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诗艺 吕慧敏
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1]作为一门“人”的学科,它不仅指历史进程中的人,还包括老师与学生。但就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情况来看,对教学中的学生,对学生考试的知识都重视有余,而历史进程中的人则关注不足。针对历史教学多见“事”少见“人”的问题,笔者坚持“以人识史,以史育人”的教学理念,对部编版《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进行设计,致力于让“人”回归历史课堂:一方面,通过精选教材中的历史人物来创设情境、讲述故事,开展有效教学;另一方面,通过重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整合教材,以人串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立足于中国历史上旧秩序瓦解、新秩序建立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王室衰微,战争不断,社会动荡,宗法分封制正在崩溃;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文化繁荣,大一统国家正在酝酿。这一时期破旧立新,纷乱中又蕴含着统一,所以笔者将本课主题设置为“在动荡中走向新生”。另外,由于这一时期历时较长且过于混乱,所以在教学中更侧重把“事”讲清楚而忽略了“人”。但李惠军老师曾说“历”是指人的经历,“史”是指人的记录,可以说历史就是记录人的经历。[2]如果历史教学失去主体,那将显得空洞而乏味。因此改变原有教学方式,选择恰当历史人物,整合教材开展教学迫在眉睫。回归本课,笔者将选择学生相对熟悉而且与春秋战国有密切联系的历史人物来开展教学。
在本课中,笔者将大胆地对教材四个子目内容进行调整,围绕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化,奴隶主贵族没落,封建地主阶级崛起等一系列表现,笔者将以“一种人”和“一群人”的视角进行概括,然后又从教材中分别寻找到一种人和一群人的代表——孔子老子和諸子百家。最后笔者将本课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综上,本课一共有三个环节:一种人的失望——东周乱局与孔子老子;一群人的希望——百家争鸣与经济发展;一个文明的出路——变法运动与华夏认同。每一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人”为主体,完整呈现出从动荡的失望到发展的希望,最后向大一统国家发展的趋势。
在环节一中,笔者将教材第三子目“孔子和老子”与第一子目“列国纷争”进行整合,以孔子、老子为主线来展示春秋的政治特征,同时衔接战国。春秋时期,孔子、老子都曾为官,特别是孔子家族,世代为贵族,他们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中的一员并为学生所熟知,成为春秋社会代言人的不二之选。在面对春秋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时,孔子和老子分别以“入世”和“出世”两种不同态度来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和失望,同时提出各自的思想主张,描绘社会发展新蓝图。
在环节二中,笔者将教材第四子目“百家争鸣”与第二子目“经济发展”进行整合,以诸子百家为主线来展示战国的社会特征。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积极迎合未来之新趋势并为之张目,在孔子、老子思想基础上发展新学说,成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并对这个时代充满希望。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在春秋战国思想繁荣的背后,一方面是农业生产和工商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变法成为了时代潮流。
在环节三中,笔者将第二子目“变法运动”与第一子目“华夏认同”进行整合。战国时期,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改革,商鞅变法是其中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因此,本环节将以改革先驱——商鞅为主线来展现国家统一趋势,先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及作用,归纳特点和实质,思考影响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各国变法运动所呈现的共同趋势,加上民族交往的变化,反映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进程加快,实现中华文明的新生。
二、讲述故事,史中见人
在“以人识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课,以人串史是笔者在整体框架上建立教学线索的大胆尝试,使课堂脉络清晰;以人叙史则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计划使用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人叙史,笔者将以生动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故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场景中。接下来,笔者将以春秋的具体场景描述来展示以人叙史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导入环节,笔者首先结合《论语·述而》史料来创设“孔子梦周公”情境:在公元前四百多年的一个早上,天气非常晴朗,但孔子的心情却并不晴朗。孔子醒来以后就把弟子们都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甚矣吾衰也!”然后笔者就“衰”一字向学生询问:“这就怪了,怎么睡了个觉就‘衰’了呢?”紧接着指向“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也”给出答案:“原来是因为孔子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在学生明白这个问题后,笔者又马上提出一系列新疑问,“那周公身上到底有什么让孔子如此牵挂呢?周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孔子生活的这个时代又是什么样的呢?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孔子们又能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呢?”