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岳玲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切,长期以来,习一门语言必习其文化。但如果忽略了“目的语文化”及“母语文化”的双向互动问题,语言学习的天平便会倒向一边,造成失衡,导致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及表达胜过对母语文化的了解及表达的怪象。如南京大学教授从丛所言,如果西方文化的缺乏会导致在国际交往中的“理解障碍”,那么中国文化的匮乏会导致在国际交往中更为严重的后果:我们无法向英语国家的友人传达博大精深的母语文化,更无法体现出一种独立的文化人格[1]。
中国文化失语这一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便引发讨论[2],但直到2004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翻译能力方面的考核增加了“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以来,该问题才逐渐引起重视。如赵海燕所言,中国高校英语教育自清朝起便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改革开放后又以“英美本位”为主导,而英美教师的培养路径也沿袭英美模式[3],这些都是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深层原因,而由此导致的如教学大纲缺乏相应约束、教材的缺失、教学内容的不足等,则是构成“失语症”的直接因素。
将中国文化纳入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可以推动英语教育立足于本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实现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等[4-5],而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5月31日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6],也要求我们不仅要能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更要能够用中文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而不是照搬套用西方的理论。在过去的研究中,各学者注意到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失语[7-9],并且在各自的调研案例中,证实了这一点,然而,尚未有人在其研究中融入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内在要求。学生能否以中国的文化逻辑来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 还是说,学生只能生硬地翻译一些中国文化的字、词、句? 为了探讨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本调查问卷。
本研究对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拟主要探讨的问题是:1)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2)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需求;3)大学生对于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态度。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笔者将“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能够用英语翻译相关词汇、语句;其次,能够用英语讲述词语背后的故事,如节假日的起源、历史人物事迹、文艺作品的内容等;第三,能够用英语深入总结、阐述中国文化现象背后的逻辑、思想、体系。这三个层次对双语的要求逐层增高,其最高层次,要求学生把握中国的叙事逻辑并用英语进行表述。
为了探讨在当代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中,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本次问卷设计也从三个层次以递进关系展开。首先,大学生是否了解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其次,大学生是否能够简单翻译涉及中国文化或西方文化的词汇或短语。第三,大学生能否用英语讲述相关词汇背后的中国故事和西方故事。
本次以华南理工大学已完整修完大一或大二课程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专业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法学、化工与制药类、环境科学与工程、新闻与传播、生物制药、统计学、机械工程、会计学、经济学、车辆工程、材料类、电子商务等,覆盖面较广,代表性较好。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高考英语单项平均分达138分(150分制),基本都已高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平均分超过540分),大二学生大多数都已通过六级考试。选择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本次研究不仅探讨简单的英语表述问题,也探讨用英语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问题,这涉及更深层的文化逻辑和文化人格。如果连阅读、翻译都有障碍,那更难以完成这一高难度任务。然而,从结果来看,即便是基础如此好的非英专学生,其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教育界的反思。
笔者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浓厚,却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在数次翻译练习中,学生对于已深入我国文化的“儒、释、道”文化以及诸如四大名著等的翻译,都遭遇困境。相反,对于古希腊神话或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名著却如数家珍,并能够很顺利用英语表达出来。本次调查研究也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虽然广泛,但并不深入,无论是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相关词汇、相关背景知识还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与人物等,都有近80%的学生表示“只有少部分可以”或者“完全不能”。值得注意的是,比起用英语表述我国文化经典,有更多的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述外国文化经典。这是多年来我国强调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忽略英语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的必然结果,值得引起深思。
另一方面,65%的人认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而与之相对应的,只有5%的学生表示“能用英语翻译有关名词,讲述有关名词的背景故事,并阐述其背后的思想内涵和文化逻辑”。众所周知,深入的理解是正确表达的前提,如果只停留在泛泛的了解,就谈不上构建中国理论去阐释中国经验了。因此,如一位同学所言,要加强中文修养,须开设相关中国文化的课程,才能为语言转换奠定基础。
调查1 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的能力
如前所述,英语教学往往更注重“目的语文化”的输入,造成学生无法用英语向外国友人引介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尴尬处境,这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结果显示,78%的学生表示会有用英语讲述中国文化的需求,其中12%的学生表示经常需要,66%的学生表示以后应该会需要。此外,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向外国友人分享中国故事,但能力有限,这亦从侧面说明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需求。而尽管被调查对象是一群自学能力比较强的大学生,这种需求也无法通过自行阅读而得到满足。结果显示,只有14%的学生认为能够通过阅读见微知著、捋清楚并讲述中国文化现象背后的逻辑和思想,近86%的学生需要不同程度的引导。
在教学方式上,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由老师为主导来推动中国文化的融入,比如69%认为应该在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58%认为应该开设用英语讲授的中国文化课程;52%认为应该课外阅读英语语种的中国文化类书籍或报刊或观看英语语种的中国影视剧;42%认为应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证书等各类考试中进行考核;33%认为应该开设用英语讲述中国文化的研讨讲座。此外,也有学生提出一些选项之外的个人见解,如“看外国人讲述自己体验中国文化的视频,积累相关表达,然后自己加以练习”,也有人提出,不会英文表达,归根结底还是中文的功底不够,所以要加强中文教育。
