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娜
摘 要:在大力提倡人才自主培养的教育大环境下,学前教育领域高度重视人才的自主培养研究。本文立足于产教融合的学前教育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研究,明确产教融合的相关理论与概念,分析学前教育自主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基于产教融合的学前教育人才自主培养策略及研究的局限和对未来的展望,着力搭建校企双方合作平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联合师资队伍,做到教育教学全程协同管理;通过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学前师资,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自主培养高效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 学前教育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近年来,教育部等相关职能部门陆续推出了的“强基计划”“卓越教育”等教育方案,这是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应运而生的有力举措。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儿童的全面素质和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探索多层面的人才培养途径,打造有利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和学前教育发展的美好教育新局面。
本文旨在探索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自主培养模式,通过深入研究与分析相关概念与理论,更好地开拓学前教育领域的新路径,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能力。
一、相关理论与概念解释
(一)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产教融合中“产”的意思是提供劳务和生产产品等行为,“教”指的是教育,“产教”是指行业对所用人才提出的要求,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符合各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2]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即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产教融合,必须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得到实践,目前大多数所谓的校企合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3]
(二)学前教育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学前教育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是指在学前教育领域中,为了培养有创造力、具备专业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引入人才自主培养的理论和方法,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措施。[4]学前教育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的特点如下。
1. 主体的多元性
学前教育自主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有很大差别。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和老师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效果来看,该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学前教育自主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途径,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学校、企业和学生。这不仅可以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率,还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和收益创造显著的价值,为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2. 需求的动态变化特性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学期教育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的核心思想。在活动方案的规划中,学前教育自主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拘泥于教学理念[5],而应该注重考虑当前的经济社会背景,理解社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实际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在不同职业的技能要求基础上,根据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训练学生的实际技能,提高其职业能力。
3.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多要素动态结合特征
课程设置应符合社会用人需求,技能培训应结合岗位需求。“双师型”教师是指拥有较强应用能力和扎实理论基础的复合型教师,目前“双师型”人才十分稀缺并且无法满足学校需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多要素动态结合特征为有效培养“双师型”师资打下了良好基础。
4. 直接推动有效就业
学生具有丰富的实习经历后可以在进入单位后立刻工作。[6]在校企合作中,公司可以直接参与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一定时间的实习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能力,提高公司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满意度,有效促进学生就业。
二、人才自主培养策略
(一)深化校企合作方式
学前教育自主人才培养要求学校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实践性人才的全面发展,促进共赢合作。[7]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为确保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方案得到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1. 建立和完善合作机制与合作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如与企业共同设立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与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学校可以开展企业导师培训,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给学校提出教学改善建议,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某高校与当地幼儿园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在幼儿园接受实践训练和岗位锻炼。这种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让学生提前适应和熟悉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环境。
2. 深入合作
深入合作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编写和课程计划等更深层次的合作,高校和企业可以共同研究制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和内容,并加强对应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计,确保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学校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某高校与当地幼儿园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幼儿园的需求和要求,学校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和培养方案,同时安排学生在幼儿园进行实习和实践。这种模式旨在满足幼儿园的个性化需求,同時也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3. 融合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高校可以与企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双方理念和价值观的交流和融合。同时,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应在发挥优势专业的基础上设置相关配套课程,实现学校、企业、人才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例如,高校学生可以通过“艺术课程+教法课程+实践课程”这一课程体系,学习儿童画、舞蹈、钢琴、声乐等艺术技能,同时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学校还应与当地幼儿园合作,让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施产教融合模式,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将得到有效补充和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将大幅度提升,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培养学生。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接触真实的工作场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推进校企合作“共赢”模式
在推动学前教育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的过程中,确立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明确的法律框架是确保合作双方权利与责任的核心。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合作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规范合作双方的权益,并规定解决合作中可能出现的纠纷问题的程序和途径。加强法律监管和执法力度可以为校企合作提供有效的保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双方遵守合作协议和法律法规,维护合作的公平和规范。同时,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学校和企业及时进行查处和惩处,维护合作的正常运行。促进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是提升校企合作的重要一环。学校和企业应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分享合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共同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难题。此外,学校和企业应加强与相关专业机构和法律咨询机构的合作,为双方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发展。[8]
(三)加强“双师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学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不仅要注重教师的学历和教学经验,更要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培养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高校学前教师。
一方面,学校可以提高教师招聘专业门槛,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校与幼教机构可以建立合作平台,开展校企合作,使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锻炼实践能力,成为“双师型”人才。高职学校应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质量结合,提升学校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着力打造符合职业能力需求的课程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的动态变化特性,学校应审时度势地调整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当前学前教育行业的现实需求,最大化地实现专业与行业的无缝对接。学校还要优化课程考核模式,加强过程考核的力度与时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培养、自我提升,从而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
三、学前教育人才自主培养策略
院校是承担产教融合的主体,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人才自主培养方面,应积极实施产教融合策略,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首先,制订“双主体”育人实施方案。高职院校应出台学前教育专业“产教融合校园双元育人”的“双主体”育人实施方案,明确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共同责任和分工。其次,成立“产教学研训”指导委员会,由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和行业专家组成,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实行校园“双带头人”措施,即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各派出一名负责人共同负责人才培养工作,确保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紧密合作。由此,将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校园协同育人,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进一步支持院校优化完善专业设置,打通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价值链,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
四、结语
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变,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也逐渐提高。各个院校正努力推进产教融合,将校企合作真正地落到实处,整合多项资源,制订合理又科学的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紧紧跟随政府制度,完善相关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全面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当代教育事业储备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齐金莲.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07-109.
[2] 牛艳.走向产教融合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2(2):122-125.
[3] [4] 朱莎.基于产教融合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中国教育学刊,2021(10):150.
[5] 张晗,范从月.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点[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5):23-25.
[6] 吴凡,汪玲. 加强新医科內涵建设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J]. 中国卫生资源,2023(1):1-8.
[7] 杨晓慧.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战略意义和本质要求[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2):19-26,157.
[8] 薄贵利. 论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2):73-81.
基金项目:郑州西亚斯学院2023年度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研究课题“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构建美好学前教育新局面” (2023-XDJ-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