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空间语言政策视角下的粉丝社群冲突治理研究

2023-05-17 12:26张婧
语文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社群网络空间偶像

○张婧

(甘肃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引 言

体验娱乐经济赋予现代粉丝更多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新媒体时代也使得粉丝可以成为自媒体,并拥有与大众媒体平等的发声权利。与此同时,现代粉丝在追星过程中主要是以网络社群的身份存在,通过在线宣传、争取流量以及反黑为偶像赢得更高的人气和资源。可以说,现代粉丝社群已经成为娱乐圈“造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需要正视的是,粉丝社群在积极刺激粉丝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种种弊端,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粉丝社群冲突事件频发,不少还演变成为大型的网络暴力事件,不仅给涉事群体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还严重浪费了网络公共资源,危害网络环境安全,也影响了和谐网络空间的构建。2015年,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通过了《建设绿色互联网南京宣言》,明确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提倡和谐理念,把网络媒体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真理,倡导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和谐的舆论阵地。2019年,《人民日报》多次发文呼吁规范“饭圈”秩序,发挥粉丝追星的正能量,坚决杜绝粉丝网络暴力,从而维护互联网的健康稳定和谐。2020年,为提供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的通知。“六部委”联手整治饭圈,其中重点包括: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大力整治明星话题、热门帖文的互动评论环节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对立、互撕谩骂、人肉搜索等行为。鉴于此,对于粉丝社群冲突的及时干预就显得极为重要。但是目前涉及粉丝社群管理的研究还不多见。考虑到粉丝冲突主要属于言语冲突,因此本研究拟采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利用话语分析理论对新浪微博中出现的粉丝社群冲突话语进行观察,进而发现其特点和规律,以此为突破口尝试建立粉丝话语冲突的干预机制,最后从网络空间语言政策制定的视角出发,从本质上对粉丝社群在网络空间话语的使用进行教育、引导、规范和约束。

二、粉丝社群言语冲突产生原因

粉丝社群是出于与偶像的情感维系而产生的网络社群,也是现代粉丝组织的主要存在方式。在“参与式”的追星过程中,粉丝们会逐渐形成对偶像的一种“保护欲”,因此,爱护和维护自家的偶像成为每个粉丝社群的首要任务[1]。他们会以自身的是非观和标准去评判偶像的言行以及相关的娱乐事件,事实本身如何对于粉丝社群来说并不重要。因此他们一旦认定娱乐媒体发布的新闻出现了“不实”报道,或者感觉偶像在社交领域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都会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搜集证据,然后去社交“广场”制造相应话题进行声援和反击。如果同时牵涉两位艺人,那么这两个粉丝社群就会从自家偶像利益出发去相互攻击,以此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来扭转事态发展的走向。因此,粉丝社群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缺乏事实基础的情况下无条件地去维护自家的偶像。随着粉丝社群在网际间主动权和参与度的不断提高,发生粉丝话语冲突的频率明显呈上升趋势,而且会在短时间内演变成网络暴力。

Tannen发现性别差异会对冲突话语产生影响[2]。相较而言,男性更倾向于直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不满,而女性则会使用一些修辞策略来避免正面冲突。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中,虽然粉丝社群大都是女性群体,但是由于书面交际和匿名性的特点,加之粉丝社群唯情感性的本质,使得性别差异在冲突话语中的影响逐渐消失。粉丝们全然不顾对方的面子,直入主题,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不满,甚至在一言不合的情况下就恶语相向,属于显性冲突话语。Muntigl和William 认为说话者的话轮如果具有威胁性,听者就会在下一个话轮采取相应的行动来保护自己的面子,从而引发冲突,这也就造成了粉丝冲突频发且容易升级的局面[3]。与此同时,根据第44次CNNIC 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有45.5%的网民为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且本科以下学历占比90.4%。也就是说,低龄和低学历目前还是中国网民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于这样一个身心仍处于发育阶段的群体来说,由于教育程度不高,阅历尚浅,处于情感发育的叛逆期和盲区,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和语言来实现自己的诉求,因此会在网络中与他人产生言语摩擦或者冲突。这也是导致粉丝社群冲突的内在本质原因。

