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姝君
摘 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標的建议》提出,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是高校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紧紧围绕这一必经之路,梳理理论背景与相关政策文件,剖析地方高校与地方龙头企业共建学院的实践,总结工作成果与经验,探究可复制的融合发展路径,扎实服务于省市重点产业,以期为地方高校推进产教融合提供可借鉴路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关键词:地方高校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对新形势下服务高校高质量发展、创新产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对新一轮产教融合工作做出了相应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高校适应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地方高校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深度融合和地方产业融合过程中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制约了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探索地方高校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策略,对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产教融合制度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扎实的理论作指导,同时社会实践活动又不断催生理论的更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为产教融合制度的建构与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指导新时代下产教融合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资本主义逐渐走向成熟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分析所生活年代的生产生活劳动与教育等,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点,并不断论证两者的深度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杠杆,不仅能引导人实现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阶段,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相应的培养过程和方式也不一样。顺应社会大生产普遍规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产生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种“工人阶级的再生产”,是“技能的世代传授和积累”,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类型必然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半工半读是实现两者结合的最基本形式,他认为这种形式不仅能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现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又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最简单生产工具”。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摆脱了资本主义桎梏”的共产主义社会工业是整个社会共同经营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工业生产体系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其成为知晓整个生产系统的全面发展的人。他还进一步指出:“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1]由此可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能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形势的新人。列宁从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强调并在实践中落实了“教劳结合”理论。将“学校的教学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进一步创新为“包含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2]。列宁指出企业是两者结合的重要载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产教融合制度的最直接观点。十月革命后,列宁要求学校和电气、化工、机械等恢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管理部门合作,让学生参观效益较好的国有工厂、农场,使学生真正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并学会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系统地提出产教融合制度的观点,但他们提出的关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教育部门与经济部门的配合与协调等思想,对于今天我们科学地认识产教融合的本质、探索产教融合路径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并成为当前研究产教融合制度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并创造性地将其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我国产教融合制度的建构与完善提供了更直接的理论支撑。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理论和实际分离……这样一来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了一种反常的心理,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对党的指示反而不重视,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3]毛泽东从培养新型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产—教”和“教—产”双向结合的教育方针,强调学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要求创办工人夜校或半工半读学校,为工人提供教育,还进一步将党的教育方针确定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关于产教融合制度的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及其产教融合思想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强调,“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4],并指出要对结合的体制机制、规模结构、专业设置以及办学的途径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使结合更有计划、更有效益。江泽民要求 “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5]。胡锦涛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6]。
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全新的实践育人观、劳动价值观丰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为产教融合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7],这是“产教融合”一词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表明我国对如何培养适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人才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2015年10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高校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该意见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在配套政策、推进机制等方面落实省级政府的统筹责任,推动了应用型高校建设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以顶层设计的形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8]。《意见》是在总结我国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专门性政策,回答了如何解决新时代人才供需“两张皮”问题。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9]。这一重要部署强调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引导行业企业及社会各界支持教育,增强了教育的适应性。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10]地方高校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产业优化升级的需求,理应通过与产业企业密切联系等方式分担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二、地方高校在校企共建学院方面的策略
地方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创新性地用好国家颁布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好有利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通过与企业共建学院的方式实现双方“实质性”的“联合”,提升办学质量。
