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在恶性肿瘤并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2023-05-12 01:05杨思思朱桂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链式综合征流程

杨思思,朱桂娟,吴 喻

(南通市平潮肿瘤医院 江苏南通226000)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上腔静脉受到压迫或侵犯,导致其发生难以回流的情况。患者主要的致病机制为上腔静脉或附近无名静脉回流不畅,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心脏,造成血液循环受阻。恶性肿瘤是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非小细胞癌是引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常见恶性肿瘤,占比超过50%[1]。小细胞肺癌为第二位、费霍奇金淋巴瘤为第三位。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急性呼吸困难及头颈部肿胀、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严重者生存期不足7 d[2]。因此,当患者确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时应该及时进行临床抢救。常规抢救流程缺乏系统性,护理时间较长,链式抢救流程管理是临床新型抢救模式。有研究显示,链式抢救流程管理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3]。本研究对恶性肿瘤并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实施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我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并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临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X线片、MRI及CT检查可见明显纵膈增宽、右肺门肿块,偶见肺炎性浸润影;发病原因为恶性肿瘤侵犯或压迫;意识清醒,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14分;无放化疗禁忌证;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非恶性肿瘤因素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多类原发性恶性肿瘤或远端淋巴转移;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预计生存期≤3个月;拒绝参与本研究或中途转院。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1.75±4.97)岁;体质量指数(BMI)(21.36±2.04);病理类型:鳞癌21例,腺癌15例,其他4例;肿瘤最大直径(5.31±1.08)cm;恶性肿瘤类型:非小细胞癌19例,小细胞肺癌9例,费霍奇金淋巴瘤5例,其他7例;有吸烟史25例。参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2.03±5.16)岁;BMI(21.42±1.98);病理类型:鳞癌18例,腺癌17例,其他5例;肿瘤最大直径(5.19±0.94)cm;恶性肿瘤类型:非小细胞癌18例,小细胞肺癌11例,费霍奇金淋巴瘤6例,其他5例;有吸烟史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通过语言引导等方式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②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致病机制及临床疗护方法,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③并发症护理:a.静脉炎。化疗给药时应选择粗直、高暴露的血管,以先远后近的方式避开神经、关节等处的血管,如给药时出现外渗情况应及时改变注射部位,并进行冰敷。选取6号短针给药,以小角度入针,减少对血管的损伤。b.胃肠道反应。减少刺激性食物,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食物。患者出现剧烈胃肠道反应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c.皮肤溃烂。当患者出现皮肤溃疡时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搔抓,给予烧伤膏进行外敷。护理干预时间15 d。

1.2.2 观察组 实施链式抢救流程管理。①成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组长,组员包括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1名。小组成员接受培训,培训内容:恶性肿瘤并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致病机制、临床疗护方法、链式抢救流程管理的意义及实施方法等。护士长科学排班,确保护理工作高效开展,对组内成员的操作流程及操作方法进行深入培训,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按时巡视病房,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②体征监测: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护理干预,若出现呼吸困难应取半坐卧位,将床头抬高45°;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约3 L/min,以改善机体缺氧情况,若患者严重缺氧、口唇发绀,则给予高流量吸氧,6 L/min左右;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帮助患者翻身、叩背,若咳嗽严重则给予药物镇咳,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发热患者给予抗生素,多饮水,采用冰敷或擦浴等物理方式降温;若患者存在水肿,则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减轻尿潴留;及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避免发生高尿酸血症。③基础护理:保持安静、清新的室内环境,控制病房温度及光线,避免因强光刺激导致患者眼部不适,降低探视频率;如果患者出现皮肤感染,应禁止使用热水袋,加用海绵垫,嘱患者勤换贴身衣物;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对易发生感染的口腔、肛周等处的皮肤黏膜进行针对性护理;若患者出现明显血小板下降则应预防骨髓抑制,进行隔离消毒,每天定时进行紫外线杀菌;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用特制漱口液漱口;减少运动,避免受伤感染。④疼痛护理: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进行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给予按摩,减轻疼痛感,若疼痛剧烈则遵医嘱给予药物镇痛。护理干预时间15 d。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稳定率。分为改善、稳定及恶化。改善:患者卡式评分提高≥10分;稳定:患者卡式评分浮动<10分;恶化:患者卡式评分下降≥10分。稳定率(%)=(改善例数+稳定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上消化道反应。③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包括窒息、跌倒、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性拔管。

2 结果

2.1 两组稳定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稳定率比较(例)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上腔静脉四周多淋巴结,而且静脉管腔壁较薄,当受到恶性肿瘤压迫后,易出现循环障碍等情况[4]。根据压迫部位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如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嘶,压迫气管会出现呼吸困难,压迫腔静脉会出现浮肿,且患者会随恶性肿瘤的疾病进展导致压迫程度加重[5]。患者出现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时大多进展迅速,肿块较大,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6]。临床对于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减少阻塞,恢复引流。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放化疗[7]。但放化疗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护理干预是临床重要手段,对于降低并发症率、提高疗效具有重要作用[8]。链式抢救流程管理能够稳定患者体征,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9]。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给予吸氧、镇咳、降温等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控制患者的疾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评估患者体征及并发症情况,并给予积极对症干预。患者发热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使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低氧血症时给予吸氧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患者受放射线影响,存在纤维化,呼吸能力变弱,造成低氧血症,而吸氧支持能够有效恢复血氧水平,缓解症状。骨髓抑制会导致机体血细胞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室内消毒可以有效降低细菌病毒入侵机体的可能性,减少出血情况,避免因免疫力降低导致感染。上消化道反应患者呕吐严重,易造成脱水、饮食不良,通过输液及饮食摄入,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强化饮食摄入,可以改善患者体征。倪婧鑫等[10]研究显示,患者干预后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本研究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窒息、跌倒、压力性损伤及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人员对呼吸困难患者给予吸氧支持,且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不同吸氧流量,可以有效减少窒息。护理人员在干预前进行统一培训,充分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加强病房巡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跌倒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概率。帮助患者叩背、翻身,对皮肤溃烂患者铺海绵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李倩等[11]研究显示,干预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改善,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恶性肿瘤并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链式综合征流程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链式STATCOM内部H桥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链式D-STATCOM直流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