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优化策略

2023-05-14 09:47李霞琴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34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李霞琴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以整合性的优势实现知识的串联,能够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发展核心素养.现阶段,部分学生在参与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内驱力不足,缺乏整体建构意识,难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严重阻碍自身综合能力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以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优势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单元目标设计,创设单元教学情境,设计单元核心问题,增设单元学习活动,拓展单元教学内容等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明确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小学核心素养具体内容进行阐述,指出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以教材中的单元为基础,以单元主题意义为导向,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评价的整体化设计.有效的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并了解各部分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与现实世界的逻辑关系,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广大教师应充分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围绕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保障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能力的发展.

一、概念简述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1.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生活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数量关系以及具有意义的数学问题.通过对学生观察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其从客观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的概念关系及结构,在探究中实现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2.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其发展理性思维,逐步使其形成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运用数学语言能够简单地描述自然现象以及科学情境,通过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交流方式.

(二)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是将一个单元视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统领之下,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某一课时或多个相关课时的内容,补充与之相关的多个练习、拓展材料,从而构建教学单元,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完善丰满.

二、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优势

首先,单元整体教学强调整体性,区别于传统单课时的授课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教学内容的整理与设计为学生提供更为精简、更具指向性的单元学习内容,可使学生在学习中顺利厘清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效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其次,单元整体教学凸显了单元内容的关联性,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多样学习任务,在单元任务的牵引下,学生能够改变传统参与课堂学习的状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活动之中,提高教學质量.最后,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需要完成单元各部分实践,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单元重点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将获得有效发展.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可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优化策略

(一)深入研读教材内容,设计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教学活动的统领.因此,为实现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构建高质量单元整体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尤为关键.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内容,整理单元内的重点知识,并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整体规划,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教学目标及时了解本单元学习重点.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教学为例,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可知本单元有重点知识:平行和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也要紧密围绕重点展开,依据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掌握并了解平行线的基本概念,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并理解公式a∥b的表示含义. 2.寻找生活中的相交、垂直,感受“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具体形式,并能够在情境中找出垂线以及垂足. 3.能正确地判断题目中哪些线段相互平行、哪两条线段相互垂直.4.学习平行四边形,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特点,了解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5.经历绘制、剪裁等环节,了解等腰梯形以及直角梯形的不同特征,并能在具体情境中指出梯形的上底、下底与高.基于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可以为学生提供导学案,以直观的表格形式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规划,使学生了解本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以及各部分安排,有针对性地完成相关任务.

如上,通过单元整体目标的设计可以为后续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同时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本单元重点知识,在目标的导向下进行学习活动.

(二)创设单元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课堂参与意识不足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整合性优势,以统筹的方式针对重点内容创设情境,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进行导入,以直观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借助情境中的内容唤醒学生的思维,引发其对情境线索的思考,逐渐发展其运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并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知识,连接旧知识引出本单元重点学习内容.接下来,教师以学生最为熟悉的购物情境向大家展示这样一组图片(图1):

如上,结合学生最为熟悉的购物情境进行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帮助其在训练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观察意识.

(三)设计单元核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设计学习问题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问题内容与学习内容相脱节,不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教师可以借助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整合单元内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核心问题,并围绕核心问题衍生设计问题串,使得环环相扣、循序递进的问题成为闭环,帮助学生在思考、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自身问题解决能力.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单元教学为例,结合本单元重点知识教师可以设计核心问题:“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由此开展教学活动.在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在过往学习中学到的两个整数相除知识,并邀请大家自主设计整数除法问题.随后,教师随机挑选等式,向学生介绍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并且在没有余数的前提下,可以将除数说成是被除数的因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以“12÷2=6”为例,在这一等式中就可以说6是12的因数,12是6的倍数.基于核心问题,教师可以再次设计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12的因数有哪些?6的倍数有哪些?帮助大家在实践中巩固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在寻找6的倍数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大家发挥思维能力,尝试思考在寻找因数以及寻找倍数的过程中采用哪些方法更加简便?在问题的驱使下使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概念知识.

如上,依据单元重点内容设计核心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使其在问题的牵引下提高自身学习水平.

(四)增设单元学习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对小学生活而言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难免過于无趣,倘若教师长期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懈怠的心理.基于对小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的考量,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活动的设计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学为例,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技巧以及竖式计算方法,并且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计算问题.为发展学生运算能力,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在班级内开展“速算接龙”比赛活动.首先,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合理分组,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临时调换座位.接下来,根据座位顺序向学生发放问题卡片,第一位学生的问题卡片中各信息完整,其需要通过计算得出正确得数后将答案传递给下一名同学,下一名同学将其得数填入卡片中空白的数字部分,以此类推最终完成计算.如:

1.小刚想要用342元购买一件价格为35元的T恤衫和一件价格为221元的羽绒服,买完后他还剩多少钱?

2.冷饮店上午卖出(此处需要第一道题目答案)根雪糕,下午卖出了312根雪糕,今天所售出的总额是否达到500根的业绩目标?

……

在计算过程中倘若某一步骤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后续计算成果,最终计算成功并用时最短的小组取胜.

如上,通过趣味化的活动方式能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同时能使其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计算能力,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作用.

(五)拓展单元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文化视野

教材中所提供的学习内容较为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原则,教师可以在原有教学基础上整合单元内容拓展学习资源,为学生介绍更多数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在掌握课内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到数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发挥学科育人价值,使其文化视野得到拓展与丰富.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单元教学为例,在课程开始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圆形,并鼓励大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在纸上绘制圆形图案,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接下来,在讲解“圆的周长”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将圆形物体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的方式进行测量,根据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引入“圆周率”相关知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大家拓展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关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同时可以利用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时间使学生深刻理解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的内涵.通过资料的拓展与分享,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公式的了解,同时能使其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产生良好的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信.

如上,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基于重点内容拓展学习资源,能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知识,在不断学习中丰富自身文化视野,提高核心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利用单元整体教学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通过目标的设计、情境创设、合作学习等手段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使学生重燃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渴望,在潜移默化中发展核心素养,为后续参与初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敖甜,肖文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究[J].理科爱好者,2022(6):254-256.

[2]戴亚琴.从单元整体出发,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成效[J].求知导刊,2022(35):80-82.

[3]李芳芳.大概念:数学单元教学的导向[J].名师在线,2022(35):37-39.

[4]王寒.“四步走”,落实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J].四川教育,2022(24):36-37.

[5]陆宗祥.小学数学大单元个性化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35):180-182.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