首先,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校企一体化办学。地方高校和企业在共同组建校企一体化学院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书上,双方要通过共建学院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长效合作机制,探索出有利于双方发展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模式,打造高质量的学科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研发中心,力争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效益的双赢发展。
其次,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保障水平。一方面,地方高校和企业要根据国家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及行业企业发展创新的实际需求,有方向、有目标地调整学院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高层次人才,力求形成专业特色和学科特色。同时,学校要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相应支撑,高层次人才引进后既享有地方高校教师编制及良好的工资职称待遇,同时也享有企业为其提供的薪酬,打破校企人事体制壁垒,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作为重要的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为共建学院师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及研究工作岗位,可进一步融合校企教学和科研优势资源,更好地应用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另外,地方高校应从行业企业需求出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学院教师要负责或深度参与由企业牵头的科技重大专项和公司新产品研发项目,形成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企业的资深项目专家也可被选聘为共建学院的双师型导师,负责为在校生开设实战型课程,实现人才队伍共享,持续增强院校师资力量,提升师资队伍层次。
最后,深度融合,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校企共建学院应始终以企业产品创新研发为核心导向,整合校企平台、项目建设、人才优势等资源,实行“高校+企业”的“双导师+双师型”制度,以共同的项目为载体培养共建学院人才,紧扣企业产品创新研发的各个环节,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建立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构建的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既能有效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还能有效缓解校企合作的机制困境。校企平台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当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的难以深入开展、止步于参观宣传的局面,引入企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实现校企融合。
三、地方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启示
高校和企业在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企业以经济效益和利润为核心,具有市场性;高校以教书育人和学术追求为主要特点,经济利益特点较企业来说不显著,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高强度科研任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校企共建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形式在实现企业和高校深度融合的同时,也会出现因绑定程度较深从而影响教师教学等问题。部分教师在与高校合作的企业研究工作中未能处理好本职教学工作与兼职研究工作之间的关系,投入企业科研工作中的程度较深,对本职工作反而敷衍塞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院的教学容量和教学深度。
其次,高校对校企共建学院的管理体制有待健全。校企共建学院作为一种新型办学模式,不仅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引导,而且可供借鉴经验也比较少,高校和企业大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未形成适应共建学院发展的规则制度,这就导致合作过程中的部分责、权、利边界模糊,如对参与校企合作的教师的薪酬待遇没有明确的依据、经费来源,教师工作量的评定办法仍待完善。
政府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要切实发挥宏观统筹协调、政策规划引领、资源配置等职能,引导其他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并切实保障其科学、高效、有序地运行。
首先,政府要主动以高质量政策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不断修订和完善适合本地区的校企合作法规及相关制度,明确各相关方在产教融合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调节好产教融合各参与方的相关利益。其次,政府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产教融合水平。政府要强化产教融合领域的放管结合,在做好合理配置及工作指导的前提下更大程度地放权,有的放矢赋予地方高校和企业更多的自由裁量权,注重科学划分政府职能边界,激发产教融合其他参与主体内生动力,实现产教融合理念、体系、原则和方式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再次,政府要加大对产教融合的经费支持力度。政府要构建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专项资金资助,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助推区域人才引进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为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最后,政府要积极搭建产教融合服务平台。政府在统筹上应着力打造科学有序的产教融合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产教融合各参与方的合作意愿、降低合作交易成本。此外,政府还应当主动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产教融合参与主体共同制定深化合作的工作计划,打造市场运作、水平专业、共享共赢、开放发展的产教融合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汇聚供求信息,定期向各类主体提供信息服务等。
高校和企业作为产教融合实践中的最直接参与方,在推进产教融合协调发展的实践中,不能各自为政,各显神通,而应统筹发力,共商共建共享,合力为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首先,高校和企业要基于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展开合作,双方在合作办学协议中要明确规定较为长期的合作期限,消除双方的顾虑,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增加两者合作的稳定性。另外,双方还要树立校企命运共同体思维,找到合作的利益联结点,找到双方在价值、利益、管理、育人等方面的共同点,并以此为发力点,设计融合的新内容、新形式,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更深、更实、更持久的方向发展。
其次,高校和企业要共同建立评级体系,企业要制定参与产教融合企业人员的工作量的认定办法,把担任地方高校导师作为企业员工年终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鼓励更多的企业人员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实践,保障校企合作教学团队的稳定。高校也要制订针对企业和高校共同获得的专利、科研奖励及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的奖励政策,鼓励教师与企业团队共同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把教师在产教融合实践中承担的教学和教研任务纳入工作量,并引导学校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企业科研反哺学校教学。
最后,高校要根据国家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及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实现深度融合的同时形成专业特色和学科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也要积极主动与高校开展深层次合作,与高校共同开展应用型研究,将自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教师科研技术攻关项目,切实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9.
[2] 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61.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8-799.
[4] 鄧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7.
[5]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1.
[6]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13日) [M]//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3.
[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3.
[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1):26-32.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
[10]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N].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