三、粉丝社群冲突话语特点分析

自1952年首次提出概念至今,话语分析已经成为一个涉及语言哲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并在语言学文献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且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而针对冲突话语的研究主要是在20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才展开的,Brennis,Lenin[4]和Boggs[5]通过对儿童言语论辩和争论的研究开启了冲突话语研究的方向。冲突话语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交际的一方反对另一方的言行、举止,或就某人某事双方持有不同意见,继而出现话语冲突。具体冲突的类型包括:争执、反驳、争吵、反对和争论等[6]。一般来说,冲突话语的全过程包括:引发、保持和升级、结束和言后效应。

引发也叫冲突话语的触发阶段,任何言语上的观点、立场或非言语上的行为动作都能引发冲突话语(Marynard,1985)。当下冲突话语的引发研究主要是从句式、相邻对等语言特征角度来进行的[6]。经过两年多网络民族志研究,本研究观察到粉丝冲突话语的常用句式主要有:指责、命令、疑问、反讽、詈语以及混合句式。除此之外,粉丝冲突还常常借助图片、动态表情甚至是小视频来辅助冲突句式达到触发冲突的目的。这就是粉丝们常说的“引战”。由于粉丝社群人数众多,不少一线当红艺人的粉丝数量多达上千万,因此,粉丝冲突一旦开启,就会来势汹汹,没有任何协商的余地,每句话都直击痛处,并试图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此外,粉丝在网络公共资源区产生冲突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网民,即路人的关注,以此来帮助自己快速达到诉求的目的。因此粉丝冲突的起始句式上更多是多种句式的混合,即混合式句式,例如:指责+反问(“你们家就是做错了! 难道不承认吗?”)、反问+命令(“顶流就很牛吗? 现在就道歉!”)、詈语+指责+命令+反问(“积点口德! 一大早上骂谁呢! 惹你了?!”),等等。在如此强硬的句式(T1)下,大多数冲突话语在第二个话轮(T2)就已经被触发,以达到快速回应和反击的效果。

当冲突话语被开启以后,一般会有两种发展趋势:或加剧升级,或缓和减弱。由于粉丝冲突产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不可化解或调和的交际目的,双方都不会让步,因此粉丝冲突话语一旦启始,就会立即加剧和升级。冲突话语的加剧一般是由冲突论证结构来体现的。论证结构越复杂,冲突话语加剧的速度就越快[7]。本研究发现,粉丝冲突话语的论证结构主要有三种:多重论证,并列论证和衍生论证。多种论证是由一个论点和两个或多个论据构成,并且每个论据都可以独立使用来维持论点。在粉丝冲突话语中,为了达到咄咄逼人,在气势上压倒对方的效果,很少会单独列出一个论点和一条论据,大多论证都会采用多重论证的方法。并列论证也是由两个或多个论据相互关联之后共同维护同一个观点的论证结构,但是与多重论证不同的是,虽然这些论据缺一不可,但却无法独立完成维护论点的任务,因此只有放在一起才能完整充分地支持论点。这种论证结构在粉丝冲突话语升级过程中运用的也比较多。粉丝们习惯罗列出大量的并列论证,貌似评价事实,实则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全方位对对方进行打压。衍生论证属于从属论证结构,主要是指一个论证结构中派生出另一个论证话语,此时,新的论证结构不仅可以作为上一个论证结构的论据,同时还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论点存在。这样的论证结构会使得粉丝冲突话语处于一种长期持续的状态,而且不断出现的新论点会让粉丝冲突话语不断升级。

当然,粉丝冲突话语也会出现缓和的机会,例如,当对方粉丝要求道歉时,也会有个别粉丝主动回复“我代表那些不懂事的粉丝给你道歉,希望粉丝行为不要影响偶像……”等等,但是这种非官方的道歉言论一般都不会达到对方粉丝社群的诉求,因此主动示弱的声音很快就会被加剧的冲突话语所淹没。

