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毅
(甘肃政法大学 艺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全球各地的高等教育机构都认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投入大量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教育和科技的领军者,无疑在这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经验和视角。然而,由于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差异,两国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各自的优势和挑战,还可以从中提取有益的启示,以推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批企业家和创新者,这些早期的企业家和创新者为后来的创业教育奠定了基础[1]。哈佛商学院在1947年首次推出MBA课程,其中包含了创业相关的内容,这一事件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高等教育体系[2]。而国内的创业教育在2012年8月才有了相关文件《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使得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存在诸多差异。
美国很早就认识到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并且在经济和教育政策中为其确立了核心位置。为推进科技发展,美国提出了“创新战略”,以鼓励科技进步、鼓励企业家精神和促进研究创新[3]。另外,美国的社会和文化对创业失败持开放态度,对那些尝试创业但未能成功的企业家,政府和社会提供一系列的安全网,即创业失败保障。虽然我国过去更多地侧重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工业生产,但近年来,也开始认识到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性。尽管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开始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但具体的执行策略和手段需要进一步细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年轻企业家[4]。另外,与美国的开放态度相比,我国对于创业失败的态度较为保守,尽管有一些措施鼓励创业,但当创业失败时,缺乏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社会环境的发展和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方向和效果。中美两国由于其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其社会发展环境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美国拥有完善的创新创业支持系统和文化背景,而中国则拥有庞大的市场和迅速发展的政策支持。在美国,创业者不仅仅可以从政府获得支持,还可以从各种企业、学术界和非政府组织中获得经费、技术、场地等资源[5]。可以说,整个美国的文化鼓励创新、冒险和失败,这种文化背景也为创业者创造了一个友好的环境。在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推动了全社会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和支持,这种政策驱动下,从政府到普通民众都在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6]。中国近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这种发展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竞争压力,促使其不断创新。可以说,与美国相比,中国政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了更为主导的作用,各种政策、补贴和支持项目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意味着创业者在寻找非营利性质的支持和资源时可能会更加便捷[7]。随着经济的开放和全球化发展,中国的社会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尝试创业,而不是选择传统的就业路径[8]。
中美两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美国高校的课程体系更加系统和多元,注重实际操作和体验,而中国高校的课程体系构建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需要加强课程与实际活动的协同和课程的针对性。美国高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内容覆盖了从构思创业点子到初创企业的各个管理阶段[9]。教师会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商业计划书撰写、校外专家讲座等多种方法,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美国高校还会定期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体验[10]。自从2014年政策推动,我国高校开始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但由于各种原因,课程构建的效果并不理想。如创新创业活动由团委负责而课程体系的构建由教务处制定,这样就会导致课程与实际创业活动的脱节,缺乏协同,另外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与学生的主要学习专业也存在不完全匹配的现象,导致课程在具体实施时缺乏针对性和可实施性[11]。
美国的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创业中心,它们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和资源,这些中心通常与各种企业和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项目合作等实践机会[12]。部分高校的创业中心还为学生提供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的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并支持新兴产业的孵化。在政府的推动下,许多中国高校也开始建立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尽管有了平台,但许多学校的实践平台更多是形式上的存在,缺乏真正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这些平台往往只提供创业活动的场所,但对于学生真正创业所需要的技能培训、资金支持和与外部投资者的交流机会等,只有少数名校能够提供。由此可见,美国高校的创业中心更加成熟和完善,能够提供全面的支持和资源[13]。而中国高校的实践平台虽然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在实际操作和资源支持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对于中国高校来说,不仅要建立实践平台,还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真正的实践机会和经验。
美国的高校通常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很多教师在学术界有着高度的认知水平,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美国,高校也经常邀请企业管理者、创业家和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活动者来进行客座讲座或者共同教学,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14]。美国的大学也非常重视跨学科的合作和学习,因为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创新和创业之路做好准备。由于“创新创业”作为独立的学术和教育领域在中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很多教师可能在这一领域的认知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一些限制。如多数中国的高校教师在教学经验上非常丰富,但实际的创新和创业实践经验则相对较少,这可能会阻碍他们为学生提供真实、具体的创新创业经验和建议[15]。当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中尽管存在上述挑战,但随着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度的提高,很多高校正在加强与业界的合作,邀请有经验的企业家和创业者进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建议和经验。
作为发达国家,美国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能够带给中国很多启示。具体而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的优化和完善需要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空间的搭建、师资队伍的优化等多个角度入手。
第一,多学科交叉式课程设计。创新创业不仅仅是商业行为,它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教育应当摒弃孤立的课程设计,走向跨学科的整合。例如,商业策划需要统计和金融知识,而技术创新可能需要工程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通过多学科交叉,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视角,更好地应对创业中的各种挑战[16]。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纸上谈兵不足以培养真正的创业者。理论学习的同时,学生还需要实际操作的机会。利用大数据技术,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市场数据,帮助他们分析市场趋势,寻找商业机会。此外,实践活动,如实习、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创业竞赛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第三,规范课程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理论考核,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当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同时,教师的评价也不能忽视,学生对教师的反馈能够帮助学校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只有构建全面、系统、实践的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学生。
实践空间的发展目标是提供全面的、多元化的平台,供学生进行创业项目试验、验证和迭代,以此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并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17]。高校设置的实践空间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创业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起始阶段的支持和资源;联合工作空间,提供共享的工作区域,供团队合作和网络建设;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专门为技术研发和产品原型设计提供设施。实践空间需要独立运营,这样可以更灵活地调整资源和方向,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学生需求[18]。实践空间的运营可以有创新创业中心、产学研合作机构以及学生创新创业协会或社团参与其中。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核心团队,负责日常运营和决策,例如中心主任、项目经理和行政人员;顾问团队包括行业专家、企业家和投资者,为项目提供专业建议和指导,以及志愿者和学生团队,负责组织活动、维护设施和与参与者交流[19]。
具有合理结构的师资体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结合学术与实践、鼓励教师不断提升、确保教师的全面发展,将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培育出更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业者[20]。高校要重视多元化的师资来源,邀请拥有相关领域具有博士学位或者研究经验的教师、实践经验的企业家、行业专家和管理者、了解创业投资和融资的风险投资家或天使投资人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现有教师可以通过访问学者、参与短期工作坊活动和专题讲座,进行学术和实践的交流。高校可以建立与外部企业、孵化器和投资机构的合作关系,为教师提供实地考察和实践机会[21]。必要的时候,设定定期的教师培训计划,确保教师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知识,并通过在线课程、研讨会,增强教师在创新创业领域的综合能力[22]。高校相关部门也要为有意愿的教师提供学术休假或短期工作机会,参与企业实践或开展自己的创业项目[23]。关于教师评价,除了传统的学术研究评价,还要加入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贡献,如学生项目成功率、课程反馈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并为表现优异的教师提供奖励,如研究资金、出版机会和国际交流机会[24]。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经验,旨在为中国的创新创业发展寻找方向。大量研究表明,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早期就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建立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而中国则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结合其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加速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广。尽管两国存在不同,但都认识到了创新创业的价值和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中美两国的经验中,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可以提炼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全球性理解和策略,以更好地培养未来的创新者和企业家,推动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