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凯丽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历史理解的桥梁。随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及教学实践,史料研习已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搭建史料与核心素养之间的支架是史料教学的一大瓶颈。引导学生从浅层的学习转向深度的学习亦是当前一线教师教学的一大挑战,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建议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1]可见,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史料研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证据意识的有效途径。
何为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2]由此可知,深度学习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对问题的有效设计,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在新情境下使得史料实证意识内化于学生心中,从而提升历史认识的效度。那么,如何围绕深度学习展开史料教学呢?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困扰于《中外历史纲要》课程的大容量与有限的历史课堂时间这一矛盾之中,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真正落地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将以省优质课《“画”说宋朝:两宋的经济与社会》一课为例,探究深度学习视角下史料研习的新路径。
一、举证:以求真为出发点
史料的精选与精用是打通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桥梁,而“求真”则是精选史料的首要原则。部编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教材内容庞杂,史实琐碎,如何化解庞大的知识量与有限的课时量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一线教师面临的普遍难题。为此,笔者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将本课的教学立意为:《“画”说宋朝:两宋的经济与社会》,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主体史料展开,启发学生透过宋画看宋人,再透过宋人看两宋时期的经济与社会。从“小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微观研究,为学生深入浅出地解读两宋经济与社会的新变化提供新路径。例如以下教学片段:
【片段一】从《清明上河图》新看两宋农业
绘画作为一种史料,是特定时空下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反映。绘画以其直观、逼真、可视化的特征让学生重返历史现场。宋画更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极致,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整幅画卷实际长5.25米,从北宋都城汴京郊外的风光开始描绘,一直记录到汴京城门的繁荣景象。从宏观上看,整幅画气势恢宏,共有人物800多个;从微观上看,每个人物在画卷中又各有特色。如何用好《清明上河图》呢?以下两则史料均是反映北宋农业的发展状况:
(一)故宫博物院对《清明上河图》局部的解说词
曾经有个姓纪的老人,靠着一把锄头、十亩菜地,养活了一家三十口人。老人在临终的时候,告诫子孙们,一定要看管好这些菜地,说这就是一片能再生铜钱的“青铜海”啊。
(二)漆侠《宋代经济史》中关于“宋代垦田状况以及同时期的户口增长状况表”,如上表[3]
《清明上河图》中关于北宋都城汴京郊外“农民耕作”的画面与文献史料《宋代经济史》中“户数与垦田数”的数据表,两则史料对同一社会状况的不同描述,引发思维的碰撞。学生基于对两则史料的辨析以及对史料作者的意图分析,判断两则史料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在解读史料的过程中渗透实证意识以及问题意识。与此同时,教师通过追问“根据上表,指出北宋户数与垦田数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概括宋代農业面临的问题。”在新情境的创设下,通过设问让学生主动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为自己的历史叙述提供可靠的证据。从而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以“求真”为出发点的实证精神与问题意识,以此助推深度学习的实现。
二、互证:以问题为突破点
“运用史料就是理解历史,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等原则。”[4]精选不同类型的史料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前提,挖掘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价值是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一线历史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精选的史料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问题的设计与学情之间的契合度。以《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为例,如何突破“宋代商业”这一难点,实现多则史料之间的有效互证,这是落实史料实证多源互证原则的突破点,亦是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例如以下教学片段:
【片段二】从《清明上河图》新看两宋商业
《清明上河图》中关于商业的描绘与“南海一号”的考古实物史料,如下图:
问题设计:
仔细阅读上述史料,判断两则史料的类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时期商业繁荣的具体表现。
小组合作,探究“南海一号”对宋代商业的研究价值。
从《清明上河图》中鳞次栉比的商铺可侧面反映出宋代商业的繁荣。但孤证不立,仅以《清明上河图》一则史料作为宋代商业繁荣的证据缺乏信度与效度,而“南海一号”作为实物史料可与绘画作品形成互证。“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也是迄今发现最大、最完整的宋代船只,乘船中出土近8万余件精品文物。如何建构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呢?笔者认为打通两则史料形成互证的突破点在于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需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得出不同的历史解释,从而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史料对自己的观点作出“求真”的叙述。由此可见,精准的问题设计不仅是实现深度学习的脚手架,亦是史料实证素养落地的突破点。
三、辩证:以思辨为落脚点
深度学习本质上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通过创设新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形成思维的冲突,为学生发现问题提供土壤。例如,针对《两宋经济与社会》一课中的难点问题——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师该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并尝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例如以下教学片段:
【片段三】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活动探究
葛金芳《宋代经济史讲演录》:“中国在中唐以前是一种内陆封闭状态,我把这种内陆封闭状态概括为八个字,就是‘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唐宋之际,立国态势发生了重大转折,逐步变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5]
教师提供新情境,并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为何宋代社会实现了从‘面向草原’向‘面向海洋’转变。”基于此,个体之间思维形成碰撞,思辨的氛围得以建构,学生真正调动和迁移已有知识与能力,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合作探究得出两宋经济重心南移背后的原因:如东南地少人多、北方政权的压力、海外贸易的拉动、国家政策的支持等等。从而水到渠成地形成对两宋的社会的认识:从横向上看,士农工商社会阶层形成流动;从纵向上看,宋代的这种繁荣延续到元代;从空间上看,海外贸易带动东南沿海城市的发展,因而从唐代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在宋元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可见,以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辨,学生对通过深度思考后所得出的结论有着“跳摘”的获得感。同时,在这个思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需要运用相关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论述,并且符合规范的引用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恰是史料实证素养落于心中的表现。
综合上述,本文基于对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这一史料的开发与利用,以学生的深度学习为视角,从“举证:以求真为出发点”“互证:以问题为突破点”“辩证:以思辨为落脚点”等三个维度出发探究史料研习的新路径,力促学科素养的落地。何成刚主张:“任何一节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史料教学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6]学生对深度学习的渴望,倒逼教师精选史料,精确设问,精细思辨,从而走向深度教学。
【注释】
[1][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7页。
[2]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11期,第57页。
[3]漆侠:《宋代经济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64页。
[5]葛金芳:《宋代经济史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页。
[6]何成剛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6页。