冲突话语的典型特征就是虽然对话双方对同一问题的立场不同,但是冲突话语的发生是以解决冲突为目的的。冲突一旦开始,就会有结束冲突的努力。因此,话语向同一立场的方向移动是结束冲突话语的主要形式[8]。然而粉丝社群冲突因为立场的不可调和而导致一旦开启,就不会有结束冲突的努力,因此通常持续时间很长,最终会以三种方式结束:(1)参与一方的彻底放弃而结束;(2)第三方的强行介入而结束;(3)暂时性休眠,即一旦有新的触发点,双方粉丝的冲突会立即重启。

其中,第一种结束方式在粉丝冲突话语中出现的概率极小。从娱乐资本运作的本质来说,粉丝其文化消费者的身份较之前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他们根本不具备判断娱乐事件真伪的能力,但是体验经济却赋予了粉丝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导性,因此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是不会有任何一方粉丝主动退出的,除非出现偶像“塌房”事件,即粉丝社群对于偶像某些言行表现出集体失望之后,会迅速瓦解,社群解散,粉丝社群冲突也就自然消解。粉丝冲突话语的第二种结束方式是第三方的强行介入干预。由于冲突双方交际目标明确,针锋相对,因此一般人都无法对其进行干预,即便是干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唯一能够对粉丝冲突进行有效干预的第三方只有涉事偶像本人及其工作团队。本研究发现,网络间发生的粉丝冲突乃至网络暴力,只要是在偶像“发声”或者做出解释以后都会迅速停止。例如,2022 年暑期,人气明星杨紫被曝出与某明星的恋情,同时爆出的还有疑似同吃一块蛋糕的视频。消息一经发布,就立刻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粉丝们蠢蠢欲动,准备随时出动为维护偶像的形象和利益而战。但是仅仅两个小时后杨紫就发布长篇辟谣声明,并对视频内画面进行了详细解释,最后对网际间的不实言论进行了驳斥,呼吁双方粉丝不要被某些网络力量所利用,也不希望在疫情期间占据网络资源。声明发出后不久,一场呼之欲出的粉丝冲突就立刻消解了,网民们也纷纷对此举给予好评。因此,偶像干预应该是中止粉丝冲突的最有效方式。但是从本研究近几年的观察结果来看,偶像及团队介入并干预粉丝舆情的情况非常少见,一般只有当粉丝冲突上升至偶像本人并对其造成严重名誉影响时,艺人才会发出声明来平息粉丝冲突;或者对恶意中伤的网民发出律师函,通过法律手段来制止网络暴力,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暂时性休眠是粉丝冲突最常见的一种结束方式。在没有任何一方粉丝退出,也没有艺人及工作室有效第三方介入,双方的诉求均未达成的情况下,粉丝冲突话语是不会自己走向结束的。随着冲突的战线越拉越长,会有部分粉丝的兴趣发生转移或者出现“脱粉”等情况,这样双方冲突的热度就会开始慢慢下降,最终形成搁置的状态,即冷处理。但是由于冲突的核心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因此只能说粉丝冲突进入了暂时的休眠期。一旦受到相关话题的刺激,原本休眠的冲突就会再次被激活,注意力被分散的粉丝又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形成新一轮的冲突,并且随着新论点和论证模式的产生,再次激活的粉丝冲突在规模上可能还会超过前一轮,形成影响恶劣的网络暴力。2020 年因暑期剧《琉璃》走红的青年男演员因在收官晚会上与女演员缺乏互动被对方粉丝怒斥为“冷漠”“自私”并迅速引战形成粉丝冲突,由于双方艺人并未就此问题发出声明,这就导致双方粉丝冲突很快演变为了大型网络暴力,并陷入了无休止地持续状态,对男演员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发展,大部分粉丝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并发生转移,专注于冲突的粉丝数量大大减少,这样冲突就进入了休眠状态。然而随着2022年男演员再次因为暑期档热播剧即将举行在线收官活动时,粉丝们“触景生情”,再一次触发了之前的冲突,而且还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冲突论点,例如“不要和该演员演CP”“男演员出道之初黑料曝光”等,这就使得新一轮冲突迅速升温,相关话题几次登上新浪热搜话题榜,极大浪费了网络公共资源,也造成了网络空间的乌烟瘴气。