情境创设基于史料,四个问题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使他们更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笔者将出示《左传·桓公五年》史料来讲述繻葛之战,“周桓王继位之后没多久就与郑伯产生矛盾,郑伯一气之下就不去朝拜周天子了,我们都知道诸侯定期朝觐周天子是诸侯的义务,那现在郑伯不仅不履行义务,还在周天子讨伐他的时候还击,还击也就罢了,他还打败了周天子,打败也就算了,他还把人家周天子给打伤了,所以历史上就把这个故事称为射王中肩。”笔者在这里以形象通俗的语言结合声情并茂的语调来讲故事,让学生就此总结出孔子眼中的春秋——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接下来,笔者结合动画来讲述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孔子55岁时带着弟子一起周游列国,大力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希望能够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但是到了宋国以后司马桓魋想要杀他,后来在去往陈国、蔡国的路上又被困绝粮七日,一路颠簸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通过这一系列生动的描述,学生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并不接受孔子,同时也认识到孔子“不复梦见周公”的真正含义。
三、落实目标,以史育人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说,历史教学第一要义是讲做人的道理。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标最突出、最重要的新理念正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它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
(一)培育核心素养
以任务三为例,笔者通过出示教材《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和史料阅读,让学生分析战国的政治特征,至此达到时空观念水平2、史料实证水平2和家国情怀水平3、4,同时渗透进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首先,时空观念是最基本的历史意识,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4]学生在笔者的学法指导下对比阅读两幅地图,描述战国的政治特征,达到时空观念水平2。其次,论从史出是指在史料真实可靠的情况下,围绕史料的时代背景,立足作者的真实意图,客观全面地分析历史要素,从而推导出正确的历史结论。笔者在出示材料前先向学生提问“没有能够改变春秋社会的孔子、老子提出的思想主张又能否改变战国社会呢?”学生依据旧有印象大都表示“不能”,于是笔者强调“历史学习要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引导学生依据史料和地图来正确分析战国的政治形势——既展现出社會失序的一面,又表现出国家局部统一的趋势。最后,家国情怀素养是在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5]学生通过解读地图认识民族融合,了解华夏认同,并从中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家国情怀水平3、4。
(二)健全人格教育
历史教学是教育者引导学生从人的角度去感知历史气息、触摸历史真相,追求人的力量与精神,从中获得熏陶、感染和启发。[6]在本课中,学生先通过孔子、老子、诸子百家和商鞅识春秋战国,后再向这些优秀历史人物学习来提升自己,实现以史育人的最终目标。孔子身处动荡的春秋时代,为宣传自己的学说四处奔走却屡屡碰壁,但他未曾放弃,始终表现出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他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视为人生的崇高追求。孔子的态度也影响了在他之后的诸子百家,虽然他们思想各异,但都展现出一种共同的政治责任感——实现天下之大治。时至今日,社会责任感仍然是我们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动力。
一个文明要有出路,归根到底是要改革。改革从古至今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任何一场改革都会因为利益纠葛、旧势力和旧观念的牵绊而显得举步维艰。商鞅变法作为古代一场著名的改变了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成功改革,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影响更为深远。正是因为商鞅在变法中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变法最终才能取得成功,但商鞅的结局却非常悲惨。这告诉我们,改革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但一旦改革冲破困境,就会为社会发展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中,笔者坚持“以人识史,以史育人”的理念,通过选择恰当历史人物、创设精彩历史情境和讲述生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笔者先以孔子、老子的失望和诸子百家的希望来展现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后以商鞅变法来反映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进程,同时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除此以外,以“人”为中心的课堂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春秋战国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并从中汲取成长所需要的“养分”。
【注释】
[1][3][5]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4、7页。
[2]侯春霞:《历史人物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7页。
[4]徐蓝:《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2018年第8期,第45页。
[6]王磊:《以人识史,以史育人——中学历史“以人系事”教学的实践探索》,《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第3期,第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