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红敏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2020年就进行了修订,初高中课标都强化了历史课的立德树人导向,强调核心素养的培育。这提醒我们育人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富有新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过程中,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涵养家国情怀。作为一线教师不仅要深入学习课标,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实践,让课标的理念落地。笔者援建新疆,在喀什地区支教,因为所教授的学生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在教学中更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立足最近发展区,基于学情但不迁就学情,才能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下面以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为例进行阐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基于学情,创设生活情境,让历史活起来
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对应课标要求是“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通过讲述经略边疆的政策,文本阅读和识图相结合,培养时空观念;通过史料的对比阅读、解析,培养历史解释能力和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
基于此,很多公开课导入都用了“盛世和危机”是一对矛盾的词,为什么在同一时期出现呢?既可设置悬念达到激趣的效果,同时又为深层次对比和解析埋下伏笔,可以贯穿整课,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由浅入深对整个时代进行纵向和横向思考,整堂课思维活动就非常有深度,水到渠成地落实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但是我在教学设计和选择材料时发现,这一设计的前提是文本解读的通畅和文史知识的相关储备。可是新疆情况较为特殊,班级里一半以上是少数民族孩子(大部分是维吾尔族),他们的普通话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就算是汉族学生,因为整体环境影响,普通话的理解能力也要弱于内地,简单直接又有趣的导入应该更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考虑再三我忍痛推翻了最初的设计。结合学生大部分住校的情况,早上7点多起床,8点早锻炼,这个时候新疆天都还没亮,可以说是很辛苦的了,但是根据清朝皇帝的起居注,他们都是凌晨4点起床的。于是我决定改用清朝皇帝的一天(皇帝的作息时间表)来导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设置问题:同学们,你几点起床?(学生马上抱怨很早啊),随后PPT展示皇帝作息时间表,在一片惊讶声中导入新课第一目第一环节——康雍乾时期皇帝的勤政。从实际效果看这个问题一下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和现实的距离,让历史内容一下鲜活起来,比较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很快进入历史情境。
二、建构思维支架,小坡度高密度,让学生动起来
本课共有三目,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和统治危机的初显。深入阅读文本和相关资料后,我觉得把这三目顺序做一个调整,逻辑上会更为顺畅,先讲第二目疆域的奠定,学习清朝经略边疆的策略了解疆域之盛,进而过渡到版图的奠定源于国家的强盛和政治的稳定,再自然过渡到康雍乾時期的君主专制,通过学习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分析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盛极而衰就过渡到了统治危机初显,在这里可以设置学生讨论,给出材料,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危机,该如何应对,为何又错失机会,层层递进在思维能力培养上达到一定深度,同时情感上达到高潮,感悟哪怕是盛世也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整堂课应该就会有一气呵成的效果。但我仔细阅读关于盛世危机的材料发现,思维量很大,如果在上海课堂,也许会碰撞出很多思维的火花,可是我现在面对的是新疆的学生,材料的解读就很有难度,这样有思维深度的问题非常难讨论起来,也许最后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表演。于是我果断推翻重来,根据学生能跟得上的节奏,按照教材顺序依次讲述三目内容,重新建构思维支架,小坡度也就是降低思维难度,高密度,也就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全员参与动起来。根据这一设想第一目主要是教师范例,呈现史料,引导学生进行解析,理解盛世之制;把学生活动放在第二目,分小组探讨,第一步阅读地图和教材,把清朝经略四方的策略填入对应方位,培养时空观念,然后通过通俗易懂的材料分析“疆域的奠定”的意义,从而达到情感上的高潮,落实家国情怀素养。第三目通过史料的对比加深思维的难度,学生深度学习思考盛世隐含的危机。
三、聚焦时空观念,深度理解,培育核心素养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情,本课重点设定为疆域的奠定,学生了解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巩固了多民族国家政权,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培养家国情怀。如何突出重点并渗透核心素养呢?基于学情,我设计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学生小组活动,首先出示清朝版图,设问“阅读教材,找出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并填在对应空格内”,如下页图所示。
在问题的设置中我特意没有指出方位,而是要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经略边疆的举措并按照方位填入空格内。看起来这个问题对高中生显得过于简单,层次太浅,但这是基于我平常对新疆地区学情的了解而设置。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能很快在教材上找出举措,但是无法准确填入相对应的方位: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阅读地图,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无法判断某一举措究竟发生在疆域的什么方位,比如不知道黑龙江流域方位属于东北;更多的是知道发生在某一方位,但是不能在地图上准确标注,所以这一活动的设置是符合学情的。在完成第一问之后,学生基本掌握读图方法和清朝经略边疆举措的空间概念。在此基础上抛出第二问“清朝治理边疆有何特点?”通过边疆举措的分析,学生基本能回答出因俗而治或者多元管理,这里需要教师再进行提示和引导得出第二个特点:以法律形式明确管辖权。紧接着抛出第三个思考题:解读材料,思考清朝疆域奠定的重要意义。根据学生普通话掌握程度,材料的选择必须字句简单而内涵到位,在比较了好几位名家史论之后,我选择了下面三则材料:
材料一: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及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雍正帝《大义觉迷录》
材料二:清朝成功地将原本难以和平共存的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整合进同一个帝国秩序之中……形成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天下,到了乾隆中期之后,一般文献上所说的“中国”不再是指中原的汉族地区,而是指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国家。
——许纪霖《华夏与边疆:另一种视野看“中国”》
材料三:要是没有清朝从努尔哈赤、皇太极, 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这六代200多年的经营, 就不会出现18 世纪的大统一局面。所以我们说中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这三段材料非常浅显,关键字很容易找到,但是内涵丰富,直接蕴含了清朝疆域的奠定意义: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通过难度递进的三个问题,聚焦时空观念,达成核心素养的落实。
四、启示与反思
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情,但并不是迁就学情,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首先要基于学生现有水平,从历史材料的选择到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區,更要考虑到一些特殊的因素,在本课中结合新疆地区的学生情况,选择浅显易懂的材料,问题和活动设计降低难度。但这远远不够,教学设计还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也就是可能发展的水平),因此本课设计有思维坡度的教学活动,构架思维框架,让学生动起来。
其次,虽然五大素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五大核心素养的培育并非一节课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节课能面面俱到,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课堂上有所侧重有所聚焦,在本节课上根据新疆学情重点侧重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的培育。整堂课上下来,学生的确由简入难,不断激起思维的火花,在最后一环节达到情感高潮,应该说较好地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课堂生成资源要因势利导、灵活运用。在讲到西北边疆时,提问这个时候控制天山南北的是哪个民族,学生不约而同说维吾尔族,提醒学生看书后找出是漠西蒙古,但我没有顺势解释维吾尔族的确也生活在这里,受到漠西蒙古上层的压榨,清政府平定漠西蒙古叛乱是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的,这本来是一个很切合地域和学情的生成资源,但是为了赶时间我没有展开,是本课的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