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研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活动探究

2023-05-09 11:18:38王昀岚
考试周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阅读活动高中英语

王昀岚

摘要:语篇研读是英语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鼓励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深入研读语篇,把握教学核心内容。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究如何在研读语篇的基础上策划普通高中英语阅读课活动,重点剖析语篇类型、文体特征等要点,力求促进语篇研读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引领作用,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思路。

关键词:语篇研读;高中英语;阅读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3)09-0086-04

一、 引言

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因此,不同于部分教师片面地将语篇变成一个仅向学生灌输语法与词汇知识的工具,语篇事实上承担了各种极其重要的教学功能。

语篇研读是对语篇的意义与形式进行深层加工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具体包括对语篇的主旨、主要内容、作者意图、写作手法、语言修辞等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的过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教师应“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本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事实上,许多专家都已在各类研究中从各个维度剖析过语篇研读的重要性。例如,王蔷等在《英语教学中语篇研读的意义与方法》中主要归纳了语篇研读对教师的重要性:研读语篇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吴晓雅则在《四步语篇分析法助力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从学生层面阐述了语篇研读的意义。她认为,语篇分析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掌握文章内涵。程晓堂在《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教学设计》中,更是将教师工作与木匠工作做类比,通过深入浅出的例子向各位一线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他认为无论是使用教材提供的语篇,还是另选其他语篇,教师都需要对语篇进行必要的分析与研读,并做出鉴别和判断。若教师出于教学的目的自己创编或改编语篇,则更需要进行语篇分析与研读。综上所述,教师应充分立足文本,将语篇研读充分贯穿于课前备课及课上引导学生研读的过程中,通过语篇研读认真思考:1. 拿到手的语篇应适合哪些教学活动?2. 如何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 语篇研读的基本方法

作为落实教学任务的抓手,所有课堂教学活动都应以语篇研读为前提。《新课标》向各一线教师提出的语篇研读模式为:通过回答三大基本问题what、why和how来深入解读语篇的主题、类型、内容、语言特征、作者意图等。具体来看,what探究的是语篇的主题、类型、内容等,即教什么;why则更深层次挖掘作者或说话人想传达的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等,也就是为什么教;how着重分析语篇的语言特征等。

但由于我们实际接触的文本体裁丰富多样,故在回答以上三个基本问题时,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文本体裁有侧重地进行选择,不能机械地套用该模板去研读所有文本。例如,若文章为连续性文本,如普通记叙文和说明文,则需要详细分析what(文章主要内容)、why(作者为何而写或想要传递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how(文本的语言有何特点等);但若文本体裁为非连续性文本,如广告、说明书等,则需要灵活变通。因该类文本的写作目的(即why)显而易见,故不宜大费周章地进行剖析或在这个部分设计一目了然的教学活动,而应将重点放在how上,着重关注语篇运用了哪些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这里的非语言手段主要包括图片、标题、动画、色彩等。在这里,笔者以新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2 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Explore Peru为例,粗浅地探究如何基于语篇研读来策划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活动。

【what】文章为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二单元的阅读主课文,主题为“探索秘鲁”,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下的“自然生态”。该部分包含两篇介绍性文本。第一篇简要介绍了秘鲁的地理位置、特征、历史、语言;第二篇着重推荐了秘鲁的四条旅行路线,让学生学会为制订旅行计划做好准备。

【why】文章主要通过让学生阅读两篇非连续性文本来增加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渠道搜集旅游信息,增加其了解非英语国家的机会,使其拥有更广阔的国家视野。

【how】从体裁上来看,两篇文本都是广告类,属于非连续性文本。第一篇为百科全书式,简要介绍了秘鲁概况;大量数字的罗列如1400s and 1500s, the 16th century, until 1821等和事实堆砌使得其拥有客观且平实的语言风格。第二篇文章为旅游宣传手册,推荐了秘鲁的四条旅行路线。文章配有丰富的图片和精美的设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阅读材料,旅游宣传册具有重要的信息传达及广告宣传功能。因此在语言风格上,该文采用了大量的描述性动词和形容词,如explore, enjoy, visit, admire, excellent等,来展示秘鲁旅游活动的多样性,表现作者对秘鲁的绝对好感。该文还出现了倒装句和祈使句两个特殊句型以及运用第二人称“you”来拉近与读者的关系、激发读者的共鸣、吸引读者去秘鲁旅行。