冲突话语的言后效应分为负面影响和积极影响。粉丝冲突话语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由于粉丝冲突起始于网络公关社区,冲突的发生会严重破坏网络间的和谐氛围,污染网络环境,浪费公共资源,影响网民对于其他社会资讯的接收,也给“粉圈”“饭圈”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使得粉丝社群在网络社群间变得更加孤立。虽然不少学者(Leung 2002,冉永平2010等)指出冲突话语会因为冲突的结束,参与者之间的敌意随之消失,对方的人际关系就会得到缓解,甚至可能比之前还要和谐,从而实现了人际关系的重构。但是由于粉丝社群的诉求一般都得不到妥善解决,因此即便是冲突结束,参与双方的关系也不会有任何缓解,之间的敌意还会因为冲突和网络暴力的蔓延而变得更加势不两立,甚至会上升到希望艺人层面都不要再有合作的地步,严重干涉到了艺人正常地工作和生活。而粉丝社群冲突的积极影响则体现在社群内部,经过长期“并肩战斗”以后,粉丝社群内部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对于社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有一定的助力。综上所述,网络粉丝社群言语冲突的特点主要体现为:触发机制级别低,交际目的不可调和;参与人数众多,升级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话语攻击性强以及外界干预性差等。

四、粉丝冲突话语的干预路径

针对网络粉丝社群冲突的特点及规律,首先应该从外界干预性差入手寻找粉丝冲突的突破口,并加强对于网络粉丝社群的管理。鉴于此,本研究认为在粉丝冲突扩散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和环节是可以进行有效干预和阻断的(详见图1)。

图1 网络粉丝社群冲突话语示意图

(一)娱乐媒体不得发布不实新闻,且不得带有煽动性和导向性

互联网虽然赋予网民自媒体的身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空间是可以随意散布不实和虚假新闻的法外之地。尤其作为娱乐新闻的发布者,一定要有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切不可为博眼球,增加话题和关注度就大量发布涉及艺人隐私的新闻,甚至剪辑拼接出一些不实的视频音频;更不可使用带有煽动性和导向性的话语引偏大众,或者故意制作机会为粉丝社群“引战”,为粉丝冲突埋下了隐患。只有杜绝诸如此类的娱乐报道,才能够在源头上减少网络空间粉丝冲突发生的概率。当然,作为公众人物,明星艺人更需要严于律己,注意自己的言行,管理自己的形象,与粉丝保持好距离和尺度,并对粉丝进行积极引导,不让粉丝参与其生活和工作管理,引导“远离生活,关注舞台”的正确追星理念和模式。

(二)艺人团队及时干预粉丝冲突,做好粉丝舆情应对工作

本研究在对粉丝冲突的观察过程中发现,干预和中止粉丝冲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艺人及团队的声明和澄清,即有效第三方介入。但出于多方面因素考虑,甚至有艺人认为粉丝冲突也是提升人气和热度的手段之一,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艺人都会采取观望态度,不予置喙,只有当冲突危及自己利益时才会发声明或者律师函来做危机公关。但是这样的延迟反应和“故作神秘”既是对粉丝冲突的纵容,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成为危害网络环境的帮凶。因此艺人们一定要做好网络舆情工作,对于已经发生的以及能预见到的粉丝冲突做出及时的诉求回应和公关,切实为净化网络环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三)加强网络粉丝社群管理,及时疏导粉丝不良情绪