调查2 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的需求
我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课程已经得到普及,如美国社会与文化、英美概况、跨文化研究等。在大学英语教材编撰中,也更偏重追溯字词句的文化起源或是英美的现当代文化。这自然有教材编撰者的考量,比如英语国家的第一手资料在表达上更为地道,应该深入英语文化以学习其语言,早年中文资料的英语翻译较为有限,等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都已经逐步得到了解决。如今,不仅我国英语语言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多数得到了提升,有很多教师甚至在国外的一流大学任教,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英语国家学者研究中国的文化,因此,第一手资料的获取已不是问题。此次调查也发现,有74%的学生表示“应该平衡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的比例”,这表明目前的教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材改革迫在眉睫。
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只有5%的学生称,即使老师课堂不教、下课不布置任务,他们也会主动去学习。而其他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示不会主动地用心学;在学习的效度方面,只有14%的学生表示通过自学就能学好,其他学生都表示需要一定的指引。这两个方面都说明了教师的引导、教材的融入以及增加相关考核的必要性。事实上,调查显示,92%的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96%的学生希望大学英语教师能够讲授中国文化。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意乐还是比较强的。
总之,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偏弱。追根溯源,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没有积淀,文化输出便无从谈起。此外,多年的英语学习,只是让学生能够“少部分”地翻译一些名词并用英语讲述“少部分”的中国文化,而诸如讲述文化背后的思想内涵、以中国理论去阐释中国经验的深层次要求,则较为困难。在表达需求上,绝大多数学生有这方面的知识需求,同时他们认为目前的教材无法满足需求,应当平衡中英文化的比例。在学习态度上,大多数学生又没有足够的内驱力去自学相关内容,在知识获取方面,依然仰赖老师。
调查3 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的态度
要改变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母语文化的现状,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教学改良的建议。笔者在这些专家的建议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次调查结果,认为应当从教材、课程、教师、考核等方面做出调整。
首先,教材是教学之本,而教学大纲则发挥着重要的总领作用。如多位学者所言,应当重新修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增列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5][10]。此次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课外自主学习中国文化的主动性和热情不强,英语教育对教材和教师的依赖性比较高。而在大学英语教材的编撰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当平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权重。笔者以为,在教材设计上,可以跨文化研究的方法类比两种不同文化对于同一现象的不同解读,这既能兼顾两种不同文化的教学,也能引发学生思考,锻炼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次,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求学阶段多数是就读英语系,由于过去我国教育方针是学习西方的专业化、学科化路线,因此,英语专业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并不重视,很多学校甚至都没有开设中国文化的相关课程。因为未受过相关教育和训练,很多老师自己都无法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更遑论在教学中融入中国元素以及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有必要自学中国文化课程或是参加一些进修课程,在制度上,学校或学院应该提供相应支持与鼓励。在教师培养方面,可以促进与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不同专业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融合。
第三,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纳入跨文化交际的考核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但过去总是单方面地强调英语文化,以“无我”的方式完全地融入英语文化,这是片面且本末倒置的。事实上,独立的身份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必不可少,也是自尊自重的表现。了解英语国家的交际习惯,应以不失本我文化认知为前提。这也要求教师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增加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环节。
第四,把中国文化纳入考核范畴。众所周知,考试对教学具有明显的反拨作用。此次调查也发现,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仍有较强功利性,将相关知识纳入考核是能够引起学生重视的一种有效手段。事实上,2013年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等考试的翻译部分已经加入对中国文化的考察,很大程度上也确实让更多的学生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但这方面的改革仍有很大空间,比如题型更多元化或扩大考核范畴,如在测评中落实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目标等。总之,在各类考核中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能够加强大学英语文化教育方面的杠杆作用,促进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值得引起大学英语教学的高度关注。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集语言和文化为一体的课程,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至少应该达到平衡,不可单一地强调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失语”既表现在中国文化在教材中的相对欠缺,也表现在中国理论的缺席,过去几十年来,对西方认知方法的崇拜导致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套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徒劳无功,还会闹出很多笑话。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构建中国文化叙事体系的内在要求。
要打破这一困境,我们必须摆正心态,建立文化自信,在自己的感性觉受和理性认知之下,构建中国理论以阐释中国经验,并用英语这门世界性语言传播出去。这不是少部分英语语言专业的专家或学生的任务,而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知识分子的责任。对于很多非英专大学生而言,大英课是其唯一的英语必修课,因此对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等进行改革,意义重大。新时代下,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与表达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提高学生个人文化修养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在破除西方权威的同时,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一味地信奉本土主义。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博雅课程,不能简单地变成用英语讲授中国文化的课程,更不能隔绝外来文明、固守传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谦卑而开放的胸怀,扬长避短,在两种文化之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