三、 通过研读语篇探究阅读课活动

在阅读课活动设计之前,应先对整堂课的教学有一个综合的把握,即通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对语篇进行综合解读。以这篇文本为例,在语言能力层面上,学生需阅读并识别出两种文本类型——百科全书式介绍性文本和旅游宣传册;学会通过阅读标题、插图、表格等要素来正确认识文本并梳理和分析两个文本的结构特征、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等,最终实现对阅读技能的培养。在文化意识方面,希望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对秘鲁有更深了解,并更进一步明白旅行的意义,对生活采取包容接纳的态度。在思维品质层面,学生应学会将不同文本的内容通过图表等形式呈现,从而厘清语篇的逻辑结构。最后,学生若能学会通过借鉴课本彩色插图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领略秘鲁的魅力;学会找到其他关于秘鲁的信息来源;学会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的语篇研读方法辨析其他文章并学会自主研读文本,则将大大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研读语篇类型——概括主要大意

两篇阅读文本均为必修一第2单元中的主课文。从教材的谋篇布局来看,必修一前几个单元依然处于初高中衔接的过渡期,因此文本难度适中且文章结构清晰。为了激活背景知识,教师展示一段关于秘鲁的简介视频。通过视频呈现,引出主题,调动课堂氛围,激活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有意识拓宽学习渠道。接着,进入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文本,概括其主要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利用文章脉络清晰的特点,学生将概括出第一篇文本的四个主要方面: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历史和语言,从而基本推测出该语篇类型属于百科全书式。同样地,活动2则需要学生归纳概括第二篇文本中旅行手册的四大要素:旅行天数、交通方式、住宿地点、行程活动。教师由此引导学生判断出该语篇类型属于旅游宣传手册类。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对两个文本有了初步的认知,为下一步深入研读文本做了铺垫。而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指获取、归纳文章主要大意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该活动帮助学生将阅读到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和条理化处理,形成文本的结构化知识,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研读语篇内容——赏析文体特征

在设计阅读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语篇的深层内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语言表层。不同的语篇类型需要独特的文体特征做支撑。学会赏析文体特征,才能体会到作者最终要传递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才能真正学透语篇。

以第一篇文本为例,在学生梳理完文章结构并概括出第一篇文本的四个主要方面后,教师进行活动3,即引导学生概括百科全书式文本的文体特征。学生基本可归纳出:该文无作者个人观点,只有事实和大量数据罗列,因此行文风格总体客观;在语言方面,用词则很平实不花哨,无修饰词的堆砌。相比而言,第二篇文本的文体特征与第一篇文本有明显差别。活动4要求学生在再一次仔细阅读文本2的基础上概括该文本的文体特征,并进一步挖掘这样使用语言的目的和达成的作用,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探究“why”即写作目的上,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经由教师引导,学生在与第一个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a. 相较于文本1平实的语言风格,文本2使用了更丰富且多样的动词和形容词,且多为邀请性动词和描述性形容词,如stay, visit, admire, enjoy, excellent等,这些动词或形容词正是广告语篇中不可或缺的用词,目的是体现旅行中活动的丰富性,引发目标读者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吸引旅行者加入。b. 从句型上来看,相较于文本1全文都用了普通陈述句,文本2全文有多处用到特殊句型,其中比较明显的有5处祈使句和1处倒装句。倒装句为:Especially amazing is the Incas dry stone method of building.祈使句有:Spend four days enjoying the unique Spanish and local Indian culture.... Stay in..., visit...and admire...作者借大量的祈使句来营造一种强烈鼓励读者前去秘鲁一睹风采的氛围;而倒装句的作用则在于运用更丰富的句型描写秘鲁的迷人之处。这些特殊句型都极具感染力,易给目标读者留下深刻印象。c. 相较于文本1客观的描写手法,文本2全文都采用了第二人称“you”做主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积极思考第二人称相较于第三人称的最大优势,这是本堂课的难点所在。经过教师点拨,学生得出大量使用第二人称会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作者也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激发读者的共鸣,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目的——吸引读者来秘鲁旅行。此外,基于广告语篇最大的特征是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除一些语言手段之外的非语言手段,主要包括标题、子标题、插图、动画、图片色彩等要素。这些非语言手段从视觉体验上吸引目标读者,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

