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冬妹,陈 林,潘琪妮,卢舒雨,李彩莉,黄惠桥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 530007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1]。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约836万人,占总人口的16.69%[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下降,成为罹患各种慢性疾病或残疾的高危人群和主体人群[3]。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给我国的健康事业带来极大挑战的同时,也为健康养老服务带来了巨大需求。由于我国养老事业起步较晚,养老照护资源和医疗资源不匹配。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主要提供“养”服务,缺乏医疗照护服务,老年人的医疗、康复、护理等需求难以得到满足[4]。调查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办养老机构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养”与“医”未能充分结合[5]。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领域的主力军,其对老年群体的态度及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意愿对健康老龄化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阶段,护生的养老从业意愿普遍得到重视,临床、康复等其他专业的医学生从业意愿缺乏关注。因此,本研究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院校学生对老年群体的态度及从业老年服务工作的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医学生对老年群体的认知态度,助力广西壮族自治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并为开展老年服务和制定人才需求相关政策提供资料和依据。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6所医学院校[广西医科大学(学校A)、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校B)、广西科技大学(学校C)、桂林医学院(学校D)、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校E)、北海市卫生学校(学校F)]的1 064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入选标准:①在读全日制医学生;②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调查排除标准:非医学相关专业学生。本次调查所需样本量按刘桂芬主编的《医学统计学》第2版[6]样本估算公式n=Zα/22×P(1-P)/δ2进行计算,通过查阅文献P≈0.3,绝对容许误差δ=0.05,取α=0.05,因问卷可能存在无效应答情况,故将实际样本量增加20%,计算得出至少需要样本量388人。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根据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自制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户口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与老年人接触情况等。
1.2.1.2 医学生从事老年服务工作意向
问卷共3题,第1题为意愿题,第2题、第3题为原因题。第1题选项有“愿意”“不愿意或不确定”2项,若选择“愿意”,则回答第2题;若选择“不愿意或不确定”,则回答第3题;第2题、第3题为多项选择。
1.2.1.3 老年人态度问卷
采用Yen等[7]翻译的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17个条目,每个条目有6个选项,即“非常同意”计1分,“同意”计2分,“稍微同意”计3分,“稍微不同意”计5分,“不同意”计6分,“非常不同意”计7分,将所有积极条目反向计分,得出总分最低值为34分,最高值为238分,将136分作为中间值,得分越高表示对老年群体态度越正向。分数高于中间值表示医学生对老年人态度趋于积极,分数低于中间值表示态度趋于消极,分数位于中间值表示态度既不积极也不消极,趋于中立。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2,重测信度为0.854。
1.2.2 资料收集
对课题组成员进行问卷填写培训,与所调查各高校的负责老师进行沟通与协作,正式调查前解释研究目的和注意事项,由研究对象自愿填写。问卷采用网络作答形式,严格控制问卷质量,每个选项都设置为必答,每部手机只允许填写1次,若回收问卷中出现明显逻辑错误及答题时间超过20 min则视为无效问卷。截至2021年11月30日,1 089名学生参与本研究,收回有效问卷1 064份,有效率为97.70%。
1.2.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共有1 064名医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男164人,女900人;年龄(20.46±2.89)岁;学校A 284人,学校B 154人,学校C 193人,学校D 113人,学校E 110人,学校F 210人;护理专业555人,临床专业222人,康复专业254人,其他专业33人。
医学生KAOP量表总分为(112.29±22.12)分,对老年人态度趋于消极842人(79.14%),对老年人态度趋于中立31人(2.91%),对老年人态度趋于积极191人(17.95%)。40.04%的医学生愿意从事老年服务相关工作,59.96%的学生不愿意或不确定从事相关工作。不愿意或不确定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医学生中,约67.62%的医学生对老年服务工作内容不了解,56.83%的学生认为压力大、收入低,还有88.27%的学生希望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不同类别医学生对老年人态度及从事老年服务意愿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
表1 不同类别医学生对老年人态度及从事老年服务工作意愿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
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回归方程,自变量赋值见表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户口所在地、教育程度、专业等对老年人态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变量赋值