至此,粉丝社群的归属及管理成为解决粉丝冲突的又一个核心问题。首先粉丝身份的获取不需要任何资质和授权,且粉丝社群大多是粉丝自发成立的,因此任何成员甚至是成立者都可以随时退出,“来去自由”,毫无约束力和契约精神可言。这也是粉丝社群在产生冲突时可以肆无忌惮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网络粉丝社群到底应该由谁负责和管理呢? 考虑到体验娱乐经济对于粉丝群体的实际需求,粉丝已经是考量艺人商业价值的重要指标,那么秉承“谁获益谁负责”的原则,粉丝社群的管理工作需要由艺人及其团队承担和负责,特别是有“蓝V”认证的明星官方粉丝群,一定要受到艺人团队的直接管理,及时了解粉丝诉求,对于粉丝群内的聊天内容及粉丝思想动态也都要有专人监管和引导,及时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加强共情训练和同理心。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介入,运用适当的专业的方法来消除这些粉丝的不良情绪,以减少不必要的粉丝冲突事件的发生,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稳定。

五、对我国网络空间语言政策制定的若干思考

任何文化或文明的重要因素都离不开语言(塞缪尔·亨廷顿,1998),因语言问题长期不能有效解决而引发的社会或国家不稳定事件最终还得需要依靠语言政策的制定来解决。因此,从网络空间治理的长远角度来看,除了动用外界力量以及行政手段来干预网络语言冲突和语言暴力以外,国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语言政策来规范和指导网络空间语言的使用。语言政策是指“一个国家为其语言规划实施所制定的方针性和指导性规定”(劳允栋,2005)。网络空间语言政策的制定一方面可以规范网络语言的生成和使用,减少网络语言因恶性变异如恶搞化、歧义化等严重不规范现象造成的失范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制止和减少网络空间语言的暴力化和低俗化,从而保护我国网络语言的生态系统,进而契合中国安全发展需要的网络空间语言场(黄静秋,邓伯军,2021)。因此,本研究从网络粉丝社群言语冲突角度出发,对我国网络空间语言政策的制定提出几点建议。

(一)推进网络空间语言使用规范政策的制定和推广

结合当前国家出台的语言规范政策的情况来说,针对网络空间语言使用规范的语言政策还处于缺失状态。《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具体体现在完成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建设目标,促进已达标城市保持并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但对于网络虚拟空间的语言形式的关注比较少,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政策规定。而自从我国进入到新媒体时代以来,网民数量逐年递增,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已经达到10.32亿人。如此庞大的网络空间语言使用者,缺失相关语言使用规范的指导和规约,是造成网络空间语言失范的一个主要原因[9]。因此,应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依托,进一步明确网络空间语境中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指导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建设。具体来说,需要肯定和支持网络语言现代性、创新性等发展方向,以增强通用语的活力和生命力;但是要避免语言失当、语情失控、语料失范等危害现象,加大倡导文明用语,加固语言信息安全保障[10]。最终建立起网络语言治理新秩序,进一步规范网络空间的语言活动。同时,还需要加强针对未成年和成年网民的网络语言活动的分级治理。在完善网络空间语言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实践力度,切实保障网络语言生成和使用的良性发展。

(二)拓宽我国通用语言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考虑到我国网民中未成年人以及在校学生数量,通过学校的各级语言教育来规范网络空间语言的使用也是一个必要的手段。对于通用语的学习不仅要加强规范语法和词汇学习,提升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素养和语言标准,减少对汉语的模糊性使用,增强辨别规范通用语言和网络语言的能力。与此同时,语言教育者将通用语言的教育拓展至网络空间语言活动的使用,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网课空间语言安全的概念,教育语言学习者认清网络语言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同时树立学习者正确的网络语言认知观、判断力和审美感,引导学生使用合理、得当、适宜的网络语言;引导学习者进行网络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并且进行自身网络语言使用自省自查活动,及时规范网络语言使用,改正危害网络空间安全的用语习惯。

猜你喜欢
社群网络空间偶像
偶像报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社群短命七宗罪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