(第26回~第28回)辅助系统
《红楼梦》(第26回~第28回)课文学习方式的变化,导致课文的助读部分不够充分。
独立中学《华文》教材中《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课文助读系统有提示语、注释、参考资料、课后练习等,《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助读系统有提示语、插图、注释、课后练习题等。详细情况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独立中学华文教材从《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到《林黛玉进贾府》,助读系统有课前、课文里的插图,练习系统,之前的分析、比较、推断等理解性训练,改为比较、说明、总结、推断、分类等理解性训练。《林黛玉进贾府》辅助系统更丰富。
通过比较五篇课文的辅助系统,可以分析出五篇课文辅助系统上的特点,华文小学《刘姥姥进大观园》练习系统题量、题型丰富,但几乎没有辅助系统内容。国民中学《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红楼梦》(第26回~第28回)比较,课文学习方式的变化导致《红楼梦》(第26回~第28回)辅助系统内容很少。独立中学华文教材中《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与《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的比较,《林黛玉进贾府》辅助系统更加丰富多彩。
本研究以马来西亚两时期《华文》教材中《红楼梦》选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探讨了马来西亚华文教材中《红楼梦》选篇的时代变迁。在篇目选择方面,《红楼梦》选篇由单一向多样发展,更有经典篇目为编者所采用。就篇目学习性质,《红楼梦》精选篇目,教读文本,逐步向教读和自读课文结合的方向发展,教材越来越重要了。就原著的文字改动而言,教材的编写者保留了原著文字。在篇目思想性层面,时代的进步促使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放,“爱情”这一主题也成了解读重点之一。然而目前《华文》教材对《红楼梦》篇目的选文、助读系统同样出现了一些问题。
为了探究小学华文教材《红楼梦》篇目合理性,我们查找中国历年语文教材,《红楼梦》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只有两套教材四篇课文,选入篇目片段相同,均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材使用时间是20世纪20、30年代。到目前2022年,《红楼梦》小说没有再进入小学语文教材。详细情况如表7所示。这四篇课文有大量的语言、文字简化与改写。《红楼梦》进入小学语文教材,为了让学生理解小说故事情节、语言文字,教材编写者不得不对课文内容进行二次创作。这种二次创作对《红楼梦》原文有一定的影响。《红楼梦》小说本身文字表达、故事情节经典,二次创作很难保持小说的原汁原味。《红楼梦》是一部艺术价值很高的小说,要求学生有一定鉴赏能力来消化和理解,所以《红楼梦》篇目编排在小学华文教材需兼顾多重定位。
表7 小学语文教材中《红楼梦》篇目基本情况
《红楼梦》版本的选择方面。《红楼梦》版本很多,《华文》教材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权威性等特征,在版本选择上尤为重要。现行《华文》教材编选《红楼梦》时,选择了较早的本子。如:现行国民中学《华文》教材中《红楼梦》课文是1934 年上海书局出版的《红楼梦》。现行独立中学《华文》教材中《红楼梦》课文是195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现行《华文》教材选择了较早的《红楼梦》文本。新版《红楼梦》除了小说文本的变动外,编写理念也有变化。作为华文教材的选文,应该选编最新版本的《红楼梦》原著。
现行中学《华文》教材助读部分,均讨论了《红楼梦》后四十回谁写的。现行《华文》教材助读部分均采用“高鹗续作”。可是2008年版《红楼梦》后四十回讨论,将程伟元、高鹗作为整理者,放弃了“高鹗续作”[4]。有鉴于此,教材编写与文学教学中不宜继续采用“高鹗续作”。《华文》教材编写时候,与时俱进,借鉴最新的红学研究成果。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巅峰之作,红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已历经两个多世纪的历史,它的研究风格多样、视角多样。正是《红楼梦》蕴藏着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及优秀民族精神等财富,从而引起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不仅仅是文学界,在教育界亦受到极高的关注,给社会环境、汉语学习者带来了无穷的文化财富。《红楼梦》篇目入选马来西亚华文教材,除了让广大学生对《红楼梦》的整体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外,它还对马来西亚《红楼梦》传播和马来西亚红学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其更深层次价值是《红楼梦》小说在海外传播,让更多海外华人阅读《红楼梦》,让更多海外学者关注红学研究。
【注 释】
①涉及五套《华文》教材:孙秀青、黄慧羚、周锦聪,《小学六年级华文课本》,The Malays Press Sdn.Bhd,2020 年版;永乐多斯、许友彬、林臣顺,《中三华文课本》,odonate Publishing Sdn,Bhd,2004年版;曾俊萍、郑奕标、张宝云,《中五华文课本》,The Malays Press Sdn.Bhd,2020 年版;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学务处课程局,《高三下册华文》,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总会,1999年版;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学务处课程局,《高二上册华文》,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总会,2012年版。
②涉及《红楼梦》原著: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曹雪芹,《红楼梦》,世界书局,1934年版;曹雪芹,《红楼梦》(上),马来西亚联营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版;曹雪芹,《红楼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曹雪芹撰、饶彬注,《红楼梦》(上),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99年版。
③一整句中一部分是整合性陈述语言、一部分是人物对话语言,为了计算方便,此类情况算为两句话。
④一整句中一部分是整合性陈述语言、一部分是人物对话语言,为了计算方便,此类情况算为两句话。
⑤记忆性练习:一是识别,二是回忆。
⑥应用性练习:一是执行,二是实施。
⑦理解性训练种类可分为: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七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