表3 医学生对老年人态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生涯规划、宗教信仰、与老年人生活的经历、自己与老年人的关系、照顾老年人的经历、专业为第一志愿是影响医学生从业老年服务工作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从事老年服务工作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医学生对老年群体态度的相关报道较少,开展医学生对老年人态度的相关研究对于加强老年服务人才培养,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显示,KAOP量表总分为(112.29±22.12)分,提示本组医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总体趋于消极,与Samra等[8]研究结果一致。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播关爱老年人的正能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对老年人态度朝积极方向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不能适应角色转变,在生活中可能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一些麻烦,造成不愉快的体验,可能会导致人们对老年人态度转向消极。医学生作为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应摒弃对老年人消极、刻板的印象,树立对老年人的正确认识。同时,应客观地认识到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是自然现象,进而降低对老年人的偏见[9]。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高于男生。李依等[10]也认为女生对老年人的态度更积极,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女性情感丰富,且受传统社会观念影响,多承担照护责任,更能理解和尊重老年人。本研究中低学历医学生对老年人态度更积极,与岳铭坤等[11]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中专学历的医学生在较小的年纪接受了老年医学教育培训,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容易形成对老年人的正确认识。李芳[12]研究显示 ,农村老年人中患有慢性病的占84.43%,生活不能自理的占17.90%。同时也有研究认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更消极[13]。本研究结果显示,户口所在地为农村的医学生对老年群体态度不够积极,可能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老年人随着身体各项机能下降,患病的可能性增大,给家庭成员带来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有关。本研究中还发现,临床专业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较护理专业学生消极,与Zverev等[14]研究结果相反。而与郭青等[13]研究结果相同,其原因可能是受我国传统择业观念影响,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多数是女性有关。有研究认为,实习护生对老年人持消极态度[15],而其对老年人态度受临床实习环境影响[16],参与本研究的护生中实习护生占比较大,可能是总分偏低的原因。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大,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老年服务人才。本研究结果显示,40.04%的医学生愿意从事老年服务相关工作,59.96%的学生不愿意或不确定从事相关工作。不愿意或不确定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医学生中,约67.62%的医学生对老年服务工作内容不了解,56.83%的学生认为压力大、收入低,还有88.27%的学生希望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要加强老年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高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重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仍采用“基础+专业+实习”3个环节的传统模式教学[17],对医学生的理论知识要求较高,而忽略了实习阶段的培养,这可能会使学生对老年服务内容产生片面的认识,进而缺乏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兴趣。一直以来,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强度与待遇之间严重失衡,我国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18]。提示医学院校应重视实习教学质量,培养积极、正能量的医学人才;政府应将提高老年服务行业的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作为重点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医学生老年服务工作择业率,减少人才流失。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老年人态度积极的医学生更愿意从事老年服务工作,与Sahin等[19]研究报道一致。知信行理论认为,信念和态度是行为产生的动力,人们对某件事所持的态度,会影响其行为意愿的抉择[20-2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从事老年服务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职业生涯规划能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就业环境确定职业目标,帮助大学生准确地认识与分析自我[22]。提示,医学院校应将老龄化事业融入职业规划教学中,使学生了解老年服务事业发展前景,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择业。宗教信仰是医学生对从事老年工作的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尊老敬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且宗教本身就有关爱生命、关爱他人与社会的道德伦理思想[23]。因此,他们更愿意关爱和照顾老年人。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和自己与老年人的关系是医学生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影响因素。其原因可能是我国很多人在儿童时期由家中祖父母照顾,他们对老年人充满情感,更懂得如何与老年人交流,并且在以往照顾老年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价值。本研究还显示,所学专业为第一志愿也是医学生从事老年服务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可能与第一志愿不是医学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更热爱医学,愿意从事医学相关工作,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对未来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更强有关。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生对老年群体的总体态度不高,从事老年服务工作意愿较低,对老年服务事业缺乏了解。性别、户口所在地、文化程度、专业是医学生对老年人态度的影响因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宗教信仰、与老年人生活的经历、自己与老年人的关系、照顾老年人的经历是医学生从事老年服务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国家、社会应重视对养老产业的帮扶,政府应出台相应人才激励政策;医学院校、养老机构等应重视我国健康老龄化的发展,加强老年医学的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要注重实习过程的培养质量,构建良好工作环境,呼吁更多医学生志愿投身到健康养老服务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