以上教学活动激活了几个核心素养提升点:①语言能力:分析语篇的文体特征;整合运用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体现态度和价值取向。②思维品质:利用图表分析、概括并整合信息;尤其是通过两篇文本的比较,识别信息的异同,进而学会判断不同的语篇类型。③文化意识:联系自身喜好,感知国外优秀文化并形成跨文化意识;在形成国际视野的同时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研读语篇内涵——提升内化迁移能力

通过以上研读,学生充分了解了不同语篇类型及其文体特征后,教师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基于之前的知识建构和生成,培养读者意识。学生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在交流、反思、评判等思维活动中进行发散性讨论,从而把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阅读内容联系起来。活动5请学生做发散性讨论:假如你是秘鲁旅游目标读者群体之一并看到了该旅行手册,你会对此感兴趣吗?如果感兴趣,以上哪一条旅行路线最能吸引你?为什么?该讨论环节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欣赏和评判并内化语言知識;表达个人对旅行路线的观点和情感,体现学生个人的旅行态度和价值取向。活动6则是整堂课最终的输出。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自行阅读一篇课外文本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语篇研读:a. 判断语篇类型;b. 讨论并总结归纳该篇文章的语言特征;c. 推选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学生的表现出人意料。小组汇报成员均能独立表达观点:该文本为旅行手册类文本。语言特征如下:①该文本使用7个描述性动词且使用了丰富的句型包括使用5个祈使句,以此来吸引读者参加龙井采茶活动。②该文本采用第二人称。以此来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行概括旅行手册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并进一步思考语言所达成的功能。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模式,学生熟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模式,也学会争取学习机会来进行有效的英语沟通。

四、 教学回顾与反思

语篇研读是阅读教学的原点,研读的深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的精准度和效度。同时,教师对语篇的研读是否足够准确、足够深入其实又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探究。本堂课后,在语篇研读上,笔者有如下反思。

(一)研读时应注意语篇类型,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语篇

正如前文所陈述的那样,不同的语篇类型应侧重不同的研读重点。教师应学会在设计活动时省略一些显而易见的研读过程,提高教学活动的精准度和效度。此外,也应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语篇,不仅包括语篇的主题、内容、语言特征,还可研读语篇中的非语言手段,如衔接、连贯、隐含的意义与功能等。总之,教师应学会因材研读,做到灵活变通。

(二)在深挖语篇时应充分考虑学情,探索合适的活动设计

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不应盲目地将自己对语篇研读的内容通过设计好的各种活动灌输给学生。看起来活动环环相扣,但其实学生完全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思考。教师应该充分地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探究。所以,教师在备课及上课过程中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经验,适当调整语篇研读的高度与深度,设计循序渐进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化对语篇的理解。

五、 结语

综上所述,语篇研读是教师策划并实施教学步骤、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关键。因学生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在跟随老师研读语篇的过程中可能会因知识基础、背景知识的不同而有所偏差。但无论如何,万变不离其宗。作为教师,我们在面对多模态文本时,仍可用基本三联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来思考和分析该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本类型灵活调整;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抽丝剥茧,吸引学生自行“寻宝”,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9.

[2]王蔷,钱小芳,周敏.英语教学中语篇研读的意义与方法[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2):40-47,92.

[3]吴晓雅.四步语篇分析法助力高中英语阅读理解[J].陕西教育:教学,2022(6):60-61.

[4]程晓堂.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0,43(19):1-8.

猜你喜欢
阅读活动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0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
新观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之我见
文理导航(2016年36期)2017-02-07 00:55:53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南北桥(2016年12期)2017-01-10 21:36:33
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城市
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06
让阅读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鸡汤
考试周刊(2016年24期)2016-05-27 19: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